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房子的玄機之處
當紅男旦穿回民國嫁少帥 作者:扶不起的小阿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若是犯了重罪,下獄,流放,絞刑,斬首,處置罪犯的方式多的是,何必如此興師動眾放火將人活活燒死?
警示?申飭?還是發泄怨恨?
大爺升起灶火,燒上熱湯,說話的功夫已經包好一排餛飩了,掀起鍋蓋攪了攪裏麵的湯。
“二位公子來碗餛飩嚐嚐?”
鍋裏煮的不是什麽高湯,隻是一鍋白水,灑了兩勺油。
白靈筠剛吃過早飯,肚子並不餓,但見大爺期待的眼神不忍拒絕,天氣又冷,有一碗熱湯暖身也好。
“成,來兩碗。”
“好嘞,兩碗雞絲大餛飩!”
大爺眉開眼笑,難得剛出攤就來了一桌生意,一日之計在於晨,是好兆頭!
“大爺,您接著方才的繼續說啊,水龍局滅了火,然後呢?”
戴沛川被卡的上不上下不下,抓心撓肝,十分難受。
大爺朝街對麵努努嘴,神神秘秘繼續往下講。
“就這房子,瞧見沒,當初外牆砌的青石磚都燒成渣了,屋脊愣是沒斷,風吹雨打這麽些年也沒塌過一角,就是外麵這牆皮不知道咋回事,顏色越來越深,越來越黑,一到了下雨天,一條接一條的紫金蛇在那房頂上閃啊閃,炸的房子劈裏啪啦響。”
說到這,大爺刻意壓低了聲音。
“早些年內務部還請了薩滿來驅邪,祭台剛擺上,突然天降飛火,當場就把祭台給燒了,那天火藍紫藍紫的,可邪乎了。”
戴沛川聽的汗毛豎起,縮著脖子往白靈筠身後躲。
大爺見戴沛川臉色發白,怕嚇壞了他,話鋒一轉。
“不過小老兒也是道聽途說,傳言嘛,傳著傳著就變味兒了,死過人的房子十有八九都被編排過故事,小公子莫當真。”
戴沛川暗自吸氣,剛想挺直腰板表示自己不怕,卻聽他兄長平靜到近乎森冷的聲音響起。
“不是道聽途說,事實確是如此。”
“兄長,你別嚇我……”
戴沛川的尾音都顫的帶拐彎了。
大爺抬眼瞧了瞧,見白靈筠直勾勾注視著街對麵,沒再出聲,將包好的餛飩下了鍋。
“枯樹胡同的房子的確年久失修易走水,所以在那位大官買下這棟房子時,為了防止火災發生,將房子進行了翻修,木質房梁時間一久,容易被蟲子掏空內心,於是便澆築鐵水加固,但磚瓦鬆脆不宜大肆動工,隻得按照房子的原有結構,在內裏以生鐵築牆,這樣一來,即便外牆滑落,屋脊坍塌,裏麵還有一層鐵牆保護。”
白靈筠頓了頓,又道:“大火燒了三天三夜,隻因內裏生鐵遇熱升溫,高溫不下,火勢不熄。至於房子外觀的顏色越來越深,越來越黑,其實是因為年代久遠,生鐵自然氧化。”
戴沛川聽的雲裏霧裏,好像懂了,但又沒完全懂。
“兄長,那紫金蛇和藍紫的天火又是咋回事嘞?”
戲本裏常說,暗無星月,鬼門大開,百鬼夜行,金蛇騰空,但凡有金蛇作法,皆因怨鬼集聚,而怨鬼匯集之處便現異色火光。
白靈筠抬頭看向房子頂端,那裏以前應該掛了一麵旗子,現在旗子沒了,隻剩下一根光禿禿的旗杆。
“紫金蛇隻是一種自然現象,學名叫作閃電,閃電之所以聚集在房子上空,是因為這棟房子裏是生鐵築造,閃電遇鐵產生了導電,導電就會引發雷火,也就是民間所說的天火,雷火中含有大量紫外線,肉眼看到的火光就是藍紫色。”
戴沛川撓著腦瓜門,剛才是沒完全懂,現在是完全沒懂,什麽氧化、導電、紫外線,聽著就很高深莫測的樣子。
“妙極!妙極!”
身後拐角處走出一人,亂糟糟的頭發,黑峻峻的臉,破爛露絮的襖子和一雙不對稱的棉鞋,正是先前在前門大街一同吃烤鴨的老乞丐。
白靈筠驚喜起身。
“老先生!”
