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驍騎將軍派人求見。”
太師府,董卓懶洋洋的躺在床榻之上。他現在是越來越肥胖了。
“秦宜祿?讓他進來。”
董卓滿不在乎的擺了擺手,現在他躲在關中,天下的一切似乎和他沒有半點關係。
“下官鍾繇拜見太師。”
鍾繇暗中打量了董卓一眼,看見對方懶洋洋的模樣,心中一陣鄙薄。
“秦宜祿讓你來幹什麽?”董卓詢問道。
“將軍在洛陽興建了書院,十天之後將開始招收門徒,想請蔡中郎前往書院,授課一次。然後親自送其返回長安。”
鍾繇趕緊說道。
“書院?”董卓聽了更是不在乎了,當下說道:“告訴秦宜祿,沒事不要鼓搗這些東西,盡快幫助老夫平定關東鼠輩才是正理。”
“是,是,下官回去之後,自會稟報將軍。”
鍾繇趕緊說道。
“回去吧!記住了,到時候將蔡中郎送回來,朝廷的規矩不能壞。”
董卓身心疲憊,懶洋洋的讓鍾繇退了下去。
還以為是什麽大事,沒想到秦壽如此大張旗鼓的居然是為了一個書院。
“下官告退。”
鍾繇心中暗自感歎,如此人物,焉能不敗。
荀攸府邸,鍾繇將自己來長安的事情說了一遍。
“主公在潁川受了冷遇,這才萌生了興建書院的想法,加上也找個借口讓蔡中郎前往洛陽,離開這是非之地。”荀攸苦笑道。
他雖然是在長安,但潁川的事情他是知道的。
心中氣惱之餘,更多的是無奈。
“這些人目光短淺,日後自然知道主公的強大之處。”鍾繇反而不在意的說道:“這些人遲早會後悔的。”
“王允兩天前宴請了呂布。準備將他的義女嫁給呂布。”荀攸低聲說道:“他的計劃已經開始了。”
“美人計,對方被或許不行,但對付的董卓和呂布兩人綽綽有餘。”鍾繇不屑的說道。
這個消息一早就傳到洛陽,秦風傳來的消息是王允私下裏選義女,秦壽就斷定,王允已經準備行動了。所以才了鍾繇之行。
“公達,接下來你可要小心了。”鍾繇有些擔心的望著對方,說道:“李傕郭汜等人可是殘暴凶徒,若是有危險,立刻離開長安。”
“元常,你就放心就是了。不會有人任何問題的。”
荀攸臉上卻露出興奮之色,一想到這樣的大事將會在自己手上發生,甚至還是自己親自謀劃的,荀攸心裏麵就充斥著興奮,恨不得事情馬上就要發生。
“主公很快就會西進。”鍾繇幽幽的望著遠方。
“張濟和徐榮那邊可安排好了,可不能出現任何問題啊!”荀攸有些擔心。
“主公現在為都督,都督兩軍兵馬,他們若是讚同自然是好事,若是不讚同,那就不要怪主公了。”鍾繇目光中多了一些殺機。
雖然秦壽為都督,但張濟和徐榮兩個都是董卓的心腹大將,未必會聽從秦壽的調遣,最大可能還是會刀兵相向的。
荀攸點點頭。
蔡邕在鍾繇的護衛下,離開了的長安,朝洛陽而去。在臨走的時候,還向董卓拜別。
他並不知道這將是他最後一次見董卓。
在前往洛陽的途中,他還寫信給自己的弟子顧雍,讓他前往洛陽,和自己在洛陽相會。
初平三年四月,蔡邕到達洛陽,受到秦壽等人的熱烈歡迎。
“嶽丈翁,以後幹脆就留在洛陽吧!”
