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帶著複雜的心情離開了江北。
雖然沒有讓秦壽出兵徐州,但也讓對方出兵兗州,也算是牽製了曹操的一部分兵力。
他不知道的是,無論他來與不來,秦壽的下一步計劃都是撤離兗州。曹操可是一個聰明人,自然看出了秦壽的計劃,既然如此,還不如早點離開,還能掌握主動權。
“主公。”
賈詡飛馬而來。
“文和,你來遲了,周瑜已經離開了。”秦壽看見賈詡前來,就知道對方的心思,就是想見見周瑜,可惜的是,自己和周瑜會麵不過一個時辰,就讓對方離開了。
“主公,孫策遇刺了。”
賈詡苦笑道。
“孫策遇刺了?我們不是提醒過他了嗎?他怎麽還遇刺了?”
秦壽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實在是太可惡了,自己提醒多次,這個孫策還是不將自己的話放在心上,這才有了眼下之事。
“死了沒有?”秦壽冷著臉詢問道。
這或許就是天意,曆史上,孫策也是被刺殺的,現在也是如此。不得不承認,一個活著的孫策,對於現在的秦壽來說,十分重要。
他還需要孫策來牽製曹操呢!
“目前還沒有消息,傳聞是許貢的門客所為,但屬下認為,這必定和曹操是脫不了幹係的。許貢都已經被孫策所殺,他的門客還這麽忠心?”賈詡搖頭說道:“唯有曹操,才有這種可能。此人為了勝利,可是什麽都能幹的出來。”
“要是我,我也會這麽幹。”秦壽毫不客氣的說道。
孫氏安危都係於孫策一身,隻要擊殺了孫策,在這種情況下,平定江東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自己警告過孫策之後,沒想到孫策還是遭到了曹操的刺殺。
那隻能說明孫策愚蠢。
“我以前認為孫策勉強算一個敵人,但現在看來,孫策不過如此而已,輕而無備,性急少謀,乃匹夫之勇。想我的武藝遠在他之上,平日行事都是小心謹慎,他倒好,此人不被人刺殺,那才叫沒有天理。”
秦壽搖搖頭。
“隻是可憐孫氏基業,恐怕支撐不了多久。”賈詡有些擔心。
“周瑜尚在,孫氏老臣尚在,其弟孫權也是一個能人,麾下還有數萬兵馬,若是能說動山越出兵相助,還能支撐一兩年。”秦壽想了想說道。
賈詡這才鬆了口氣,若孫氏在瞬間崩塌,讓曹操快速得到江東,那驍騎軍接下來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實際上,我剛才還想著將周瑜留下來,現在看來,幸虧沒有動手,不然的話,江東局勢糜爛不說,還得罪了周瑜,以後想要他來投奔我,就難了。”秦壽感到很慶幸。
賈詡聽了臉上頓時露出一絲古怪之色,這種事情秦壽還真的能幹的出來。
“主公,不如派人前往江東流言,孫策為曹操所刺殺,如此一來,等到江東局麵不可收拾,孫氏將亡的時候,周瑜為了給自己的兄弟報仇,肯定會來投奔主公的。”
賈詡立刻建議道。
“希望周瑜不要讓我失望。”
秦壽望著南方,南方局勢的變動,在很大程度上,將影響到自己。
“大軍征戰數月之久,再次征討兗州,軍心疲憊啊。”賈詡有些擔心,說道:“現在曹操正在悄悄撤軍,顯然是不想和我們相互抗衡,屬下推測,頂多兩個月,曹操在兗州的兵馬就會撤離幹淨。”
秦壽當然知道曹操用意,對方的主要精力都是放在江東的,莫說是兗州,就是徐州都沒有放多少兵馬。他是不可能為袁紹抵擋自己的進攻,撤出兗州,保存實力才是他最喜歡幹的事情,這就是曹操。
“袁紹此刻正在和公孫瓚血戰易縣,屬下估測公孫瓚恐怕支撐不了多久了。”賈詡更加擔心的是袁紹,想到對方占據四州之地,是天下第一諸侯,心中也生出一絲壓力來。
“他肯定支撐不了多久,若不是我們讓袁紹分出了數萬大軍,讓其駐守兗州,恐怕易縣早就被袁紹攻破了,哪裏還能等到現在?”秦壽搖頭說道:“公孫瓚的優勢是他的騎兵,現在放在騎兵不用,卻縮在易縣城池內,不是自尋死路又是什麽?”
