一、素問●第60章 骨空論


    (一)古文


    黃帝問曰:餘聞風者百病之始也,以針治之,柰何。歧伯對曰: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治在風府,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寫。


    大風頸項痛,刺風府,風府在上椎。大風汗出,灸譩嘻,譩嘻在背下俠脊傍三寸所,厭之令病者呼譩嘻,譩嘻應手。從風憎風,刺眉頭。失枕在肩上棋骨閑,折使榆臂齊肘正,灸脊中。?絡季脇引少腹而痛脹,刺譩嘻。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陰鯤刺八髎與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閑。


    鼠瘻寒熱,還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營。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裏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麵入目。衝脈者,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俠齊上行,至胸中而散。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衝脈為病,逆氣裏急。督脈為病,脊強反折。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係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閑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齊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係兩目之下中央,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衝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乾。督脈生病治督脈,治在骨上,甚者在齊下營,其上氣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其病上衝喉者治其漸,漸者上俠頤也。


    蹇膝伸不屈治其楗,坐而膝痛治其機。立而暑解,治其骸關。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膕。坐而膝痛如物隱者治其關。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內。連?若折,治陽明中俞髎。若別治巨陽少陰滎。淫濼脛酸,不能久立,治少陽之維,在外上五寸。輔骨上橫骨下為楗,俠髖為機,膝解為骸關,俠膝之骨為連骸,骸下為輔,輔上為膕,膕上為關,頭橫骨為枕。


    水俞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菟上兩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六穴。


    髓空在腦後三分,在顱際銳骨之下,一在齗基下,一在項後中複骨下,一在脊骨上空在風府上。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數髓空在麵俠鼻,或骨空在口下當兩肩。兩髆骨空在髆中之陽。臂骨空在臂陽,去踝四寸兩骨空之間。股骨上空在股陽出上膝四寸。?骨空在輔骨之上端。股際骨空在毛中動下。尻骨空在髀骨之後相去四寸。肩骨有滲理湊,無髓孔,易髓無空。


    灸寒熱之法,先灸項大椎,以年為壯數,次灸橛骨,以年為壯數,視背俞陷者灸之,舉臂肩上陷者灸之,兩季脇之間灸之,外踝上絕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間灸之,腨下陷脈灸之,外踝後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堅痛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間灸之,掌束骨下灸之,齊下關元三寸灸之,毛際動脈灸之,膝下三寸分閑灸之,足陽明跗上動脈灸之,巔上一灸之,犬所齧之處灸之三壯,即以犬傷病法灸之,凡當灸二十九處。傷食灸之,不已者,必視其經之過於陽者,數刺其俞而藥之。


    (二)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風邪是各種疾病的起始原因,用針刺治療,該怎麽做呢?


    岐伯回答說:風邪從外侵入人體,會使人寒戰,出汗,頭痛,身體沉重,畏寒。治療應取風府穴,調理人體的陰陽。如果陰陽不足就用補法,如果陰陽有餘就用瀉法。


    大風引起頸項疼痛,就針刺風府穴,風府穴在頸椎之上。大風導致出汗,就灸譩嘻穴,譩嘻穴在背部下方,脊柱兩旁三寸的地方。要讓病人呼氣時按壓譩嘻穴,譩嘻穴就會應手而動。因受風而怕風的,就針刺眉頭。失枕導致頸項部疼痛,要在肩上的骨縫中取穴,使病人曲臂,肘部與肩部平齊,然後灸脊柱中間。


    絡脈之氣滯留在季脅部,牽引少腹而疼痛脹滿的,就針刺譩嘻穴。腰痛不能轉動的,要迅速針刺陰股部的穴位,刺八髎穴和疼痛的部位。八髎穴在腰部和骶部的分縫處。


    鼠瘺引起寒熱,還要再刺寒府穴,寒府穴在膝部外側的骨縫中。讓膝部外側取穴的病人行拜禮,讓足心取穴的病人下跪。


    任脈起於中極穴之下,向上經過陰毛邊緣,沿著腹部上行至關元穴,再到咽喉部,向上經過下頜,沿著麵部進入眼睛。


    衝脈起於氣街穴,與足少陰經並行,沿著腹部兩側上行,至胸中而散開。


    任脈發生病變,男子會出現七種疝氣,女子會出現帶下和症瘕積聚。衝脈發生病變,會出現氣逆和裏急。


    督脈發生病變,會出現脊強反折。督脈起於小腹以下的骨中央,女子的督脈進入係於子宮頸的孔中,這個孔就是溺孔的頂端。督脈的絡脈沿著陰部會合於會陰部,繞過肛門後側,再分別繞到臀部至足少陰經,與足太陽經的中絡會合。足少陰經向上經過大腿內側後緣,貫穿脊柱,連屬於腎髒,與足太陽經起於目內眥,上行至額部,交會於巔頂,再向上進入腦部,然後返回,分別下行至頸項部,沿著肩部和脊柱內側下行,抵達腰部,再進入脊柱兩旁的膂肉,連屬於腎髒。男子的督脈沿著陰莖下行至會陰部,與女子的情況相同。督脈從小腹直上的部分,貫穿臍的中央,向上貫穿心髒,進入喉部,向上環繞口唇,向上連接兩目之下的中央。這種病會出現從小腹上衝心的疼痛,而且大小便不利,這叫做衝疝。女子會出現不孕、癃閉、痔瘡、遺尿、咽幹等症狀。


