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的西部是高寒丘陵地帶,遠處是皚皚雪山,蕭夏率領五千騎兵在渺無人煙的低緩丘陵之間疾速奔跑,不時看見一群群藏羚羊在驚恐中奔逃,逃進了黑暗的森林之中。


    雖然這裏到處綠草茵茵,鮮搖曳,但地下依舊暗藏殺機,大片草地下麵卻隱藏著吞噬生命的沼澤,萬幸的是現在是春天,沼澤的堅冰還沒有完全融化,讓不少踏入沼澤的隋軍騎兵僥幸逃過一劫。


    一名騎兵連人帶馬陷入一片沼澤,進退不得,士兵們拋出繩索給騎兵,騎兵將繩索綁在自己和戰馬身上,眾人一起用力,將騎兵和戰馬一起拖上了岸。


    五千騎兵足足奔行了一天,夜色降臨,他們停止了行軍,在一片森林中休息過夜。


    由於不允許點火,士兵們隻能喝清水和啃幹糧充饑,夜裏還是很寒冷,所有士兵都裹著羊毛毯,擠在一起睡覺。


    樹林深處搭建了一頂臨時行軍帳,帳內點了一根蠟燭,光線昏暗,蕭夏和陰世師、薛萬鈞三人圍坐在一塊臨時充作桌子的大石前查看地圖。


    “我們現在大概在這個位置!”


    陰世師用木棍指著地圖道:“這個位置正好是西海的西北方向,今天我們大概走了一百二十裏左右。”


    蕭夏點點頭,“這個位置差不多,再向南走,很可能就會和敵軍主力錯過了!”


    薛萬鈞笑道:“明天休息吧!等斥候的好消息。”


    話音剛落,帳外有士兵稟報,“斥候回來了!”


    蕭夏大喜,連忙道:“快帶進來!”


    片刻,士兵帶著一名斥候進來,斥候單膝跪下行禮道:“啟稟使君,我們在東麵三十裏外發現敵軍主力!”


    這個消息太振奮了,蕭夏又問道:“距離湖邊有多遠?”


    “他們就在湖邊駐營!”斥候遞上了草圖。


    陰世師連忙接過草圖和他們地圖進行對比,眾人嚇了一跳,吐穀渾軍隊紮營之地距離他們竟然這麽近,要不是他們停下來休息,那真的就錯過了。


    “徐將軍呢?”蕭夏又問道。


    “徐將軍帶著弟兄們還在湖邊探查,他又派了幾名弟兄去南麵探查,看看後麵有沒有敵軍的援軍。”


    蕭夏暗暗點點頭,徐旻確實問題考慮得比較慎密,連敵人的援軍也考慮到了,這對他們確實至關重要。


    蕭夏沉吟一下又道:“薛總管的軍隊有消息嗎?”


    斥候搖搖頭,“目前不知,隻能說他們還沒有進入五十裏內。”


    次日上午,吐穀渾大軍起拔出發,蕭夏也率領五千騎兵在三十裏外遠遠跟隨,


    下午,薛世雄的兩萬大軍終於出現了,相距吐穀軍大軍約十裏,雙方在空地上擺下了戰場。


    薛世雄輕捋長須對眾將道:“這一戰我們必須全力以赴,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擊敗對方,否則弟兄們的體力會跟不上,大家也不要擔心,我已經安排了一支奇兵,會在關鍵時刻殺出來!”


    “嗚——”


    敵軍吹響了鹿角號,他們的隊伍開始緩緩前進,薛世雄喝令道:“擂鼓前進!”


    “咚!咚!咚!”隋軍的戰鼓聲敲響,鼓聲讓士氣振奮,大軍也緩緩向前移動。相距約五裏,對方騎兵加快了速度,衝擊隋軍的意圖十分明顯。


    薛世雄一揮手,隋軍緩緩停下,薛世雄大喊道:“布陣!”