老乞丐裹著襖子坐到白靈筠對麵的凳子上。
“來送名帖的?”
白靈筠忙掏出名帖奉上。
“昨日有事耽擱,晚來一日,老先生莫怪。”
老乞丐滿意接過名帖,得意的朝餛飩攤大爺揚了揚。
“小路子,來碗餛飩,再加個荷包蛋,司令府白公子的名帖,免費吃遍宛京城。”
大爺無奈搖搖頭,盛出三大碗餛飩,每個碗裏都加了個荷包蛋,放在托盤上一並端上桌。
“早給您備上了,您再跟犄角旮旯裏窩一會兒,都要煮成麵片湯了。”
老乞丐瞪了大爺一眼。
“誰叫你廢話那麽多,說個沒完沒了。”
大爺被老乞丐連瞪帶訓,也不生氣,笑眯眯的哄著他。
“成,小的錯了,耽誤您吃早點了,小的給您賠不是。”
老乞丐舉著勺子揮了揮,示意他別影響自己吃飯。
大爺轉而向白靈筠拱手抱拳。
“公子博學多才,見多識廣,三言兩語便道出了房子的玄機,小老兒佩服!”
白靈筠不敢以博學自居,卑謙的拱手回禮。
“不過是碰巧瞎猜,您過譽。”
大爺很是佩服白靈筠,“公子謙虛,短短時間覓得真相,是有真本事的人。”
“不敢當,不敢當。”
白靈筠被恭維的不好意思極了,現代社會裏,五歲小朋友都知道雷電遇鐵導電,雷雨天要遠離一切金屬物體,他不過是仗著自己生在後世的優勢大膽推斷一番而已,著實談不上博學。
“哎呀!”
老乞丐不樂意了,一拍桌子。
“我說你們有沒完沒完。”
下巴指向白靈筠麵前的餛飩,“你那碗是不是不吃?不吃給我,別浪費,你們倆上一邊謙虛去。”
白靈筠見老乞丐一碗餛飩吃的飛快,眼看見了底,忙將自己那碗送到他麵前。
“老先生慢用。”
老乞丐看在餛飩的份上,哼了一聲,朝二人擺擺手。
大爺見此,從攤位底下掏出兩把小凳子支到一旁,白靈筠也很有眼色的跟過去坐下。
影響吃飯的人走了,老乞丐繼續津津有味的吃起餛飩。
三人之間,並無多餘暗示,卻出奇的心照不宣。
警示?申飭?還是發泄怨恨?
大爺升起灶火,燒上熱湯,說話的功夫已經包好一排餛飩了,掀起鍋蓋攪了攪裏麵的湯。
“二位公子來碗餛飩嚐嚐?”
鍋裏煮的不是什麽高湯,隻是一鍋白水,灑了兩勺油。
白靈筠剛吃過早飯,肚子並不餓,但見大爺期待的眼神不忍拒絕,天氣又冷,有一碗熱湯暖身也好。
“成,來兩碗。”
“好嘞,兩碗雞絲大餛飩!”
大爺眉開眼笑,難得剛出攤就來了一桌生意,一日之計在於晨,是好兆頭!
“大爺,您接著方才的繼續說啊,水龍局滅了火,然後呢?”
戴沛川被卡的上不上下不下,抓心撓肝,十分難受。
大爺朝街對麵努努嘴,神神秘秘繼續往下講。
“就這房子,瞧見沒,當初外牆砌的青石磚都燒成渣了,屋脊愣是沒斷,風吹雨打這麽些年也沒塌過一角,就是外麵這牆皮不知道咋回事,顏色越來越深,越來越黑,一到了下雨天,一條接一條的紫金蛇在那房頂上閃啊閃,炸的房子劈裏啪啦響。”
說到這,大爺刻意壓低了聲音。
“早些年內務部還請了薩滿來驅邪,祭台剛擺上,突然天降飛火,當場就把祭台給燒了,那天火藍紫藍紫的,可邪乎了。”
戴沛川聽的汗毛豎起,縮著脖子往白靈筠身後躲。
大爺見戴沛川臉色發白,怕嚇壞了他,話鋒一轉。
“不過小老兒也是道聽途說,傳言嘛,傳著傳著就變味兒了,死過人的房子十有八九都被編排過故事,小公子莫當真。”
戴沛川暗自吸氣,剛想挺直腰板表示自己不怕,卻聽他兄長平靜到近乎森冷的聲音響起。
“不是道聽途說,事實確是如此。”
“兄長,你別嚇我……”
戴沛川的尾音都顫的帶拐彎了。
大爺抬眼瞧了瞧,見白靈筠直勾勾注視著街對麵,沒再出聲,將包好的餛飩下了鍋。
“枯樹胡同的房子的確年久失修易走水,所以在那位大官買下這棟房子時,為了防止火災發生,將房子進行了翻修,木質房梁時間一久,容易被蟲子掏空內心,於是便澆築鐵水加固,但磚瓦鬆脆不宜大肆動工,隻得按照房子的原有結構,在內裏以生鐵築牆,這樣一來,即便外牆滑落,屋脊坍塌,裏麵還有一層鐵牆保護。”
白靈筠頓了頓,又道:“大火燒了三天三夜,隻因內裏生鐵遇熱升溫,高溫不下,火勢不熄。至於房子外觀的顏色越來越深,越來越黑,其實是因為年代久遠,生鐵自然氧化。”
戴沛川聽的雲裏霧裏,好像懂了,但又沒完全懂。
“兄長,那紫金蛇和藍紫的天火又是咋回事嘞?”
