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都。
大明立國之初。
太祖皇帝朱元璋,對設立都城之事,先後對名聲顯赫、繁華之城市,先後進行各個方麵的考證、權衡、衡量其中利弊。
最後,太祖皇帝力排眾議,於龍興之地鳳陽設都城。
何耐因某些原因,最後不得不將其給擱置。
鳳陽未能夠真正成為大明的首都,而因各種原因被賜與陪都之名。
則應天府成為了大明的國都。
此時此刻,曆經一日的大軍開拔,朱棣率領著三軍將士,已然來到明中都鳳陽之地,在此準備下榻一夜。
華麗的府城之中。
朱棣斜靠在軟榻之上,半眯著雙眸神情鄭重無比的看著,前方一麵平整、筆直的幕牆之上,一張巨型的關於草原各族、各個部落勢力的分布圖掛於上方,不知道在想著些什麽。
嗒嗒嗒.
恰在這時,門外響起一道急促的腳步聲,朱高燧手中拿著一封被蜜蠟所封印著的奏章,從門外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
“爹”
“應天府錦衣衛,方才送來的關於你今日離開應天府之後,所發生的一切事物、及老二所作的安排、說的全部話語。”
“您過目。”
說話的同時,趙王神情無比恭敬,雙手捧著奏章置於胸前,做出一副呈遞的姿態。
突如其來的言語,將朱棣飄遠的思緒給拉扯了回來,見著放在自己的麵前的奏章,雙眸之中不由露出一絲好奇之意,之後他緩緩的伸手拿起放在案台之上的奏章,將其給攤開詳細的端詳起此間記錄的內容來。
待到字裏行間的內容映入眼簾,初看朱棣臉上不自覺的露出絲絲笑意,不著痕跡的點了點頭,對朱高煦的舉動表示認可。
特別是將自己與文臣之間的矛盾,沒有半分的隱藏,皆盡擺到了台麵之上,開誠布公。
雖看起手段略顯有些稚嫩,不過卻也不得不承認,實乃破局的最好計謀,亦可稱之為赤裸裸的陽謀、先禮後兵。
讓人沒有任何的話說,且讓人不自覺的要好生的衡量一下。
等於是在眾人的腦袋之上,懸上了一把利劍。
縱使不少的人心中可能有著不少的怨氣、怨言、乃至於可能想過落井下石、暗中使絆子,卻亦不敢明目張膽。
真要那樣搞的話,這無疑是授人之柄。
給了老二可動手的理由。
以大明朝廷的一眾人精來說,斷然明白期間會帶來什麽樣的後果。
不過待到看到朱高煦,在知曉戶部銀兩隻有兩千萬,隻能夠勉強維持整個朝廷開銷,且還不敢亂花錢,必須慎重再慎重之時,所露出的模樣,及一臉懵逼的神情。
朱棣的臉上不加任何掩飾的露出一絲壞笑、宛然一副奸計得逞的樣子,狠狠的拍了拍自己的大腿,‘哈哈’開懷大笑了起來。
不過,就在朱棣未高興片刻,就發現自己被夏老頭給賣的幹幹淨淨,且之後朱高煦的反應、及咒罵他的那些個汙言穢語。
他再也高興不起來了,臉上的壞笑瞬間一斂,取而代之的則是一臉的陰沉、鐵青,整個殿內的氣氛瞬間凝結成實質,猛然從軟榻之上站了起來,將手中的奏章‘啪’的一聲,狠狠摔在地上,猶如一座即將爆發、噴發的火山,口中更是怒喝、破口大罵道:
“放肆。”
“混賬.混賬東西。”
“目無尊上、不知尊卑、罪該萬死、罪該萬死!!”
“粗鄙.粗鄙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突如其來的變故。
將老老實實站在台下的朱高燧切切實實的嚇了一跳,身形不由自主的一緊,下意識的將腦袋給埋得極低,完全不敢看向盛怒的永樂大帝位置,生怕被無端的卷入其中。
同時,他心中也不由的暗暗叫苦,忍不住腹誹不已。
“老二啊!老二!”
“你這混蛋,這究竟又幹了什麽爛事、作了什麽妖、升起什麽幺蛾子啊?”