袁紹為了大軍安全渡過黃河,占據了半個兗州,但同樣的,這些地方都是要派出兵馬,麵對驍騎軍這樣的強敵,皆有數萬大軍,是不可能站穩腳跟的。
這就給公孫瓚機會了。
可惜的是,公孫瓚在麵對袁紹進攻的時候,早就失去了信心,隻知道收集糧草,屯兵易縣,利用易縣的城牆,準備和袁紹對峙。
“他若是能堅持的更久一些,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否則的話,易縣很快就會陷落。”賈詡實際上是希望公孫瓚能堅持的更長一些。
秦壽卻輕笑道:“文和,你和世人都小覷袁紹了,此人最喜歡的就是在逆境的情況,還能翻盤,現在我們擊敗了袁術,你信不信,一個月內,袁紹必定能夠攻克公孫瓚。”
袁紹這個人邪門的很,別人都是喜歡打順風仗,然而,袁紹卻截然相反。每次到了最關鍵的時間,眼見著就要失敗的時候,他突然爆發,率領大軍反向衝鋒,並且能最終獲得勝利。
隻要是一個人都能分辨的出來,驍騎軍擊敗袁術之後,下一站就是兗州,不是袁紹就是曹操。一向以曹操老大自居的袁紹,豈會放棄庇護小弟的權利。
但偏偏,幽州尚未拿下來,在這種情況下,若是不拿下幽州,袁紹就會麵臨著兩麵夾擊,唯有擊敗了公孫瓚,才能放心南下,和秦壽決戰。
所以,不出意外的話,袁紹和公孫瓚之間戰鬥很快就能分出勝負來。
結果已經是注定的。
公孫瓚必敗無疑。
“不過,我們還是有時間的,畢竟袁紹還要平定幽州,沒有大半年的時間是不可能的。”賈詡安慰道:“隻要快速占據兗州,勝利肯定是屬於我們的。”
“文和,你說我們若是留一個靠近黃河的城池給袁紹如何?”
秦壽忽然幽幽的說道。
(本章完)
雖然沒有讓秦壽出兵徐州,但也讓對方出兵兗州,也算是牽製了曹操的一部分兵力。
他不知道的是,無論他來與不來,秦壽的下一步計劃都是撤離兗州。曹操可是一個聰明人,自然看出了秦壽的計劃,既然如此,還不如早點離開,還能掌握主動權。
“主公。”
賈詡飛馬而來。
“文和,你來遲了,周瑜已經離開了。”秦壽看見賈詡前來,就知道對方的心思,就是想見見周瑜,可惜的是,自己和周瑜會麵不過一個時辰,就讓對方離開了。
“主公,孫策遇刺了。”
賈詡苦笑道。
“孫策遇刺了?我們不是提醒過他了嗎?他怎麽還遇刺了?”
秦壽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實在是太可惡了,自己提醒多次,這個孫策還是不將自己的話放在心上,這才有了眼下之事。
“死了沒有?”秦壽冷著臉詢問道。
這或許就是天意,曆史上,孫策也是被刺殺的,現在也是如此。不得不承認,一個活著的孫策,對於現在的秦壽來說,十分重要。
他還需要孫策來牽製曹操呢!
