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公堂之上
首輔他又在逗弄小夫郎了 作者:仟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子翁低著頭不敢直視她的眼睛,嘴唇蠕動了幾下到底是沒有開口。
冷冷瞥了他一眼,劉老夫人複又坐下,拿起茶杯抿了一口。
“棺槨至少要六個人才能抬動,那這些人是怎麽進來的?”劉老夫人摸著茶杯邊緣,朝著劉管家問道。
“老婦人,剛剛去問過了,能夠過棺材的門隻有四扇,看守的都說並未看到有嫌疑的人,而且在那段時間並未換崗。”
劉管家向前站了一步,微微彎著腰恭敬回道。
“那棺槨是怎麽被偷出去的?”劉老夫人自言自語,室內又重新恢複寂靜。
難不成還能憑空消失?劉老夫人嗤鼻。
“老夫人——老夫人——”
一名家仆邊喊邊往正堂方向趕來,等到了劉老夫人的麵前急切開口道:“上河村那群人去縣衙擊鼓了。”
劉老夫人捏著茶杯的手猛然一緊,她深吸一口氣,站起身來:“帶著人跟我一起過去。”
她側頭看向劉子翁,語氣冰冷:“你也去。”
劉子翁垂著頭,乖順地點了點頭,雙手卻暗自握了拳。
*
“砰砰砰——”
向來安靜的縣衙門口響起了擊鼓聲,鼓聲沉悶而悠長,回蕩在空曠的縣衙前。
守門的衙役嘟囔了幾聲,邊往身上掛衙刀邊打開縣衙大門。
門口站著一男一女,男的四五十歲、此時麵容憔悴,他身旁的女人十五六歲,長得還算清秀,看起來是一對父女。
“何事擊鼓鳴冤?”為首的衙役放下推開門的手,帶著人踏出了縣衙大門的門檻。
宋誌遠深吸了一口氣,聲音顫抖卻堅定:“小人宋誌遠,是上河村的一戶農戶,今日是要狀告劉氏米行劉子翁欺騙小女,意圖謀殺小女去配冥婚。”
他頓了頓,清了清有些哽塞的喉嚨繼續道:“小女得好心人相救才逃了出來,還望縣令大人明察秋毫,讓謀害她的人受到應有的懲罰。”
幾個衙役們對視了一眼,點了點頭,示意父女倆入內等待。
為首的衙役衝幾人使了個眼色,轉身往縣衙後院跑去。
衙役之一的塗增峰見這父女倆都有些焦躁不安,安撫道:“林哥去喊縣令大人了,等上片刻即可開堂。你們先隨我來公堂之上。”
而另一邊,林奇則是一路狂奔進了縣衙後院,來到了縣令於世昌的房門外。
他將耳朵貼住房間門,見裏麵沒什麽大動靜後才輕輕敲了敲門,小聲道:“於大人,今日有人擊鼓鳴冤,需要您判案。”
房內窸窸窣窣了幾聲,女子的嬌笑聲響了起來:“大人,留下來陪陪我嘛,案子明日再判好了。”
聽縣令不回應似是默認,門外的林奇翻了個白眼,提高音量道:“於大人,擊鼓的人是昨日在劉家門口討要女兒的那人,現如今整個縣都在等著看您怎麽判案呢。”
躺在床上的於世昌瞬間從美色之中清醒,他推開依靠在他身上的美貌小妾,著急忙慌地往身上套著官服。
“林奇,你去公堂之上說我馬上就到,再讓人把石師爺喊過來。”於世昌語氣急促。
昨天那事鬧得太大了,劉氏米行本就是縣裏最大的米行,縣裏的家家戶戶都購買過他家的糧食。
如今被人說出劉氏意圖謀害無辜女子,隻為給子配冥婚這樣的荒唐之事,縣裏頭不管是老少爺們還是普通人家,無一例外都在看這件事是真實發生還是被誣陷。
昨日他才剛收了劉家的銀票,今日可要把這事兒辦好了。
縣衙大堂內,於世昌戴著官帽正襟危坐,兩旁站滿了拿著庭杖、麵色冷酷的衙役。
宋誌遠和宋玉靈被衙役帶到堂前,跪在地上等待縣令開口。
於世昌見人已經進來了,拿起驚堂木輕輕一拍,聲音洪亮:“堂下何人?有何冤屈?”
