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聽了心中一陣苦笑。
世家總是有世家的生存法則,荀彧等人有投靠秦壽的,有投靠袁紹的,也有投靠曹操的。就是為了保住世家的元氣。
荀彧之能,荀攸是知道的。
索性的是,這次下的是天子詔書,荀彧聽不聽是他的事情,與荀攸無關。
荀攸也相信,對方是不可能來到長安的,哪怕對方有忠君之名也是一樣。
“諾,屬下這就去下詔書。”
荀攸嘴角含笑。
甚至有種幸災樂禍的感覺,他很想見識一下,荀彧接到聖旨的瞬間,是什麽樣的表情,相信肯定很好看。
“主公,官渡急報,袁紹命令張郃和高覽二將率領大軍猛攻。”
外麵傳來哨探送上來的消息。
“袁紹這是急眼了,想憑借自己的優勢強攻官渡,這是要和我們拚命啊!”
秦壽聽了之後忍不住了樂了。
“畢竟六萬大軍一旦有損失,那也是傷筋動骨的,更何況,這裏麵還有他的兒子和外甥,自然是著急了。”荀攸輕笑道。
“進攻好啊,孤就是擔心他在家裏縮著,在和我耗時間。走,我們去官渡。”
秦壽的壓力也很大,馬超對關中的威脅日益增加,也幸虧徐榮和鍾繇坐鎮,加上徐晃的支援,才勉強擋住了馬超的進攻。
但數十萬大軍每天所消耗的糧草是一個天文數字,結束戰爭的時間越早,對驍騎軍就越有利。
讓袁紹盡快進攻,削弱他的有生力量是最佳的選擇。
在前線,官渡港。
張郃和高覽兩人率領大軍正在猛攻官渡港,數萬大軍乘坐的都是小船,甚至是竹筏,帶著對黃河的恐懼,朝對麵的敵人殺去。
兩人實際上是很想對麵的黃忠半渡而擊,但可惜的是,黃忠並沒有這麽做,而是靜靜的守在大營中,等待兩人來進攻,一點都不著急。
隻是如此一來,袁軍就死傷慘重。
畢竟數萬大軍想要渡河是不可能的,每次運送一些,然後再調轉船頭,再次運送士兵,一來一去,前一批士兵死的差不多了,後一批士兵繼續被人殺戮。
可就是如此,仍然奈何不得敵人分毫,官渡港仍然屹立在那裏,好像是在嘲笑兩人的無能一樣。
“哎!這仗怎麽打?這不是排隊讓弟兄們去送死嗎?”
高覽將手中寶劍狠狠的砸在地上,發出一陣怒吼。
“可是主公要求我們強攻,對麵的敵人是黃忠部,兵馬不過一萬五千人,是我們的一半,並不是驍騎軍的主力。”
張郃苦笑道。
跨越黃河,強行進攻敵人的大寨,在他看來,這是一個愚蠢的行為,然而,在袁紹看來,自己肯定能夠擊敗對方,畢竟對方的人數是自己的一半。
但打仗可不是這麽算的,對方以逸待勞,占據險要位置,自己這三萬人衝上去,還沒有激戰,就已經損失一半了,這如何能打?
“哼,再這樣下去,我們的人都死光了,也見不到濮陽城。”高覽不屑的說道。
他認為這個時候,應該果斷的將六萬人拋棄,集中主力再戰。
看著前方從船上跌落的河水中的士兵,張郃麵色陰沉如水。
在這樣下去,自己手下的人將會損失殆盡。
然後自己還會因為拿不下官渡港而被袁紹處罰。
想想就憋屈。
“我們麵對強敵並不可怕,大不了戰死疆場,那也是死得其所的,但讓我們窩囊的去死,這讓我十分憤怒,死的太憋屈了。”
張郃長歎道。
“是啊!這些將士們跟隨我們等身後,以性命相托,我們明知道前方危險,還讓他們去送死,這讓我等有何麵目去見這些將士。”
高覽苦澀的說道。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我們的將士都是燕趙豪傑,豈能窩囊的死在這裏。”張郃忽然說道:“我準備勸說主公,暫緩暫緩進攻,另尋他法,你認為呢?”
