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和蔡邕父女聊天是很痛苦的,索性是,秦壽雖然會吟詩作賦,但偶爾也能來上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類的經典來,倒是能勉強過關。
所以三人的聊天還是和和諧的。
一個時辰之後,蔡邕父女兩人親自將秦壽送出了府門。
第二天一早,王允就急急忙忙的衝了進來。
“伯喈兄,伯喈兄。”
王允將下人推開,神情有些不善。
“子師,何事如此慌亂?”
蔡邕笑嗬嗬的迎了出來。
“伯喈,你可是答應了,將昭姬許配給秦壽秦宜祿了?”王允迫不及待的詢問道:“你也是士林中的魁首了,是怎麽教女兒的,怎麽可以讓昭姬和秦壽有私情呢?”
“說,當初是不是秦壽逼迫的?若是如此,我立刻去找丞相。”
王允雙目中噴出怒火,蔡昭姬是何許人也,豈能嫁給秦壽這樣的武夫,更何況,對方還是董卓手下的大將,更是不行了。
“子師,何出此言啊?我何時說要將昭姬許配給秦宜祿了?”
蔡邕聽了十分不解。
他承認,秦壽在某些方麵是還不錯,但秦壽已經成親,就這一點,就足以讓他熄滅心中的念頭。
“果真沒有?”王允用懷疑的眼神看著蔡邕,說道:“你不是已經接收了他的彩禮了嗎?而且交談甚歡啊!”
“這,這何出此言啊!”蔡邕頓時感覺到自己十分憋屈,不過是和秦壽見了一麵而已,就傳來這樣的言論。
“哎!伱現在說什麽都已經遲了,現在整個長安城都已經傳遍了,說你蔡邕已經答應了秦壽的求親。並且還說當初在洛陽,昭姬被俘的時候,兩人就已經私定終身了,甚至,甚至還有人說,昭姬已經,已經有孕在身。”王允冷哼道。
一邊的蔡邕聽了卻是氣的渾身顫抖,雙目中噴出火光。
蔡昭姬就是他的逆鱗,現在卻被人如此編排,這讓他如何能忍受的住。
“是誰,是誰?老夫要殺了他。”
蔡邕大聲咆哮道。
他寧可自己受委屈,也不願意讓自己女兒首次不白之冤。
“現在怎麽殺啊!流言都已經傳遍了整個長安城了。”王允苦笑道:“就算你殺了這些人,難道還能改變事實不成?”
“子師,現在該怎麽辦?”蔡邕這下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這。”王允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大人,丞相府派人來了。是李儒大人。”
就在這個時候,外麵有門房大聲稟報道。
“啊!”蔡邕和王允神情一愣,不敢怠慢,趕緊迎了出去。
“恭喜蔡大人,賀喜蔡大人,相國聽說老大人要和驍騎將軍結親,心中十分高興,特地讓下官送來禮物,有錢五百萬、蜀錦五十匹、綢五十緞、布五十匹、佩玉兩枚。”
李儒臉上堆滿了笑容,每說上一句,就有下人將禮物奉上。
“這,這,李大人,這隻是一個誤會。”
蔡邕頓時不知道如何是好。
“老大人,下官先行告辭了,等昭姬小姐出嫁之日,丞相會親自來討一杯喜酒。哈哈,告辭,告辭。”
李儒不管對方是不是真的誤會,而是笑嗬嗬的轉身離去。
留下了麵麵相覷的兩人。
“對了,天子隨後會下聖旨前來。”
走到門口,李儒忽然想到了什麽,又回頭笑道。
“故意的,一定是故意的,肯定是此人所為。”
王允望著對方的背影,頓時大聲怒吼道。
蔡邕也是麵色陰沉,他不是傻子,而且還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從這件事情的背後瞬間發現了問題。
董卓讓自己人和蔡氏結親,就是為了拉攏自己,讓士人親近董卓,這種情況可能嗎?蔡邕又豈會幫助董卓成事。
“子師,現在該怎麽辦?”蔡邕皺著眉頭詢問道。
碰到這種情況,他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王允聽了一陣苦笑,望著蔡邕,說道:“無法可解,除掉嫁女之外,就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既然李儒這麽說,那天子的聖旨肯定會到來,天子不過是董卓手中的棋子而已,董卓的話就是聖旨。
王允認為這分明就是董卓故意如此,讓自己的部將迎娶蔡昭姬,加深雙方的聯係,提高自己的名聲。
“聖旨到。高陽鄉侯接旨。”
果然,兩人話音剛落,聖旨就來了。
“奉天承運,大皇帝詔,今有高陽鄉侯之女溫良賢淑…特賜婚於驍騎將軍秦壽,鸞鳳和鳴…欽此!”
