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漸漸亮了,蕭夏來到傷兵房,這裏有七十餘名傷兵,陣亡的八十多名士兵的遺體在隔壁,準備送回張掖城。


    七十餘名傷兵都躺在床板上,有軍醫在替他們治療傷口,一般而言,皮肉之傷問題不大,就怕傷及內髒,那就隻能看他們自己能不能挺過去,但大部分人都挺不過去,最終死於炎症或者並發症。


    原本一百多名傷兵,已經有三十餘名重傷士兵沒有能挺過去,昨晚半夜死了,剩下了七十多名士兵基本上都活下來了。


    蕭夏一一慰問了傷兵,最後來到曹太嶽麵前,他被長矛刺傷了肩膀,從城頭重重摔下,幸虧城牆不高,而且地上還有很厚的積雪,沒有摔傷。


    “你怎麽樣?”蕭夏笑問道。


    曹太嶽滿臉慚愧道:“卑職讓使君失望了。”


    蕭夏微微笑道:“我沒有失望,你是第一個先登而沒有死的人,你還有機會!”


    “謝使君鼓勵!”


    蕭夏點點頭,“回張掖好好養傷,別逞強把肩膀廢了!”


    “卑職一定好好養傷!”


    蕭夏又鼓勵眾人幾句,這才離去了。


    很快,傷兵們都坐著大車被送回了張掖。


    六千大軍全部抵達了軍城,但戰爭並沒有立刻繼續,蕭夏還在等斥候郎將徐旻的消息。


    目前,整個大鬥拔穀內部都被隋軍占領,但吐火渾還是在大鬥拔穀的南出口處臨時修建了工事,這裏距離隋軍剛剛占領的軍城約有二十裏。


    峽穀南麵的吐穀渾駐軍有四千人,除了這四千人外,西北方向數百裏外還有一座軍城,叫做大通山軍城,這座軍城扼守住了另一條險關要道,大通山峽穀,穿過長達一百多裏的大通山溝壑穀地,便是西海的北岸,這裏距離吐穀渾的都城伏俟城已經不遠了。


    軍城被占領的消息已經傳到了峽穀南麵,南麵主將慕容葛努當即下令,留五百人守峽穀南口,其他大軍立刻撤往大通山軍城。


    下午時分,徐旻返回了軍城,帶來了敵軍的最新消息。


    “啟稟使君,我們的斥候攀爬到懸崖上,看到了他們的調動,他們的主力已經撤離,穀口大概還有五百士兵,他們用泥沙袋封鎖了穀口,泥沙袋大概有一丈高。”


    蕭夏笑了起來,“五百人還能封鎖我們?老規矩,今天晚上擊破他們!”


    天剛擦黑,陰世師便率領兩千騎兵出發了,他們攜帶了六架小型投石機和十幾架異形大盾。


    夜幕下,百名隋軍推動著十幾架異形大盾緩緩而行,這種異形大盾構造很簡單,一塊高七尺寬兩丈的厚木板,後麵做一個支架,下麵再裝兩個木輪,做工比較簡單粗糙,但也很結實,而且實用。


    由於小型投石機的射程大概隻有五十步左右,這就在敵軍弓箭的射程之內,所以必須給小型投石機和隋軍準備一副大盾牌,原本用來抵禦投石的異形大盾在這時發揮了作用。


    隋軍士兵推著異形盾小心翼翼前行,身後六架投石機也跟著轟隆隆行走。在山穀內格外聲勢驚人,距離穀口還有百步,箭矢便呼嘯射來,劈劈啪啪射在擋板上,隋軍士兵門立刻蹲下,這時,後方千餘隋軍弓弩手也同時放箭,箭矢如雨點射向穀口的吐穀渾工事,壓製住了吐穀渾的亂箭。


    “繼續!”


