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對大哥的自責,劉玦一直在彌補,默默的幫著二哥做了不少事,而且那件事也成了他心中的痛,時不時的會刺他一下,這些年他活得都有些不太像他自己,或者說他們幾兄弟哪個都活的都不像自己。
這次李辰熙的到來,讓一直困在局中的劉玦看到了破局的希望,他們兄弟幾個互相在乎又怨懟,彼此信任又懷疑,誰都不敢邁出那一步,就怕打破這微妙的平衡。
李辰熙的出現到底還是擾亂了他的心境,他以為他們都會開始思考,結果二哥還是這副油鹽不進的樣子,都這個時候了,他們這些弟弟,難道就這麽不值得他信任麽?他真的隻是一時氣不過而已。
“哦?”劉珪本就沒有生氣,他其實還有點高興,自己這個五弟原本的性子就是個跳脫的,加上人又聰明嘴又甜,小時候長得還粉雕玉琢的,大家都很喜歡他,所以也都讓著他,才養成了他稍微有點無法無天的性子。
劉珪記得他這個五弟比四弟還要鬧騰,就愛弄些小的惡作劇,四處惹禍,也就是劉玦他自己知道分寸,又有大哥震懾,才沒有惹出過大亂子。
就這樣劉珪當初也沒少幫劉玦收拾爛攤子,那個時候,這小子就是這樣頂著一張無辜的臉對著他撒嬌,每次認錯速度那叫一個快,態度那叫一個好,結果了,轉頭該怎樣又怎樣,那次不是把他氣的牙洋洋。
後來大哥不在了,五弟也仿佛是一瞬間就長大,成了一個合格的皇家貴公子,收斂了脾氣,當初那個到處捅婁子的小霸王,也成了一個可以幫著別人收拾爛攤子的謙謙君子,可劉珪就是覺得遺憾,現在好了。
“二哥~~”眼見著劉珪的笑容越發好看,劉玦就越發心虛,下意識準備撒嬌,雖然他很快收斂了卻還是不由老臉一紅。但其實劉玦隻要抬頭看一下劉珪,就會發現他哥的笑容是明媚的,雖然帶了一絲戲謔。
“哈哈哈”劉珪終究還是沒忍住,站直了身子,不再戲弄劉玦,拍了拍他的的肩,說起了正事“柳丞相見了李辰熙,跟著他們的人都是親信,大概率是打聽不到內容。”
劉珪雖然相信柳丞相,也知道這一兩天他就會向他匯報,可他還是需要知道他們的談話內容,五弟在這方麵比他更擅長,他這些年為了做生意,鋪子遍布龍國,由他去做這件事最為穩妥“做的隱秘些”。
說到正事劉玦也是收拾起了情緒,他知道這件事“二哥,這件事我回去就調查”。
見劉珪那副事說完了,你走吧,去辦事吧的表情,劉玦到底還是破了防“二哥,這都要到午膳時間了,你讓我走?”
劉珪眼睛都沒抬,意思很明顯。
劉玦也是眼中含笑,想到了以前二哥也經常這樣把他用完就扔,他轉頭找一旁看戲的大哥告狀,大哥都是笑眯眯的給他順毛,還不忘火上澆油,那時候他還小次次中招,被他們倆耍的團團轉。
大哥,他的大哥,劉玦聲音低沉,失了剛才的歡樂“二哥,您真的就不能告訴我們原由麽?弟弟們都長大了,也是可以抗事的!”
劉珪避開劉玦的眼睛“你容二哥再想想”這件事他自己都還沒有查清楚,他又如何能拖弟弟們下水。
“二哥,我們是兄弟,”劉玦看到劉珪這個表情,又是這樣!又是這樣!劉玦不知道大哥二哥到底經曆了什麽,讓他們如此謹慎,可他們這樣的行為,真的很讓人頭大。
劉玦本來一直在等,等著二哥相信他,告訴他,可是一次又一次,這次李辰熙的出現,他以為二哥會改變,可還是這樣,他的語氣不由加重“我們是兄弟,不管任何事情,都應該一起解決”。
劉玦決定下一劑重藥“二哥,不要以為我們好之名,做傷害我們之實”。
“我。。。你。。。。”劉珪被劉玦的話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見劉珪瞬間睜大的眼睛裏麵的那些不可置信,劉玦再次加了把火問道“我們兄弟幾個現在的關係還正常麽?這就是二哥你想看到的麽?”
