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橡膠公司,是上海和全國最大的橡膠生產企業。作為大中華橡膠公司創辦人的薛福基,更是被人稱為橡膠大王。


    說起來,這位薛福基的經曆也是傳奇。他是江陰青陽鎮塘頭橋人,生於1894年l0月19日。


    7歲進私塾讀書。因家貧無力繼續求學,至上海和昌盛商號當學徒。後因老師介紹認識了旅日華僑、大阪鴻茂祥商號經理餘芝卿。1910年他東渡日本,得餘芝卿重用。1918年被委任為經理,並得大阪華僑信賴,舉為大阪中華總商會會長。


    1926年起,薛福基回到上海積極籌建橡膠廠。1928年10月30日正式開工試生產,一舉成功,當天做出合格質優套鞋80雙,質量可與日本“地鈴”牌媲美。大中華橡膠廠宣告成功。


    1934年10月第一條32x6“雙錢”牌輪胎生產出來,質量達到標準,雙錢輪胎大賣全國。至今年,大中華橡膠公司已經擁有四座分廠,員工2610人,資本281萬,上海灘赫赫有名的企業。


    今日,身為橡膠大王的薛福基,接待了一位奇怪的客戶。


    “薛先生,這款橡膠帆布鞋不知道貴公司能否接下。”


    此時薛福基手中正拿著一張奇怪鞋子的草繪圖,如果有後世的人看一眼一定驚呼,這不是解放鞋嗎。


    沒錯,作為被後世穿了50年的解放鞋,其技術含量幾乎沒有,就是一塊橡膠加帆布製成,隻要是個橡膠工廠都能製成。


    不過雖然沒有技術含量,但是解放鞋便宜、輕便,舒適,適合步行的特點,就決定了其的作用。雖然也有不透氣、不透濕、防水性能差,容易滋生細菌等缺點,但是比起優點而言,缺點並非不能克服。


    這也是彭剛為什麽將解放鞋草圖畫出來,想要生產的原因。不管怎麽說,解放鞋總比布鞋要強吧。


    “技術上沒有問題,不過我們之前沒有生產過這等橡膠帆布鞋,所以需要試著生產一遍才能給予彭先生答複。”


    此時薛福基不敢立刻答應下來,他被人稱為橡膠大王,既是幫他揚名,同時也是將他架在半空中了。


    這要是生產不出這帆布膠鞋,或者是質量太差,明天上海灘就會傳,他薛福基能力不行,大中華橡膠公司要繃不住了的消息。這不招人妒是庸才,多少同行等著看他笑話,所以現在薛福基不敢大意。


    再說,他也不清楚這位彭先生的底,根本不敢亂開口許諾。


    麵對謹小慎微的薛福基,彭剛不知道該怎麽辦。


    “那麽不知道需要幾日?”


    “彭先生要得急?”


    “趕時間,我好決定是否下單。”


    “三日,三日後我給彭先生答複。”


    “那好,我們三日後見。”


    “少爺,我們接下來去哪裏?”


    當彭剛走出大中華橡膠公司後,彭明禮隨即詢問起來。


    “去美孚石油公司。”


    “是。”


    遠東美孚石油總部,是一棟四層的歐式大樓。其坐落在外灘的四川路。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也是目前民國最大的油料供應商,美孚石油在全國各地都有倉庫和銷售網絡,光是美孚為自己運輸油料組建的內河運輸船隊就擁有上萬噸的運載量。


    而在中國大地關於美孚石油的話題也很多,例如送買煤油送油燈等,美孚是目前美國在華企業的標杆,也是最大的在華企業。


    此時三輛福特a型車停到了美孚石油大樓門口,彭剛下車揮手讓其他等候。


    “我是彭剛,之前聯係過蒂亞夫經理。”


    此時彭剛向前台接待,訴說著自己的來意。


    “好的彭先生,蒂亞夫經理已經和我們說過了,我帶你過去。”


    在前台接待的帶領下,彭剛很快就見到了那位蒂亞夫經理。


    “你好,彭先生。”


    “你好,蒂亞夫先生。”


    “蒂亞夫先生,不知道貴公司對我之前的意義,有什麽看法?”


    簡單招呼之後,彭剛也不和對方磨嘰,直接進入正題。


    “彭,關於你想要租用我公司兩支勘探隊的事情,其實我公司這邊是非常願意的。不過在這之前我還是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告知一下,彭先生,你完全可以將川東油氣勘探權交給我們公司。如果你怕遭受損失,也能以此入股,我們建一家新公司負責對川東石油的勘探工作。


    我想閣下找到我們美孚石油,肯定是認可我們的實力。在石油勘探方麵,我們說第二沒有人敢說第一。而且兩支勘探隊花費並不便宜,我們也知道彭先生在川東非常有實力,但是石油勘探是一門科學,需要精密的儀器測試,需要經驗豐富的團隊。所以還希望彭先生能慎重考慮一下我們的建議。”


    對方的話讓彭剛麵露微笑。“蒂亞夫先生,謝謝貴公司能為我考慮,但是我就想試試。如果能出油最好,不能出油一點也不影響我在川東的實力,我想這對貴公司根本沒有影響。”


    “既然彭先生你堅持,那麽我們美孚石油怎麽會拒絕了,沒有人會拒絕賺錢的生意。閣下想要兩支勘探隊,我這就去為閣下聯係。不過他們在川東安全以及生活需要得到的保證。”


    “關於這一點,還請放心。”


    “那麽關於這兩支勘探隊的費用,根據我們公司的收費……”


    等彭剛走出美孚大樓,此時他手中已經拿到了一份合同。美孚為兩支勘探隊開出了半年20萬美元的合同。


    當然作為聘請一方,彭剛也是有責任的,他需要為勘探隊提供安全以及生活的保障,除此之外,當勘探隊鑽到一口出油的油井時,他也需要根據出油量給予1—5萬美元的獎勵。


    至於其他設備人員,則由美孚石油公司負責。


    可以說這是一份責任與獎勵分工相當明確的合同。


    如果不是彭剛來自後世,他根本不敢花這個代價在南充進行石油勘探。


    新中國成立後,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曾經對四川盆地進行大規模石油勘探。


    不過花費大量資金的情況下,隻證實蘇聯專家認為四川有大量石油儲量的錯誤判斷。


    不過也得益於這次的勘探,在川東南充達州一帶發現有小規模石油儲備,可開采規模達到了8000萬噸。


    為此新中國第一所石油學校,就建在了南充。


    彭剛作為在南充工作多年,體製內的人士,所以對這方麵十分清楚。


    哪怕在後世,南充依然還達到20萬噸的石油產能。


    就在目前來說,南充油田是彭剛唯一可以下手的目標。


    別的不說,讓抗戰不至於油料全進口,就是彭剛此舉的貢獻了。


    至於彭剛找上美孚,則是看重對方在勘探、開采、煉油等一條龍的出色能力。


    手中的這份合同,就是彭剛撬動對方的敲門磚。所以這20萬美元,他花的心甘情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川軍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燒烤攤的饅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燒烤攤的饅頭並收藏抗戰川軍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