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水泥路
一朝穿成哥兒,嫁良人,共致富 作者:沐辭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瓷去了水泥廠的庫房,“這幾天把那個小窯也開了加大燒製水泥的量,村裏要修水泥路了,這些水泥還不夠。”
“好。”
“這幾天會找幾個人過來幫忙,再給你們多送點冰過來的,多燒製水泥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不要中暑了多吃喝點綠豆湯降降。”
跟在江瓷身後麵的兩個人臉上的笑肉眼可見的變大了。
自從把水泥廠交給他們之後,除了蓋房子,就沒有其他地方能用到水泥的了。
因此水泥的用量不大,而天天日日夜兼程的燒製著,水泥場水泥每天都大量燒出,現在在原先水泥棚子的旁邊又搭了兩個棚子用來放水泥。
這樣看著水泥是非常多,不過還是不夠修路的,江瓷要的不是隻修那幾條主幹道,而是要把所有要走人的路都給修了。
他昨天也寫信送往了冀州的礦場,送給那邊太子的人。
之前太子在給江瓷寫的信中就提到過,若是一時需要大量的鐵礦渣和碎石塊可以直接寫信送往冀州的礦場,這樣就能省下不少的時間。
江瓷想讓他們多送一點石子過來鋪路,這些石子若是他們自己去開采的話那費的功夫可就大了,還不如直接購買來的劃算。
不過從上一回溫雨聽寄給他的信的中提到京城已經開始修水泥路了,那邊也需要用到大量的石子,就是不知道這次能給他運過來多少石子了。
不過江瓷感覺運過來的隻多不少,畢竟他都把水泥和修路的方法都交給太子了,這兩樣東西對於一個國家的基礎建設是非常重要,作為一個國家未來的君主,他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
太子那邊的人不會小氣到連石子都缺他的。
這也如江瓷所料,比他要的足足多了十多車,著實讓江瓷有些意外。
從最前麵的馬車上下來一個人,來到了江瓷跟前。
“江公子又見麵了,若是給村子裏修路的話,我感覺50車的石子應該不夠,但是我們礦山那邊就隻有30多輛馬車,所以這次就先運過來了32車的石子,等我們回去再運一趟,石子多了這以後要是再修個其他地方也方便。”
“好,那就多謝了。”
“不用謝,這就是我們應該做的。”
林家村如火如荼地修著水泥路,而在京城最新一批的水泥路已經修好了。
季沉回到家把幾個房間都看了一遍,都沒有看到溫雨聽的身影,別說溫雨聽的身影了,他連個人影都沒有見到。
他知道他們院子裏人少,但從來沒有哪一次感覺人這麽少。
這時他看見門口走過一個人,“哎,別走。”
那人停住了腳步,“將軍。”
“你們少君呢?”
“少君帶著元玉和元七去了常德路那邊了,說是去看路。”
季沉一時摸不著頭,“看路?”
“是一個叫水泥的路。”
“嗷!”說到水泥路季沉就知道了。
他也騎馬去了常德街去找溫雨聽去順便看水泥路。
話說他都不知道這水泥路修好可以通車了,這不才修好沒有多少天嗎,他這段時間沒有在意這個水泥路。
常德路修了近百米的水泥路,現在把外麵圍著的欄杆全部拆掉了,這是剛修好的時候,為了避免行人和馬車不小心壓到做的。
這個全京城的第一段水泥路,也怕影響最後給人們展示的效果。
這個平平無奇離京城最繁華的地方有一段距離的常德路,今天聚集了不少高官權貴。
其中身份最尊貴的就屬站在水泥路上的太子殿下。
“這就是我和各位之前提到的水泥路,現在修好保養好了可以正式上路,各位隨便上來踩踩看。”
這一段水泥路上麵還按照江瓷之前提到的弄了防滑痕。
太子的話音一落,這周圍的人都紛紛走上了水泥路。
有的人是早就期盼踩在這水泥路上試試是什麽感覺了,有些人則是感覺這水泥路不過是個擺設,但是太子既然都發話了,他們不動作也不行。
不過所有人踩上去之後都很意外。
太子的人又牽來了一輛馬車,這個馬車看起來很普通,完全不像是這些高官權貴會乘坐的馬車,那也就意味著坐起來沒有他們的馬車舒服。
“還請太傅與我共乘馬車,在這路上試試感覺?”