    副將李景立刻進行布陣,他派五千弓弩手在隊伍最前麵,後麵是五千長矛軍,然後是一萬騎兵護衛長矛軍左右,形成了兩翼為騎兵,中間為長矛軍的陣型。


    五千弓弩手實際上也是長矛軍,一旦敵軍逼近,他們將迅速變身為長矛手,所以在每個人的身邊放著一根長矛。


    目前這支西線吐穀渾軍並不是主力,吐穀渾的主力在中線和東線,西線的精銳之軍在之前的河西之戰中已消亡殆盡,現在的三萬軍隊是吐穀渾從北部的七個部落中掃出來的兩萬人,加上從都城派出來的一萬騎兵,拚湊成一支軍隊。


    隻有一萬騎兵還算是精銳之軍,而另外兩萬人都是從未上過戰場的牧民,慕容尼洛周也知道讓他們交戰比較危險,容易崩潰,他便決定先讓一萬精銳騎兵消磨隋軍的體力,待隋軍體力消耗巨大後,再派兩萬牧民騎兵上陣,他們麵對的威脅就小得多,也能堅持下去。


    一萬騎兵戰馬奔騰,馬蹄在原野裏翻飛,大地在震動,雷鳴般的馬蹄聲震耳欲聾,一萬吐穀渾騎兵席卷殺來,殺氣滔天,距離隋軍越來越近。


    麵對這種山崩地裂的滔天氣勢,如果沒有一點定力,很容易被嚇得雙腿發抖甚至掉頭逃跑。


    “弓弩手準備!”一名大將厲聲高喊。


    五千弓弩手刷地起來了弩箭,他們的弩箭都是輕弩,又叫臂張弩,拋射約兩百五十步,弩上有皮帶,可以背上身後,比較輕便,不影響士兵用長矛作戰。


    五千支弩呈四十五度斜角,他們訓練有素,可以迅速張弩上箭,比起後來的火藥槍射程遠、威力大,那為什麽弩箭會被火藥槍迅速淘汰?


    這主要就是火藥槍的優勢太大,弓或者弩必須是青壯士兵,有足夠力量拉動弦,婦孺老人就不行了,但槍不需要力量,婦孺老人都可以使用,有了槍以後就是全民皆兵。


    一個十歲少年開槍和三十歲壯漢開槍,效果完全一樣。


    騎兵越來越近,已經進入兩百五十步了,“射擊!”梆子聲響起,五千支箭同時發射,強勁的鋪天蓋地射向敵軍騎兵。


    騎兵們都有豐富的避箭經驗,紛紛趴在戰馬身上,躲避箭矢,因為被馬頭和馬脖子遮擋,箭矢幾乎射不到騎兵的身體,隻能射中騎兵大腿,不過戰馬一旦被射中,會連人帶馬摔倒,在密集的踩踏中,幾乎沒有活命的機會。


    不斷有戰馬倏然摔倒,人和馬瞬間被騎兵群吞沒。


    五千弓弩手第二輪、第三輪射出,一萬五千支箭射出,大概有一千六百騎兵被射中倒地,基本上十箭才能射中一人,這也是因為戰馬善於在高速奔跑中躲避箭矢。


    敵軍騎兵已經殺得五十步外了,五千弓弩手拾起長矛紛紛後撤,在他們身後忽然出現了一排長達三裏的大車,剛才被他們身體遮擋住了。


    這當然是中原軍隊對付草原騎兵的傳統戰術,用運送糧食的大車作為障礙物,阻擋騎兵的衝擊,如果很了解隋軍戰術,都會知道一定有障礙物隱藏在軍中。


    可惜吐穀渾軍隊並不知道,當他們衝到三十步外,才忽然發現前麵出現了一排大車,奔在最前麵的騎兵驚恐得慘叫起來。


    “轟!轟!轟!”無數騎兵狠狠撞擊在大車上,強大的撞擊力使騎兵們骨斷筋折,在一片慘叫聲中,數百人馬被撞得當場斃命。


    大車也被撞倒得翻滾起來,甚至被撞得支離破碎,騎兵終於衝過了大車障礙,直撲五十步外的隋軍,他們強勁的衝擊力已經被大車卸掉了,現在發動的第二輪衝擊,衝擊力的強度明顯變弱了,這也是大車起到的最大作用,緩釋騎兵的衝擊力。


    前排的隋軍長矛士兵刷地舉起了長矛,形成一道密集的長矛森林,迎接騎馬的第二輪衝擊。


    就在這時,吐穀渾大軍的後方響起了號角聲。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朝的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月並收藏隋朝的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