戲本裏常說,暗無星月,鬼門大開,百鬼夜行,金蛇騰空,但凡有金蛇作法,皆因怨鬼集聚,而怨鬼匯集之處便現異色火光。
白靈筠抬頭看向房子頂端,那裏以前應該掛了一麵旗子,現在旗子沒了,隻剩下一根光禿禿的旗杆。
“紫金蛇隻是一種自然現象,學名叫作閃電,閃電之所以聚集在房子上空,是因為這棟房子裏是生鐵築造,閃電遇鐵產生了導電,導電就會引發雷火,也就是民間所說的天火,雷火中含有大量紫外線,肉眼看到的火光就是藍紫色。”
戴沛川撓著腦瓜門,剛才是沒完全懂,現在是完全沒懂,什麽氧化、導電、紫外線,聽著就很高深莫測的樣子。
“妙極!妙極!”
身後拐角處走出一人,亂糟糟的頭發,黑峻峻的臉,破爛露絮的襖子和一雙不對稱的棉鞋,正是先前在前門大街一同吃烤鴨的老乞丐。
白靈筠驚喜起身。
“老先生!”
老乞丐裹著襖子坐到白靈筠對麵的凳子上。
“來送名帖的?”
白靈筠忙掏出名帖奉上。
“昨日有事耽擱,晚來一日,老先生莫怪。”
老乞丐滿意接過名帖,得意的朝餛飩攤大爺揚了揚。
“小路子,來碗餛飩,再加個荷包蛋,司令府白公子的名帖,免費吃遍宛京城。”
大爺無奈搖搖頭,盛出三大碗餛飩,每個碗裏都加了個荷包蛋,放在托盤上一並端上桌。
“早給您備上了,您再跟犄角旮旯裏窩一會兒,都要煮成麵片湯了。”
老乞丐瞪了大爺一眼。
“誰叫你廢話那麽多,說個沒完沒了。”
大爺被老乞丐連瞪帶訓,也不生氣,笑眯眯的哄著他。
“成,小的錯了,耽誤您吃早點了,小的給您賠不是。”
老乞丐舉著勺子揮了揮,示意他別影響自己吃飯。
大爺轉而向白靈筠拱手抱拳。
“公子博學多才,見多識廣,三言兩語便道出了房子的玄機,小老兒佩服!”
白靈筠不敢以博學自居,卑謙的拱手回禮。
“不過是碰巧瞎猜,您過譽。”
大爺很是佩服白靈筠,“公子謙虛,短短時間覓得真相,是有真本事的人。”
“不敢當,不敢當。”
白靈筠被恭維的不好意思極了,現代社會裏,五歲小朋友都知道雷電遇鐵導電,雷雨天要遠離一切金屬物體,他不過是仗著自己生在後世的優勢大膽推斷一番而已,著實談不上博學。
“哎呀!”
老乞丐不樂意了,一拍桌子。
“我說你們有沒完沒完。”
下巴指向白靈筠麵前的餛飩,“你那碗是不是不吃?不吃給我,別浪費,你們倆上一邊謙虛去。”
白靈筠見老乞丐一碗餛飩吃的飛快,眼看見了底,忙將自己那碗送到他麵前。
“老先生慢用。”
老乞丐看在餛飩的份上,哼了一聲,朝二人擺擺手。
大爺見此,從攤位底下掏出兩把小凳子支到一旁,白靈筠也很有眼色的跟過去坐下。
影響吃飯的人走了,老乞丐繼續津津有味的吃起餛飩。
三人之間,並無多餘暗示,卻出奇的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