太傅的眼睛笑的都眯了起來,聲音洪亮的來了一個字,“好!”
太子和太傅的一輛馬車走後,後麵又有人牽過來了幾輛差不多的馬車,這些高官權貴也都是幾個人乘坐馬車跟著感受這水泥路是什麽感覺。
這比剛才他們走在水泥路上的感覺要震驚的。
剛開始的平坦他們還不以為意,但是那麽長路段都非常平坦,沒有一絲顛簸,他們還真是沒走過。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和這路一樣平坦的,也就隻有皇宮裏的路了。
太傅也是對著這路嘖嘖稱奇,忍不住的在太子的肩膀上拍了幾下,“你真是好樣的,整出來這樣好的路,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太傅過譽了,我這隻不過是搬運了他的成果。”
太子早在朝堂上提出要修一條非常平坦至少能用二三十年,而且花銷很少的路,那時候就把該說的都給太傅說了。
“能製作出這樣路的人,真是國之棟梁。”
太傅說這話的時候滿是讚歎,不過眼神中也暗含一絲可惜,這樣的國之棟梁竟然沒想著到朝堂上來,連太子都不願意透露他是誰。
接下來太子又找人拿著錘頭來試驗了一下這水泥路的結實程度,也讓這些高官貴族依依上手實驗了一下。
這下之前與太子不太對付的人,也都忍不住讚歎起了這水泥路,對太子又是高看了一眼。
在京城裏,像這樣的水泥路還在陸陸續續地修著。
而這一條是最先修好的,這下是沒有人再出來阻攔太子修水泥路的做法了,也該把各個府城之間的官道給皇上提出意見了。
林家村開始修水泥路出現了一個非常搞笑的景象。
各個家養的貓呀狗呀都給用繩子拴在了家裏,不讓它們出去亂跑,怕在這剛找平的水泥路上留下那爪印。
除了貓狗還要看住那些貓狗都嫌年齡段的孩子。
“好。”
“這幾天會找幾個人過來幫忙,再給你們多送點冰過來的,多燒製水泥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不要中暑了多吃喝點綠豆湯降降。”
跟在江瓷身後麵的兩個人臉上的笑肉眼可見的變大了。
自從把水泥廠交給他們之後,除了蓋房子,就沒有其他地方能用到水泥的了。
因此水泥的用量不大,而天天日日夜兼程的燒製著,水泥場水泥每天都大量燒出,現在在原先水泥棚子的旁邊又搭了兩個棚子用來放水泥。
這樣看著水泥是非常多,不過還是不夠修路的,江瓷要的不是隻修那幾條主幹道,而是要把所有要走人的路都給修了。
他昨天也寫信送往了冀州的礦場,送給那邊太子的人。
之前太子在給江瓷寫的信中就提到過,若是一時需要大量的鐵礦渣和碎石塊可以直接寫信送往冀州的礦場,這樣就能省下不少的時間。
江瓷想讓他們多送一點石子過來鋪路,這些石子若是他們自己去開采的話那費的功夫可就大了,還不如直接購買來的劃算。
不過從上一回溫雨聽寄給他的信的中提到京城已經開始修水泥路了,那邊也需要用到大量的石子,就是不知道這次能給他運過來多少石子了。
不過江瓷感覺運過來的隻多不少,畢竟他都把水泥和修路的方法都交給太子了,這兩樣東西對於一個國家的基礎建設是非常重要,作為一個國家未來的君主,他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
太子那邊的人不會小氣到連石子都缺他的。
這也如江瓷所料,比他要的足足多了十多車,著實讓江瓷有些意外。
從最前麵的馬車上下來一個人,來到了江瓷跟前。
“江公子又見麵了,若是給村子裏修路的話,我感覺50車的石子應該不夠,但是我們礦山那邊就隻有30多輛馬車,所以這次就先運過來了32車的石子,等我們回去再運一趟,石子多了這以後要是再修個其他地方也方便。”
“好,那就多謝了。”
“不用謝,這就是我們應該做的。”
林家村如火如荼地修著水泥路,而在京城最新一批的水泥路已經修好了。
季沉回到家把幾個房間都看了一遍,都沒有看到溫雨聽的身影,別說溫雨聽的身影了,他連個人影都沒有見到。
他知道他們院子裏人少,但從來沒有哪一次感覺人這麽少。
這時他看見門口走過一個人,“哎,別走。”
那人停住了腳步,“將軍。”
“你們少君呢?”