秦壽笑嗬嗬的說道:“嶽丈翁若是留在洛陽,相信洛陽的士子們肯定很高興的。”
“是啊!爹,不如留在洛陽吧!也好讓女兒照顧您。”蔡昭姬右手撫摸著腹部,那裏有一個小生命即將出世。
蔡邕聽了微微一笑,說道:“我離開洛陽很久,當初離開的時候,洛陽城一片殘破,沒想到再次來的時候,其繁華程度絲毫不下於當年了。”
“都是元常和文和的功勞,小婿隻管行軍打仗,讓嶽丈翁見笑了。”秦壽解釋道,言辭之間,略顯尷尬。
“身為上位者,掌控大局,掌控最重要的東西就行了,若是什麽事情都自己來,那是一個失敗的上位者,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這才是伱應該做的事情。”
蔡邕卻是讚同秦壽的話。
“嶽丈翁所言甚是。”秦壽聽了很驚訝,眼前蔡邕的觀點說的很有道理。
“你讓我來洛陽,除掉給你的書院增加一點名聲外,恐怕還有其他的目的吧!”蔡邕雙目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說道:“若僅僅是書院的事情,你不會讓鍾繇前去接我的。”
秦壽聽了很驚訝。
這個時候他才明白,眼前的蔡邕絕對不簡單,可能不僅僅是文學大家這麽簡單,甚至還是一個多麵人才。
想來也是,這個時候的文人並不僅僅是文人,上陣殺敵,下馬治民,這才是真正的文人,蔡邕能有這麽大的名聲,恐怕自己也是不簡單的。
“長安城風雲變幻,恐怕有大事發生,小婿擔心嶽丈翁的安全,所以才會讓人將嶽丈翁請來,免得發生什麽意外。”秦壽笑眯眯的解釋道。
既然已經來到了洛陽,那就是不可能返回長安了。
蔡邕聽了頓時歎了口氣。
說道:“我在長安的時候,聽說你劫掠關東,強行遷徙百姓前往洛陽,興建城池,發展水利,重新丈量田畝,就知道你的心思,你不僅僅隻是想著做一個守將,你想得到的更多。”
“天下像你這樣的人很多,我並沒有說什麽。”
蔡邕長歎大歐安。
他雖然專注學問,但並不是傻子,相反,還非常的聰明,來到洛陽之後,他就堅定自己心中所想,這秦宜祿果然是有野心。
但蔡邕並沒有說什麽,天下之大,像秦壽這樣的人太多了,蔡邕自己也沒有辦法阻止。
“多謝嶽丈翁理解,這天下,我不奪,別人也回去奪的。若是不想將自己的性命放在別人手中,隻能自己在亂世之中殺出一條血路來。”秦壽正容道。
蔡邕聽了,看了自己女兒一眼,最後還是化成了一聲長歎,他已經沒辦法阻止了。
(本章完)
太師府,董卓懶洋洋的躺在床榻之上。他現在是越來越肥胖了。
“秦宜祿?讓他進來。”
董卓滿不在乎的擺了擺手,現在他躲在關中,天下的一切似乎和他沒有半點關係。
“下官鍾繇拜見太師。”
鍾繇暗中打量了董卓一眼,看見對方懶洋洋的模樣,心中一陣鄙薄。
“秦宜祿讓你來幹什麽?”董卓詢問道。
“將軍在洛陽興建了書院,十天之後將開始招收門徒,想請蔡中郎前往書院,授課一次。然後親自送其返回長安。”
鍾繇趕緊說道。
“書院?”董卓聽了更是不在乎了,當下說道:“告訴秦宜祿,沒事不要鼓搗這些東西,盡快幫助老夫平定關東鼠輩才是正理。”
“是,是,下官回去之後,自會稟報將軍。”
鍾繇趕緊說道。
“回去吧!記住了,到時候將蔡中郎送回來,朝廷的規矩不能壞。”
董卓身心疲憊,懶洋洋的讓鍾繇退了下去。
還以為是什麽大事,沒想到秦壽如此大張旗鼓的居然是為了一個書院。
“下官告退。”
鍾繇心中暗自感歎,如此人物,焉能不敗。
荀攸府邸,鍾繇將自己來長安的事情說了一遍。
“主公在潁川受了冷遇,這才萌生了興建書院的想法,加上也找個借口讓蔡中郎前往洛陽,離開這是非之地。”荀攸苦笑道。
他雖然是在長安,但潁川的事情他是知道的。
心中氣惱之餘,更多的是無奈。
“這些人目光短淺,日後自然知道主公的強大之處。”鍾繇反而不在意的說道:“這些人遲早會後悔的。”
“王允兩天前宴請了呂布。準備將他的義女嫁給呂布。”荀攸低聲說道:“他的計劃已經開始了。”
