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蓮來得非常突然。以至於張之義說莉蓮來了濟南時,莊敬沒有反應過來莉蓮是誰。
二十多年不見,莊敬發現莉蓮看張之義的眼神不對,有一種跨越歲月的憂傷。起初莊敬以為是自己敏感,莉蓮算是他們的介紹人,莊敬為此一直對莉蓮充滿感激。但是她卻在莉蓮的眼神裏發現了太多的東西,留戀、依依不舍、憂傷、遺憾等等,每一種情緒都讓她不舒服。
讓莊敬更不舒服的是,莉蓮經常麵對張之義發出“嗲嗲”的笑聲,吃飯的時候,總是有意無意地把頭靠在張之義的胳膊上。
吃完早飯,看莊敬穿衣準備外出,張之義問了一句:“今天準備去哪裏?我開車帶你們吧。”
莊敬回過頭審視著他:“你們?誰是們?”
張之義被莊敬臉上氣惱和冷冽嚇了一跳,以為大早晨又被女兒氣到了,猶豫著說:“你和莉蓮今天不出去轉轉嗎?”
莊敬看上去是被氣笑了:“張之義,我和那麽多女同學、女同事一起出去玩過,沒見你關心過啊?今天為什麽這麽關心?”
張之義雖然不明白莊敬為什麽生氣,但是被連名帶姓的叫出名字,他感覺妻子明顯是在找茬,哄勸著:“開開心心的去玩吧,再見。”
莊敬斜著眼睛看他,一字一頓地說:“我,和你,也沒幾次再見了。”
莉蓮感覺出了莊敬不高興,問她怎麽了,莊敬也不隱瞞,直說和張之義吵架了。莉蓮溫柔地說:“你們幾十年夫妻了,吵架也不用真生氣,過去就算了,回家也不要再提了。”
莊敬看著她尖尖的下巴,問道:“以前張之義是不是追求過你?”
莉蓮淡淡地笑了:“怎麽這麽說?你們倆不還是我介紹認識的嗎?一直不是挺幸福的嗎?”
莉蓮這種不肯定也不否定的回答,讓莊敬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感覺。就玩心眼兒來說,莊敬知道自己遠遠不是莉蓮的對手,但是她的實在是一把好錘子,她站起來直接走了,把莫名其妙的莉蓮留在了西餐廳裏。
站在餐廳的台階上,莊敬心頭升起那個偶爾徘徊的念頭:離婚。
不用嚴刑拷打,莊敬冷著臉問了一句,張之義就承認了自己和莉蓮在過往三十多年中見過幾次麵,請她吃過飯。莊敬讓他把時間地點寫下來,除了吃飯,還做了什麽,問他為什麽隻有兩個人,而且從來沒有和她說過。
幾次見麵分別在青島和北京,沒有共同的朋友,張之義原本認為隻是簡單的吃飯,也沒有什麽,但是現在卻解釋不通了,也沒有辦法解釋。他更不敢說和莉蓮在青島見麵時,沿著海邊走了一個多小時。
莊敬冷冷地笑著:“你不要說你們什麽也沒有發生,隻是在海灘上走了走,在公園裏散了一次步。”
張之義震驚地瞪大了眼睛,心裏覺得很冤枉,但是實在又無法解釋。作為一個有閱曆、有經曆的大企業領導人員,他深知有些事不解釋才是最好的解釋這一類道理。
他不說話,莊敬扭頭進了房間。張之義在心裏掂量了幾個來回,單方麵認為莊敬鬧一鬧事情就過去了。他不認為近三十年夫妻會這麽輕易結束,帶著輕鬆的心情回父母家過周末了。
他很快發現,事情反方向越走越遠。莊敬不理他,是真的不理他,電話不接,微信也不回。
晚上八點,正在客廳裏和女兒研究對策時,他的手機響了起來,一看是莉蓮的名字,他看著女兒張蓁蓁,以眼神詢問要不要接。女兒搖搖頭,指指臥室,意思是不要接,他誤解了女兒的意思,以為是讓莊敬接。
事實證明大領導張之義在處理夫妻關係方麵太幼稚了,莉蓮雖然打來的是關心的電話,但對莊敬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張之義手機裏有莉蓮的電話號碼,說明他們這些年一直是有聯係的。而且是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一直在單線聯係。
事情鬧得有點兒大,為了盡快解決問題,張之義請來了李雲程,這是他們夫妻朋友圈裏少數認識莉蓮的人之一。
李雲程也不客氣,批評道:“張總,這就是你的不對了。你怎麽能和一個女人單獨吃飯呢?是吧,我看你啊,就是過得太幸福,把男女要避嫌這件事給忘記了。莊敬也不是計較這件事,她是氣你不告訴他。本來沒什麽,就一句話的事,何必呢,以後一定要注意啊。”
張蓁蓁衝李雲程舉起大拇指。莊敬坐在沙發上喝茶,一句話不說,誰也不知道她心裏想什麽。
李雲程示意張之義跟他下樓。
在小區花園裏,李雲程點起一支煙,猶豫著說:“哥,你得承認,你的做法裏閃現了青春的小火花,這是莊敬最難以接受的地方。莉蓮是什麽人,你怎麽能和她單獨見麵呢?你和莊敬幸福了這麽些年,是時候出現點兒難關了。這一關,你得仔細點兒過,弄不好你就得混成孤家寡人。”
張之義質疑道:“莉蓮怎麽了?我們都認識她,就吃了幾次飯,我怎麽就會成孤家寡人了?”
