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上馬餃子下馬麵
爬錯床後閃婚兵王被寵得無法無天 作者:柳又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二家的,吃完飯去我那兒,幫著打掃衛生收拾家”。
顧老太太在兒子家吃完飯,走的時候撂下一句話。
“娘,這不年不節,也不結婚娶媳婦,打掃衛生收拾家幹啥”?
崔桂蘭一邊剔牙,一邊納悶。
“就知道剔你那口牙,趕明兒可別當著外人的麵,吃飯的時候也剔牙,真是的!怎麽老是狗肉上不了席麵”?
“啥?趕明兒有外人來?啥人來,還得這麽講究”?
崔桂蘭被婆婆呲嗒慣了,已經有了免疫力,不在乎,也不生氣。
“你問那麽多幹嘛?別剔你那口牙了,趕緊吃飯,吃完了好幹活”。
下達完命令,老太太背著手走了。
顧老太太沾孫子的光,現在吃飯不用自己動手做了,一天三頓都在兒子家吃。
顧北揚返回部隊時說的那句,“二叔,奶奶就拜托您和二嬸了”,顧建設一直謹記在心。
這麽多年了,老娘幾乎沒用他照顧過。
大哥大嫂在世時,老娘都是他們在照顧,他們走了後,老太太又是他們的兒子在照顧。
現在,他們的三個兒子,老大不中用,老二兩口子沒了,老三帶著媳婦兒和二哥家的倆孩子去了部隊。
顧建設覺得,照顧老娘的擔子應該由自己接下來了。
不然,百年後見到大哥大嫂,他沒臉開口說話。
幡然醒悟後,二叔顧建設接下了照顧老娘的擔子 。
崔桂蘭對此沒有異議。
她雖然大嘴巴,說話經常跑偏,但沒啥彎彎繞,伺候起婆婆來還是很盡心的。
老太太雖然還是會不時地呲嗒她幾句,但對她的態度比之前好多了。
二嬸娘來到老太太這裏時,馬蘭花已經帶著幾個手腳麻利的女人早來了,老太太還叫來了幾個本家孫媳婦。
大家灑水掃地,擦窗抹桌子,熱火朝天地忙活起來。
沒費太多功夫,顧家小院就變得窗明幾淨,一塵不染了。
馬蘭花是個細心人,在她的指揮下,幾個女人連屋裏的犄角旮旯,甚至是老鼠窟窿都摳了一遍。
崔桂蘭有點看不過去,一邊洗抹布,一邊嘮叨:“要來啥大人物?還得這麽講究?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崔桂蘭嘟嘟囔囔,不僅僅是心裏憋著疑問,還因為氣不順
——自己是老顧家的兒媳婦,還是馬蘭花是老顧家的兒媳婦?
——馬蘭花一個外姓人,自己不但要給她打下手,還要被她吆來喝去的,婆婆也太不把自己當回事了吧?
——自己白一天三頓伺候她吃喝,怎麽不叫馬蘭花伺候她?
兒媳婦那點小心思,顧老太太心裏明鏡似的。
“老二家的,你嘟啦啥?這麽一收拾,家裏幹幹淨淨,清清爽爽的多好”。
“你也不出去看看,村裏有幾戶像你們家那樣的,屋裏屋外邋遢地像豬窩一樣,哼!我都不稀說你”。
講真,老太太如果不是一個人開灶嫌麻煩,還真不願意在兒子家吃飯。
她這兒媳婦衛生邋遢地像個豬窩就罷了,烀個餅子硬的扔到豬圈能打折豬腿,有一回她掰下一塊來添進嘴裏,差點把牙咯掉。
老顧家一大一小倆兒媳婦,比起來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她那大兒媳婦,人美心善愛幹淨,手巧的見個飛鳥都能落個樣,這小兒媳婦,哎......
老太太都不知道該拿啥話來形容她這小兒媳婦了......
也不知道咋回事,老太太從聽說家裏要來人,就一直在想她那早逝的長子長媳。
想得都有點心慌意亂......
這二兒媳還沒點眼力見的閉著眼往槍口上撞,這不是明擺著給自己添堵,自個兒找呲嗒挨嗎?
被婆婆在外人麵前一頓數落加呲嗒,崔桂蘭有點訕訕,黑著臉躲到一邊,等待另行分配任務。
......
