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的大殿比較簡陋,但必要的裝飾還是有的。
“司空秦壽,奉天子詔命,剿滅叛逆袁術,今加封卿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
大殿之上,劉協不甘的聲音響起。
偏偏說出的話是那樣的自然,讓人生不出任何的反感。
“臣謝陛下聖恩。”
秦壽麵色平靜的站了出來。
權臣又如何?劉氏皇帝可不是好東西,過河拆橋的事情也不知道幹了多少,已經深入骨子裏麵了,自己對其忠心,等到一統天下之後,必定是身死族滅的下場。
哪怕被天下人唾罵,秦壽也不想將自己的性命,寄托在對方的仁慈上。
隻有自己強大,才能杜絕這一切。
至於天子心裏麵是怎麽想的,這與自己有關係嗎?
劉協看著對方一臉平靜的模樣,目光深處閃爍著冰冷的光芒,實在是太可惡了。
“行下邳太守關羽,跟隨丞相左右,屢立戰功,生擒逆賊袁術,加封為漢壽亭侯。”
劉協又忍住心中的憤怒,大聲宣讀著詔命。
這個關羽還是劉備的結義兄弟,沒想到居然跟在秦壽身邊,還助其立功,實在是可惡的很。
“臣關羽謝陛下聖恩。”
關羽連忙站了出來,大聲高呼道。
神情之間頗為激動。
隻是他沒有注意到,身後眾將臉上都露出不屑之色。
大漢已經沒落了,這樣的爵位有什麽好要的。
“陛下,臣已列好此戰有功將領名單,以及封賞,請陛下恩準。”
秦壽從懷裏摸出竹簡來,早有內侍走了上來,取了竹簡。
“丞相所奏,一一照準。”
劉協再次應了下來。
事已至此,軍政大權都掌握在秦壽手中,自然是一切照準了,誰讓他自己隻是一個傀儡呢!
“丞相,國丈有罪,與皇後無關,皇後深居宮中,與外隔絕,朕認為,皇後無罪。”
劉協忽然鼓起勇氣說道。
秦壽聽了臉色微微一變。
“陛下,廢皇後和伏完十天見一次,他們之間聊了什麽,臣不知道,但馬騰將軍忠心為國,就這樣死了,還是在國丈之手,臣震驚之餘,感到恐怖啊!”
“連國丈都和袁紹勾結在一起,臣不敢相信,朝中還有誰是站在袁紹這一邊的,這樣的賊子,若是不懲處,恐怕滿朝文武都去充當袁紹的內應了。”
“臣想,陛下不願意,讓自己的江山為袁紹所奪吧!”
秦壽幽幽的說道。
馬騰到底是被誰殺的,對於秦壽來說,根本就不在乎,死了也就死了,甚至還節省了秦壽的一番手腳,現在能廢物利用一番,將伏完給卷進去,那是再好不過的。
至於伏皇後,不是保住了性命了嗎?
劉協聽了心中一陣畏懼,還有一絲憤恨。
“國丈啊,你和誰聯手不行,為何非要和袁紹,那家夥從來就不承認我的皇位,你怎麽就和他聯手呢?還毒殺了馬騰,難道不知道馬騰是忠於朝廷的嗎?”
若是伏完知道劉協此刻心中所想,恐怕要氣的吐血吧!
劉氏天子天生涼薄,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光武皇帝,之所以沒殺功臣,那也是因為勢力都是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否則的話,哪裏有這麽好的事情,都會被皇帝所殺。
眼前的劉協更是如此。想想王允就知道了。
“皇後?”
劉協還想說什麽,卻不知道如何開口。
“陛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我大漢律法不能踐踏,伏完勾結袁紹,企圖謀反,這是誅滅九族的大族,豈能饒恕?”張昭站了出來,大聲說道:“廢後能保住性命,已經是網開一麵了,難道陛下想踐踏先祖創下來的法律嗎?”
“請陛下廢後。”
大殿之上,傳來群臣的山呼之聲。
伏皇後雖然被關起來了,但廢後的聖旨還沒有下達,名義上仍然是皇後。
劉協聽了雙目中閃爍著憤怒的光芒。
武將之中,張飛看的分明,豹眼圓睜,就想著走出來,卻被關羽拉住。
“二哥。”
張飛十分不解。
“伏完之罪已定,任何人都改變不了,伏皇後誰也救不了。”
關羽低聲說道。
他如何不知道伏皇後是冤枉的,但隻要伏完有罪,伏皇後就會跟著後麵倒黴。是讓伏完殺了馬騰呢?有這一條,伏完就要死。
“皇後身居宮中,這件事情與她有什麽關係?”