“想老頭子,才離開應天府一天的時間,能夠把老頭子給氣成這般模樣,都完全不顧及形象,直接開始爆粗口罵人了。”
“簡直是離了個大譜。”
良久之後,盛怒、猶如潑婦罵街一般的永樂大帝,強壓下心中的怒意,看向被嚇得跪伏在地上的趙王,麵目凶光惡狠狠的開口道:
“老三”
“通知下去,明日三軍暫停一日行軍。”
“你即刻啟程,去去將老二那畜生給我抓來,押解於中都。”
“朕在這裏等你回來。”
此言一出。
朱高燧神情不由得一愣,半眯著的雙眸猛然睜開,下意識的抬頭一臉難以置信的看了過去,之後又立馬低下了腦袋,顫抖著身子卻未有半分動身的意思,趕忙出聲寬慰,支支吾吾道:
“哎哎哎哎.”
“爹爹爹”
“這這這此事,此事怕是略有些不妥吧!”
“三軍已然跟隨我們行軍一日,且已至中都府,而之前所收禦令的將士也已然等候於邊境,一眾將士、將領等待著陛下親臨。”
“咱們倘若明日耽擱一天的時間不僅僅跟隨我們一起的將士耽擱,同時那等候於邊境的將士亦是如此。”
“幾十萬的三軍將士,耽擱一日所耗費的糧草、銀兩皆是天文數字。”
“此次遠征漠北,諸多文臣心中本就或多或少,心中頗有怨言。”
“倘若如此行事,隻怕.隻怕.”
後麵的言語未明說,不過大家都是聰明人,心裏跟明鏡似的。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話鋒突然一轉,聲音之中盡是無盡的無奈之意,繼續道:
“爹啊!”
“老二那家夥混不吝色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
“且朝中,不是有老大留在中樞坐鎮嗎?”
“想來老二再混蛋,也不敢做的太過。”
“畢竟別說大臣附和不附和他,真要出格就老大的性格,必定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人。”
“隻要不做的太過,咱要不要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好?”
“好不容易出來,遠征漠北孰輕孰重。”
“爹此舉真的一定要三思才行啊!”
言罷。
感受到朱棣來回在他身上打量的目光,朱高燧下意識的將腦袋給埋得更低了。
他不傻,心中跟明鏡似的,知道自己的小心思瞞不過精明的永樂大帝,那點藏著的小心思,鐵定轉眼就能夠被朱棣給看穿。
但這事,他又不得不硬著頭皮言語。
“嗬嗬嗬”
“不做的太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朱棣一聲冷笑‘砰’的一聲,將自己摔在地上的奏章,一腳踢到跪伏在地上的趙王麵前,道:
“你自己看看信件上的內容再言語。”(本章完)
大明立國之初。
太祖皇帝朱元璋,對設立都城之事,先後對名聲顯赫、繁華之城市,先後進行各個方麵的考證、權衡、衡量其中利弊。
最後,太祖皇帝力排眾議,於龍興之地鳳陽設都城。
何耐因某些原因,最後不得不將其給擱置。
鳳陽未能夠真正成為大明的首都,而因各種原因被賜與陪都之名。
則應天府成為了大明的國都。
此時此刻,曆經一日的大軍開拔,朱棣率領著三軍將士,已然來到明中都鳳陽之地,在此準備下榻一夜。
華麗的府城之中。
朱棣斜靠在軟榻之上,半眯著雙眸神情鄭重無比的看著,前方一麵平整、筆直的幕牆之上,一張巨型的關於草原各族、各個部落勢力的分布圖掛於上方,不知道在想著些什麽。
嗒嗒嗒.
恰在這時,門外響起一道急促的腳步聲,朱高燧手中拿著一封被蜜蠟所封印著的奏章,從門外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
“爹”
“應天府錦衣衛,方才送來的關於你今日離開應天府之後,所發生的一切事物、及老二所作的安排、說的全部話語。”
“您過目。”
說話的同時,趙王神情無比恭敬,雙手捧著奏章置於胸前,做出一副呈遞的姿態。
突如其來的言語,將朱棣飄遠的思緒給拉扯了回來,見著放在自己的麵前的奏章,雙眸之中不由露出一絲好奇之意,之後他緩緩的伸手拿起放在案台之上的奏章,將其給攤開詳細的端詳起此間記錄的內容來。
待到字裏行間的內容映入眼簾,初看朱棣臉上不自覺的露出絲絲笑意,不著痕跡的點了點頭,對朱高煦的舉動表示認可。
特別是將自己與文臣之間的矛盾,沒有半分的隱藏,皆盡擺到了台麵之上,開誠布公。
雖看起手段略顯有些稚嫩,不過卻也不得不承認,實乃破局的最好計謀,亦可稱之為赤裸裸的陽謀、先禮後兵。
讓人沒有任何的話說,且讓人不自覺的要好生的衡量一下。
等於是在眾人的腦袋之上,懸上了一把利劍。
縱使不少的人心中可能有著不少的怨氣、怨言、乃至於可能想過落井下石、暗中使絆子,卻亦不敢明目張膽。
真要那樣搞的話,這無疑是授人之柄。
給了老二可動手的理由。
以大明朝廷的一眾人精來說,斷然明白期間會帶來什麽樣的後果。
不過待到看到朱高煦,在知曉戶部銀兩隻有兩千萬,隻能夠勉強維持整個朝廷開銷,且還不敢亂花錢,必須慎重再慎重之時,所露出的模樣,及一臉懵逼的神情。
朱棣的臉上不加任何掩飾的露出一絲壞笑、宛然一副奸計得逞的樣子,狠狠的拍了拍自己的大腿,‘哈哈’開懷大笑了起來。
不過,就在朱棣未高興片刻,就發現自己被夏老頭給賣的幹幹淨淨,且之後朱高煦的反應、及咒罵他的那些個汙言穢語。
他再也高興不起來了,臉上的壞笑瞬間一斂,取而代之的則是一臉的陰沉、鐵青,整個殿內的氣氛瞬間凝結成實質,猛然從軟榻之上站了起來,將手中的奏章‘啪’的一聲,狠狠摔在地上,猶如一座即將爆發、噴發的火山,口中更是怒喝、破口大罵道:
“放肆。”
“混賬.混賬東西。”
“目無尊上、不知尊卑、罪該萬死、罪該萬死!!”