下午五點多鍾,趙書記忙完事,急匆匆地趕來了。
一下午,他都在考慮如何招待老革命一行。
走進院子,看屋裏屋外收拾的一塵不染,他朝自家老婆笑了笑,然後又問老太太:“嬸子,是不是還得把千樾姥爺那房子收拾一下”?
“衛國,你的意思是......”
老太太不解其意。
“嬸子,是這樣的,我尋思著,要是客人晚上不走了,想住下的話,咱們好有個準備”。
上麵說了,來的不止是老革命自己,而是一行人。
“好!衛國,還是你想的周到,那就趕緊去收拾”。
老太太找出鑰匙來,馬蘭花接過後帶著幾個女人忙活去了......
衛生收拾幹淨了,住宿也有了著落,趙書記又跟老太太商量明天的飯菜規格。
“衛國,明天的飯菜簡單點就行了”。
“不是說來的是老革命嗎?咱要是把飯菜弄豐盛了,人家說不定還不高興呢”。
老太太當婦救會主任那會兒,接觸過不少首長,他們都樸實的很。
再說了,就是想大魚大肉地招待客人,來不及,也搞不來呀。
“嬸子,簡單點也得差不多,咱魯省人待客向來不含糊”。
趙衛國撓著頭皮——這件事來的突然,有點不太好辦哈。
“衛國,咱魯省人待客講究‘上馬餃子下馬麵’,明天中午咱們以麵條為主,餃子為輔,再配幾樣簡單小菜,你說咋樣”?
人老成精,關鍵時候,還得老太太拍板拿主意。
“嬸子,這是個好主意!我看這樣行”!
趙書記“啪”的一下拍響大腿:“那咱就說定了,我明天一早就安排人去鎮上多割點肉,買點菜,中午讓馬蘭花掌廚”。
“做打鹵麵是她的拿手戲,她打鹵,找兩個手藝好的婦女擀麵條”。
“好,那就麻煩你們兩口子了”。
老太太感激地看著這個比兒子還貼心的大侄子。
“娘,明天一早我讓您兒子殺隻雞,我還曬了一些幹豆角,讓那馬蘭花做個豆角雞丁鹵”。
人家外姓人都在出錢出力,忙前忙後的,自己一直縮著頭裝土鱉,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關鍵時候,崔桂蘭也不想掉鏈子。
“老二家的,那可得說好了哈,別睡了一覺,第二天你又變卦了”。
老太太半信半疑地看著兒媳婦......
顧老太太在兒子家吃完飯,走的時候撂下一句話。
“娘,這不年不節,也不結婚娶媳婦,打掃衛生收拾家幹啥”?
崔桂蘭一邊剔牙,一邊納悶。
“就知道剔你那口牙,趕明兒可別當著外人的麵,吃飯的時候也剔牙,真是的!怎麽老是狗肉上不了席麵”?
“啥?趕明兒有外人來?啥人來,還得這麽講究”?
崔桂蘭被婆婆呲嗒慣了,已經有了免疫力,不在乎,也不生氣。
“你問那麽多幹嘛?別剔你那口牙了,趕緊吃飯,吃完了好幹活”。
下達完命令,老太太背著手走了。
顧老太太沾孫子的光,現在吃飯不用自己動手做了,一天三頓都在兒子家吃。
顧北揚返回部隊時說的那句,“二叔,奶奶就拜托您和二嬸了”,顧建設一直謹記在心。
這麽多年了,老娘幾乎沒用他照顧過。
大哥大嫂在世時,老娘都是他們在照顧,他們走了後,老太太又是他們的兒子在照顧。
現在,他們的三個兒子,老大不中用,老二兩口子沒了,老三帶著媳婦兒和二哥家的倆孩子去了部隊。
顧建設覺得,照顧老娘的擔子應該由自己接下來了。
不然,百年後見到大哥大嫂,他沒臉開口說話。
幡然醒悟後,二叔顧建設接下了照顧老娘的擔子 。
崔桂蘭對此沒有異議。
她雖然大嘴巴,說話經常跑偏,但沒啥彎彎繞,伺候起婆婆來還是很盡心的。
老太太雖然還是會不時地呲嗒她幾句,但對她的態度比之前好多了。
二嬸娘來到老太太這裏時,馬蘭花已經帶著幾個手腳麻利的女人早來了,老太太還叫來了幾個本家孫媳婦。
大家灑水掃地,擦窗抹桌子,熱火朝天地忙活起來。
沒費太多功夫,顧家小院就變得窗明幾淨,一塵不染了。
馬蘭花是個細心人,在她的指揮下,幾個女人連屋裏的犄角旮旯,甚至是老鼠窟窿都摳了一遍。
崔桂蘭有點看不過去,一邊洗抹布,一邊嘮叨:“要來啥大人物?還得這麽講究?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崔桂蘭嘟嘟囔囔,不僅僅是心裏憋著疑問,還因為氣不順
——自己是老顧家的兒媳婦,還是馬蘭花是老顧家的兒媳婦?