“少君帶著元玉和元七去了常德路那邊了,說是去看路。”
季沉一時摸不著頭,“看路?”
“是一個叫水泥的路。”
“嗷!”說到水泥路季沉就知道了。
他也騎馬去了常德街去找溫雨聽去順便看水泥路。
話說他都不知道這水泥路修好可以通車了,這不才修好沒有多少天嗎,他這段時間沒有在意這個水泥路。
常德路修了近百米的水泥路,現在把外麵圍著的欄杆全部拆掉了,這是剛修好的時候,為了避免行人和馬車不小心壓到做的。
這個全京城的第一段水泥路,也怕影響最後給人們展示的效果。
這個平平無奇離京城最繁華的地方有一段距離的常德路,今天聚集了不少高官權貴。
其中身份最尊貴的就屬站在水泥路上的太子殿下。
“這就是我和各位之前提到的水泥路,現在修好保養好了可以正式上路,各位隨便上來踩踩看。”
這一段水泥路上麵還按照江瓷之前提到的弄了防滑痕。
太子的話音一落,這周圍的人都紛紛走上了水泥路。
有的人是早就期盼踩在這水泥路上試試是什麽感覺了,有些人則是感覺這水泥路不過是個擺設,但是太子既然都發話了,他們不動作也不行。
不過所有人踩上去之後都很意外。
太子的人又牽來了一輛馬車,這個馬車看起來很普通,完全不像是這些高官權貴會乘坐的馬車,那也就意味著坐起來沒有他們的馬車舒服。
“還請太傅與我共乘馬車,在這路上試試感覺?”
太傅的眼睛笑的都眯了起來,聲音洪亮的來了一個字,“好!”
太子和太傅的一輛馬車走後,後麵又有人牽過來了幾輛差不多的馬車,這些高官權貴也都是幾個人乘坐馬車跟著感受這水泥路是什麽感覺。
這比剛才他們走在水泥路上的感覺要震驚的。
剛開始的平坦他們還不以為意,但是那麽長路段都非常平坦,沒有一絲顛簸,他們還真是沒走過。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和這路一樣平坦的,也就隻有皇宮裏的路了。
太傅也是對著這路嘖嘖稱奇,忍不住的在太子的肩膀上拍了幾下,“你真是好樣的,整出來這樣好的路,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太傅過譽了,我這隻不過是搬運了他的成果。”
太子早在朝堂上提出要修一條非常平坦至少能用二三十年,而且花銷很少的路,那時候就把該說的都給太傅說了。
“能製作出這樣路的人,真是國之棟梁。”
太傅說這話的時候滿是讚歎,不過眼神中也暗含一絲可惜,這樣的國之棟梁竟然沒想著到朝堂上來,連太子都不願意透露他是誰。
接下來太子又找人拿著錘頭來試驗了一下這水泥路的結實程度,也讓這些高官貴族依依上手實驗了一下。
這下之前與太子不太對付的人,也都忍不住讚歎起了這水泥路,對太子又是高看了一眼。
在京城裏,像這樣的水泥路還在陸陸續續地修著。
而這一條是最先修好的,這下是沒有人再出來阻攔太子修水泥路的做法了,也該把各個府城之間的官道給皇上提出意見了。
林家村開始修水泥路出現了一個非常搞笑的景象。
各個家養的貓呀狗呀都給用繩子拴在了家裏,不讓它們出去亂跑,怕在這剛找平的水泥路上留下那爪印。
除了貓狗還要看住那些貓狗都嫌年齡段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