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沒有人手
我為女帝打江山,女帝賜我斬立決 作者:來財來財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識月眼神迷茫:“為什麽?”
還沒發生的事,司安是怎麽知道的?
神算子嗎。
司安伏案,“因為雪。”
“雪?”陸識月不明白。
“怎麽說?”
既是在寫奏折,也同樣能夠分出心神來回答陸識月的問題,為她解答疑惑。
笑了笑,司安開口。
“因為今年入冬之前,就已經下過一場初雪了。”
“而後續又陸陸續續下了好幾場。”
“雪這種東西,雖然民間有若雪兆豐年這種說法,可是並不是下的越多越好,一場可以,兩場也可以,但是這麽多次就不太行了。”
“你想想,草原部落靠著什麽生活,不就是放牧?”
“雪天會將本就不多的牧草徹底掩埋凍死,那麽,在這種情況之下...”
司安搖了搖頭,胸腔裏含著一口濁氣。
神色有些莫名。
“說起來,我還得抓時間回京畿一趟。”
“怎麽說,也得去見一見陛下。”
燭火掩映之下。
司安說出這話的時候,神色都徹徹底底柔和下來了。
不知道為什麽,司安的這種表情,讓陸識月腦海當中突然蹦出來了兩個字——“繾綣”。
可為什麽呢?
陸識月百思不得其解。
此時此刻的她還不知道。
在自己心中“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其實是個容貌明麗,英姿颯爽的姑娘。
別說了。
這種事情,便是任由陸識月猜破頭...估計也猜不到吧。
“要回京畿嗎?那這邊的事情呢?暫且放一放?”既然想不明白,陸識月索性便不再去想了。
直接換了個方向開始詢問。
“也不是放一放,隻是現在整個邊境城池,都在按照部署慢慢整頓著,現在需要的就是時間了。”
“所以有沒有我在這裏盯著,問題也不是很大。”
“就算我離開了,新上任的這群官員也不是吃素的,規定律法就在那裏,新鮮熱乎出爐的,他們若是不會用來約束手下,那這官職也就不用要了。”
司安皺皺眉,如此開口道。
“況且,我隻不過是離開一兩月罷了,後麵還會回來繼續盯著這邊的。”
結束了這個話題之後,司安重新扯回到了上一個問題。
“剛剛說到哪裏來著——噢對了,草原各個部落受災嚴重,沒有牧草供應,蓄養的牲畜受凍挨餓,那就隻有一個結果。”
陸識月愣了愣,隨後心中浮現了一個字。
死。
死亡。
大批的牲畜死亡的話,會引發什麽後果?
“往常每年沒有災害,他們也都在會嚴冬季節,北上劫掠,今年估計會更加肆無忌憚起來。”
“我上這份奏折,便是希望陛下能夠下令叫各個邊境線的州府,嚴陣以待,軍民同心,共同抵禦胡虜。”
司安說到這裏,又笑了笑。
“聽到這裏,阿月可明白為何我不會浪費人力物力,去漫無邊際的搜尋紅袖姑娘了嗎?”
陸識月眨眼,恍然大悟。
因為人手本就緊張。
現在各個州府都需要士兵。
全城戒備,來抵禦外敵。
所以,根本分不出人手。
“嘖——況且,我要在這種緊要關頭回去,也是因為現在情況有些不明,任何信息,京畿那邊收到的最快。”
“但是收到之後,陛下召集朝堂眾人作出決議,再下發決定,這一來一回,不知道要耽誤多少時間。”
“所以,不如我直接去京畿,能夠及時收到消息做出決定和判斷,也正好能夠將這邊的事親自說給陛下聽聽。”
其實說句實話。
司安最後的這番話,若是叫一個不太相熟的人聽了之後,免不得在心裏嘀咕。
懷疑司安的心思。
已經是大將軍的職位了,怎麽這還要回到朝堂,想要第一時間知道各地的消息和動向?
難不成是要進一步把持朝政?