內侍手執聖旨,陰陽頓挫,將聖旨念誦了一遍,然後朝身後招了招,就見幾名內侍又奉上禮物,無非錦緞絲綢等等。
“恭喜侯爺,賀喜侯爺。”
內侍臉上堆滿了笑容。
蔡邕卻是滿臉的苦澀。
雖然有聖旨賜婚,自家女兒也不可能為他人做小,但這樁婚姻,自己是非常不願意的,卻又無可奈何。
“臣領旨謝恩。”
蔡邕隻能接了聖旨,又讓人送上錢財,將內侍送走。
“子師,老夫這下上當了。”蔡邕看著手中的聖旨,苦笑道。
“伯喈,當初洛陽城,你就不應該來,現在自己陷進去了,連昭姬也陷進去了。”王允苦笑道。
蔡邕聽了隻能是連連點頭,現在聖旨已下,一切都已經遲了,想後悔都是不可能的。
這個時候,遠處有騎兵飛奔而來,蔡邕望去,為首之人不是秦壽又是誰。
“晚輩見過蔡中郎,晚輩慚愧,連累了中郎和昭姬小姐了。”
秦壽翻身下馬,俊臉上露出慚愧之色。
“驍騎將軍,老夫還沒有恭喜你呢!”蔡邕還沒有說話,一邊的王允卻冷笑道:“隻是你們用這種手段欺負一個老實人,是不是太無恥了?”
君子欺之以方,蔡邕就是一個君子。
“王司徒是不是誤會末將了。”
秦壽自然不會承認這裏麵有自己的一份功勞,還是裝著一副不知情的模樣。
“你自己心知肚明。”王允冷哼道。
“秦壽,既然聖旨已下,老夫遵旨行事,你去準備吧!”
蔡邕用複雜的眼神看著的秦壽一眼。
“小婿拜見嶽父大人。”
秦壽先是一愣,很快就應了下來。
(本章完)
所以三人的聊天還是和和諧的。
一個時辰之後,蔡邕父女兩人親自將秦壽送出了府門。
第二天一早,王允就急急忙忙的衝了進來。
“伯喈兄,伯喈兄。”
王允將下人推開,神情有些不善。
“子師,何事如此慌亂?”
蔡邕笑嗬嗬的迎了出來。
“伯喈,你可是答應了,將昭姬許配給秦壽秦宜祿了?”王允迫不及待的詢問道:“你也是士林中的魁首了,是怎麽教女兒的,怎麽可以讓昭姬和秦壽有私情呢?”
“說,當初是不是秦壽逼迫的?若是如此,我立刻去找丞相。”
王允雙目中噴出怒火,蔡昭姬是何許人也,豈能嫁給秦壽這樣的武夫,更何況,對方還是董卓手下的大將,更是不行了。
“子師,何出此言啊?我何時說要將昭姬許配給秦宜祿了?”
蔡邕聽了十分不解。
他承認,秦壽在某些方麵是還不錯,但秦壽已經成親,就這一點,就足以讓他熄滅心中的念頭。
“果真沒有?”王允用懷疑的眼神看著蔡邕,說道:“你不是已經接收了他的彩禮了嗎?而且交談甚歡啊!”
“這,這何出此言啊!”蔡邕頓時感覺到自己十分憋屈,不過是和秦壽見了一麵而已,就傳來這樣的言論。
“哎!伱現在說什麽都已經遲了,現在整個長安城都已經傳遍了,說你蔡邕已經答應了秦壽的求親。並且還說當初在洛陽,昭姬被俘的時候,兩人就已經私定終身了,甚至,甚至還有人說,昭姬已經,已經有孕在身。”王允冷哼道。
一邊的蔡邕聽了卻是氣的渾身顫抖,雙目中噴出火光。
蔡昭姬就是他的逆鱗,現在卻被人如此編排,這讓他如何能忍受的住。
“是誰,是誰?老夫要殺了他。”
蔡邕大聲咆哮道。
他寧可自己受委屈,也不願意讓自己女兒首次不白之冤。
“現在怎麽殺啊!流言都已經傳遍了整個長安城了。”王允苦笑道:“就算你殺了這些人,難道還能改變事實不成?”
