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奉再次逃走,等到了第二天上午的時候,再收集兵馬,隻剩下了三萬人,糧草盡數折在夜戰之中,錢財更是丟失。
辛苦了這麽長的時間,最後是什麽都沒有得到。
楊奉氣的差點口吐鮮血。
“將軍,外麵有一人自稱將軍故人求見。”
這個時候,有親兵在帳外說道。
“本將軍的故人?是誰?請他進來。”
楊奉心中很好奇,他哪裏有什麽故人,但還是讓對方走了進來。
“驍騎軍麾下李儒見過將軍。”
李儒一身黑衣,還帶著黑色的鬥篷。
“李儒?董卓麾下李儒?你怎麽會在驍騎軍?”
楊奉很驚訝的望著對方。
“嗬嗬,天下之大,能接納我李儒的人,隻有我家主公。”李儒掀起鬥篷,輕笑道:“天下之大,能接納將軍的人,也隻有我家主公。”
“你讓我投降秦壽?”
楊奉勃然變色,雙目怒視李儒。
“將軍,你現在人困馬乏,麾下士兵對驍騎軍早就是聞風喪膽,如何能與之戰?”李儒輕笑道:“我家主公一人雙騎,現在距離將軍這裏不過五十裏,瞬間殺來,將軍如何能抵擋?”
“將軍這些年縱橫河東、並州,殺戮無數,也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將軍身邊沒有數千士兵保護,瞬間就會各地世家豪族所殺。”
“或許到了最後,隻有數人就可以斬殺將軍,將軍聰慧,想來不會這麽愚蠢吧!”
李儒說的很輕鬆,楊奉聽了卻是滿頭大汗。
這個時候,他才知道秦壽一人雙騎,難怪能這麽快殺到自己身邊。
五十裏是什麽概念,一旦騎兵殺來,自己這邊連整軍的時間都沒有,自己這邊的三萬人,還不夠對方一個衝鋒。
想到自己再次失敗,或許真的隻需要幾個士兵就能解決自己的性命。
“白波軍並非我一人做主,我還需要和眾人商議。”
楊奉歎息道。
他心裏麵已經有了決定,但還要和眾人一起商議一番。
“我家主公說了,將軍願意歸降就更好,若是不願意歸降,也不強求,甚至還有他日東山再起的機會。但主公是有條件的。”李儒也並不在意。
“先生請說。”楊奉目光閃爍。
“滅了這些世家豪族,族中所有盡數斬殺。”
“還有,有些世家的子弟也要誅殺。”
李儒遞給對方一份名單來,上麵密密麻麻的寫著上百人。
“這些人?”楊奉頓時糊塗了。
“這些人都是在當地橫征暴斂,罪大惡極之人,在當地激起民憤之人,你殺了他們,百姓們會感激你的,衛將軍也會感激你的。”
“到時候,你若歸降,這些都是戰功,你若東山再起,我家主公也會放伱離去。”
李儒幽幽的說道。
“原來如此。”楊奉聽了頓時恍然大悟。
不管這些人是什麽身份,是真的罪大惡極也好,或者是一群無辜之人也好,反正都是驍騎軍不好明麵上除掉的人。
秦壽留下自己的性命,就是借自己之手,除掉自己不好除掉的人。
殘暴是自己,好名聲都留給了秦壽。
真是好算計。真陰險。
但自己在乎這些嗎?
自己是白玻賊,人人喊打,哪裏有什麽名聲可言。
現在擺在自己麵前的,要麽是被殺,要麽就是活下來,似乎沒得選。
“這件事情我答應了。”
楊奉知道不僅僅沒的選,就是李樂、胡才等人也是沒得選的,誰不想活下來。現在機會擺在麵前,誰都不會放棄的。
“如此甚好。”李儒站起身來,拱手說道:“那某就等候將軍的消息了。”
說著再次帶上鬥篷告辭而去。
李儒這邊剛走,李樂等人就走了進來。
“楊奉,剛才那人?”胡才迫不及待的詢問道。
大家剛剛戰敗,大營之中就出現一個戴著黑色鬥篷的人,想不注意都難。
“他是李儒,昔日董卓的麾下,現在正在驍騎軍效力的。”楊奉也不隱瞞,將李儒的事情說了一遍。
“他就是李儒啊!衛將軍能收李儒,相比也能接受我們。”李樂頓時歎息道。
“這不是以我們為刀,替他鏟除河東的世家大族大族嗎?”胡才有些不滿了。
“對方的騎兵就在五十裏之外,我們現在是人困馬乏,能和對方相互抗衡嗎?”韓暹幽幽的說道。
楊奉並沒有理睬眾人,而是詢問道:
“現在該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投降也好,東山再起也好,我們現在是沒的選擇。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還有的選嗎?”李樂冷笑道。
眾人聽了也發出一聲歎息來,眾人是沒得選。
“先進攻聞喜。”
楊奉惡狠狠的說道:“聞喜先殺誰?”