宋誌遠連忙抬頭,將劉子翁假意接近宋玉靈到宋玉靈被封進棺槨等等這一連串事細細道來。
他身邊的宋玉靈緊握著雙拳,淚水在眼眶裏打轉,但她咬了咬牙關,將湧上來的淚意硬生生壓了下去。
大堂外的百姓們聚集了一圈又一圈,一直從縣衙正堂到縣衙門口都擠滿了人。
聽到宋誌遠的描述,眾人紛紛義憤填膺地叫罵劉家的眾人,特別是劉子翁。
於世昌掃了眼人山人海的縣衙,內心不知道怎麽有些慌亂,他拍了拍驚堂木,整個縣衙又重新恢複了安靜。
他朝著下手首位的衙役道:“你去把劉家人帶過來。”
“是。”衙役領命,不一會兒就帶著劉子翁、劉老夫人以及劉管家從縣衙後繞了進來。
見到凶手,宋玉靈猛地直起身子,雙眼滿含恨意地盯著劉子翁。
劉子翁則是避開了她的視線,垂著頭地站在劉老夫人身側,一副事事都憑老夫人決斷的乖順模樣。
老婦人手中握著龍首拐杖,將自己的上身直直撐起:“於大人叫我們母子過來是有何事?”
於世昌接收到她的眼神,開口道:“有人擊鼓鳴冤說你劉家意圖謀害他女兒的性命,去給你的兒子配冥婚,可確有此事?”
“大人說笑了,我劉家就一個兒子,正好好站在堂上,什麽冥婚不冥婚的。該不會是誤會吧?”劉老夫人摩挲著拐杖上的龍首,語氣平靜。
“胡說八道,你怎麽會隻有一個兒子,那給我的長命鎖是誰?”宋玉靈沒想到這老太婆居然如此不講理,直接就否認了劉子恒的存在。
“自然是子翁兒時佩戴的首飾,給你就是想讓你給子翁生個像他一樣乖巧懂事的孩子。”劉老夫人平靜道,看著激動的宋玉靈眼中閃過幾分嘲諷。
“那拜堂時候劉子翁手中的靈牌又算怎麽回事?”宋玉靈緊握著雙拳,充滿恨意的目光直勾勾盯著劉老夫人。
劉老夫人閉了閉眼,無奈笑道:“你是誤會了,那隻是一塊木牌,是子翁十分珍愛之物,他才想帶著一起拜堂成親。”
“好了,玉靈,別鬧了。”劉老夫人繼續道,保養較好的臉上掛上了和藹的笑容。
”我答應你不給子翁納妾了,快跟我們回去,別再繼續打擾於大人他們了。”
冷冷瞥了他一眼,劉老夫人複又坐下,拿起茶杯抿了一口。
“棺槨至少要六個人才能抬動,那這些人是怎麽進來的?”劉老夫人摸著茶杯邊緣,朝著劉管家問道。
“老婦人,剛剛去問過了,能夠過棺材的門隻有四扇,看守的都說並未看到有嫌疑的人,而且在那段時間並未換崗。”
劉管家向前站了一步,微微彎著腰恭敬回道。
“那棺槨是怎麽被偷出去的?”劉老夫人自言自語,室內又重新恢複寂靜。
難不成還能憑空消失?劉老夫人嗤鼻。
“老夫人——老夫人——”
一名家仆邊喊邊往正堂方向趕來,等到了劉老夫人的麵前急切開口道:“上河村那群人去縣衙擊鼓了。”
劉老夫人捏著茶杯的手猛然一緊,她深吸一口氣,站起身來:“帶著人跟我一起過去。”
她側頭看向劉子翁,語氣冰冷:“你也去。”
劉子翁垂著頭,乖順地點了點頭,雙手卻暗自握了拳。
*
“砰砰砰——”
向來安靜的縣衙門口響起了擊鼓聲,鼓聲沉悶而悠長,回蕩在空曠的縣衙前。
守門的衙役嘟囔了幾聲,邊往身上掛衙刀邊打開縣衙大門。
門口站著一男一女,男的四五十歲、此時麵容憔悴,他身旁的女人十五六歲,長得還算清秀,看起來是一對父女。
“何事擊鼓鳴冤?”為首的衙役放下推開門的手,帶著人踏出了縣衙大門的門檻。