張飛有些不滿。
“馬超。”
關羽低聲說道:“還有伏完是帝黨,秦壽豈會留他的性命?”
張飛聽了心中暗怒,卻又是無可奈何,隻能發出一陣歎息。
“陛下,如今我大軍雲集中原,關中兵馬並沒有多少,馬超屯兵北地郡,隨時可以入寇三輔,臣認為,首先應該安撫馬超。”
秦壽正容道。
劉協用憤怒的眼神望著秦壽,忍不住說道:“丞相,難道朝廷需要犧牲皇後來安撫臣子嗎?”
“自然不是如此,皇後無罪,何人敢威脅皇後,但皇後既然有罪,那就另當別論了。”
秦壽搖搖頭。
皇後有罪嗎?
對於天子來說,皇後是無罪的,但對於秦壽來說,伏皇後是有罪的。
“請陛下廢後,以正國法。”
賈詡大聲說道。
“請陛下廢後,以正國法。”
除掉楊彪等少數人外,群臣一陣山呼。
劉協站起身來,望著眼前的臣子們,俊臉通紅,雙目中閃爍著憤怒的光芒。
這些人都是奸臣,都是亂臣賊子。
可是自己卻什麽都做不了。
“傳詔,皇後伏氏,天命不佑,華而不實…今廢皇後之位,貶為庶民,冷宮安置。”
劉協麵色淒涼,他對皇後還是很有感情的,一路行來,同甘共苦,今日卻要廢掉對方皇後之位,打入冷宮,足見心中淒苦。
“陛下聖明。”
群臣可不管這些,頓時山呼萬歲。
“陛下,臣出征袁術,剿滅逆賊,今進獻傳國玉璽與陛下。為大漢賀,為陛下賀。”
秦壽拍了拍手,就見典韋捧著一個托盤走來。
托盤之上放著的正是傳國玉璽。
劉協看了一眼,隻是點點頭。
若沒有廢後之事,他看到傳國玉璽肯定是非常高興的。
但現在,哪裏心情高興?
(本章完)
“司空秦壽,奉天子詔命,剿滅叛逆袁術,今加封卿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
大殿之上,劉協不甘的聲音響起。
偏偏說出的話是那樣的自然,讓人生不出任何的反感。
“臣謝陛下聖恩。”
秦壽麵色平靜的站了出來。
權臣又如何?劉氏皇帝可不是好東西,過河拆橋的事情也不知道幹了多少,已經深入骨子裏麵了,自己對其忠心,等到一統天下之後,必定是身死族滅的下場。
哪怕被天下人唾罵,秦壽也不想將自己的性命,寄托在對方的仁慈上。
隻有自己強大,才能杜絕這一切。
至於天子心裏麵是怎麽想的,這與自己有關係嗎?
劉協看著對方一臉平靜的模樣,目光深處閃爍著冰冷的光芒,實在是太可惡了。
“行下邳太守關羽,跟隨丞相左右,屢立戰功,生擒逆賊袁術,加封為漢壽亭侯。”
劉協又忍住心中的憤怒,大聲宣讀著詔命。
這個關羽還是劉備的結義兄弟,沒想到居然跟在秦壽身邊,還助其立功,實在是可惡的很。
“臣關羽謝陛下聖恩。”
關羽連忙站了出來,大聲高呼道。
神情之間頗為激動。
隻是他沒有注意到,身後眾將臉上都露出不屑之色。
大漢已經沒落了,這樣的爵位有什麽好要的。
“陛下,臣已列好此戰有功將領名單,以及封賞,請陛下恩準。”
秦壽從懷裏摸出竹簡來,早有內侍走了上來,取了竹簡。
“丞相所奏,一一照準。”
劉協再次應了下來。
事已至此,軍政大權都掌握在秦壽手中,自然是一切照準了,誰讓他自己隻是一個傀儡呢!
“丞相,國丈有罪,與皇後無關,皇後深居宮中,與外隔絕,朕認為,皇後無罪。”
劉協忽然鼓起勇氣說道。
秦壽聽了臉色微微一變。
“陛下,廢皇後和伏完十天見一次,他們之間聊了什麽,臣不知道,但馬騰將軍忠心為國,就這樣死了,還是在國丈之手,臣震驚之餘,感到恐怖啊!”
