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未央宮內,無疑多了一些喜慶。


    一天的時間,在京師的文武百官也知道發生的事情,戰爭並沒有爆發,皇帝也沒有廢除,大漢王朝一切都正常。


    更重要的是,大量的糧草運進了京師,京師的糧價瞬間回落。


    而且,昨天晚上,驍騎軍就在城門口張貼布告,招人。


    招人修葺皇宮、城牆、民宅,招人挖掘護城河,還有招募兵勇等等。


    不僅僅給吃的,還給錢。


    城內的大批的難民紛紛離開內城,前往外城賺錢吃飯。


    “臣謝陛下聖恩。”秦壽麵色平靜,接過聖旨。


    現在隻能希望,那些接到征辟令的人不會理睬對方。這樣一來,秦壽的計劃就會落空,大量的官職就會出現空缺,被滿朝文武所取代。


    “臣舉薦冀州袁紹為大將軍,領冀州牧、鄴侯,舉薦陳留曹操為太尉,領青州牧、即墨侯,孔融還朝為禮部左侍郎;舉薦幽州公孫瓚為征北將軍、漁陽侯。”


    這樣一來,朝中的公卿大臣們才有心思管理朝堂上的事情。


    “授命承天,大皇帝詔曰:論道經邦,任惟勳德…衛將軍秦壽,器宇衝深,智謀英果。…可驃騎大將軍使持節,餘官悉如故。欽此!”


    秦壽的聲音大殿內響起,伏完等人嘴巴張的老大,雙目中閃爍著憤怒之色,五位內閣大學士中四人是秦壽的部下,八部尚書之中七人不是征辟,就是秦壽的部下,屬於帝黨的唯有士孫瑞。


    “卿有何奏章?”劉協麵色一緊,端坐的姿勢都正經了不少。


    幾道聖旨就將群雄的目光從自己身上轉移開來。


    “陛下,臣舉薦劉艾大人為宗正府宗正;伏完大人為少府;董承大人為太常;王邑為大理寺卿。司馬防為光祿寺卿;李文正為都察院監察禦史;樂祥為國子監監正;張時為河東郡守,周異為京兆尹。”


    秦壽又大聲說道。


    大將軍和太尉是朝廷兩個重要職位,一個專司征伐,一個製定策略;不能說誰的職位更高一些,有的時候,大將軍位於太尉之上,有的時候太尉在大將軍之上。


    “陛下,自從黃巾禍亂以來,朝綱不振,固有董卓、李郭之亂,臣欲改百官機製,選拔優秀人才,進入廟堂之上,為陛下分憂。”


    秦壽又大聲說道:“若是如此,朝廷威嚴何在?陛下威儀何在?”


    秦壽一番操作猛如虎,關東群雄將會打的頭破血流。


    “卿所言甚是,準奏。”


    “陛下,臣認為,以後除掉朝廷正是冊封,各地官府無權舉薦、任免官職。”


    按照秦壽的安排,八部九卿五寺二監二院一府中最重要的是八部,隻留了一個刑部給了士孫瑞,實在是太過分了。


    這兩人能搞好關係嗎?


    還有公孫瓚,和幽州牧劉虞關係很差,和袁紹正在廝殺,現在公孫瓚為征北將軍,統領幽、冀、並三州,屯駐薊州。


    都說秦壽手中無人,看看對方手中的人選還是很多的。


    群雄們哪裏還有心思來管朝廷的死活,都恨不得侵占對方的地盤。


    “陛下,臣認為有些不妥。”伏完越眾而出,大聲說道:“陛下,雖然朝廷發出征辟令,但這些名士一向都以抗拒征辟令為榮,所以這些人未必會前來,到時候不僅僅會影響朝廷的運轉,還會損害陛下的名聲。還請陛下明察。”


    楊彪看著眼前的年輕人,心裏麵暗自驚駭。


    秦壽連忙說道:“陛下已經準奏,內閣擬旨,傳之天下。”


    連帶著這些大臣們看著秦壽的臉色都好了許多,最起碼不是西涼兵馬那樣可怕了。


    大殿之上,內侍尖細的聲音響起,傳遍朝堂之上。


    “陛下聖明。”


    秦壽走了出來,渾厚的聲音在大殿上響起。


    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的大將軍和太尉不和,這是很肯定的,東風壓倒西風,或者西風壓倒東風。


    “是啊!大將軍,這些人未必能來啊!還是先從朝中選取官員,等到遇到合適的人選之後,再做決定不遲。”楊彪也是心驚膽戰。


    關鍵的問題是袁紹和曹操是好兄弟,現在被封了大將軍和太尉,倒是誰聽誰的。而冀州和兗州、青州都比較靠近,尤其是青州,有一半是在河北。


    他看了董承一眼,見對方也是睜大著雙眼,頓時生出苦笑。


    按照這樣的設置,公孫瓚可以掌管冀州兵馬,從而公孫瓚就有足夠的理由插手冀州之事了,相信公孫瓚是非常樂意接受的。


    劉協見狀也鬆了一口氣,他也擔心秦壽將自己廢掉,換上劉辯,現在讓他放心了許多,最起碼秦壽接下了自己的詔書,那就是認可自己。


    “另外征辟江淮張昭為吏部尚書、蔡邕為禮部尚書,江淮魯肅為兵部尚書,江淮宗室之後劉曄為工部尚書,徐州張紘戶部尚書,舉薦士孫瑞為刑部尚書,征辟徐州糜竺為商部尚書,征辟京兆杜畿為農部尚書。”


    心中頓時一陣暗罵,皇帝還沒有下達聖旨呢!就稱呼自己的官職來了,這讓他有些尷尬,但不知道怎麽回事,這種新的稱呼,又讓人感到十分舒坦。


    “楊閣老,朝中的官員本就不足,其他的九卿五寺二監二院一府尚且不能足呢!”秦壽提心道。


    整個朝堂之上,傳來一陣陣議論聲,伏完等人麵色蒼白,他不知道,秦壽是哪裏弄來的人選,這裏麵有的人名他是聽過的,有的人名他根本沒聽過。


    劉協本身就聽的迷迷糊糊,聽到“陛下威儀何在”的時候,潛意識大聲喊道。


    “內閣之下,設有八部九卿五寺二監二院一府,協助內閣,處理朝中大事。”


    “陛下,臣有本奏。”


    “臣欲設內閣,賈詡、鍾繇、荀攸、顧雍、楊彪入內閣,稱之為內閣大學士,處理國事。”


    隻是如此一來,冀州、幽州、兗州、青州都將亂成一團,加上現在的徐州等地,關東大地將會亂成一鍋粥。


    眾人聽了臉色再次變了起來。


    楊彪先是一愣,很快就明白,這個“閣老”就是指自己的。


    無一不在顯示著,關中的秩序正在恢複。


    “臣等遵旨。”賈詡也立刻說道。


    劉協睜大著雙眼,頓時忘記自己說什麽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亂臣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墮落的狼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墮落的狼崽並收藏漢末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