李雲程拍了拍他的肩膀:“哥,對女人你真的是太不了解啊。莉蓮是什麽人,我說了你也不相信,你呢,自己慢慢想,能不能過莊敬這一關,我也幫不了你。就此別過。”
張之義感覺一口氣悶在心裏,怎麽了?一個同一年參加工作的老同事而已,連朋友都不算不上,偶爾吃過幾頓飯,怎麽就這麽難接受,這麽天理不容嗎?
既然莊敬不理他,他決定也不主動理莊敬,過一段時間再說。他不相信幾十年夫妻感情會敗在幾頓飯上,更低估了一個經濟和精神都獨立的中年女人心性的堅定。
張之義沒想到,一個星期後,莊敬真的拿出了離婚協議,而且鄭重其事,連財產分割協議都打好了,隻等他簽字。
女兒沒哭,張之義哭了。從認識到目前,近三十年的時間裏,莊敬一直是溫柔的,一直是通達的,在婚姻上他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麽為難的時候。他感覺自己很冤枉,也很憋悶。他什麽也沒有做,老婆不要他了。感覺比李雲程說的孤家寡人還要慘,他覺得離了婚,自己就變成了街頭的一隻流浪狗。
張之義請求莊敬給一個星期時間考慮。他急忙聯係了李雲程。
李雲程說要保住婚姻,首先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他得認識到莉蓮是什麽人;二是莊敬的心結是什麽。
張之義感覺自己是個三歲孩童,對這兩個問題一無所知。
莊敬不願意和他談莉蓮,但是李雲程的老婆高曉佳同學可以談。
二十多年不見,莊敬發現莉蓮看張之義的眼神不對,有一種跨越歲月的憂傷。起初莊敬以為是自己敏感,莉蓮算是他們的介紹人,莊敬為此一直對莉蓮充滿感激。但是她卻在莉蓮的眼神裏發現了太多的東西,留戀、依依不舍、憂傷、遺憾等等,每一種情緒都讓她不舒服。
讓莊敬更不舒服的是,莉蓮經常麵對張之義發出“嗲嗲”的笑聲,吃飯的時候,總是有意無意地把頭靠在張之義的胳膊上。
吃完早飯,看莊敬穿衣準備外出,張之義問了一句:“今天準備去哪裏?我開車帶你們吧。”
莊敬回過頭審視著他:“你們?誰是們?”
張之義被莊敬臉上氣惱和冷冽嚇了一跳,以為大早晨又被女兒氣到了,猶豫著說:“你和莉蓮今天不出去轉轉嗎?”
莊敬看上去是被氣笑了:“張之義,我和那麽多女同學、女同事一起出去玩過,沒見你關心過啊?今天為什麽這麽關心?”
張之義雖然不明白莊敬為什麽生氣,但是被連名帶姓的叫出名字,他感覺妻子明顯是在找茬,哄勸著:“開開心心的去玩吧,再見。”
莊敬斜著眼睛看他,一字一頓地說:“我,和你,也沒幾次再見了。”
莉蓮感覺出了莊敬不高興,問她怎麽了,莊敬也不隱瞞,直說和張之義吵架了。莉蓮溫柔地說:“你們幾十年夫妻了,吵架也不用真生氣,過去就算了,回家也不要再提了。”
莊敬看著她尖尖的下巴,問道:“以前張之義是不是追求過你?”
莉蓮淡淡地笑了:“怎麽這麽說?你們倆不還是我介紹認識的嗎?一直不是挺幸福的嗎?”