“聞喜劉毅。”
李樂取過上麵的名冊,大聲說道。
“那就先殺他。”楊奉目光掃過眾人,大聲說道:“約束下麵的弟兄,從今日起,不該殺的人絕對不能殺,不該動的人,千萬不能動。”
眾人聽了連連點頭。
都到了這種地步了,自己這些人根本就沒有任何選擇,不按照秦壽的命令去做,等待自己等人就是死亡。
最起碼,自己等人的性命可以保住了,至於以後是降,還是其他,那也是以後的事情了。
很快,楊奉就開始整頓兵馬,三萬大軍黑壓壓的朝聞喜殺去。
聞喜令雖然率領城內的守軍抵擋了一陣,甚至還命令豪族派人支持,但都沒有任何用處,楊奉親自領軍進攻,斬殺聞喜令。
然後按照名單,誅殺聞喜劉毅等豪族青壯,得其糧草和錢財,在秦壽大軍到來之前,離開了聞喜,朝汾陰殺去。
秦壽看著眼前的聞喜縣,嘴角抽動了一番。
他的命令是殺了這些青壯,留下老弱,但顯然楊奉這些賊寇,雖然執行了命令,但還是將對方老弱盡數誅殺。
隻是他不知道的,李儒認為留下老弱會有隱患,這才讓楊奉將這些豪族盡數誅殺,免得讓秦壽的以寇為刀計策有漏洞。
畢竟,此事若是傳揚出去了,必定會讓秦壽的名聲受到損害,還不如將所有的罪名都推給楊奉,這些人死不足惜。
(本章完)
辛苦了這麽長的時間,最後是什麽都沒有得到。
楊奉氣的差點口吐鮮血。
“將軍,外麵有一人自稱將軍故人求見。”
這個時候,有親兵在帳外說道。
“本將軍的故人?是誰?請他進來。”
楊奉心中很好奇,他哪裏有什麽故人,但還是讓對方走了進來。
“驍騎軍麾下李儒見過將軍。”
李儒一身黑衣,還帶著黑色的鬥篷。
“李儒?董卓麾下李儒?你怎麽會在驍騎軍?”
楊奉很驚訝的望著對方。
“嗬嗬,天下之大,能接納我李儒的人,隻有我家主公。”李儒掀起鬥篷,輕笑道:“天下之大,能接納將軍的人,也隻有我家主公。”
“你讓我投降秦壽?”
楊奉勃然變色,雙目怒視李儒。
“將軍,你現在人困馬乏,麾下士兵對驍騎軍早就是聞風喪膽,如何能與之戰?”李儒輕笑道:“我家主公一人雙騎,現在距離將軍這裏不過五十裏,瞬間殺來,將軍如何能抵擋?”
“將軍這些年縱橫河東、並州,殺戮無數,也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將軍身邊沒有數千士兵保護,瞬間就會各地世家豪族所殺。”
“或許到了最後,隻有數人就可以斬殺將軍,將軍聰慧,想來不會這麽愚蠢吧!”