    偏將劉全大喊一聲,百名士兵繼續推動擋板和投石機向前移動,遠遠看去,六架投石機很像六匹戰馬在黑夜中緩緩而行,越來越近,距離敵軍工事隻有五十步了。


    投石機停下,士兵們拉拽拋竿,將一個個巨大麥秸球放在投兜內,士兵們在守張掖城時發現它雖然簡陋,但很有效果,落地便碎裂坍塌,碎火一地。


    士兵點燃了麥秸球,待它全部燃燒,六架投石機先後發射,六隻火球騰空而起,向敵軍陣地砸去,六顆火球砸中了四顆,工事內一陣大亂,緊接著一捆捆點燃的麥秸跟著投出去,工事內迅速燃燒起來,六架投石機一輪接一輪投擲,穀口終於燃起了熊熊烈火。一千隋軍士兵手執長矛衝了上去,衝到工事前,等待著烈火熄滅,足足燃燒近半個時辰,穀口的烈火終於熄滅了,此時隋軍士兵已經搬開了搭建工事的沙土袋,裏麵隻有數十具燒焦的屍體,再也沒有其他吐穀渾士兵。


    隋軍開辟了一條通道,蕭夏率領數千騎兵穿過了穀口,衝出了大鬥拔穀。


    “使君看那邊!”徐旻指向遠處的一片大火。


    蕭夏看得清楚,那是數十頂大帳,吐穀渾人帶不走,但也不想落在隋軍手中,便一把火燒掉了。


    “他們都撤退了!”


    六千大軍悉數走出了大鬥拔穀,雖然天氣寒冷,但月色皎潔如銀,視野也格外清晰,這裏是祁連山的南麵,但感覺和河西走廊又不一樣了。


    這一帶地勢起伏,海拔比河西走廊要高很多,至少到四千米左右了,應該屬於高原草甸地形,現在還鋪著厚厚的積雪,不過積雪一旦融化,便變得綠草茵茵,各種色彩豔麗、千姿百態的小會在草原上綻放。


    這一片草甸極為廣闊,至少有數百裏,遠處是巍巍的大通山,在數十裏外便是大通河,現在還結著厚厚的冰層。


    蕭夏的任務已經有所改變,他昨天接到總管薛世雄的最新指令,不再要求他必須拿下大通城,隻要完全拿下大鬥拔穀,就算完成了任務,大通城最好等開春後再攻打。


    這也是因為這邊海拔高、氣候寒冷,這個時候去攻打大通城不太現實,漢人士兵普遍受不了這種寒冷。


    蕭夏當然也不會勉強帶兵去三百裏外攻打大通城,這種四千米以上的高寒氣候,不管對戰馬還是對士兵都會是巨大的傷害,凍土層加上嚴寒,寒氣直透肺腑,對內髒也是一種嚴重侵襲,一個月後回來,將士們的後半生就會落下難以去除的病根了。


    “傳我的命令,大軍撤回張掖!”


    蕭夏留下偏將劉全統領一千士兵駐守大鬥拔穀南入口,他則率領五千大軍返回了張掖城。


    時間很快進入二月,雖然河湟地區還是冰天雪地,但關中已是春意盎然,到處水暖柳綠,鶯飛草長。


    十萬大軍正一隊隊從關中開往河湟地區,早在去年秋天,糧草物資已經先一步送到了金城郡的中轉倉庫。


    此時,金城郡的糧草物資也正在有條不紊地向三條戰線運送派發。


    這天上午,天子在承天門舉行出征儀式,楊堅帶領百官祭祀了路神和馬神,又正式將節符交給了晉王楊廣。


    “這是十七萬大軍的節符,從今天開始,十七萬大軍就由你來統領,朕希望早日聽到捷報,最大限度削弱吐穀渾的實力,將他們徹底征服,成為大隋王朝的附庸。”


    楊廣跪地,恭恭敬敬雙手接過節符,高高舉過頭頂道:“兒臣一定不負父皇重托,率領大軍重創吐穀渾,爭取早日凱旋!”


    楊堅點點頭,又對身材極為雄壯的大隋第一猛將史萬歲道:“史大將軍為中路軍主將,也是最重要的力量,朕希望你能協助晉王再度開創曆史,流名後世!”


    史萬歲單膝跪下道:“陛下重托,微臣銘記於心!”


    這時,遠處傳來雲板聲,出征的時辰已到,楊堅笑了笑道:“吉時,出發吧!”


    楊廣帶著一眾大將走向承天樓,他翻身上馬,看了看眾人,揮劍喝道:“出發!”


    旌旗招展、鼓樂喧天,最後一支三萬人的隊伍列隊出發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朝的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月並收藏隋朝的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