劉珪很快又平靜下來,知道這是他五弟的激將法,可他話裏的內容他真的需要思索一番,將他和弟弟們的身份交換,他會願意被瞞著麽?
若他出了事,弟弟們一無所知,真的應付的過來麽?他需要認真考慮了,語氣回歸溫和“五弟,不是二哥不告訴你們,是我自己也還沒有查清楚。”
見劉珪終於有了鬆口的跡象,劉玦也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二哥,弟弟們真的已經長大了。”
劉珪也笑了,是這些年來最輕鬆的笑“是啊,一轉眼,弟弟們都長大了”
倆人又閑聊幾句,劉玦本來真的是想要留下蹭飯的,餘光看到門外小太監手上抱著的奏折,二話不說,告辭走了。
劉珪。。。。。。。。。
散仙盟京都駐地
李辰熙收到師父李義的飛鴿傳書,先將她寫好的信送回去,信裏寫了她這些天經曆的事,以及聽到的遺聞軼事。
李辰熙這才打開師父的信看了起來,不過就是些日常囑咐,還有關於它修行上的困惑的解答。
看完信李辰熙一下子茅塞頓開,解決了這些天,關於修行的困惑,師父在最後還特意加了一句‘要做什麽隻管去做,一切有師父在。’
李辰熙的心暖暖的,她不過是在信裏簡單寫了幾句她的想法,師父就已經做好要為她兜底的準備,這種有人撐腰的感覺真好,自從父親不在後,她有多久沒有感受到了。
“姑娘,今天天氣正好,您要出去逛逛麽?”許思思給李辰熙添了新茶,見她嘴角含笑,很是開心,這些天李辰熙情緒並不算高,看她難得高興便提議出去玩。
“好,思思你有什麽想玩的麽?”李辰熙對於出不出去,並沒有什麽想法,許思思跟著她這些日子,將她照顧的很好,老跟著她悶在散仙盟也是無聊。
許思思沒想到,李辰熙會問她,她以前很少出門,倒也不是她不愛出門,隻是身份使然,圍觀的人太多,說的話也不太好聽,漸漸的如非必要,她也就不怎麽出門了。
一時之間,許思思還真想不起哪兒有什麽好玩的,突然腦中閃過趙舉人剛送來的信,信中說官署裏有一株桃樹,正好在他的窗外,那日他正在溫書,一片花瓣落在了書頁上,他抬頭一看桃花盛開,些許花瓣被微風吹落,在空中盤旋,如同她在他麵前翩翩起舞,最後他還附了一首詩。
許思思想到這裏,下意識的就將那詩句念了出來“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念完才發現她自己說了什麽,她臉皮雖不算薄,也一下子就紅了。
李辰熙本就在看著她,自然也看出了幾分門道,看來那趙舉人和思思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思思是個理智、聰慧而又獨立的女子,若不是她心裏對趙舉人還有情誼,她的處理方法不會是這樣。
世道艱難,女子生活本就不易,如思思這般更是不易,趙舉人剛開始並沒有注意到他們之間的問題,這次他們雖然經曆波折卻未必不是好事。
世俗偏見,始終是一條橫在他們之間的巨大鴻溝,趙舉人如果無法做出改變,畢竟他是男子,本就是占據主導地位的,他若是不能正視他們之間的問題,就這麽分開其實也挺好。
“思思,是想看桃花了麽?你可知道這京都哪裏的桃花好看?我太久沒回來,並不清楚”李辰熙並沒有就這件事調侃或者問她什麽。
若是許思思明確表示她要和那趙舉人重新在一起,那麽李辰熙除了送上祝福,必定要戲耍她一番,可是許思思現在明顯猶豫不決,那麽不合時宜的調侃,很可能會影響她的判斷。
許思思好好的回憶比較了一番“東門出去,香山的桃花最美,而且那裏還有香山寺,是張仙師的清修之地,姑娘,您和那張仙師同為修仙者,遇到了倒是可以交流一番”。
“恩,好,那我們就去那香山,至於張仙師?有緣就見吧”,許思思便去安排馬了,那香山風景優美,又有仙師修道,路況也是京都附近最好的了,可也正因如此,去的人也多,所以一般都是馬車到了山腳步行上山,但是這個時候要想找到一個停馬車的位置,嗬嗬,自己想。
