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料理,在東亞,乃至於整個亞洲,都有著一種獨特的地位。


    尤其是在高端一些的場合中。


    一方麵,高檔日式料理,清淡,精致,分量適宜,便於人們在進食時保持儀態。


    另一方麵,這裏也包含了不少曆史遺留問題。


    從封建社會,到半封建半殖民,再到二戰後,亞洲各國,大多都沒有經曆過文藝複興和工業革命的磨合。


    準備戰後重建,以迎接新世界,卻發現,傳統的,無論是文化,經濟,語言,亦或是社會結構,都不足以支撐一個現代國家的存在。


    宏大敘事的架構下,他們已經習慣了對底層強調集體和奉獻,故而,他們無法理解西方的思維方式,也不明白那般社會為何能締造出如此輝煌的果實。


    然而,世代變遷,現實如此,他們必須要擁抱新世界,那些苦難與悲歌,沒有人想要再經曆一次了。


    但時間壓力和試錯成本都在那裏,從零開始,創造完全適合自己的模式,又談何容易?


    相較而言,參考,學習,模仿,就要簡單許多。


    放眼四周,找尋可以借鑒的對象,卻隻有曾經的仇敵,尚且處於他們的認知範圍內。


    研究日本的曆史,遵循日本的經驗,效仿日本的模式,引進日本的資金與技術。


    相似的價值觀,加速了文化的傳播,而原本為了方便招商引資的日式料理,也逐漸蔓延,成為了一種象征。


    和一種風氣。


    ……


    人世間,喜好萬千。


    沒有人,也沒有事,會得到所有喜愛。


    最起碼,眼前這些寡淡的吃食,哪怕已經差不多習慣了,但本心上,具光謨還是喜歡不起來。


    好在,今天沒有人,是來這裏解決餐飽的。


    此間,場麵熱絡,舉止得體的具光謨嫻熟地應酬著,隻是,偶有空檔,視線掃過對麵,他總是會不自覺地摩挲酒杯。


    不時,抿上一小口清酒,仍由淡淡的熱流劃過喉線,墜入心湖,激起一圈又一圈漣漪。


    ……


    今天,這般場合,他本不應如此。


    可是,她來了。


    ……


    張愛玲在《白玫瑰與紅玫瑰》中寫道:“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


    白月光,為什麽會讓人久久難以釋懷。


    因為,她所指代的,不僅僅是一個人,更是一份愛而不得,以及,一段無需苟且、毋庸妥協的歲月。


    “一人財閥”,既是一種別稱,也是一種描述。


    當這個稱呼從某些人嘴中說出的時候,很難辨別,這裏麵,是不是帶了幾分戲謔的味道。


    榮耀,光芒,權力,盡數歸於一身,固然耀眼,固然風光。


    可是,萬一,這一身,沒了……


    那麽,這些榮耀,光芒,權力,又當何如?


