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躍家幺兒也時常回去看,他們在山上住著,嫂子也生了一個兒子。用了蒲爹當年取的名字,叫龍修平。
龍爺爺龍奶奶和龍父龍母,接替了蒲爹管理小廟。龍躍不僅仔細的研讀自己師父留下來的冊子,也抓緊自學。跟著師父學了那些年,龍躍也不是一個笨的。他和自己的姐夫做木工,從開始沒多少錢,到後麵名聲大噪。
他用大量的錢買了書,偶爾接濟蒲家,隻是蒲家沒有接。他們說是他們拖累了蒲爹的一輩子,尤其是他的侄子,聽到叔叔走了,哭的不能自已。後來龍躍收了蒲爹的兩個侄子為徒,兩個侄子識一些簡單的字,也是當年叔叔教的。
蒲家很願意自己的兒子過去,說不要工錢。隻想蒲幺兒幾人的墓交給他們打理,龍躍看到他們滿臉期望又慚愧的表情,答應了請求。
在農忙的時候,蒲家也來幫龍家幹活。不僅不取分文,也不吃飯。隻是趁這個機會給蒲爹掃墓。蒲爹做木活兒時,也帶著大哥伐木頭,給家裏一些銀錢。那個時候他們都高興,他家弟弟好起來了。
畢竟是贅婿,他們不敢上門打擾。怕蒲爹被人說三道四,所以他們也不清楚發生了什麽。後來龍家人給他們講了蒲爹的遭遇,一家人恨的麵色鐵青。蒲大伯更是要兩個兒子記住他叔叔是怎麽死的!
這個恨,他們是化不開了!
他們看到龍躍帶著龍修平讀書,蒲爹的大侄子的孩子也差不多大。如今家裏也有點銀錢了,他也準備送孩子去讀書。他希望自己的孩子給叔叔討個公道!
閑暇時,龍躍也帶著徒弟的兒子讀書,就像當年他師父帶著他一樣。包括自己的徒弟,他也抓過來,如法炮製。蒲爹的侄子在龍躍的身上,深深感受到了小叔的影子。
龍爺爺龍奶奶在第三個重孫三歲的時候,去世了。被安葬在蒲爹的身後,龍爺爺和龍奶奶也是喜喪了,他們再三強調:”我們家有今天,全是因為你師父。別人都能忘,你千萬不能啊!”
龍躍說:“我不會的,我的子孫都會記得師父他們的。”
龍大姐在旁邊也說:“爺爺奶奶我會監督龍躍的!”
龍爺爺和龍奶奶一天走的,走的很安詳,帶著微笑。他們走的時候,都說了一句:“小蒲和起兒他們來接我了!大雪、二雪,越來越漂亮了!”
龍躍聽後深信不疑,每年他們都給蒲爹他們上香。時常他對讀的一些書困惑,或者對一些木工感到吃力時,他都能夢見師父。在一個小院子裏,有大雪二雪,她們和龍起一起識字。
他走過去看見師父在看書,看到他來了喊他坐。他環顧了一周,問:“師父怎麽沒看到師妹?”
蒲爹笑著說:“那丫頭,跟著小香和花兒了!各有緣法!”
而後,他把書合上,給龍躍解惑。有時他在夢中,看到自己的師父正在做木工,正是他不會的。他師父邊做邊說:“你在旁邊好好看著。”
醒後,他把這些記下來,尤其木工,再拿起工具時,就做得很順暢了。他越來越大的名氣,也離不開師父的教導。他師父真的是放心不下他吧!
手把手的教了他十幾年,他的兒子們都已經有了功名。老大更是知州,老二是他們曲縣的縣令。老二本來有更好的發展的,但他自己不願離開父母和爺爺奶奶。老三更是畫畫上有了些功底,年紀到底還小。還有兩個小女兒,也剛到學齡,他都送去了墨香林海讀書。
這時的師父才走,走的那一天他入了龍躍的夢說:“看見你過的好,為師也放心了。你一定要記住,心存善念!”
龍躍說:“師父,弟子謹記。您這話是什麽意思……”
蒲爹說:“我們也該走了,在這裏耽擱了十幾年已經是下麵的大人開恩了!”
大雪二雪和龍起也點頭,龍起還那麽小,他說:“哥哥,我們要去投胎了,爹要等著三姐和四姐。大人們因為當年的那位師父,才給我們網開一麵的。”
龍躍說:“那位師父果真是神仙?!”
蒲爹說:“如今已經是神君了。據說去了一個極為妙的聖地修行!”
龍躍跪下來抱著蒲爹說:“師父,弟子舍不得您,您要去哪兒等師妹們?”
蒲爹拍拍他的頭,一如當年年少時:“修平都娶親了,你還撒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啊,當然是去奈何橋邊兒等啊!”