李辰熙原本還想著要不要和許思思同乘一匹馬,畢竟她看起來實在不像是一個會騎馬的,結果她不光會騎,騎的還不錯。一路上許思思明顯比平時興奮了許多,到了山腳下,倆人找了個有空位的涼亭休息,見李辰熙對香山不了解,許思思便給她講起香山的來龍去脈。
香山位於京都東門外不遠,就是一座普通的山,山也不高,也沒有什麽景色,原本也不叫香山,甚至都沒有名字。
唯一特殊的就是香山的土質似乎挺適合種果樹的,後來果樹越種越多,品類也越來越豐富,京都百姓平日裏吃的水果也大多來自這裏。
慢慢的因為這裏春季花團錦簇,秋季果香四溢,就被人叫做香山,文人墨客開始三五成群的過來遊玩,漸漸的就有了名氣。
有一日那張仙師雲遊到這裏,說這裏位於京都東方,乃日出東方青龍位,龍國以龍為名,青龍乃是龍國根本,如此花團錦簇恐繁華太過,引得青龍動蕩,需要在山頂建一座寺廟,用以整壓,穩固國運。
李辰熙一聽一個不吱聲,眉頭卻是暗暗皺起,卜卦之術繁複深奧,玄妙異常,她並沒有這方麵的天賦,所以並未涉獵,但是什麽叫‘龍國以龍為名,青龍就是龍國根本’這話怎麽聽,怎麽不靠譜,隻是見徐思思講的聲情並茂,一旁休息的路人也不時附和幾聲,她隻好也就這麽聽著。
後來皇帝將山賜予那張仙師,並修建了香山寺,這裏也就成了那張仙師的私人領地,那張仙師卻是個為百姓著想的,他說這裏如此美景不該困於圍牆之內,而且人氣旺盛對於國運也有好處。
李辰熙暗自腹誹,好聽的話誰不會說,真這麽好,不接受不就可以了,不過看著亭子裏的眾人崇拜的眼神,算了,配合點個頭吧。
那張天師將山上的果樹稍微調整了一下位置,使其看起來更有意境,又建了橋,修了路,方便人們出行,從此春季賞花,秋季品茗,香山都是京都百姓出遊首選。
張仙師偶爾還會免費布藥,引得達官貴人和平民百姓紛至遝來,隻是張仙師不時雲遊,經常還要閉關,很難遇到,即便是這樣,大家還是願意來,所以那香山寺廟也因此香火鼎盛,供奉不斷。
李辰熙實在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輕聲問道“思思,這個香山寺供奉的是?”
“寺廟嘛,當然是供奉佛祖的啊!!”許思思歎了一口氣講到“姑娘,奴家曾經也來這裏求過藥,那時奴家一個小姐妹染疾,已經藥石無醫,奴家便帶著她過來碰碰運氣,奈何時運不濟,正好遇到張仙師雲遊去了。”
徐思思說到這裏歎了口氣,旁人也是聽的唏噓不已“哎,是啊,張仙師的藥是要講究緣分的,終究是命該如此啊,姑娘不要難過,上去拜拜菩薩也是好的。”
“誰說不是了,大娘謝謝您,這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徐思思謝過安慰她的大娘,回頭繼續和李辰熙說話“奴家當時就是和小姐妹一起進去參拜,還捐了不少香火,也請大師為她誦經祈福,雖然沒救到姐妹的命,她走的還算安詳。”
徐思思語氣平靜,想來確實是時過境遷,隻是單純的講述過去的事。
仙師?寺廟?她們修仙者什麽時候,和佛修能夠和平相處到這個程度了?修仙者和佛修雖然最終目的都是飛升,也算是殊途同歸,畢竟理念不太一樣。
修仙者修的是自身,曆經千辛萬苦,不時還有雷劫加身,等級提升更是難如登天,個個都要九死一生,才有可能修為突破得道飛升。佛修了!隻要你願意看破紅塵!剃度出家!一天到晚念個經!打個坐!老子也沒看他們幹個什麽玩意兒,更過分的是,人家佛修講究的是理解到位了!頓悟了!!飛升了!!!就這麽百日飛升了!!!!!沒有雷劫,佛光直接過來接引!你信麽?佛光接引!師父就問你氣不氣!
以上為師父李義的原話,李辰熙可以保證她一個字都沒改,師父當時說這話的語氣她都沒變。
(佛修:李義,你就是這麽教徒弟的,你自己師徒緣分淺薄,這也能怪到我頭上?不就是我徒弟比你多,修為比你好,飛升比你早,你就是這麽在外麵詆毀我們佛修的名譽的。
李義:啊切???)