可是相熟的人,就不會這麽想了。
因為他們確認,司安的所作所為,都是真正的為國為民。
他不在乎自己的什麽名聲。
隻是想讓大魏能夠更好。
也是想為女帝陛下,再多做些什麽。
陸識月聞言沒說什麽,也正好磨完了墨,便淨了淨手,為司安泡了一壺熱茶。
“嘩嘩——”
陸識月將茶杯送到了司安的手邊。
司安咧嘴一樂。
“還是阿月貼心,謝謝你了。”
說著接到手裏,也沒含糊,不裝模做樣,吹了吹上麵的浮沫,便喝了一口。
熱茶入喉。
那股子熱流,從口腔一直蔓延到了胃部。
幾口下肚,整個人都從內而外的暖起來了。
熱烘烘的感覺,讓司安的神色都帶上了幾分憊懶。
感慨一嗓子,司安的眼神有些留戀。
“此前一直都在南疆,也很久沒有回京畿仔細看看了。”
“這大冬天的,京畿的一些個食樓,肯定又出了不少的新花樣。”
“要說整個大魏,哪個地方的菜色最豐富,味道最好,還得看京畿的拿幾個大酒樓。”
“大師傅們的手藝,都是頂頂好的。”
“尤其是那羊肉酸菜的鍋子,放點麻辣的調味,冬天用花生醬蘸著吃,在喝口湯,別提多舒坦了。”
回憶十分美好。
美好到司安把現代東北話都脫口而出了。
司安在說話的時候,陸識月沒有插嘴,隻是那麽靜靜的聽著。
不時點點頭,輕輕附和一句。
說完之後,司安側頭,盯著陸識月。
驟然露出了個燦爛的笑容。
“對了,我這隻顧著自己說,倒是忘記問你了,這次我回去京畿,阿月你可要與我同往?”
陸識月其實沒想過司安“回京述職”還能帶著自己。
雖然她想。
可卻也知道。
一位大將軍,回京述職不說,還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確認各地傳來的消息。
而且,也不知道京畿有沒有對家在盯著司安。
驟然帶著自己一個“弱女子”過去的話,難說不知道會不會惹人注目。
換句話說,陸識月不知道自己會不會為司安添麻煩。
司安卻像是對陸識月的顧慮已經了然於心一樣。
聞聲安慰道:“沒關係,以我的身份,整個大魏朝堂的人,就算是知道了這次回去帶了一個你,也不會過多詢問的。”
還沒發生的事,司安是怎麽知道的?
神算子嗎。
司安伏案,“因為雪。”
“雪?”陸識月不明白。
“怎麽說?”
既是在寫奏折,也同樣能夠分出心神來回答陸識月的問題,為她解答疑惑。
笑了笑,司安開口。
“因為今年入冬之前,就已經下過一場初雪了。”
“而後續又陸陸續續下了好幾場。”
“雪這種東西,雖然民間有若雪兆豐年這種說法,可是並不是下的越多越好,一場可以,兩場也可以,但是這麽多次就不太行了。”
“你想想,草原部落靠著什麽生活,不就是放牧?”
“雪天會將本就不多的牧草徹底掩埋凍死,那麽,在這種情況之下...”
司安搖了搖頭,胸腔裏含著一口濁氣。
神色有些莫名。
“說起來,我還得抓時間回京畿一趟。”
“怎麽說,也得去見一見陛下。”
燭火掩映之下。
司安說出這話的時候,神色都徹徹底底柔和下來了。
不知道為什麽,司安的這種表情,讓陸識月腦海當中突然蹦出來了兩個字——“繾綣”。
可為什麽呢?
陸識月百思不得其解。
此時此刻的她還不知道。
在自己心中“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其實是個容貌明麗,英姿颯爽的姑娘。
別說了。
這種事情,便是任由陸識月猜破頭...估計也猜不到吧。
“要回京畿嗎?那這邊的事情呢?暫且放一放?”既然想不明白,陸識月索性便不再去想了。
直接換了個方向開始詢問。
“也不是放一放,隻是現在整個邊境城池,都在按照部署慢慢整頓著,現在需要的就是時間了。”
“所以有沒有我在這裏盯著,問題也不是很大。”
“就算我離開了,新上任的這群官員也不是吃素的,規定律法就在那裏,新鮮熱乎出爐的,他們若是不會用來約束手下,那這官職也就不用要了。”
司安皺皺眉,如此開口道。
“況且,我隻不過是離開一兩月罷了,後麵還會回來繼續盯著這邊的。”
結束了這個話題之後,司安重新扯回到了上一個問題。
“剛剛說到哪裏來著——噢對了,草原各個部落受災嚴重,沒有牧草供應,蓄養的牲畜受凍挨餓,那就隻有一個結果。”
陸識月愣了愣,隨後心中浮現了一個字。
死。
死亡。
大批的牲畜死亡的話,會引發什麽後果?
