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劉備,一個硬生生哭出一片江山的家夥,不能不說,能成為一個開國之君的家夥,還是有點能耐的。
“玄德,自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曹孟德水淹下邳,視徐州百姓為螻蟻,必定為徐州百姓所唾棄,。”
“想當初陶謙在徐州的時候,曹操攻打徐州,殺戮無數,現在仍然如此,徐州百姓豈會歡迎此人?”
秦壽安慰劉備說道。
打仗哪裏有不死人的,在這個時代是沒有不能攻擊平民之說,隻要能取得勝利,什麽事情都能幹的出來。
曹操是一代梟雄,現在更是到了他的生死關頭,又有什麽事情幹不出來的。他若是不能拿下徐州,必死無疑。
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什麽事情幹不出來的呢!
徐州的下邳城是大漢有名的堅城,呂布又是極為神勇之人,麾下的並州鐵騎驍勇善戰,曹彩想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拿下下邳城,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水攻,不僅僅能減少傷亡,還能節省時間。
要是放在秦壽身上,秦壽也會這麽幹。
雖然會讓百姓傷亡慘重,可是自己麾下的士兵卻可以減少許多的傷亡。
秦壽相信,若是劉備麵臨這種情況,
他自己很想幹,但是又不敢幹,最後還會將這件事情丟給自己的部下,讓別人去幹,這樣一來,自己就能得到仁義之名,城池也能順利占領。
這就是劉備。
“大將軍所言甚是。”劉備擦了擦眼角。
“久聞玄德仁義,今日一見,果真不俗。”
秦壽忍住心中的惡心,歎息道:“我相信,等入朝之後,天子見到玄德肯定很高興的,到時候,玄德也能將你的仁義之名傳遍海內,你我二人一起輔佐陛下,平定亂世。”
既然你要仁義,那我就將仁義還給你,將你搞搞捧起,看你下次可還會我單幹。
劉備聽了臉色微紅,連連點頭。
“敢不為天子效命。”
劉備虎目含淚,沉聲說道。
他是為天子效力的,而不是為了你秦壽,隻要天子用我,一切都好說,但我絕對不會投靠你秦壽的。
秦壽聽了卻是微微一笑。
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就是為了今日之事嗎?忠心不算什麽,他需要的是能辦事的人,隻要伱劉備還是姓劉的,還是聽從天子的聖旨,那一切都好辦。
“雲長和翼德乃是蓋世猛將,若是能領軍一方,必定能夠建功立業,玄德,你說呢!”秦壽看著身後不遠處的關羽和張飛,目光閃爍。
“隻要二弟和三弟願意,備自然無話可說。”劉備臉上露出一絲溫和的笑容。
“如此甚好。”秦壽大喜。
劉備的心思很簡單,在他看來,隻要讓關羽和張飛兩人領軍,他就能讓將兩人的部下變成自己的,從而擴充自己的力量。
但秦壽會讓他得逞嗎?
隻能說劉備將秦壽想的太簡單了。
就在秦壽等人朝長安而去的時候,長安城內,伏完和董承兩人聯袂進了皇宮。
“陛下。”
兩人恭恭敬敬的朝劉協行了一禮。
和以前相比,劉協整個人氣勢變的不一樣了,麵色紅潤,整個人都胖了許多。
顯然,此刻的天子的狀態還是很不錯的。
“兩位愛卿來宮中所為何事?”劉協很好奇的詢問道。
“陛下,秦壽平定豫州,即將還京了。”董承趕緊說道。
“朕知道啊!內閣已經送來奏章,加封秦壽為司空。”劉協不在意的說道。
他雖然境況得到了改善,但手中的權力卻沒有,所謂的上奏請旨隻是一個流程而已,哪怕他不願意,他還是要加封秦壽的。
“這些亂臣賊子。”伏完惡狠狠的咒罵道。
“陛下,劉備要來了。”董承卻沒有計較這些,驃騎大將軍也好,司空也罷!實際上,在驍騎軍中,這一切都沒有任何區別,反正這一切都是秦壽的。
“劉備是誰?”劉協很好奇的詢問道。
“此人曾經剿滅過黃巾賊寇,先後為安喜縣尉,平原相,後來為陶謙所舉薦,接管徐州。隻是被呂布偷襲,丟了徐州,這次是來進京覲見陛下的。”
“陛下,此人頗有仁德之名,傳聞此人乃是宗室出身,乃是中山靖王之後。”
董承出言說道。
“宗室?我大漢宗室出現了這樣的人物?”劉協很驚訝。