這次李辰熙的到來,讓一直困在局中的劉玦看到了破局的希望,他們兄弟幾個互相在乎又怨懟,彼此信任又懷疑,誰都不敢邁出那一步,就怕打破這微妙的平衡。
李辰熙的出現到底還是擾亂了他的心境,他以為他們都會開始思考,結果二哥還是這副油鹽不進的樣子,都這個時候了,他們這些弟弟,難道就這麽不值得他信任麽?他真的隻是一時氣不過而已。
“哦?”劉珪本就沒有生氣,他其實還有點高興,自己這個五弟原本的性子就是個跳脫的,加上人又聰明嘴又甜,小時候長得還粉雕玉琢的,大家都很喜歡他,所以也都讓著他,才養成了他稍微有點無法無天的性子。
劉珪記得他這個五弟比四弟還要鬧騰,就愛弄些小的惡作劇,四處惹禍,也就是劉玦他自己知道分寸,又有大哥震懾,才沒有惹出過大亂子。
就這樣劉珪當初也沒少幫劉玦收拾爛攤子,那個時候,這小子就是這樣頂著一張無辜的臉對著他撒嬌,每次認錯速度那叫一個快,態度那叫一個好,結果了,轉頭該怎樣又怎樣,那次不是把他氣的牙洋洋。
後來大哥不在了,五弟也仿佛是一瞬間就長大,成了一個合格的皇家貴公子,收斂了脾氣,當初那個到處捅婁子的小霸王,也成了一個可以幫著別人收拾爛攤子的謙謙君子,可劉珪就是覺得遺憾,現在好了。
“二哥~~”眼見著劉珪的笑容越發好看,劉玦就越發心虛,下意識準備撒嬌,雖然他很快收斂了卻還是不由老臉一紅。但其實劉玦隻要抬頭看一下劉珪,就會發現他哥的笑容是明媚的,雖然帶了一絲戲謔。
“哈哈哈”劉珪終究還是沒忍住,站直了身子,不再戲弄劉玦,拍了拍他的的肩,說起了正事“柳丞相見了李辰熙,跟著他們的人都是親信,大概率是打聽不到內容。”
劉珪雖然相信柳丞相,也知道這一兩天他就會向他匯報,可他還是需要知道他們的談話內容,五弟在這方麵比他更擅長,他這些年為了做生意,鋪子遍布龍國,由他去做這件事最為穩妥“做的隱秘些”。
說到正事劉玦也是收拾起了情緒,他知道這件事“二哥,這件事我回去就調查”。
見劉珪那副事說完了,你走吧,去辦事吧的表情,劉玦到底還是破了防“二哥,這都要到午膳時間了,你讓我走?”
劉珪眼睛都沒抬,意思很明顯。
劉玦也是眼中含笑,想到了以前二哥也經常這樣把他用完就扔,他轉頭找一旁看戲的大哥告狀,大哥都是笑眯眯的給他順毛,還不忘火上澆油,那時候他還小次次中招,被他們倆耍的團團轉。
大哥,他的大哥,劉玦聲音低沉,失了剛才的歡樂“二哥,您真的就不能告訴我們原由麽?弟弟們都長大了,也是可以抗事的!”
劉珪避開劉玦的眼睛“你容二哥再想想”這件事他自己都還沒有查清楚,他又如何能拖弟弟們下水。
“二哥,我們是兄弟,”劉玦看到劉珪這個表情,又是這樣!又是這樣!劉玦不知道大哥二哥到底經曆了什麽,讓他們如此謹慎,可他們這樣的行為,真的很讓人頭大。
劉玦本來一直在等,等著二哥相信他,告訴他,可是一次又一次,這次李辰熙的出現,他以為二哥會改變,可還是這樣,他的語氣不由加重“我們是兄弟,不管任何事情,都應該一起解決”。
劉玦決定下一劑重藥“二哥,不要以為我們好之名,做傷害我們之實”。
“我。。。你。。。。”劉珪被劉玦的話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見劉珪瞬間睜大的眼睛裏麵的那些不可置信,劉玦再次加了把火問道“我們兄弟幾個現在的關係還正常麽?這就是二哥你想看到的麽?”
劉珪很快又平靜下來,知道這是他五弟的激將法,可他話裏的內容他真的需要思索一番,將他和弟弟們的身份交換,他會願意被瞞著麽?