莉蓮這種不肯定也不否定的回答,讓莊敬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感覺。就玩心眼兒來說,莊敬知道自己遠遠不是莉蓮的對手,但是她的實在是一把好錘子,她站起來直接走了,把莫名其妙的莉蓮留在了西餐廳裏。
站在餐廳的台階上,莊敬心頭升起那個偶爾徘徊的念頭:離婚。
不用嚴刑拷打,莊敬冷著臉問了一句,張之義就承認了自己和莉蓮在過往三十多年中見過幾次麵,請她吃過飯。莊敬讓他把時間地點寫下來,除了吃飯,還做了什麽,問他為什麽隻有兩個人,而且從來沒有和她說過。
幾次見麵分別在青島和北京,沒有共同的朋友,張之義原本認為隻是簡單的吃飯,也沒有什麽,但是現在卻解釋不通了,也沒有辦法解釋。他更不敢說和莉蓮在青島見麵時,沿著海邊走了一個多小時。
莊敬冷冷地笑著:“你不要說你們什麽也沒有發生,隻是在海灘上走了走,在公園裏散了一次步。”
張之義震驚地瞪大了眼睛,心裏覺得很冤枉,但是實在又無法解釋。作為一個有閱曆、有經曆的大企業領導人員,他深知有些事不解釋才是最好的解釋這一類道理。
他不說話,莊敬扭頭進了房間。張之義在心裏掂量了幾個來回,單方麵認為莊敬鬧一鬧事情就過去了。他不認為近三十年夫妻會這麽輕易結束,帶著輕鬆的心情回父母家過周末了。
他很快發現,事情反方向越走越遠。莊敬不理他,是真的不理他,電話不接,微信也不回。
晚上八點,正在客廳裏和女兒研究對策時,他的手機響了起來,一看是莉蓮的名字,他看著女兒張蓁蓁,以眼神詢問要不要接。女兒搖搖頭,指指臥室,意思是不要接,他誤解了女兒的意思,以為是讓莊敬接。
事實證明大領導張之義在處理夫妻關係方麵太幼稚了,莉蓮雖然打來的是關心的電話,但對莊敬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張之義手機裏有莉蓮的電話號碼,說明他們這些年一直是有聯係的。而且是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一直在單線聯係。
事情鬧得有點兒大,為了盡快解決問題,張之義請來了李雲程,這是他們夫妻朋友圈裏少數認識莉蓮的人之一。
李雲程也不客氣,批評道:“張總,這就是你的不對了。你怎麽能和一個女人單獨吃飯呢?是吧,我看你啊,就是過得太幸福,把男女要避嫌這件事給忘記了。莊敬也不是計較這件事,她是氣你不告訴他。本來沒什麽,就一句話的事,何必呢,以後一定要注意啊。”
張蓁蓁衝李雲程舉起大拇指。莊敬坐在沙發上喝茶,一句話不說,誰也不知道她心裏想什麽。
李雲程示意張之義跟他下樓。
在小區花園裏,李雲程點起一支煙,猶豫著說:“哥,你得承認,你的做法裏閃現了青春的小火花,這是莊敬最難以接受的地方。莉蓮是什麽人,你怎麽能和她單獨見麵呢?你和莊敬幸福了這麽些年,是時候出現點兒難關了。這一關,你得仔細點兒過,弄不好你就得混成孤家寡人。”
張之義質疑道:“莉蓮怎麽了?我們都認識她,就吃了幾次飯,我怎麽就會成孤家寡人了?”
李雲程拍了拍他的肩膀:“哥,對女人你真的是太不了解啊。莉蓮是什麽人,我說了你也不相信,你呢,自己慢慢想,能不能過莊敬這一關,我也幫不了你。就此別過。”
張之義感覺一口氣悶在心裏,怎麽了?一個同一年參加工作的老同事而已,連朋友都不算不上,偶爾吃過幾頓飯,怎麽就這麽難接受,這麽天理不容嗎?
既然莊敬不理他,他決定也不主動理莊敬,過一段時間再說。他不相信幾十年夫妻感情會敗在幾頓飯上,更低估了一個經濟和精神都獨立的中年女人心性的堅定。
張之義沒想到,一個星期後,莊敬真的拿出了離婚協議,而且鄭重其事,連財產分割協議都打好了,隻等他簽字。
女兒沒哭,張之義哭了。從認識到目前,近三十年的時間裏,莊敬一直是溫柔的,一直是通達的,在婚姻上他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麽為難的時候。他感覺自己很冤枉,也很憋悶。他什麽也沒有做,老婆不要他了。感覺比李雲程說的孤家寡人還要慘,他覺得離了婚,自己就變成了街頭的一隻流浪狗。
張之義請求莊敬給一個星期時間考慮。他急忙聯係了李雲程。
李雲程說要保住婚姻,首先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他得認識到莉蓮是什麽人;二是莊敬的心結是什麽。
張之義感覺自己是個三歲孩童,對這兩個問題一無所知。
莊敬不願意和他談莉蓮,但是李雲程的老婆高曉佳同學可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