“往常每年沒有災害,他們也都在會嚴冬季節,北上劫掠,今年估計會更加肆無忌憚起來。”
“我上這份奏折,便是希望陛下能夠下令叫各個邊境線的州府,嚴陣以待,軍民同心,共同抵禦胡虜。”
司安說到這裏,又笑了笑。
“聽到這裏,阿月可明白為何我不會浪費人力物力,去漫無邊際的搜尋紅袖姑娘了嗎?”
陸識月眨眼,恍然大悟。
因為人手本就緊張。
現在各個州府都需要士兵。
全城戒備,來抵禦外敵。
所以,根本分不出人手。
“嘖——況且,我要在這種緊要關頭回去,也是因為現在情況有些不明,任何信息,京畿那邊收到的最快。”
“但是收到之後,陛下召集朝堂眾人作出決議,再下發決定,這一來一回,不知道要耽誤多少時間。”
“所以,不如我直接去京畿,能夠及時收到消息做出決定和判斷,也正好能夠將這邊的事親自說給陛下聽聽。”
其實說句實話。
司安最後的這番話,若是叫一個不太相熟的人聽了之後,免不得在心裏嘀咕。
懷疑司安的心思。
已經是大將軍的職位了,怎麽這還要回到朝堂,想要第一時間知道各地的消息和動向?
難不成是要進一步把持朝政?
可是相熟的人,就不會這麽想了。
因為他們確認,司安的所作所為,都是真正的為國為民。
他不在乎自己的什麽名聲。
隻是想讓大魏能夠更好。
也是想為女帝陛下,再多做些什麽。
陸識月聞言沒說什麽,也正好磨完了墨,便淨了淨手,為司安泡了一壺熱茶。
“嘩嘩——”
陸識月將茶杯送到了司安的手邊。
司安咧嘴一樂。
“還是阿月貼心,謝謝你了。”
說著接到手裏,也沒含糊,不裝模做樣,吹了吹上麵的浮沫,便喝了一口。
熱茶入喉。
那股子熱流,從口腔一直蔓延到了胃部。
幾口下肚,整個人都從內而外的暖起來了。
熱烘烘的感覺,讓司安的神色都帶上了幾分憊懶。
感慨一嗓子,司安的眼神有些留戀。
“此前一直都在南疆,也很久沒有回京畿仔細看看了。”
“這大冬天的,京畿的一些個食樓,肯定又出了不少的新花樣。”
“要說整個大魏,哪個地方的菜色最豐富,味道最好,還得看京畿的拿幾個大酒樓。”
“大師傅們的手藝,都是頂頂好的。”
“尤其是那羊肉酸菜的鍋子,放點麻辣的調味,冬天用花生醬蘸著吃,在喝口湯,別提多舒坦了。”
回憶十分美好。
美好到司安把現代東北話都脫口而出了。
司安在說話的時候,陸識月沒有插嘴,隻是那麽靜靜的聽著。
不時點點頭,輕輕附和一句。
說完之後,司安側頭,盯著陸識月。
驟然露出了個燦爛的笑容。
“對了,我這隻顧著自己說,倒是忘記問你了,這次我回去京畿,阿月你可要與我同往?”
陸識月其實沒想過司安“回京述職”還能帶著自己。
雖然她想。
可卻也知道。
一位大將軍,回京述職不說,還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確認各地傳來的消息。
而且,也不知道京畿有沒有對家在盯著司安。
驟然帶著自己一個“弱女子”過去的話,難說不知道會不會惹人注目。
換句話說,陸識月不知道自己會不會為司安添麻煩。
司安卻像是對陸識月的顧慮已經了然於心一樣。
聞聲安慰道:“沒關係,以我的身份,整個大魏朝堂的人,就算是知道了這次回去帶了一個你,也不會過多詢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