龍躍哭著說:“那我給您燒房子去。”
蒲爹笑嗬嗬的說好,而後消失了。龍躍哭醒了,他媳婦兒問他,他抱著自己的媳婦兒說:“師父真的走了。”
龍大嫂拍著他的背說:“師父放心你了。走了也好,他老人家啊操了一輩子心呢!給小香師妹去信說一說吧!師父入不了她的夢,但也應該要和她說一聲不是?!另外再把之前我們做的東西給小香送去。就這一個師妹了!咱們也要幫師父看顧點兒。別讓人覺得沒有娘家人!”
蒲爹這邊告別一個月左右,小香就帶著孩子回來了。她是來祭拜父親和姐姐妹妹弟弟的,也來看看龍躍他們,及蒲家大哥。
自從幾年前,皇帝給蒲爹正名,並給他取名為蒲靖徳。龍躍就給自己的師父修了祠堂,名字就叫靖德堂。本來杏花村現任村長想出資修,但被龍躍婉拒了。
龍香雪一家更是悔得腸子都青了,現在大家都怨龍香雪不守婦道才逼走了這貴人的。病病殃殃的龍耀宗也已經成親生子,大家對他的寵愛越來越少。這些年他自己也過得不好,隻有龍香雪對他還有母子情分,給他說了一房不錯的媳婦兒。
但龍耀宗心底很恨龍家人,也恨蒲爹。他當年不過是一個小孩子,蒲爹就下狠手,想要他的命,幸而自己命大。但這些年身體很不好,更恨龍家人,這般對自己,他娘如果當初不說那些話,他也不至於要龍起他們的命!
他認為上天是眷顧他的,兒子讀書都爭氣。小小年紀就考上了功名,也許是他從小給兒子講自己的悲苦,所以他才這麽努力。他既心疼又欣慰,兒子對他也孝順。給了他一絲暖意……
因著龍躍家出了兩個當官的,如今在杏花村的話語權很高。隻是龍躍依舊深居簡出,除了做活帶徒弟祭祖基本不參與杏花村的事。他唯一參與的便是和族長強烈的反對買媳婦兒和贅婿的事,即便要贅婿都不能苛責對方。
族長滿口答應,龍躍嘴上說著是怕龍氏族人這樣做會影響兒子的官聲,但誰又不知道,龍躍是為自己的師父鳴不平呢?!
天知道龍族長多後悔,他怎麽知道蒲爹這麽厲害。教出來的女兒和徒弟都那麽厲害呢!
龍爺爺龍奶奶和龍父龍母,接替了蒲爹管理小廟。龍躍不僅仔細的研讀自己師父留下來的冊子,也抓緊自學。跟著師父學了那些年,龍躍也不是一個笨的。他和自己的姐夫做木工,從開始沒多少錢,到後麵名聲大噪。
他用大量的錢買了書,偶爾接濟蒲家,隻是蒲家沒有接。他們說是他們拖累了蒲爹的一輩子,尤其是他的侄子,聽到叔叔走了,哭的不能自已。後來龍躍收了蒲爹的兩個侄子為徒,兩個侄子識一些簡單的字,也是當年叔叔教的。
蒲家很願意自己的兒子過去,說不要工錢。隻想蒲幺兒幾人的墓交給他們打理,龍躍看到他們滿臉期望又慚愧的表情,答應了請求。
在農忙的時候,蒲家也來幫龍家幹活。不僅不取分文,也不吃飯。隻是趁這個機會給蒲爹掃墓。蒲爹做木活兒時,也帶著大哥伐木頭,給家裏一些銀錢。那個時候他們都高興,他家弟弟好起來了。
畢竟是贅婿,他們不敢上門打擾。怕蒲爹被人說三道四,所以他們也不清楚發生了什麽。後來龍家人給他們講了蒲爹的遭遇,一家人恨的麵色鐵青。蒲大伯更是要兩個兒子記住他叔叔是怎麽死的!
這個恨,他們是化不開了!
他們看到龍躍帶著龍修平讀書,蒲爹的大侄子的孩子也差不多大。如今家裏也有點銀錢了,他也準備送孩子去讀書。他希望自己的孩子給叔叔討個公道!
閑暇時,龍躍也帶著徒弟的兒子讀書,就像當年他師父帶著他一樣。包括自己的徒弟,他也抓過來,如法炮製。蒲爹的侄子在龍躍的身上,深深感受到了小叔的影子。
龍爺爺龍奶奶在第三個重孫三歲的時候,去世了。被安葬在蒲爹的身後,龍爺爺和龍奶奶也是喜喪了,他們再三強調:”我們家有今天,全是因為你師父。別人都能忘,你千萬不能啊!”
龍躍說:“我不會的,我的子孫都會記得師父他們的。”
龍大姐在旁邊也說:“爺爺奶奶我會監督龍躍的!”