若他出了事,弟弟們一無所知,真的應付的過來麽?他需要認真考慮了,語氣回歸溫和“五弟,不是二哥不告訴你們,是我自己也還沒有查清楚。”
見劉珪終於有了鬆口的跡象,劉玦也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二哥,弟弟們真的已經長大了。”
劉珪也笑了,是這些年來最輕鬆的笑“是啊,一轉眼,弟弟們都長大了”
倆人又閑聊幾句,劉玦本來真的是想要留下蹭飯的,餘光看到門外小太監手上抱著的奏折,二話不說,告辭走了。
劉珪。。。。。。。。。
散仙盟京都駐地
李辰熙收到師父李義的飛鴿傳書,先將她寫好的信送回去,信裏寫了她這些天經曆的事,以及聽到的遺聞軼事。
李辰熙這才打開師父的信看了起來,不過就是些日常囑咐,還有關於它修行上的困惑的解答。
看完信李辰熙一下子茅塞頓開,解決了這些天,關於修行的困惑,師父在最後還特意加了一句‘要做什麽隻管去做,一切有師父在。’
李辰熙的心暖暖的,她不過是在信裏簡單寫了幾句她的想法,師父就已經做好要為她兜底的準備,這種有人撐腰的感覺真好,自從父親不在後,她有多久沒有感受到了。
“姑娘,今天天氣正好,您要出去逛逛麽?”許思思給李辰熙添了新茶,見她嘴角含笑,很是開心,這些天李辰熙情緒並不算高,看她難得高興便提議出去玩。
“好,思思你有什麽想玩的麽?”李辰熙對於出不出去,並沒有什麽想法,許思思跟著她這些日子,將她照顧的很好,老跟著她悶在散仙盟也是無聊。
許思思沒想到,李辰熙會問她,她以前很少出門,倒也不是她不愛出門,隻是身份使然,圍觀的人太多,說的話也不太好聽,漸漸的如非必要,她也就不怎麽出門了。
一時之間,許思思還真想不起哪兒有什麽好玩的,突然腦中閃過趙舉人剛送來的信,信中說官署裏有一株桃樹,正好在他的窗外,那日他正在溫書,一片花瓣落在了書頁上,他抬頭一看桃花盛開,些許花瓣被微風吹落,在空中盤旋,如同她在他麵前翩翩起舞,最後他還附了一首詩。
許思思想到這裏,下意識的就將那詩句念了出來“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念完才發現她自己說了什麽,她臉皮雖不算薄,也一下子就紅了。
李辰熙本就在看著她,自然也看出了幾分門道,看來那趙舉人和思思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思思是個理智、聰慧而又獨立的女子,若不是她心裏對趙舉人還有情誼,她的處理方法不會是這樣。
世道艱難,女子生活本就不易,如思思這般更是不易,趙舉人剛開始並沒有注意到他們之間的問題,這次他們雖然經曆波折卻未必不是好事。
世俗偏見,始終是一條橫在他們之間的巨大鴻溝,趙舉人如果無法做出改變,畢竟他是男子,本就是占據主導地位的,他若是不能正視他們之間的問題,就這麽分開其實也挺好。
“思思,是想看桃花了麽?你可知道這京都哪裏的桃花好看?我太久沒回來,並不清楚”李辰熙並沒有就這件事調侃或者問她什麽。
若是許思思明確表示她要和那趙舉人重新在一起,那麽李辰熙除了送上祝福,必定要戲耍她一番,可是許思思現在明顯猶豫不決,那麽不合時宜的調侃,很可能會影響她的判斷。
許思思好好的回憶比較了一番“東門出去,香山的桃花最美,而且那裏還有香山寺,是張仙師的清修之地,姑娘,您和那張仙師同為修仙者,遇到了倒是可以交流一番”。
“恩,好,那我們就去那香山,至於張仙師?有緣就見吧”,許思思便去安排馬了,那香山風景優美,又有仙師修道,路況也是京都附近最好的了,可也正因如此,去的人也多,所以一般都是馬車到了山腳步行上山,但是這個時候要想找到一個停馬車的位置,嗬嗬,自己想。
