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夏任命羅士信為齊州總管,王伯當為副總管,李靖為長史,統帥五萬大軍鎮守山東半島四郡以及魯郡、琅琊郡、東平郡和濟北郡。


    蕭夏隨即又任命張須陀為梁州總管,秦瓊為副總管,堯君素為長史,率領三萬軍坐鎮宋城縣,守禦梁郡、彭城郡、譙郡、下邳郡和東海郡。


    蕭夏又命令二人各從降卒中各挑五萬人進行訓練。


    蕭夏又任命薛氏兄弟在江都郡北部訓練十萬降卒,兵力不足確實是一個大問題,他必須要進行擴軍了。


    新降卒有一個好處,就是不用給他們發俸祿,隻需給每人五十畝軍功田,就算士兵陣亡了,軍功田也會授給家人。


    軍功田也是永業田,哪怕將來朝廷進行普惠製授田,軍功田也是額外的土地,不會影響到授田。


    第一次北伐完成,蕭夏的目光又轉向了西麵。


    李淵奪取了長安,立楊侑為帝,這一點和曆史一樣,但也有不一樣的地方,曆史上,天子楊廣在江都被弑殺後,李淵立刻登基。


    此時,天子雖然病故,但李淵也沒有立刻登基,他顯然是在等待時機。


    “殿下,李淵目前所謀無是北上、西進或者南下!”


    劉文靜冷靜地給蕭夏分析道:“北上滅掉馬邑郡劉武周和靈武郡的梁師都,或者西麵滅掉河西道的李軌,但這三大勢力背後都是突厥,他們實際上就是突厥的傀儡。


    卑職認為李淵還沒有挑戰突厥的意誌,那麽他隻能向南,奪取巴蜀,他下一步必然是南征巴蜀,剿滅宇文化及。”


    蕭夏負手來回踱步,他走到沙盤前,注視著沙盤上的巴蜀之地,半晌道:“宇文化及無德無能守不住巴蜀,我在考慮,為什麽我們不分一杯羹,白白讓李淵全部占去?”


    “殿下有什麽打算?”


    蕭夏用木杆指著長江沿岸道:“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強大的水軍控製巴東郡、巴郡和瀘江郡,如果條件允許,我們再拿下涪陵郡和犍為郡,拿下這五郡也就控製了整個長江以南,包括黔安郡、陽明郡、牂牁郡和雲南地區。”


    劉文靜沉思片刻道:“殿下要充分考慮關隴貴族對李淵全力支持的實力,河東、關中、關內、隴右都沒有受到亂匪破壞,依舊富庶雄厚,軍隊中依然有大量鮮卑將士,戰鬥力強大,加上關隴貴族和關隴世家的財力以及人才支持,李淵的實力接近北周,絕不亞於我們,卑職勸殿下千萬莫要急功近利。”


    蕭夏笑道:“長史的意思,讓我不要攻打巴蜀?”


    “不!我支持殿下在巴蜀占據一角,拿下巴東郡和巴郡就足夠了,作為抓控巴蜀的戰略節點,至於黔中道和雲南道暫時不要考慮,以免分散太多精力和資源,其次我勸殿下拿下南陽、淅陽和房陵三郡,作為襄陽郡的緩衝。”


    蕭夏點點頭,“資政院討論一下,如果大家都同意,我們就這樣安排了!”


    不出所料,資政堂一致同意了劉文靜的方案。


    蕭夏當即任命南郡刺史周法明為巴州總管,率領兩萬軍隊開赴巴東郡,同時命令天鯨軍郎將沈光率領三千水軍和五十艘戰船配合周法明前往巴州。


    同時蕭夏命令襄州總管孫雷率軍三萬出征南陽郡和淅陽郡,南陽郡目前被朱燦和伍氏兄弟帶著數千殘軍占領,又招募了兩萬軍隊。


    雖然伍雲召和伍天錫是當年太子楊勇給他們改的名字,但他們和演義上的伍氏兄弟完全不一樣,武藝隻能算中上,根本談不上天下第五第六,人品也差得遠,匪氣極重,絕不是演義中忠臣名門之後。


    蕭夏對他們二人一點興趣都沒有,隻想找機會把他們滅了。


    包括雄闊海也是一樣,雄闊海雖然可以稱為天下第一刺客,但在戰場上的武藝也一樣中等偏上,最多和秦瓊打個平手,遠遠不是羅士信的對手。


    所以蕭夏對這些偽演義人物一點興趣都沒有,倒是宇文成都他很佩服,可惜宇文成都和他沒有緣分,最終還是投降了李淵。


    就在這時,巴蜀傳出消息,宇文化及殺了傀儡皇帝楊浩,自立為帝,立國號為蜀。


    這也是必然的,宇文化及立偽帝的目的是希望天下臣服新帝,可事與願違,沒有任何人承認這個新皇帝,甚至連造反的各地義軍也不承認。


    既然大家都不承認,這個隋朝皇帝沒有半點存在的必要了,為什麽不自己做皇帝,才短短幾個月,宇文化及便殺了傀儡皇帝。


    這天上午,蕭夏在官府內批閱牒文,陸邈在門口稟報道:“殿下,丹陽郡裴刺史求見!”


    丹陽郡的裴刺史就是裴宣機,裴矩之子,當年蕭夏在張掖的老同事,蕭夏放下筆笑道:“請他進來!”


    片刻,裴宣機匆匆走進官房,躬身行禮,“微臣參見攝政王殿下!”


    “裴使君什麽時候來江都的?”


    “回稟殿下,微臣剛剛下船!”


    蕭夏點點頭,“使君這麽急著找我,出了什麽事?”


    裴宣機取出一封信,呈給蕭夏,“這是我父親寫給殿下的信,他的隨從從成都帶過來,請殿下過目!”


    蕭夏連忙接過信細看,竟然是裴矩的求救信,懇請自己把他救回江南,他實在不願效忠宇文化及,也不願效忠李淵,隻願繼續為隋臣。


    蕭夏沉思片刻道:“既然裴公已經開口求我,我自當全力救助他離開巴蜀。”


    蕭夏隨即召見了李鹿鳴和張亮。


    “今天我接到裴矩的求援信,懇請我把他從成都弄出來,這件事事關重大,不僅是裴矩,我還想把其他官一並弄一些出來,我要內衛和情報司一起合作完成此事。”


    李鹿鳴和張亮一起躬身行禮,“遵令!”


    蕭夏又問張亮道:“我現在最擔心的時間問題,情報司在成都有多少人可用?”


    “回稟殿下,有十三人,就是我們江南商行,為首是宋長恩。”


    蕭夏點點頭道:“把人搞出成都容易,難的是出蜀,宇文化及軍隊一定會追擊,必須要有內衛參加,內衛走水路救人。”


    李鹿鳴接口道:“殿下,內衛水軍主管施孝真正好在南郡一帶清剿水賊,卑職可讓他去成都接應!”


    蕭夏欣然點頭,“立刻發鴿信給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朝的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月並收藏隋朝的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