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上癮
驚!穿書當天他就送我空間 作者:菠了個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突然空間就多了這麽多花孟小麥的心情也跟著好了很多,心情好幹活就快。
兩人起床後就沒出空間直接吃了點東西開始勞作。
程風負責炒製昨天曬好的茶,孟小麥就負責繼續采摘。
一整天下來程風也算是做出了好幾種烏龍茶。
之前也沒怎麽喝過烏龍茶一時也分辨不出成茶的好壞。
次日一大早趁著李家人還沒出門程風拿著自己製的茶找了過去。
“李大哥,幫我看看這些茶怎麽樣?”
正準備出門的李喜放下鋤頭接過程風手裏的好幾個紙包,隨意打開了一包,當看到紙包裏的茶臉上瞬間就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程兄弟,你這茶是哪來的?”
程風沒回答而是反問道。
“這茶怎麽樣。”
“媳婦燒鍋開水。”李喜麵露喜色朝著屋裏喊了一聲就拉過程風坐到了院子裏石桌邊。
坐定後李喜打開一包包茶葉又是對著太陽看又是拿到鼻尖聞,撚了一點在舌尖嚐了下,歎息聲搖搖頭。
“怎麽了?”程風緊張問道。
“哎!茶是好茶就是製茶的手藝差了些,手法不對火候也不夠,不然的話都可以算得上極品了。”
程風鬆了口氣,想了想才道。
“實不相瞞,這些茶都是我昨天現製的,第一次做沒什麽經驗。”
這下李喜更是震驚了,先不說程風製茶的手藝怎麽樣就是這茶的品相怎麽看都不像是夏茶該有的樣子。
“來,水來了。”這時李大嫂也拎著一大壺熱水過來了,同時拿過來的還有一套陳舊的茶具。
李喜熟練用開水把茶具燙洗一遍才開始泡茶。
“程兄弟,你說你這茶是昨天才製的,那你這茶是在哪采的?”
把一小杯泡好的茶遞給程風李喜才問道。
這會該幹活的也都去幹活了,就連李老太太也拿著耙子出去摟樹葉了,院子就剩李喜和程風兩人程風也不瞞著了。
“李大哥,我們在深山裏種了一大片茶,山裏氣溫低采茶時間晚這會也才到采茶的時候,但是我們那沒人會製茶這不是打聽了一圈才找到你們這。”
程風越說李喜越是迷糊,什麽地方的山裏氣溫這麽低,春茶到現在才采,別的不說他對茶還是很了解的。
但是事實擺在眼前李喜又不得不信。
李喜喝了口茶細細品了下,“現在也不追求什麽品質,你的製茶手藝完全夠用了啊!”
程風搖搖頭笑說,“李大哥剛不是說這製茶的手藝差了點嗎?”
李喜苦笑,“你的手藝夠用了。”
“就我這三腳貓的功夫那裏夠,李大哥要是方便的話能不能幫我們把茶製出來,當然我們肯定不會虧待李大哥。”
“你們不是種在山裏嗎?采下來再運過來不會悶壞嗎?”
“這個不用擔心我們自有辦法。”程風信誓旦旦說道。
也不是什麽為難的事情李喜當場就答應了,至於報酬是什麽也沒主動問,看看上次這兩人大方的樣子想來也不會虧了他。
約好兩天後再過來程風就走了,等到了一處隱蔽的地方程風原地喊了幾聲媳婦孟小麥就憑空出現在了程風麵前。
“怎麽樣,談的?”