    因此,穩定與傳承,是發展到一定規模利益團體難以避開的問題。


    開枝散葉,多子多福,重男輕女。


    衣著最上流的人士,卻保留著最為傳統的觀念。


    故而,具家,真的是一個大家族。


    隻是,身為其中一員,具光謨卻對這裏的所有,都充滿了厭惡。


    ……


    大家族有的通病,具家,當然都有。


    冷漠,勢利,勾心鬥角。


    他的父親,生父,具本綾,雖然是lg第三任會長具本茂的胞弟,可從實際地位來說,卻始終處於lg集團內的邊緣地位。


    沒有重視,也就沒有期待。


    而這,也給了他相對自由一些的成長環境。


    如果,可以忽視某些不和諧的點。


    比如,貌似倜儻卻不太著家的父親,以及平日溫柔卻會暗自流淚的母親。


    那一夜,悄無聲息地,他見到了床邊麵帶淚痕的母親,那個瞬間,他就發誓,他會努力,竭盡全力,早晚有一天,他會擁有足夠的能力,帶母親徹底離開這座糞坑。


    然後,就是母親出事的那一天……


    沒多久,父親就領著一個挺著肚子的陌生女人,來到他麵前,告訴他,這是他的新母親。


    他憤怒,他抗爭,他拒絕,隻可惜,無濟於事。


    他麵對不了自己,也麵對不了這樣的家庭,更麵對不了那個即將出生的弟弟或妹妹。


    他逃避了,去了美國。


    之後,偶然,在一次留學生聚會中,他認識了她。


    ……


    她美麗,高傲,倔強,充滿理想,怎麽都學不會放棄,也從來不服輸……


    遇見的第一眼,交談的第一句話,便是白天的食不知味,夜裏的輾轉反側。


    滿心,滿眼,全都是她。


    青春的悸動,在於一往無前。


    他要到了她的聯係方式,想辦法一次又一次邂逅她。


    他都記不太清楚,那段時間,在羅切斯特與劍橋之間,他到底往返過多少次。


    漸漸地,她和他,熟悉了很多,成為了朋友,會聊生活,會聊煩惱,會聊未來。


    再後來,順理成章地,她和他,在一起了。


    以戀人的身份。


    她要考試,他陪著她。


    她要寫論文,他陪著她。


    她想創業,他也陪著她。


    他們,一起吃飯,一起散步,一起規劃生活。


    一切,都是那樣美好,那樣幸福。


    但,美好和幸福,在現實麵前,都宛若璀璨的琉璃,一觸即潰。


    某一天,他接到了一個跨洋電話,來自於韓國,首爾,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他父親的兄長,他的大伯,lg集團第三任會長,具本茂。


    時至今日,他都清楚地記得,那通電話裏,具本茂的聲音,很平淡,也很直接。


    “回來吧,以後,我就是你的父親了。”


    原來,在完全不知情的狀況下,他被過繼了,過繼給了大伯,作為繼承人。


    如果具本茂之後都沒有兒子的話。


    第一時間,他的反應,當然是不願意的。


    不願意,回到那座沒有半點牽掛的城市,更不願意,離開這個有她的地方。


    “你的母親,死的有問題。”


    “想知道,回來,自己去查。”


    “聽說,你有一個朋友,是金悠麗的女兒。”


    “眼光不錯,可惜,不適合你。”


    “不用警告我,現在的你,保護不了任何人。”


    “不信,看看。”


    ……


    緊接著,就是合作夥伴突然違約,她沒能挽回局麵,第一次創業一敗塗地。


    ……


    又是一個跨洋電話,打了過來。


    “什麽時候回來?”


    “明天。”


    ……


    他,為她留下了一封信,作為告別。


    然後,回到首爾,進入了lg電子。


    再然後,遵從家族安排,他結婚了。


    對象不是她。


    當然不是她,怎麽可能,會是她?


    ……


    回國之後,每一天,待人處事,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冷漠肅正的“父親”,麵帶不虞的“母親”,陌生疏遠的“妹妹”。


    以及,那些“真相”。


    時刻忍耐,滿心苦悶,卻無人可談。


    這些,他都認。


    至於她……


    自始至終,都是他對不起她,她怨他,恨他。


    她會忘記他,會實現自己的理想,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這些,他也認。


    但在心底深處,他一直都抱有一種幻想。


    她會等他。


    等到他爬到最高,沒有人可以掣肘的時候,她還是會給他機會,去挽回那些遺憾。


    真的,他知道,他沒有資格。


    可是,當他聽見了那些關於她的緋聞,他還是會下意識憤怒。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憑什麽?憑什麽,這樣的你,會選擇這麽一個支那渣滓?


    直到,他看見了大著肚子的她,那種美滿,不是可以演出來的。


    心死如灰。


    ……


    每一次,未曾見,他都以為已經可以放下,可以微笑著問一句“你還好麽?”。


    但是,再見時,過往,猶如炮彈,擊潰了所有辛苦建立的心防。


    苦澀,彌漫了整個口腔,他無法分辨,這是食物的味道,還是情緒的餘波。


    “聽說,薑會長和具常務,很早在美國就認識了?”


    辛東彬的一句話,打斷了具光謨的遐思,但不等他多說什麽,薑珠妍就神色如常地接過了這個話題。


    “是的,留學時期的事情了,我和具常務是很好的朋友。”


    “哈哈,果然人以類聚,優秀的人會互相吸引。”


    “畢竟是在國外,同胞團結是正常的。”說著,薑珠妍舉起了酒杯,直視具光謨,眸子裏滿是平靜,“非常感激,光謨oppa對我的照顧。”


    薑珠妍微微仰頭,杯中酒液,一飲而盡。


    咫尺天涯,熟悉的稱呼,彼此,卻早已不複往日。


    “您客氣了。”


    敬語,漫出嘴邊,他同樣舉杯,望著她,帶著澀然,悉數盡飲。


    ……


    多年過去,往日餘暉,薑珠妍都記得,但也隻是記得的程度。


    現在的她,哪怕有人刻意提起,也依然可以做到淡然如水。


    好比,眼下,她就用嫻熟的日語,繼續著和重光初子的交談。


    隻聊女子風月,其餘,左右言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光一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寂寥不知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寂寥不知歸並收藏星光一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