看看現在的漢室天下,宗室之中,有江左劉繇、荊州劉表、巴蜀劉焉,可惜的是,幽州牧劉虞被公孫瓚所殺,不然的話,宗室內還是有幾個人物的。
沒想到,現在又多了一個劉備,還曾經一度執掌徐州。
相比較劉焉等人,前來拜見自己的似乎隻有一個劉備了。
“若是能得其相助,陛下手中的實力將會增加不少,讓此人在外,與陛下相互照應,必定能抵擋秦壽。”伏完建議道。
“此人可在宗譜之上?”劉協雙眼一亮,他也不想成為籠中鳥,若是能像伏完兩人所說的,能聯合劉備,掣肘秦壽,那是再好不過事情了。
雖然秦壽不像董卓、李傕、郭汜之流那樣,欺淩天子,但也沒有將天子放在心上,天子手中更是沒有一點權力。
“這個,陛下,中山靖王一脈子嗣較多,當初在洛陽的時候,董賊一把火燒了洛陽,宗廟受損,宗譜缺失很多,尤其是中山靖王一脈,年代久遠,很難找到。”伏完苦笑道。
雖然劉協和中山靖王是同一個祖宗,都是屬於景帝之後,但劉協屬於長沙定王一脈,間隔實在是太遠了,隻是微薄的血脈聯係而已。
劉協聽了臉上頓時露出沮喪之色,早就出了五服的親戚,能幫助自己嗎?
“陛下,現在我們應該拉攏一切可以拉攏的人,劉備好歹也是劉姓子孫,漢家血脈啊!難道就這樣看著自家江山為他人所奪?而陛下隻要有一絲希望都不能放棄啊!”董承勸說道。
“宗譜能續上嗎?”劉協詢問道。
“可問大宗正。”董承趕緊說道。
“那就就去找大宗正吧!”劉協擺了擺手。
(本章完)
“玄德,自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曹孟德水淹下邳,視徐州百姓為螻蟻,必定為徐州百姓所唾棄,。”
“想當初陶謙在徐州的時候,曹操攻打徐州,殺戮無數,現在仍然如此,徐州百姓豈會歡迎此人?”
秦壽安慰劉備說道。
打仗哪裏有不死人的,在這個時代是沒有不能攻擊平民之說,隻要能取得勝利,什麽事情都能幹的出來。
曹操是一代梟雄,現在更是到了他的生死關頭,又有什麽事情幹不出來的。他若是不能拿下徐州,必死無疑。
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什麽事情幹不出來的呢!
徐州的下邳城是大漢有名的堅城,呂布又是極為神勇之人,麾下的並州鐵騎驍勇善戰,曹彩想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拿下下邳城,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水攻,不僅僅能減少傷亡,還能節省時間。
要是放在秦壽身上,秦壽也會這麽幹。
雖然會讓百姓傷亡慘重,可是自己麾下的士兵卻可以減少許多的傷亡。
秦壽相信,若是劉備麵臨這種情況,
他自己很想幹,但是又不敢幹,最後還會將這件事情丟給自己的部下,讓別人去幹,這樣一來,自己就能得到仁義之名,城池也能順利占領。
這就是劉備。
“大將軍所言甚是。”劉備擦了擦眼角。
“久聞玄德仁義,今日一見,果真不俗。”
秦壽忍住心中的惡心,歎息道:“我相信,等入朝之後,天子見到玄德肯定很高興的,到時候,玄德也能將你的仁義之名傳遍海內,你我二人一起輔佐陛下,平定亂世。”
既然你要仁義,那我就將仁義還給你,將你搞搞捧起,看你下次可還會我單幹。
劉備聽了臉色微紅,連連點頭。
“敢不為天子效命。”
劉備虎目含淚,沉聲說道。
他是為天子效力的,而不是為了你秦壽,隻要天子用我,一切都好說,但我絕對不會投靠你秦壽的。
秦壽聽了卻是微微一笑。
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就是為了今日之事嗎?忠心不算什麽,他需要的是能辦事的人,隻要伱劉備還是姓劉的,還是聽從天子的聖旨,那一切都好辦。
“雲長和翼德乃是蓋世猛將,若是能領軍一方,必定能夠建功立業,玄德,你說呢!”秦壽看著身後不遠處的關羽和張飛,目光閃爍。
“隻要二弟和三弟願意,備自然無話可說。”劉備臉上露出一絲溫和的笑容。
“如此甚好。”秦壽大喜。
劉備的心思很簡單,在他看來,隻要讓關羽和張飛兩人領軍,他就能讓將兩人的部下變成自己的,從而擴充自己的力量。
但秦壽會讓他得逞嗎?