    督脈發生病變,就治療督脈,治療部位在骨上,嚴重的在臍下的營氣處。如果病人上焦有氣逆的聲音,就治療其喉部;如果病在缺盆中的,其病向上衝至喉部的,就治療其逐漸加重的部位,逐漸加重的部位在腮部上方。


    膝關節伸展不直的,治療其股骨的大轉子;坐著時膝部疼痛的,治療其髖骨的關節;站立時暑熱消散的,治療其骸關節;膝部疼痛,疼痛牽連到拇指的,治療其膝彎處;坐著時膝部疼痛如有異物隱藏的,治療其膝部的骨縫;膝部疼痛不能屈伸的,治療其背部的腧穴。小腿肚如有折斷般疼痛的,治療足陽明經的中俞髎穴,或者分別治療足太陽經和足少陰經的滎穴。


    水俞五十七穴,在骶骨上有五行,每行五穴;在伏菟上有兩行,每行五穴;在左右各有一行,每行五穴;在踝部各有一行,每行六穴。


    髓空在腦後三分處,在顱骨邊緣的銳骨之下,一個在齦基下,一個在項後中間的椎骨下,一個在脊柱骨的上空,在風府上。脊柱骨下的空在骶骨下的空。另有幾個髓空在麵部靠近鼻部,或者在口下與兩肩相對的部位。兩肩胛骨的空在肩胛骨中的陽麵。臂骨的空在臂的陽麵,距離手腕四寸處,在兩塊骨頭之間的空處。股骨上麵的空在大腿外側,從膝上四寸處。小腿骨的空在小腿骨的上端。大腿骨與小腿骨之間的空在陰毛中,活動處的下方。骶骨的空在骶骨後麵,距離四寸處。肩部的骨骼有紋理聚集,但沒有髓孔,不易發生髓空的病變。


    灸治寒熱的方法,先灸大椎穴,根據年齡確定灸的壯數;然後灸尾骶骨,也根據年齡確定灸的壯數;再觀察背部的腧穴,有凹陷的就灸;舉起手臂,在肩部有凹陷的就灸;在兩側季脅之間灸;在外踝上絕骨的尖端灸;在足小指與次小指之間灸;在小腿肚下陷的經脈處灸;在外側踝骨後麵灸;在缺盆骨上按之堅硬如筋的地方灸;在胸部凹陷的骨間灸;在手掌的掌骨下灸;在臍下三寸的關元穴灸;在陰毛邊緣的動脈處灸;在膝下三寸的分縫處灸;在足陽明經跗骨上的動脈處灸;在頭頂上灸;被狗咬傷的地方灸三壯,就按照治療狗咬傷的方法灸;總共要灸二十九處。如果因傷食而灸治無效,一定要觀察經脈中過於陽盛的部位,多次針刺那些腧穴,並配合藥物治療。


    二、七律讚《素問·第 60 章 骨空論》:


    《七律·讚素問·骨空論》


    素問精微骨空論,醫經奧秘此中含。


    骨骸脈絡詳探究,病痛根源細剖參。


    妙理玄思通內外,良方精術濟沉酣。


    傳承千載精華在,華夏岐黃綻彩藍。


    詮釋:


    詩的首聯“素問精微骨空論,醫經奧秘此中含”,指出《素問》中關於骨空的論述十分精妙,其中包含著醫學經典的深奧奧秘。


    頷聯“骨骸脈絡詳探究,病痛根源細剖參”,描述了該篇章對骨骼、脈絡等進行詳細探究,深入剖析病痛的根源。


    頸聯“妙理玄思通內外,良方精術濟沉酣”,強調其中蘊含的精妙道理和深邃思考貫通內外,有良好的治療方法和精湛的醫術來救濟患者於病痛之中。


    尾聯“傳承千載精華在,華夏岐黃綻彩藍”,表達了這一經典曆經千年傳承,其精華依然存在,中華醫學的岐黃之術綻放出絢麗光彩。


    整首詩讚頌了《素問·骨空論》的重要價值和深遠影響。


    標題:《以周易哲學思想解讀素問·第 60 章 骨空論:探尋生命奧秘與醫道真諦》


    《素問·第 60 章 骨空論》是中醫經典中的重要篇章,蘊含著深刻的醫學智慧和生命哲理。而周易哲學作為中國古代智慧的瑰寶,與中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將周易哲學思想與骨空論相結合進行深度解析,能夠為我們揭示出更豐富的內涵和更深遠的意義。