“連國丈都和袁紹勾結在一起,臣不敢相信,朝中還有誰是站在袁紹這一邊的,這樣的賊子,若是不懲處,恐怕滿朝文武都去充當袁紹的內應了。”
“臣想,陛下不願意,讓自己的江山為袁紹所奪吧!”
秦壽幽幽的說道。
馬騰到底是被誰殺的,對於秦壽來說,根本就不在乎,死了也就死了,甚至還節省了秦壽的一番手腳,現在能廢物利用一番,將伏完給卷進去,那是再好不過的。
至於伏皇後,不是保住了性命了嗎?
劉協聽了心中一陣畏懼,還有一絲憤恨。
“國丈啊,你和誰聯手不行,為何非要和袁紹,那家夥從來就不承認我的皇位,你怎麽就和他聯手呢?還毒殺了馬騰,難道不知道馬騰是忠於朝廷的嗎?”
若是伏完知道劉協此刻心中所想,恐怕要氣的吐血吧!
劉氏天子天生涼薄,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光武皇帝,之所以沒殺功臣,那也是因為勢力都是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否則的話,哪裏有這麽好的事情,都會被皇帝所殺。
眼前的劉協更是如此。想想王允就知道了。
“皇後?”
劉協還想說什麽,卻不知道如何開口。
“陛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我大漢律法不能踐踏,伏完勾結袁紹,企圖謀反,這是誅滅九族的大族,豈能饒恕?”張昭站了出來,大聲說道:“廢後能保住性命,已經是網開一麵了,難道陛下想踐踏先祖創下來的法律嗎?”
“請陛下廢後。”
大殿之上,傳來群臣的山呼之聲。
伏皇後雖然被關起來了,但廢後的聖旨還沒有下達,名義上仍然是皇後。
劉協聽了雙目中閃爍著憤怒的光芒。
武將之中,張飛看的分明,豹眼圓睜,就想著走出來,卻被關羽拉住。
“二哥。”
張飛十分不解。
“伏完之罪已定,任何人都改變不了,伏皇後誰也救不了。”
關羽低聲說道。
他如何不知道伏皇後是冤枉的,但隻要伏完有罪,伏皇後就會跟著後麵倒黴。是讓伏完殺了馬騰呢?有這一條,伏完就要死。
“皇後身居宮中,這件事情與她有什麽關係?”
張飛有些不滿。
“馬超。”
關羽低聲說道:“還有伏完是帝黨,秦壽豈會留他的性命?”
張飛聽了心中暗怒,卻又是無可奈何,隻能發出一陣歎息。
“陛下,如今我大軍雲集中原,關中兵馬並沒有多少,馬超屯兵北地郡,隨時可以入寇三輔,臣認為,首先應該安撫馬超。”
秦壽正容道。
劉協用憤怒的眼神望著秦壽,忍不住說道:“丞相,難道朝廷需要犧牲皇後來安撫臣子嗎?”
“自然不是如此,皇後無罪,何人敢威脅皇後,但皇後既然有罪,那就另當別論了。”
秦壽搖搖頭。
皇後有罪嗎?
對於天子來說,皇後是無罪的,但對於秦壽來說,伏皇後是有罪的。
“請陛下廢後,以正國法。”
賈詡大聲說道。
“請陛下廢後,以正國法。”
除掉楊彪等少數人外,群臣一陣山呼。
劉協站起身來,望著眼前的臣子們,俊臉通紅,雙目中閃爍著憤怒的光芒。
這些人都是奸臣,都是亂臣賊子。
可是自己卻什麽都做不了。
“傳詔,皇後伏氏,天命不佑,華而不實…今廢皇後之位,貶為庶民,冷宮安置。”
劉協麵色淒涼,他對皇後還是很有感情的,一路行來,同甘共苦,今日卻要廢掉對方皇後之位,打入冷宮,足見心中淒苦。
“陛下聖明。”
群臣可不管這些,頓時山呼萬歲。
“陛下,臣出征袁術,剿滅逆賊,今進獻傳國玉璽與陛下。為大漢賀,為陛下賀。”
秦壽拍了拍手,就見典韋捧著一個托盤走來。
托盤之上放著的正是傳國玉璽。
劉協看了一眼,隻是點點頭。
若沒有廢後之事,他看到傳國玉璽肯定是非常高興的。
但現在,哪裏心情高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