“粗鄙.粗鄙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突如其來的變故。
將老老實實站在台下的朱高燧切切實實的嚇了一跳,身形不由自主的一緊,下意識的將腦袋給埋得極低,完全不敢看向盛怒的永樂大帝位置,生怕被無端的卷入其中。
同時,他心中也不由的暗暗叫苦,忍不住腹誹不已。
“老二啊!老二!”
“你這混蛋,這究竟又幹了什麽爛事、作了什麽妖、升起什麽幺蛾子啊?”
“想老頭子,才離開應天府一天的時間,能夠把老頭子給氣成這般模樣,都完全不顧及形象,直接開始爆粗口罵人了。”
“簡直是離了個大譜。”
良久之後,盛怒、猶如潑婦罵街一般的永樂大帝,強壓下心中的怒意,看向被嚇得跪伏在地上的趙王,麵目凶光惡狠狠的開口道:
“老三”
“通知下去,明日三軍暫停一日行軍。”
“你即刻啟程,去去將老二那畜生給我抓來,押解於中都。”
“朕在這裏等你回來。”
此言一出。
朱高燧神情不由得一愣,半眯著的雙眸猛然睜開,下意識的抬頭一臉難以置信的看了過去,之後又立馬低下了腦袋,顫抖著身子卻未有半分動身的意思,趕忙出聲寬慰,支支吾吾道:
“哎哎哎哎.”
“爹爹爹”
“這這這此事,此事怕是略有些不妥吧!”
“三軍已然跟隨我們行軍一日,且已至中都府,而之前所收禦令的將士也已然等候於邊境,一眾將士、將領等待著陛下親臨。”
“咱們倘若明日耽擱一天的時間不僅僅跟隨我們一起的將士耽擱,同時那等候於邊境的將士亦是如此。”
“幾十萬的三軍將士,耽擱一日所耗費的糧草、銀兩皆是天文數字。”
“此次遠征漠北,諸多文臣心中本就或多或少,心中頗有怨言。”
“倘若如此行事,隻怕.隻怕.”
後麵的言語未明說,不過大家都是聰明人,心裏跟明鏡似的。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話鋒突然一轉,聲音之中盡是無盡的無奈之意,繼續道:
“爹啊!”
“老二那家夥混不吝色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
“且朝中,不是有老大留在中樞坐鎮嗎?”
“想來老二再混蛋,也不敢做的太過。”
“畢竟別說大臣附和不附和他,真要出格就老大的性格,必定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人。”
“隻要不做的太過,咱要不要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好?”
“好不容易出來,遠征漠北孰輕孰重。”
“爹此舉真的一定要三思才行啊!”
言罷。
感受到朱棣來回在他身上打量的目光,朱高燧下意識的將腦袋給埋得更低了。
他不傻,心中跟明鏡似的,知道自己的小心思瞞不過精明的永樂大帝,那點藏著的小心思,鐵定轉眼就能夠被朱棣給看穿。
但這事,他又不得不硬著頭皮言語。
“嗬嗬嗬”
“不做的太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朱棣一聲冷笑‘砰’的一聲,將自己摔在地上的奏章,一腳踢到跪伏在地上的趙王麵前,道:
“你自己看看信件上的內容再言語。”(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