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這是人人皆知的名篇,一直收錄在學校的教材書中。此文展示了《戰國策》的文學價值: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人物刻畫栩栩如生、說理極為生動別致、立意也正直高卓,的確值得千古流傳、世代研讀。


    【原文】


    鄒忌修八尺有餘,身體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複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裏,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麵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及,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譯文】


    鄒忌身高八尺多,神采煥發而容貌俊美。一日早晨,他穿戴打扮,看著鏡子,問他的妻子:“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哪個更俊美?”他妻子說:“您俊美得很,徐公怎麽能趕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齊國出名的美男子,鄒忌不大自信,又去問他的妾:“我和徐公哪個更俊美?”妾說:“徐公哪裏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來家中拜訪,鄒忌跟他坐著閑談,他又問:“我和徐公哪個更俊美?”客人說:“徐公比不上您。”


    第二天,徐公來到鄒忌家,鄒忌細細打量他,自以為不及徐公美,拿起鏡子來仔細端詳,更覺得遠不如人。晚上他躺在床上細細思量,領悟到:“我的妻子說我俊美,是因為偏愛我;侍妾說我俊美,是因為畏懼我;客人說我俊美,是因為有求於我啊!”


    於是鄒忌入朝參見威王,對他說:“臣確實曉得比不上徐公俊美,可是臣的妻子偏袒臣,侍妾害怕臣,客人欲有求於臣,異口同聲說臣比徐公俊美。如今齊地縱橫千裏,有一百二十個城邑,宮中妃嬪、左右近臣,沒有不偏私於大王的,朝中大臣沒有不畏懼大王的,齊國上下沒有不求於大王的,可見,大王實在被蒙蔽的厲害!”齊威王稱讚:“您說得對。”


    於是發出詔令:“凡官民人等,能當麵指責寡人過失的,受上賞;能上書勸諫寡人的,受中賞;能在大庭廣眾之下批評朝政,隻要為寡人所聞,受下賞。”詔令剛剛頒布時,大臣們都來進諫,朝堂門庭若市。過了幾個月,時不時還有諫言上奏。一年之後,人們即使想進言,也沒什麽可說的了。


    燕、趙、韓、魏四國聽到這件事,都來齊國朝見。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得勝於鄰國在於自己國家的內政修明、政治正義”啊!


    【評析】


    由於語言對事實的歪曲,使我們很難接觸到真相。能夠扭轉這種“報喜不報憂”、曲意逢迎的狀況的唯一辦法就是廣開言路、自由言語和傳播。人們出於私利或者畏懼,常常說謊、言不由衷。所以在存在利益關係或者不自由狀態下的語言,我們一定要明察斟酌、明辨是非。


    而如果我們想聽到接近事實的真實話語、想使人生、事業和國家能夠真正健康發展,就應該廣納眾言、多聽批評、多接受監督,使語言和傳播不受功利左右、不受外力壓製。接受言論,就像進入超市購物一樣,要有多種的選擇,多種的言論,相比較才利於定奪。如此才能夠使人生避免走入歧途、使國家避免出現“浮誇風”、避免民怨沸騰,也才能使政治清明、事業昌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向並收藏戰國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