“子師,現在該怎麽辦?”蔡邕這下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這。”王允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大人,丞相府派人來了。是李儒大人。”
就在這個時候,外麵有門房大聲稟報道。
“啊!”蔡邕和王允神情一愣,不敢怠慢,趕緊迎了出去。
“恭喜蔡大人,賀喜蔡大人,相國聽說老大人要和驍騎將軍結親,心中十分高興,特地讓下官送來禮物,有錢五百萬、蜀錦五十匹、綢五十緞、布五十匹、佩玉兩枚。”
李儒臉上堆滿了笑容,每說上一句,就有下人將禮物奉上。
“這,這,李大人,這隻是一個誤會。”
蔡邕頓時不知道如何是好。
“老大人,下官先行告辭了,等昭姬小姐出嫁之日,丞相會親自來討一杯喜酒。哈哈,告辭,告辭。”
李儒不管對方是不是真的誤會,而是笑嗬嗬的轉身離去。
留下了麵麵相覷的兩人。
“對了,天子隨後會下聖旨前來。”
走到門口,李儒忽然想到了什麽,又回頭笑道。
“故意的,一定是故意的,肯定是此人所為。”
王允望著對方的背影,頓時大聲怒吼道。
蔡邕也是麵色陰沉,他不是傻子,而且還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從這件事情的背後瞬間發現了問題。
董卓讓自己人和蔡氏結親,就是為了拉攏自己,讓士人親近董卓,這種情況可能嗎?蔡邕又豈會幫助董卓成事。
“子師,現在該怎麽辦?”蔡邕皺著眉頭詢問道。
碰到這種情況,他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王允聽了一陣苦笑,望著蔡邕,說道:“無法可解,除掉嫁女之外,就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既然李儒這麽說,那天子的聖旨肯定會到來,天子不過是董卓手中的棋子而已,董卓的話就是聖旨。
王允認為這分明就是董卓故意如此,讓自己的部將迎娶蔡昭姬,加深雙方的聯係,提高自己的名聲。
“聖旨到。高陽鄉侯接旨。”
果然,兩人話音剛落,聖旨就來了。
“奉天承運,大皇帝詔,今有高陽鄉侯之女溫良賢淑…特賜婚於驍騎將軍秦壽,鸞鳳和鳴…欽此!”
內侍手執聖旨,陰陽頓挫,將聖旨念誦了一遍,然後朝身後招了招,就見幾名內侍又奉上禮物,無非錦緞絲綢等等。
“恭喜侯爺,賀喜侯爺。”
內侍臉上堆滿了笑容。
蔡邕卻是滿臉的苦澀。
雖然有聖旨賜婚,自家女兒也不可能為他人做小,但這樁婚姻,自己是非常不願意的,卻又無可奈何。
“臣領旨謝恩。”
蔡邕隻能接了聖旨,又讓人送上錢財,將內侍送走。
“子師,老夫這下上當了。”蔡邕看著手中的聖旨,苦笑道。
“伯喈,當初洛陽城,你就不應該來,現在自己陷進去了,連昭姬也陷進去了。”王允苦笑道。
蔡邕聽了隻能是連連點頭,現在聖旨已下,一切都已經遲了,想後悔都是不可能的。
這個時候,遠處有騎兵飛奔而來,蔡邕望去,為首之人不是秦壽又是誰。
“晚輩見過蔡中郎,晚輩慚愧,連累了中郎和昭姬小姐了。”
秦壽翻身下馬,俊臉上露出慚愧之色。
“驍騎將軍,老夫還沒有恭喜你呢!”蔡邕還沒有說話,一邊的王允卻冷笑道:“隻是你們用這種手段欺負一個老實人,是不是太無恥了?”
君子欺之以方,蔡邕就是一個君子。
“王司徒是不是誤會末將了。”
秦壽自然不會承認這裏麵有自己的一份功勞,還是裝著一副不知情的模樣。
“你自己心知肚明。”王允冷哼道。
“秦壽,既然聖旨已下,老夫遵旨行事,你去準備吧!”
蔡邕用複雜的眼神看著的秦壽一眼。
“小婿拜見嶽父大人。”
秦壽先是一愣,很快就應了下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