    在周易哲學中,陰陽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陰陽相互依存、相互轉化,構成了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在骨空論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陰陽思想的體現。人體的骨骼與脈絡,如同陰陽的相互交織,共同維持著身體的平衡與健康。骨骼為陽,脈絡為陰,兩者相互配合,使氣血得以順暢流通。當陰陽失衡時,就會出現各種疾病和不適。


    同時,周易哲學強調變化與發展。宇宙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而這種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骨空論中所闡述的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變化,也符合周易哲學中關於變化的理念。疾病的產生往往是由於內外因素的影響,導致人體陰陽失衡、氣血不暢。而治療疾病的過程,就是通過調整陰陽、疏通氣血,使身體恢複平衡與健康的過程。這一過程充滿了變化與不確定性,需要醫者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靈活的應對能力。


    周易哲學中的象數思維也是理解骨空論的重要途徑。象數是對宇宙萬物的一種符號化表達,通過對象數的研究,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骨空論中,對骨骼、脈絡等的描述,以及對疾病症狀的分析,都可以看作是一種象數的表達。通過對這些象數的解讀,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疾病的本質和治療的方法。


    此外,周易哲學中的整體觀與骨空論也有著緊密的聯係。周易哲學認為宇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個部分相互聯係、相互影響。骨空論中所強調的人體是一個整體,各個器官、組織相互關聯,疾病的發生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全身的狀態密切相關。這一觀點與周易哲學中的整體觀高度一致,體現了中醫對人體整體性的深刻認識。


    在周易哲學中,還有著“天人合一”的思想。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自然的變化會對人體產生影響。骨空論中也體現了這一思想,強調人體與自然環境的密切關係。季節的變化、氣候的不同,都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影響。醫者在治療疾病時,需要考慮到自然環境的因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以周易哲學思想來深度解析骨空論,不僅能夠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中醫經典的內涵,更能夠讓我們從更宏觀的角度去認識生命與疾病。它讓我們看到了中醫理論與哲學思想之間的緊密聯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當今時代,我們應當更加重視對中醫經典的研究和傳承,同時也要積極探索將中醫理論與現代科學相結合的途徑,為推動醫學的發展和人類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通過對素問·第 60 章 骨空論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我們可以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中醫文化,為人類的健康福祉貢獻力量。


    總之,以周易哲學思想深度解析素問·第 60 章 骨空論,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中醫智慧深處的大門。它讓我們看到了中醫理論的深刻內涵和廣闊前景,也讓我們對生命的奧秘和醫道的真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是一次對中醫經典的重新審視,也是一次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入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三、用不同詞牌名來讚《素問·第 60 章 骨空論》:


    《浣溪沙·讚素問骨空論》


    素問骨空論妙篇,岐黃精髓蘊其間。深究病理探根源。


    醫術精湛除病痛,玄思妙理譜新篇。傳承千載美名傳。


    《鷓鴣天·讚骨空論》


    骨空論中智慧含,醫經奧秘細研參。骨骸脈絡尋真諦,病痛根源探究全。


    思邈術,華佗篇,岐黃薪火永相傳。千秋功業丹心照,華夏醫風美譽延。


    《水調歌頭·讚素問骨空》


    素問骨空論,奧秘此中藏。骨骸脈絡詳考,病理細思量。妙術良方濟世,玄理精思啟智,華夏綻光芒。千載傳承久,功德永流芳。


    探根源,除病痛,譜華章。岐黃薪火,代代接力續輝煌。醫者仁心懷德,妙手回春施愛,功德滿穹蒼。讚譽聲不斷,經典永弘揚。


    詮釋:


    《浣溪沙·讚素問骨空論》:這首詞說的是《素問·第 60 章 骨空論》是一篇精妙的篇章,其中包含著傳統中醫的精髓。深入研究病理,探尋其根源。醫生們憑借精湛的醫術消除病痛,其中蘊含的玄妙道理和思考譜寫了新的篇章。它曆經千年傳承,美名遠揚。


    《鷓鴣天·讚骨空論》:在這首詞中,“骨空論”中蘊含著豐富的智慧,仔細研究醫經的奧秘。對骨骼、脈絡等認真探尋真諦,對病痛的根源也研究得十分透徹。孫思邈的醫術、華佗的篇章,傳統中醫的薪火永遠相傳。經過千秋歲月,赤誠之心照耀,中華醫學的風範和美譽得以延續。


    《水調歌頭·讚素問骨空》:《素問·第 60 章 骨空論》中隱藏著奧秘。仔細考究骨骼和脈絡,深入思考病理。精妙的醫術和良方拯救世人,玄妙的道理和精深的思考開啟智慧,中華大地閃耀著光芒。傳承了千年之久,功業和德行永遠流傳。探尋根源,消除病痛,譜寫壯麗的篇章。中醫的薪火代代相傳,輝煌不斷延續。醫生們心懷仁德,妙手施愛,功業充滿整個天空。讚譽之聲不絕於耳,經典永遠被弘揚。


    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度解析皇帝內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ai重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ai重歌並收藏深度解析皇帝內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