“美人計,對方被或許不行,但對付的董卓和呂布兩人綽綽有餘。”鍾繇不屑的說道。
這個消息一早就傳到洛陽,秦風傳來的消息是王允私下裏選義女,秦壽就斷定,王允已經準備行動了。所以才了鍾繇之行。
“公達,接下來你可要小心了。”鍾繇有些擔心的望著對方,說道:“李傕郭汜等人可是殘暴凶徒,若是有危險,立刻離開長安。”
“元常,你就放心就是了。不會有人任何問題的。”
荀攸臉上卻露出興奮之色,一想到這樣的大事將會在自己手上發生,甚至還是自己親自謀劃的,荀攸心裏麵就充斥著興奮,恨不得事情馬上就要發生。
“主公很快就會西進。”鍾繇幽幽的望著遠方。
“張濟和徐榮那邊可安排好了,可不能出現任何問題啊!”荀攸有些擔心。
“主公現在為都督,都督兩軍兵馬,他們若是讚同自然是好事,若是不讚同,那就不要怪主公了。”鍾繇目光中多了一些殺機。
雖然秦壽為都督,但張濟和徐榮兩個都是董卓的心腹大將,未必會聽從秦壽的調遣,最大可能還是會刀兵相向的。
荀攸點點頭。
蔡邕在鍾繇的護衛下,離開了的長安,朝洛陽而去。在臨走的時候,還向董卓拜別。
他並不知道這將是他最後一次見董卓。
在前往洛陽的途中,他還寫信給自己的弟子顧雍,讓他前往洛陽,和自己在洛陽相會。
初平三年四月,蔡邕到達洛陽,受到秦壽等人的熱烈歡迎。
“嶽丈翁,以後幹脆就留在洛陽吧!”
秦壽笑嗬嗬的說道:“嶽丈翁若是留在洛陽,相信洛陽的士子們肯定很高興的。”
“是啊!爹,不如留在洛陽吧!也好讓女兒照顧您。”蔡昭姬右手撫摸著腹部,那裏有一個小生命即將出世。
蔡邕聽了微微一笑,說道:“我離開洛陽很久,當初離開的時候,洛陽城一片殘破,沒想到再次來的時候,其繁華程度絲毫不下於當年了。”
“都是元常和文和的功勞,小婿隻管行軍打仗,讓嶽丈翁見笑了。”秦壽解釋道,言辭之間,略顯尷尬。
“身為上位者,掌控大局,掌控最重要的東西就行了,若是什麽事情都自己來,那是一個失敗的上位者,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這才是伱應該做的事情。”
蔡邕卻是讚同秦壽的話。
“嶽丈翁所言甚是。”秦壽聽了很驚訝,眼前蔡邕的觀點說的很有道理。
“你讓我來洛陽,除掉給你的書院增加一點名聲外,恐怕還有其他的目的吧!”蔡邕雙目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說道:“若僅僅是書院的事情,你不會讓鍾繇前去接我的。”
秦壽聽了很驚訝。
這個時候他才明白,眼前的蔡邕絕對不簡單,可能不僅僅是文學大家這麽簡單,甚至還是一個多麵人才。
想來也是,這個時候的文人並不僅僅是文人,上陣殺敵,下馬治民,這才是真正的文人,蔡邕能有這麽大的名聲,恐怕自己也是不簡單的。
“長安城風雲變幻,恐怕有大事發生,小婿擔心嶽丈翁的安全,所以才會讓人將嶽丈翁請來,免得發生什麽意外。”秦壽笑眯眯的解釋道。
既然已經來到了洛陽,那就是不可能返回長安了。
蔡邕聽了頓時歎了口氣。
說道:“我在長安的時候,聽說你劫掠關東,強行遷徙百姓前往洛陽,興建城池,發展水利,重新丈量田畝,就知道你的心思,你不僅僅隻是想著做一個守將,你想得到的更多。”
“天下像你這樣的人很多,我並沒有說什麽。”
蔡邕長歎大歐安。
他雖然專注學問,但並不是傻子,相反,還非常的聰明,來到洛陽之後,他就堅定自己心中所想,這秦宜祿果然是有野心。
但蔡邕並沒有說什麽,天下之大,像秦壽這樣的人太多了,蔡邕自己也沒有辦法阻止。
“多謝嶽丈翁理解,這天下,我不奪,別人也回去奪的。若是不想將自己的性命放在別人手中,隻能自己在亂世之中殺出一條血路來。”秦壽正容道。
蔡邕聽了,看了自己女兒一眼,最後還是化成了一聲長歎,他已經沒辦法阻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