“主公是不會同意的。”
高覽搖搖頭。
“盡人事,聽天命而已,若是那個時候還不行,你我再做決定也不遲。”張郃低聲說道:“最起碼,先派人將你我家小安置妥當。”
高覽聽了恍然大悟,點點頭。
當即兩個寫信勸說袁紹,另外一人卻派親兵前往鄴城,安置家小。
黎陽,袁紹雙目赤紅,嘴角生瘡,這是上火的表現。
被困的人從三萬變成了六萬,一下子讓袁紹生出了無窮怒火。
尤其是當他看見張郃送來的書信更是勃然大怒。
“好一個張郃,自己無能也就算了,居然還勸我舍棄濮陽,他知道濮陽多少人嗎?整整六萬精銳啊!他就勸我舍棄?真是好大的膽子。”
整個大帳之中,都是袁紹的咆哮聲。
郭圖、沮授等人都不敢勸說。
心中更是佩服的很,大家都知道,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舍棄六萬大軍,然後憑借黃河天險,和驍騎軍對峙,然後硬生生的拖死對方。
但誰也不敢提出來。
濮陽有袁紹的兒子,有他的外甥,誰敢提?
“他張郃有三萬大軍,黃忠才多少人,最多一萬五千人,官渡港破舊,在這種情況下,還拿不下官渡港,分明是不盡心。”
“命令張郃、高覽,三日之內,拿下官渡,若是拿不下官渡,我必斬之。”
袁紹惡狠狠的說道。
“主公,我軍船少,渡河作戰十分困難,黃忠武藝高強,三天的時間是不是太倉促了?”
沮授聽了麵色大變。
若是十天半個月,沮授倒不擔心,但三天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
“不逼迫他,他豈會盡力。”
袁紹擺擺手,說道:“先逼一下,然後再做決定。”
眾人聽了頓時不說話了。
隻是眾人不知道的是,袁紹的這道命令傳到前線,將會產生什麽樣的影響。
“三天?莫說三天,就是三十天,也未必能拿下官渡港,他這是想要你我的性命啊!”
張郃勃然大怒。
“實在太過分了。自己無能,貪圖兗州,才有如此下場,現在卻逼迫我等。”
高覽也是一陣失望。
“我們的家小安頓好了嗎?”
張郃詢問道。
“已經躲入山中了。”
高覽連忙說道。
“這是他逼我的,而非我張郃不忠。”
張郃歎息道:“投降吧!”
(本章完)
世家總是有世家的生存法則,荀彧等人有投靠秦壽的,有投靠袁紹的,也有投靠曹操的。就是為了保住世家的元氣。
荀彧之能,荀攸是知道的。
索性的是,這次下的是天子詔書,荀彧聽不聽是他的事情,與荀攸無關。
荀攸也相信,對方是不可能來到長安的,哪怕對方有忠君之名也是一樣。
“諾,屬下這就去下詔書。”
荀攸嘴角含笑。
甚至有種幸災樂禍的感覺,他很想見識一下,荀彧接到聖旨的瞬間,是什麽樣的表情,相信肯定很好看。
“主公,官渡急報,袁紹命令張郃和高覽二將率領大軍猛攻。”
外麵傳來哨探送上來的消息。
“袁紹這是急眼了,想憑借自己的優勢強攻官渡,這是要和我們拚命啊!”
秦壽聽了之後忍不住了樂了。
“畢竟六萬大軍一旦有損失,那也是傷筋動骨的,更何況,這裏麵還有他的兒子和外甥,自然是著急了。”荀攸輕笑道。
“進攻好啊,孤就是擔心他在家裏縮著,在和我耗時間。走,我們去官渡。”
秦壽的壓力也很大,馬超對關中的威脅日益增加,也幸虧徐榮和鍾繇坐鎮,加上徐晃的支援,才勉強擋住了馬超的進攻。
但數十萬大軍每天所消耗的糧草是一個天文數字,結束戰爭的時間越早,對驍騎軍就越有利。
讓袁紹盡快進攻,削弱他的有生力量是最佳的選擇。
在前線,官渡港。
張郃和高覽兩人率領大軍正在猛攻官渡港,數萬大軍乘坐的都是小船,甚至是竹筏,帶著對黃河的恐懼,朝對麵的敵人殺去。
兩人實際上是很想對麵的黃忠半渡而擊,但可惜的是,黃忠並沒有這麽做,而是靜靜的守在大營中,等待兩人來進攻,一點都不著急。
隻是如此一來,袁軍就死傷慘重。
畢竟數萬大軍想要渡河是不可能的,每次運送一些,然後再調轉船頭,再次運送士兵,一來一去,前一批士兵死的差不多了,後一批士兵繼續被人殺戮。
可就是如此,仍然奈何不得敵人分毫,官渡港仍然屹立在那裏,好像是在嘲笑兩人的無能一樣。
“哎!這仗怎麽打?這不是排隊讓弟兄們去送死嗎?”