程風沒說話,上前一步抱住自己媳婦,兩人瞬間又消失在原地。
進了空間程風才開口,“嗯,李喜答應了,兩天後我們帶茶葉過去就可以了,趁著這兩天的時間我們多采點茶。”
接下來兩天除了吃飯睡覺兩人一直在采摘茶葉,空間沒有黑夜也沒有陰雨天曬茶是最好不過了。
把采摘的茶都曬到要求的半幹狀態堆放在在井邊靜止區域保持狀態剩下的就隻能拿過去讓李喜親自來了。
兩天後程風一個人騎著自己的自行車,自行車上綁了好幾個裝滿茶葉的大背簍。
到李家時李喜也早已準備好製茶的所有工具在等著了。
這次有了上等的茶葉李喜每個步驟製的都特別認真,程風也重新一步步學。
學的差不多了也就跟著李喜一起做,比起之前在空間生澀的手藝,這會旁邊有了李喜的指點進步的就更快了點。
由於茶要先發酵一段時間見所以要兩天以上才能製好,當天天黑前程風就騎著自行車先一步下山了,等第二天一早又拉了幾大筐茶葉上去。
一個禮拜下來,白天孟小麥一個人在空間采茶,程風則在李喜家跟李喜一起製茶。
晚上程風就下山找自己媳婦睡覺,任由李家人再怎麽勸也沒和那幾個臭屁蟲一起睡了。
一周後程風最後一次上山,上山時也帶了滿滿幾大筐東西,不過這次不再是茶葉而是糧食。
幾百斤的玉米粒堆在李家堂屋是李家人都驚呆了,這給的也太多了吧!
至於為什麽是玉米,那隻能說麥子和稻子太難弄了,割下來還要很多道手續。
玉米就不同了,摘下來剝皮曬幹就好了,至於脫粒也不是很難,誰讓兩人在港島的農家發現了加柴油的脫粒機呢。
當然碾米機也是有的,就是沒弄到收割機有點可惜。
把玉米和那天拍的全家福一起交給李家人程風才下山。
幾天下來在李家製的茶加上程風在空間自己製的算下來也有兩百多斤了。
跟李喜打聽過,茶葉存放好的話能放兩年左右,要是自己喝肯定喝不完,但孟小麥是拿去藥膳館賣的就不用擔心喝不完的問題了。
製茶上癮的兩人在屯了大批的烏龍茶後又坐著火車朝著綠茶的產地進發了。
假期已經過了大半可孟小麥覺得自己很多地方都還沒去呢,尤其是現在這個到處都還沒來得及過度開發的時候。
抱著看一眼少一眼的心態,孟小麥不光是用眼睛看,脖子上掛的相機還隨時隨地拍著。
相機裏裝的好像不是膠卷而是儲存卡一樣,就算是火車上的盒飯孟小麥都要給來個特寫拍下來。
兩人起床後就沒出空間直接吃了點東西開始勞作。
程風負責炒製昨天曬好的茶,孟小麥就負責繼續采摘。
一整天下來程風也算是做出了好幾種烏龍茶。
之前也沒怎麽喝過烏龍茶一時也分辨不出成茶的好壞。
次日一大早趁著李家人還沒出門程風拿著自己製的茶找了過去。
“李大哥,幫我看看這些茶怎麽樣?”
正準備出門的李喜放下鋤頭接過程風手裏的好幾個紙包,隨意打開了一包,當看到紙包裏的茶臉上瞬間就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程兄弟,你這茶是哪來的?”
程風沒回答而是反問道。
“這茶怎麽樣。”
“媳婦燒鍋開水。”李喜麵露喜色朝著屋裏喊了一聲就拉過程風坐到了院子裏石桌邊。
坐定後李喜打開一包包茶葉又是對著太陽看又是拿到鼻尖聞,撚了一點在舌尖嚐了下,歎息聲搖搖頭。
“怎麽了?”程風緊張問道。
“哎!茶是好茶就是製茶的手藝差了些,手法不對火候也不夠,不然的話都可以算得上極品了。”
程風鬆了口氣,想了想才道。
“實不相瞞,這些茶都是我昨天現製的,第一次做沒什麽經驗。”
這下李喜更是震驚了,先不說程風製茶的手藝怎麽樣就是這茶的品相怎麽看都不像是夏茶該有的樣子。
“來,水來了。”這時李大嫂也拎著一大壺熱水過來了,同時拿過來的還有一套陳舊的茶具。
李喜熟練用開水把茶具燙洗一遍才開始泡茶。
“程兄弟,你說你這茶是昨天才製的,那你這茶是在哪采的?”