李辰熙原本還想著要不要和許思思同乘一匹馬,畢竟她看起來實在不像是一個會騎馬的,結果她不光會騎,騎的還不錯。一路上許思思明顯比平時興奮了許多,到了山腳下,倆人找了個有空位的涼亭休息,見李辰熙對香山不了解,許思思便給她講起香山的來龍去脈。
香山位於京都東門外不遠,就是一座普通的山,山也不高,也沒有什麽景色,原本也不叫香山,甚至都沒有名字。
唯一特殊的就是香山的土質似乎挺適合種果樹的,後來果樹越種越多,品類也越來越豐富,京都百姓平日裏吃的水果也大多來自這裏。
慢慢的因為這裏春季花團錦簇,秋季果香四溢,就被人叫做香山,文人墨客開始三五成群的過來遊玩,漸漸的就有了名氣。
有一日那張仙師雲遊到這裏,說這裏位於京都東方,乃日出東方青龍位,龍國以龍為名,青龍乃是龍國根本,如此花團錦簇恐繁華太過,引得青龍動蕩,需要在山頂建一座寺廟,用以整壓,穩固國運。
李辰熙一聽一個不吱聲,眉頭卻是暗暗皺起,卜卦之術繁複深奧,玄妙異常,她並沒有這方麵的天賦,所以並未涉獵,但是什麽叫‘龍國以龍為名,青龍就是龍國根本’這話怎麽聽,怎麽不靠譜,隻是見徐思思講的聲情並茂,一旁休息的路人也不時附和幾聲,她隻好也就這麽聽著。
後來皇帝將山賜予那張仙師,並修建了香山寺,這裏也就成了那張仙師的私人領地,那張仙師卻是個為百姓著想的,他說這裏如此美景不該困於圍牆之內,而且人氣旺盛對於國運也有好處。
李辰熙暗自腹誹,好聽的話誰不會說,真這麽好,不接受不就可以了,不過看著亭子裏的眾人崇拜的眼神,算了,配合點個頭吧。
那張天師將山上的果樹稍微調整了一下位置,使其看起來更有意境,又建了橋,修了路,方便人們出行,從此春季賞花,秋季品茗,香山都是京都百姓出遊首選。
張仙師偶爾還會免費布藥,引得達官貴人和平民百姓紛至遝來,隻是張仙師不時雲遊,經常還要閉關,很難遇到,即便是這樣,大家還是願意來,所以那香山寺廟也因此香火鼎盛,供奉不斷。
李辰熙實在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輕聲問道“思思,這個香山寺供奉的是?”
“寺廟嘛,當然是供奉佛祖的啊!!”許思思歎了一口氣講到“姑娘,奴家曾經也來這裏求過藥,那時奴家一個小姐妹染疾,已經藥石無醫,奴家便帶著她過來碰碰運氣,奈何時運不濟,正好遇到張仙師雲遊去了。”
徐思思說到這裏歎了口氣,旁人也是聽的唏噓不已“哎,是啊,張仙師的藥是要講究緣分的,終究是命該如此啊,姑娘不要難過,上去拜拜菩薩也是好的。”
“誰說不是了,大娘謝謝您,這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徐思思謝過安慰她的大娘,回頭繼續和李辰熙說話“奴家當時就是和小姐妹一起進去參拜,還捐了不少香火,也請大師為她誦經祈福,雖然沒救到姐妹的命,她走的還算安詳。”
徐思思語氣平靜,想來確實是時過境遷,隻是單純的講述過去的事。
仙師?寺廟?她們修仙者什麽時候,和佛修能夠和平相處到這個程度了?修仙者和佛修雖然最終目的都是飛升,也算是殊途同歸,畢竟理念不太一樣。
修仙者修的是自身,曆經千辛萬苦,不時還有雷劫加身,等級提升更是難如登天,個個都要九死一生,才有可能修為突破得道飛升。佛修了!隻要你願意看破紅塵!剃度出家!一天到晚念個經!打個坐!老子也沒看他們幹個什麽玩意兒,更過分的是,人家佛修講究的是理解到位了!頓悟了!!飛升了!!!就這麽百日飛升了!!!!!沒有雷劫,佛光直接過來接引!你信麽?佛光接引!師父就問你氣不氣!
以上為師父李義的原話,李辰熙可以保證她一個字都沒改,師父當時說這話的語氣她都沒變。
(佛修:李義,你就是這麽教徒弟的,你自己師徒緣分淺薄,這也能怪到我頭上?不就是我徒弟比你多,修為比你好,飛升比你早,你就是這麽在外麵詆毀我們佛修的名譽的。
李義:啊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