龍爺爺和龍奶奶一天走的,走的很安詳,帶著微笑。他們走的時候,都說了一句:“小蒲和起兒他們來接我了!大雪、二雪,越來越漂亮了!”
龍躍聽後深信不疑,每年他們都給蒲爹他們上香。時常他對讀的一些書困惑,或者對一些木工感到吃力時,他都能夢見師父。在一個小院子裏,有大雪二雪,她們和龍起一起識字。
他走過去看見師父在看書,看到他來了喊他坐。他環顧了一周,問:“師父怎麽沒看到師妹?”
蒲爹笑著說:“那丫頭,跟著小香和花兒了!各有緣法!”
而後,他把書合上,給龍躍解惑。有時他在夢中,看到自己的師父正在做木工,正是他不會的。他師父邊做邊說:“你在旁邊好好看著。”
醒後,他把這些記下來,尤其木工,再拿起工具時,就做得很順暢了。他越來越大的名氣,也離不開師父的教導。他師父真的是放心不下他吧!
手把手的教了他十幾年,他的兒子們都已經有了功名。老大更是知州,老二是他們曲縣的縣令。老二本來有更好的發展的,但他自己不願離開父母和爺爺奶奶。老三更是畫畫上有了些功底,年紀到底還小。還有兩個小女兒,也剛到學齡,他都送去了墨香林海讀書。
這時的師父才走,走的那一天他入了龍躍的夢說:“看見你過的好,為師也放心了。你一定要記住,心存善念!”
龍躍說:“師父,弟子謹記。您這話是什麽意思……”
蒲爹說:“我們也該走了,在這裏耽擱了十幾年已經是下麵的大人開恩了!”
大雪二雪和龍起也點頭,龍起還那麽小,他說:“哥哥,我們要去投胎了,爹要等著三姐和四姐。大人們因為當年的那位師父,才給我們網開一麵的。”
龍躍說:“那位師父果真是神仙?!”
蒲爹說:“如今已經是神君了。據說去了一個極為妙的聖地修行!”
龍躍跪下來抱著蒲爹說:“師父,弟子舍不得您,您要去哪兒等師妹們?”
蒲爹拍拍他的頭,一如當年年少時:“修平都娶親了,你還撒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啊,當然是去奈何橋邊兒等啊!”
龍躍哭著說:“那我給您燒房子去。”
蒲爹笑嗬嗬的說好,而後消失了。龍躍哭醒了,他媳婦兒問他,他抱著自己的媳婦兒說:“師父真的走了。”
龍大嫂拍著他的背說:“師父放心你了。走了也好,他老人家啊操了一輩子心呢!給小香師妹去信說一說吧!師父入不了她的夢,但也應該要和她說一聲不是?!另外再把之前我們做的東西給小香送去。就這一個師妹了!咱們也要幫師父看顧點兒。別讓人覺得沒有娘家人!”
蒲爹這邊告別一個月左右,小香就帶著孩子回來了。她是來祭拜父親和姐姐妹妹弟弟的,也來看看龍躍他們,及蒲家大哥。
自從幾年前,皇帝給蒲爹正名,並給他取名為蒲靖徳。龍躍就給自己的師父修了祠堂,名字就叫靖德堂。本來杏花村現任村長想出資修,但被龍躍婉拒了。
龍香雪一家更是悔得腸子都青了,現在大家都怨龍香雪不守婦道才逼走了這貴人的。病病殃殃的龍耀宗也已經成親生子,大家對他的寵愛越來越少。這些年他自己也過得不好,隻有龍香雪對他還有母子情分,給他說了一房不錯的媳婦兒。
但龍耀宗心底很恨龍家人,也恨蒲爹。他當年不過是一個小孩子,蒲爹就下狠手,想要他的命,幸而自己命大。但這些年身體很不好,更恨龍家人,這般對自己,他娘如果當初不說那些話,他也不至於要龍起他們的命!
他認為上天是眷顧他的,兒子讀書都爭氣。小小年紀就考上了功名,也許是他從小給兒子講自己的悲苦,所以他才這麽努力。他既心疼又欣慰,兒子對他也孝順。給了他一絲暖意……
因著龍躍家出了兩個當官的,如今在杏花村的話語權很高。隻是龍躍依舊深居簡出,除了做活帶徒弟祭祖基本不參與杏花村的事。他唯一參與的便是和族長強烈的反對買媳婦兒和贅婿的事,即便要贅婿都不能苛責對方。
族長滿口答應,龍躍嘴上說著是怕龍氏族人這樣做會影響兒子的官聲,但誰又不知道,龍躍是為自己的師父鳴不平呢?!
天知道龍族長多後悔,他怎麽知道蒲爹這麽厲害。教出來的女兒和徒弟都那麽厲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