把一小杯泡好的茶遞給程風李喜才問道。
這會該幹活的也都去幹活了,就連李老太太也拿著耙子出去摟樹葉了,院子就剩李喜和程風兩人程風也不瞞著了。
“李大哥,我們在深山裏種了一大片茶,山裏氣溫低采茶時間晚這會也才到采茶的時候,但是我們那沒人會製茶這不是打聽了一圈才找到你們這。”
程風越說李喜越是迷糊,什麽地方的山裏氣溫這麽低,春茶到現在才采,別的不說他對茶還是很了解的。
但是事實擺在眼前李喜又不得不信。
李喜喝了口茶細細品了下,“現在也不追求什麽品質,你的製茶手藝完全夠用了啊!”
程風搖搖頭笑說,“李大哥剛不是說這製茶的手藝差了點嗎?”
李喜苦笑,“你的手藝夠用了。”
“就我這三腳貓的功夫那裏夠,李大哥要是方便的話能不能幫我們把茶製出來,當然我們肯定不會虧待李大哥。”
“你們不是種在山裏嗎?采下來再運過來不會悶壞嗎?”
“這個不用擔心我們自有辦法。”程風信誓旦旦說道。
也不是什麽為難的事情李喜當場就答應了,至於報酬是什麽也沒主動問,看看上次這兩人大方的樣子想來也不會虧了他。
約好兩天後再過來程風就走了,等到了一處隱蔽的地方程風原地喊了幾聲媳婦孟小麥就憑空出現在了程風麵前。
“怎麽樣,談的?”
程風沒說話,上前一步抱住自己媳婦,兩人瞬間又消失在原地。
進了空間程風才開口,“嗯,李喜答應了,兩天後我們帶茶葉過去就可以了,趁著這兩天的時間我們多采點茶。”
接下來兩天除了吃飯睡覺兩人一直在采摘茶葉,空間沒有黑夜也沒有陰雨天曬茶是最好不過了。
把采摘的茶都曬到要求的半幹狀態堆放在在井邊靜止區域保持狀態剩下的就隻能拿過去讓李喜親自來了。
兩天後程風一個人騎著自己的自行車,自行車上綁了好幾個裝滿茶葉的大背簍。
到李家時李喜也早已準備好製茶的所有工具在等著了。
這次有了上等的茶葉李喜每個步驟製的都特別認真,程風也重新一步步學。
學的差不多了也就跟著李喜一起做,比起之前在空間生澀的手藝,這會旁邊有了李喜的指點進步的就更快了點。
由於茶要先發酵一段時間見所以要兩天以上才能製好,當天天黑前程風就騎著自行車先一步下山了,等第二天一早又拉了幾大筐茶葉上去。
一個禮拜下來,白天孟小麥一個人在空間采茶,程風則在李喜家跟李喜一起製茶。
晚上程風就下山找自己媳婦睡覺,任由李家人再怎麽勸也沒和那幾個臭屁蟲一起睡了。
一周後程風最後一次上山,上山時也帶了滿滿幾大筐東西,不過這次不再是茶葉而是糧食。
幾百斤的玉米粒堆在李家堂屋是李家人都驚呆了,這給的也太多了吧!
至於為什麽是玉米,那隻能說麥子和稻子太難弄了,割下來還要很多道手續。
玉米就不同了,摘下來剝皮曬幹就好了,至於脫粒也不是很難,誰讓兩人在港島的農家發現了加柴油的脫粒機呢。
當然碾米機也是有的,就是沒弄到收割機有點可惜。
把玉米和那天拍的全家福一起交給李家人程風才下山。
幾天下來在李家製的茶加上程風在空間自己製的算下來也有兩百多斤了。
跟李喜打聽過,茶葉存放好的話能放兩年左右,要是自己喝肯定喝不完,但孟小麥是拿去藥膳館賣的就不用擔心喝不完的問題了。
製茶上癮的兩人在屯了大批的烏龍茶後又坐著火車朝著綠茶的產地進發了。
假期已經過了大半可孟小麥覺得自己很多地方都還沒去呢,尤其是現在這個到處都還沒來得及過度開發的時候。
抱著看一眼少一眼的心態,孟小麥不光是用眼睛看,脖子上掛的相機還隨時隨地拍著。
相機裏裝的好像不是膠卷而是儲存卡一樣,就算是火車上的盒飯孟小麥都要給來個特寫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