“目前還沒有消息,傳聞是許貢的門客所為,但屬下認為,這必定和曹操是脫不了幹係的。許貢都已經被孫策所殺,他的門客還這麽忠心?”賈詡搖頭說道:“唯有曹操,才有這種可能。此人為了勝利,可是什麽都能幹的出來。”
“要是我,我也會這麽幹。”秦壽毫不客氣的說道。
孫氏安危都係於孫策一身,隻要擊殺了孫策,在這種情況下,平定江東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自己警告過孫策之後,沒想到孫策還是遭到了曹操的刺殺。
那隻能說明孫策愚蠢。
“我以前認為孫策勉強算一個敵人,但現在看來,孫策不過如此而已,輕而無備,性急少謀,乃匹夫之勇。想我的武藝遠在他之上,平日行事都是小心謹慎,他倒好,此人不被人刺殺,那才叫沒有天理。”
秦壽搖搖頭。
“隻是可憐孫氏基業,恐怕支撐不了多久。”賈詡有些擔心。
“周瑜尚在,孫氏老臣尚在,其弟孫權也是一個能人,麾下還有數萬兵馬,若是能說動山越出兵相助,還能支撐一兩年。”秦壽想了想說道。
賈詡這才鬆了口氣,若孫氏在瞬間崩塌,讓曹操快速得到江東,那驍騎軍接下來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實際上,我剛才還想著將周瑜留下來,現在看來,幸虧沒有動手,不然的話,江東局勢糜爛不說,還得罪了周瑜,以後想要他來投奔我,就難了。”秦壽感到很慶幸。
賈詡聽了臉上頓時露出一絲古怪之色,這種事情秦壽還真的能幹的出來。
“主公,不如派人前往江東流言,孫策為曹操所刺殺,如此一來,等到江東局麵不可收拾,孫氏將亡的時候,周瑜為了給自己的兄弟報仇,肯定會來投奔主公的。”
賈詡立刻建議道。
“希望周瑜不要讓我失望。”
秦壽望著南方,南方局勢的變動,在很大程度上,將影響到自己。
“大軍征戰數月之久,再次征討兗州,軍心疲憊啊。”賈詡有些擔心,說道:“現在曹操正在悄悄撤軍,顯然是不想和我們相互抗衡,屬下推測,頂多兩個月,曹操在兗州的兵馬就會撤離幹淨。”
秦壽當然知道曹操用意,對方的主要精力都是放在江東的,莫說是兗州,就是徐州都沒有放多少兵馬。他是不可能為袁紹抵擋自己的進攻,撤出兗州,保存實力才是他最喜歡幹的事情,這就是曹操。
“袁紹此刻正在和公孫瓚血戰易縣,屬下估測公孫瓚恐怕支撐不了多久了。”賈詡更加擔心的是袁紹,想到對方占據四州之地,是天下第一諸侯,心中也生出一絲壓力來。
“他肯定支撐不了多久,若不是我們讓袁紹分出了數萬大軍,讓其駐守兗州,恐怕易縣早就被袁紹攻破了,哪裏還能等到現在?”秦壽搖頭說道:“公孫瓚的優勢是他的騎兵,現在放在騎兵不用,卻縮在易縣城池內,不是自尋死路又是什麽?”
袁紹為了大軍安全渡過黃河,占據了半個兗州,但同樣的,這些地方都是要派出兵馬,麵對驍騎軍這樣的強敵,皆有數萬大軍,是不可能站穩腳跟的。
這就給公孫瓚機會了。
可惜的是,公孫瓚在麵對袁紹進攻的時候,早就失去了信心,隻知道收集糧草,屯兵易縣,利用易縣的城牆,準備和袁紹對峙。
“他若是能堅持的更久一些,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否則的話,易縣很快就會陷落。”賈詡實際上是希望公孫瓚能堅持的更長一些。
秦壽卻輕笑道:“文和,你和世人都小覷袁紹了,此人最喜歡的就是在逆境的情況,還能翻盤,現在我們擊敗了袁術,你信不信,一個月內,袁紹必定能夠攻克公孫瓚。”
袁紹這個人邪門的很,別人都是喜歡打順風仗,然而,袁紹卻截然相反。每次到了最關鍵的時間,眼見著就要失敗的時候,他突然爆發,率領大軍反向衝鋒,並且能最終獲得勝利。
隻要是一個人都能分辨的出來,驍騎軍擊敗袁術之後,下一站就是兗州,不是袁紹就是曹操。一向以曹操老大自居的袁紹,豈會放棄庇護小弟的權利。
但偏偏,幽州尚未拿下來,在這種情況下,若是不拿下幽州,袁紹就會麵臨著兩麵夾擊,唯有擊敗了公孫瓚,才能放心南下,和秦壽決戰。
所以,不出意外的話,袁紹和公孫瓚之間戰鬥很快就能分出勝負來。
結果已經是注定的。
公孫瓚必敗無疑。
“不過,我們還是有時間的,畢竟袁紹還要平定幽州,沒有大半年的時間是不可能的。”賈詡安慰道:“隻要快速占據兗州,勝利肯定是屬於我們的。”
“文和,你說我們若是留一個靠近黃河的城池給袁紹如何?”
秦壽忽然幽幽的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