隻能說劉備將秦壽想的太簡單了。
就在秦壽等人朝長安而去的時候,長安城內,伏完和董承兩人聯袂進了皇宮。
“陛下。”
兩人恭恭敬敬的朝劉協行了一禮。
和以前相比,劉協整個人氣勢變的不一樣了,麵色紅潤,整個人都胖了許多。
顯然,此刻的天子的狀態還是很不錯的。
“兩位愛卿來宮中所為何事?”劉協很好奇的詢問道。
“陛下,秦壽平定豫州,即將還京了。”董承趕緊說道。
“朕知道啊!內閣已經送來奏章,加封秦壽為司空。”劉協不在意的說道。
他雖然境況得到了改善,但手中的權力卻沒有,所謂的上奏請旨隻是一個流程而已,哪怕他不願意,他還是要加封秦壽的。
“這些亂臣賊子。”伏完惡狠狠的咒罵道。
“陛下,劉備要來了。”董承卻沒有計較這些,驃騎大將軍也好,司空也罷!實際上,在驍騎軍中,這一切都沒有任何區別,反正這一切都是秦壽的。
“劉備是誰?”劉協很好奇的詢問道。
“此人曾經剿滅過黃巾賊寇,先後為安喜縣尉,平原相,後來為陶謙所舉薦,接管徐州。隻是被呂布偷襲,丟了徐州,這次是來進京覲見陛下的。”
“陛下,此人頗有仁德之名,傳聞此人乃是宗室出身,乃是中山靖王之後。”
董承出言說道。
“宗室?我大漢宗室出現了這樣的人物?”劉協很驚訝。
看看現在的漢室天下,宗室之中,有江左劉繇、荊州劉表、巴蜀劉焉,可惜的是,幽州牧劉虞被公孫瓚所殺,不然的話,宗室內還是有幾個人物的。
沒想到,現在又多了一個劉備,還曾經一度執掌徐州。
相比較劉焉等人,前來拜見自己的似乎隻有一個劉備了。
“若是能得其相助,陛下手中的實力將會增加不少,讓此人在外,與陛下相互照應,必定能抵擋秦壽。”伏完建議道。
“此人可在宗譜之上?”劉協雙眼一亮,他也不想成為籠中鳥,若是能像伏完兩人所說的,能聯合劉備,掣肘秦壽,那是再好不過事情了。
雖然秦壽不像董卓、李傕、郭汜之流那樣,欺淩天子,但也沒有將天子放在心上,天子手中更是沒有一點權力。
“這個,陛下,中山靖王一脈子嗣較多,當初在洛陽的時候,董賊一把火燒了洛陽,宗廟受損,宗譜缺失很多,尤其是中山靖王一脈,年代久遠,很難找到。”伏完苦笑道。
雖然劉協和中山靖王是同一個祖宗,都是屬於景帝之後,但劉協屬於長沙定王一脈,間隔實在是太遠了,隻是微薄的血脈聯係而已。
劉協聽了臉上頓時露出沮喪之色,早就出了五服的親戚,能幫助自己嗎?
“陛下,現在我們應該拉攏一切可以拉攏的人,劉備好歹也是劉姓子孫,漢家血脈啊!難道就這樣看著自家江山為他人所奪?而陛下隻要有一絲希望都不能放棄啊!”董承勸說道。
“宗譜能續上嗎?”劉協詢問道。
“可問大宗正。”董承趕緊說道。
“那就就去找大宗正吧!”劉協擺了擺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