李儒說的很輕鬆,楊奉聽了卻是滿頭大汗。
這個時候,他才知道秦壽一人雙騎,難怪能這麽快殺到自己身邊。
五十裏是什麽概念,一旦騎兵殺來,自己這邊連整軍的時間都沒有,自己這邊的三萬人,還不夠對方一個衝鋒。
想到自己再次失敗,或許真的隻需要幾個士兵就能解決自己的性命。
“白波軍並非我一人做主,我還需要和眾人商議。”
楊奉歎息道。
他心裏麵已經有了決定,但還要和眾人一起商議一番。
“我家主公說了,將軍願意歸降就更好,若是不願意歸降,也不強求,甚至還有他日東山再起的機會。但主公是有條件的。”李儒也並不在意。
“先生請說。”楊奉目光閃爍。
“滅了這些世家豪族,族中所有盡數斬殺。”
“還有,有些世家的子弟也要誅殺。”
李儒遞給對方一份名單來,上麵密密麻麻的寫著上百人。
“這些人?”楊奉頓時糊塗了。
“這些人都是在當地橫征暴斂,罪大惡極之人,在當地激起民憤之人,你殺了他們,百姓們會感激你的,衛將軍也會感激你的。”
“到時候,你若歸降,這些都是戰功,你若東山再起,我家主公也會放伱離去。”
李儒幽幽的說道。
“原來如此。”楊奉聽了頓時恍然大悟。
不管這些人是什麽身份,是真的罪大惡極也好,或者是一群無辜之人也好,反正都是驍騎軍不好明麵上除掉的人。
秦壽留下自己的性命,就是借自己之手,除掉自己不好除掉的人。
殘暴是自己,好名聲都留給了秦壽。
真是好算計。真陰險。
但自己在乎這些嗎?
自己是白玻賊,人人喊打,哪裏有什麽名聲可言。
現在擺在自己麵前的,要麽是被殺,要麽就是活下來,似乎沒得選。
“這件事情我答應了。”
楊奉知道不僅僅沒的選,就是李樂、胡才等人也是沒得選的,誰不想活下來。現在機會擺在麵前,誰都不會放棄的。
“如此甚好。”李儒站起身來,拱手說道:“那某就等候將軍的消息了。”
說著再次帶上鬥篷告辭而去。
李儒這邊剛走,李樂等人就走了進來。
“楊奉,剛才那人?”胡才迫不及待的詢問道。
大家剛剛戰敗,大營之中就出現一個戴著黑色鬥篷的人,想不注意都難。
“他是李儒,昔日董卓的麾下,現在正在驍騎軍效力的。”楊奉也不隱瞞,將李儒的事情說了一遍。
“他就是李儒啊!衛將軍能收李儒,相比也能接受我們。”李樂頓時歎息道。
“這不是以我們為刀,替他鏟除河東的世家大族大族嗎?”胡才有些不滿了。
“對方的騎兵就在五十裏之外,我們現在是人困馬乏,能和對方相互抗衡嗎?”韓暹幽幽的說道。
楊奉並沒有理睬眾人,而是詢問道:
“現在該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投降也好,東山再起也好,我們現在是沒的選擇。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還有的選嗎?”李樂冷笑道。
眾人聽了也發出一聲歎息來,眾人是沒得選。
“先進攻聞喜。”
楊奉惡狠狠的說道:“聞喜先殺誰?”
“聞喜劉毅。”
李樂取過上麵的名冊,大聲說道。
“那就先殺他。”楊奉目光掃過眾人,大聲說道:“約束下麵的弟兄,從今日起,不該殺的人絕對不能殺,不該動的人,千萬不能動。”
眾人聽了連連點頭。
都到了這種地步了,自己這些人根本就沒有任何選擇,不按照秦壽的命令去做,等待自己等人就是死亡。
最起碼,自己等人的性命可以保住了,至於以後是降,還是其他,那也是以後的事情了。
很快,楊奉就開始整頓兵馬,三萬大軍黑壓壓的朝聞喜殺去。
聞喜令雖然率領城內的守軍抵擋了一陣,甚至還命令豪族派人支持,但都沒有任何用處,楊奉親自領軍進攻,斬殺聞喜令。
然後按照名單,誅殺聞喜劉毅等豪族青壯,得其糧草和錢財,在秦壽大軍到來之前,離開了聞喜,朝汾陰殺去。
秦壽看著眼前的聞喜縣,嘴角抽動了一番。
他的命令是殺了這些青壯,留下老弱,但顯然楊奉這些賊寇,雖然執行了命令,但還是將對方老弱盡數誅殺。
隻是他不知道的,李儒認為留下老弱會有隱患,這才讓楊奉將這些豪族盡數誅殺,免得讓秦壽的以寇為刀計策有漏洞。
畢竟,此事若是傳揚出去了,必定會讓秦壽的名聲受到損害,還不如將所有的罪名都推給楊奉,這些人死不足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