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一輪皎潔的月色掛在劍門關上空,將空山幽穀照如白晝。


    兩更時分,劍門關城門開啟,一隊士兵打著白旗出來,在關城下點燃了三堆火。


    這是之前獨孤開遠鴿信中約定的信號。


    魏文通得到消息,連忙出營查看,他著實有點不敢相信,對方就這樣投降了。


    盡管心中有幾分懷疑,但魏文通還是不會放過機會,萬一是真的呢?


    他急忙命令虎賁郎將尚師徒率領五千軍隊衝了上去。


    魏文通目光一眨不眨地盯著自己軍隊,隻見自己軍隊順利衝進了劍門關內,他心中大喜,喝令道:“傳令全軍入關!”


    其餘兩萬五千大軍跟隨魏文通浩浩蕩蕩殺進了劍門關內。


    江都,蕭夏接到了長安情報站人員從南鄭發來的鴿信,內容讓他很震驚,但也讓他很不安,南鄭竟然突然爆發了瘟疫。


    蕭夏有豐富的處理瘟疫的經驗,他知道瘟疫不會莫名其妙爆發,一般都會有原因,比如出現旱災、水災、爆發饑荒,屍體太多暴露於野,才會出現瘟疫。


    同時也不會突然爆發,開始是少量,然後越來越多,最後才會從量變到質變,開始全麵爆發,它有一個過程。


    而且一般天子南征,禦醫們都會事先觀察南征路上的疫情情況,這是他們的職責,防止天子陷入疫區。


    但這次南鄭爆發瘟疫,一點先兆都沒有,也沒有產生疫病的條件,為什麽會突然出現?


    隻有一個可能性,有人投毒瘟疫,想到投毒,蕭夏的思緒變得更加活躍了,他暗暗沉思,難道是西隋軍隊幹的?


    可如果是西隋所為,那應該是軍隊爆發瘟疫,而不是百姓爆發瘟疫。


    蕭夏想不通原因,但他心中很不安,他想到了李淵大軍突然南下,和這次瘟疫有關係嗎?


    還有元孝矩莫名其妙來江都,也沒有說明原因。


    蕭夏越想越不對,立刻派人去把元孝矩找來。


    元孝矩坐在蕭夏對麵,沉思良久道:“這確實是一次政變,是關隴貴族發起的政變,但具體操作者不是我們!”


    “那是誰?”


    “是王隆和宇文化及,他們是最合適的人,我們選擇了他們二人!”


    “然後呢?打算怎麽做,怎麽會突然出現瘟疫?”蕭夏的語氣開始嚴厲起來。


    元孝矩搖搖頭,“我也一無所知,我甚至不知道南鄭爆發了瘟疫,我也不知道他們會把天子怎麽樣?”


    “你撇得倒挺幹淨!”


    元孝矩歎口氣道:“你不知道我們做事的規矩,從西魏以來,關隴貴族從來不會參與任何政變,我們隻是下棋者,我們決定走一步棋,然後就不管棋子的事情了。”


    “你們決定發動政變,找到了王隆和宇文化及!”


    “對!他們兩人就是棋子,怎麽策劃,用什麽手段,什麽時候發生,最後結局怎麽樣,都由他們自己決定,我們絕不會把自己卷入其中,甚至不會提任何建議。”


    蕭夏注視著元孝矩的眼睛緩緩道:“如果天子被弑殺,你們就是始恿者,不可能和你們無關!”


    元孝矩臉色大變,半響道,“我還以為你是做大事的人!”


    蕭夏目光變得深刻起來,凝視元孝矩道:“他是我父親!”


    蕭夏當然不會殺元孝矩,但元孝矩在江南也呆不下去了,隻得啟程返回長安。


    蕭夏又緊急召開了資政議事,蕭夏把漢中發生的事情告訴了眾人,六位資政麵麵相覷,眼中都露出了震驚的神情。


    高熲不解問道:“殿下,瘟疫和政變又有什麽關係?”


    蕭夏緩緩道:“我剛開始也想不通瘟疫和政變有什麽關係,但當元孝矩告訴我,是宇文化及和王隆聯手發動政變,我便想到了太子被毒箭射傷之事,我一直懷疑是王隆下毒,高公,如果天子不幸染疫病而亡,那會不會是王隆用疫病來掩飾下毒呢?”


    太子楊昭中毒事件是高熲一生的痛,蕭夏的話使他心中儼如被狠狠戳了一刀,眼中露出痛苦的表情。


    蘇威接口道:“殿下的懷疑很有道理,漢中的瘟疫來得太蹊蹺了,當年卑職曾多次去巡視疫區,卑職知道一般都是出現大的天災後,瘟疫才會跟隨出現,所謂大災必大疫,但漢中什麽災害都沒有發生,卻莫名出現瘟疫爆發,明顯是有人故意傳播,那麽借用瘟疫來掩飾下毒就說得通了。”


    蕭琮也道:“如果是王隆發動政變,那麽他真正的目標是洛陽,王世充可是洛陽留守,殿下,洛陽恐怕也要發生政變了。”


    蕭夏點點頭道:“我已經緊急發鴿信給洛陽,讓洛陽進奏院立刻通知燕王,要高度警惕王世充。”


    如果說三位元老關心的是政變,而劉文靜卻更關心接下來的對策。


    “殿下,我們下一步該怎麽辦?”


    所有人的目光都向蕭夏望來,在這個關鍵時刻,就看晉王怎麽決策了?


    蕭夏沉思片刻道:“現在情況不明,暫時還不能輕舉妄動,不過我們要做好一切準備,整個江南道和軍隊都要進入一級戰備狀態。”


    蕭夏回到官房,很快,陸邈稟報道:“高閣老來了!”


    蕭夏點點頭,“請他進來!”


    不多時,高熲走了進來,高熲笑問道:“剛才資政議事時我忘記問了,聽說殿下接到了周老將軍的軍報,不知道嶺南西道的局勢如何了?”


    蕭夏取出周法尚的軍報笑道:“周老將軍在嶺南西道經營十幾年,深得當地土人信賴,他率領軍隊所到之處,土司百姓都夾道歡迎,蕭銑軍中的當地士兵聽說是老將軍到來,都紛紛嘩變投誠,隋軍不費一兵一卒便已橫掃全境,蕭銑目前已退到交趾郡以南,老將軍暫時不再進攻,開始安撫地方,恢複秩序。”


    高熲沉聲道:“關於蕭銑,殿下可別忘了農夫與蛇的故事!”


    蕭夏點點頭,“當初我和他說好,如果他老老實實去經營交趾,那我就放他一馬,但他不聽我的善意,非要占領嶺南西道,那我就容不得他了,我已經命令周發尚安撫好各郡後,繼續率軍南征,務必將蕭銑軍隊全殲,把蕭銑全家押解回江都。”


    高熲點點頭又道:“還有一件更重要之事,如果天子不幸遇難,殿下要繼位登基嗎?”


    這才是高熲來找蕭夏的真正目的,剛才是資政議事時回避了這件事,但事關重大,高熲還是要來和蕭夏談一談。


    蕭夏沉默片刻道:“坦率說,我還沒有準備好,我想聽聽高公的意見!”


    高熲緩緩道:“最終決定當然是由殿下自己做主,但我還是想提醒殿下,殿下代表可不是自己一人,而是背後支持殿下的無數文官將士,殿下不能隻考慮自己的利益和感受。”


    蕭夏默默點頭,“感謝高公的提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朝的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月並收藏隋朝的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