高覽將手中寶劍狠狠的砸在地上,發出一陣怒吼。
“可是主公要求我們強攻,對麵的敵人是黃忠部,兵馬不過一萬五千人,是我們的一半,並不是驍騎軍的主力。”
張郃苦笑道。
跨越黃河,強行進攻敵人的大寨,在他看來,這是一個愚蠢的行為,然而,在袁紹看來,自己肯定能夠擊敗對方,畢竟對方的人數是自己的一半。
但打仗可不是這麽算的,對方以逸待勞,占據險要位置,自己這三萬人衝上去,還沒有激戰,就已經損失一半了,這如何能打?
“哼,再這樣下去,我們的人都死光了,也見不到濮陽城。”高覽不屑的說道。
他認為這個時候,應該果斷的將六萬人拋棄,集中主力再戰。
看著前方從船上跌落的河水中的士兵,張郃麵色陰沉如水。
在這樣下去,自己手下的人將會損失殆盡。
然後自己還會因為拿不下官渡港而被袁紹處罰。
想想就憋屈。
“我們麵對強敵並不可怕,大不了戰死疆場,那也是死得其所的,但讓我們窩囊的去死,這讓我十分憤怒,死的太憋屈了。”
張郃長歎道。
“是啊!這些將士們跟隨我們等身後,以性命相托,我們明知道前方危險,還讓他們去送死,這讓我等有何麵目去見這些將士。”
高覽苦澀的說道。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我們的將士都是燕趙豪傑,豈能窩囊的死在這裏。”張郃忽然說道:“我準備勸說主公,暫緩暫緩進攻,另尋他法,你認為呢?”
“主公是不會同意的。”
高覽搖搖頭。
“盡人事,聽天命而已,若是那個時候還不行,你我再做決定也不遲。”張郃低聲說道:“最起碼,先派人將你我家小安置妥當。”
高覽聽了恍然大悟,點點頭。
當即兩個寫信勸說袁紹,另外一人卻派親兵前往鄴城,安置家小。
黎陽,袁紹雙目赤紅,嘴角生瘡,這是上火的表現。
被困的人從三萬變成了六萬,一下子讓袁紹生出了無窮怒火。
尤其是當他看見張郃送來的書信更是勃然大怒。
“好一個張郃,自己無能也就算了,居然還勸我舍棄濮陽,他知道濮陽多少人嗎?整整六萬精銳啊!他就勸我舍棄?真是好大的膽子。”
整個大帳之中,都是袁紹的咆哮聲。
郭圖、沮授等人都不敢勸說。
心中更是佩服的很,大家都知道,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舍棄六萬大軍,然後憑借黃河天險,和驍騎軍對峙,然後硬生生的拖死對方。
但誰也不敢提出來。
濮陽有袁紹的兒子,有他的外甥,誰敢提?
“他張郃有三萬大軍,黃忠才多少人,最多一萬五千人,官渡港破舊,在這種情況下,還拿不下官渡港,分明是不盡心。”
“命令張郃、高覽,三日之內,拿下官渡,若是拿不下官渡,我必斬之。”
袁紹惡狠狠的說道。
“主公,我軍船少,渡河作戰十分困難,黃忠武藝高強,三天的時間是不是太倉促了?”
沮授聽了麵色大變。
若是十天半個月,沮授倒不擔心,但三天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
“不逼迫他,他豈會盡力。”
袁紹擺擺手,說道:“先逼一下,然後再做決定。”
眾人聽了頓時不說話了。
隻是眾人不知道的是,袁紹的這道命令傳到前線,將會產生什麽樣的影響。
“三天?莫說三天,就是三十天,也未必能拿下官渡港,他這是想要你我的性命啊!”
張郃勃然大怒。
“實在太過分了。自己無能,貪圖兗州,才有如此下場,現在卻逼迫我等。”
高覽也是一陣失望。
“我們的家小安頓好了嗎?”
張郃詢問道。
“已經躲入山中了。”
高覽連忙說道。
“這是他逼我的,而非我張郃不忠。”
張郃歎息道:“投降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