——馬蘭花一個外姓人,自己不但要給她打下手,還要被她吆來喝去的,婆婆也太不把自己當回事了吧?
——自己白一天三頓伺候她吃喝,怎麽不叫馬蘭花伺候她?
兒媳婦那點小心思,顧老太太心裏明鏡似的。
“老二家的,你嘟啦啥?這麽一收拾,家裏幹幹淨淨,清清爽爽的多好”。
“你也不出去看看,村裏有幾戶像你們家那樣的,屋裏屋外邋遢地像豬窩一樣,哼!我都不稀說你”。
講真,老太太如果不是一個人開灶嫌麻煩,還真不願意在兒子家吃飯。
她這兒媳婦衛生邋遢地像個豬窩就罷了,烀個餅子硬的扔到豬圈能打折豬腿,有一回她掰下一塊來添進嘴裏,差點把牙咯掉。
老顧家一大一小倆兒媳婦,比起來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她那大兒媳婦,人美心善愛幹淨,手巧的見個飛鳥都能落個樣,這小兒媳婦,哎......
老太太都不知道該拿啥話來形容她這小兒媳婦了......
也不知道咋回事,老太太從聽說家裏要來人,就一直在想她那早逝的長子長媳。
想得都有點心慌意亂......
這二兒媳還沒點眼力見的閉著眼往槍口上撞,這不是明擺著給自己添堵,自個兒找呲嗒挨嗎?
被婆婆在外人麵前一頓數落加呲嗒,崔桂蘭有點訕訕,黑著臉躲到一邊,等待另行分配任務。
......
下午五點多鍾,趙書記忙完事,急匆匆地趕來了。
一下午,他都在考慮如何招待老革命一行。
走進院子,看屋裏屋外收拾的一塵不染,他朝自家老婆笑了笑,然後又問老太太:“嬸子,是不是還得把千樾姥爺那房子收拾一下”?
“衛國,你的意思是......”
老太太不解其意。
“嬸子,是這樣的,我尋思著,要是客人晚上不走了,想住下的話,咱們好有個準備”。
上麵說了,來的不止是老革命自己,而是一行人。
“好!衛國,還是你想的周到,那就趕緊去收拾”。
老太太找出鑰匙來,馬蘭花接過後帶著幾個女人忙活去了......
衛生收拾幹淨了,住宿也有了著落,趙書記又跟老太太商量明天的飯菜規格。
“衛國,明天的飯菜簡單點就行了”。
“不是說來的是老革命嗎?咱要是把飯菜弄豐盛了,人家說不定還不高興呢”。
老太太當婦救會主任那會兒,接觸過不少首長,他們都樸實的很。
再說了,就是想大魚大肉地招待客人,來不及,也搞不來呀。
“嬸子,簡單點也得差不多,咱魯省人待客向來不含糊”。
趙衛國撓著頭皮——這件事來的突然,有點不太好辦哈。
“衛國,咱魯省人待客講究‘上馬餃子下馬麵’,明天中午咱們以麵條為主,餃子為輔,再配幾樣簡單小菜,你說咋樣”?
人老成精,關鍵時候,還得老太太拍板拿主意。
“嬸子,這是個好主意!我看這樣行”!
趙書記“啪”的一下拍響大腿:“那咱就說定了,我明天一早就安排人去鎮上多割點肉,買點菜,中午讓馬蘭花掌廚”。
“做打鹵麵是她的拿手戲,她打鹵,找兩個手藝好的婦女擀麵條”。
“好,那就麻煩你們兩口子了”。
老太太感激地看著這個比兒子還貼心的大侄子。
“娘,明天一早我讓您兒子殺隻雞,我還曬了一些幹豆角,讓那馬蘭花做個豆角雞丁鹵”。
人家外姓人都在出錢出力,忙前忙後的,自己一直縮著頭裝土鱉,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關鍵時候,崔桂蘭也不想掉鏈子。
“老二家的,那可得說好了哈,別睡了一覺,第二天你又變卦了”。
老太太半信半疑地看著兒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