宋誌遠深吸了一口氣,聲音顫抖卻堅定:“小人宋誌遠,是上河村的一戶農戶,今日是要狀告劉氏米行劉子翁欺騙小女,意圖謀殺小女去配冥婚。”
他頓了頓,清了清有些哽塞的喉嚨繼續道:“小女得好心人相救才逃了出來,還望縣令大人明察秋毫,讓謀害她的人受到應有的懲罰。”
幾個衙役們對視了一眼,點了點頭,示意父女倆入內等待。
為首的衙役衝幾人使了個眼色,轉身往縣衙後院跑去。
衙役之一的塗增峰見這父女倆都有些焦躁不安,安撫道:“林哥去喊縣令大人了,等上片刻即可開堂。你們先隨我來公堂之上。”
而另一邊,林奇則是一路狂奔進了縣衙後院,來到了縣令於世昌的房門外。
他將耳朵貼住房間門,見裏麵沒什麽大動靜後才輕輕敲了敲門,小聲道:“於大人,今日有人擊鼓鳴冤,需要您判案。”
房內窸窸窣窣了幾聲,女子的嬌笑聲響了起來:“大人,留下來陪陪我嘛,案子明日再判好了。”
聽縣令不回應似是默認,門外的林奇翻了個白眼,提高音量道:“於大人,擊鼓的人是昨日在劉家門口討要女兒的那人,現如今整個縣都在等著看您怎麽判案呢。”
躺在床上的於世昌瞬間從美色之中清醒,他推開依靠在他身上的美貌小妾,著急忙慌地往身上套著官服。
“林奇,你去公堂之上說我馬上就到,再讓人把石師爺喊過來。”於世昌語氣急促。
昨天那事鬧得太大了,劉氏米行本就是縣裏最大的米行,縣裏的家家戶戶都購買過他家的糧食。
如今被人說出劉氏意圖謀害無辜女子,隻為給子配冥婚這樣的荒唐之事,縣裏頭不管是老少爺們還是普通人家,無一例外都在看這件事是真實發生還是被誣陷。
昨日他才剛收了劉家的銀票,今日可要把這事兒辦好了。
縣衙大堂內,於世昌戴著官帽正襟危坐,兩旁站滿了拿著庭杖、麵色冷酷的衙役。
宋誌遠和宋玉靈被衙役帶到堂前,跪在地上等待縣令開口。
於世昌見人已經進來了,拿起驚堂木輕輕一拍,聲音洪亮:“堂下何人?有何冤屈?”
宋誌遠連忙抬頭,將劉子翁假意接近宋玉靈到宋玉靈被封進棺槨等等這一連串事細細道來。
他身邊的宋玉靈緊握著雙拳,淚水在眼眶裏打轉,但她咬了咬牙關,將湧上來的淚意硬生生壓了下去。
大堂外的百姓們聚集了一圈又一圈,一直從縣衙正堂到縣衙門口都擠滿了人。
聽到宋誌遠的描述,眾人紛紛義憤填膺地叫罵劉家的眾人,特別是劉子翁。
於世昌掃了眼人山人海的縣衙,內心不知道怎麽有些慌亂,他拍了拍驚堂木,整個縣衙又重新恢複了安靜。
他朝著下手首位的衙役道:“你去把劉家人帶過來。”
“是。”衙役領命,不一會兒就帶著劉子翁、劉老夫人以及劉管家從縣衙後繞了進來。
見到凶手,宋玉靈猛地直起身子,雙眼滿含恨意地盯著劉子翁。
劉子翁則是避開了她的視線,垂著頭地站在劉老夫人身側,一副事事都憑老夫人決斷的乖順模樣。
老婦人手中握著龍首拐杖,將自己的上身直直撐起:“於大人叫我們母子過來是有何事?”
於世昌接收到她的眼神,開口道:“有人擊鼓鳴冤說你劉家意圖謀害他女兒的性命,去給你的兒子配冥婚,可確有此事?”
“大人說笑了,我劉家就一個兒子,正好好站在堂上,什麽冥婚不冥婚的。該不會是誤會吧?”劉老夫人摩挲著拐杖上的龍首,語氣平靜。
“胡說八道,你怎麽會隻有一個兒子,那給我的長命鎖是誰?”宋玉靈沒想到這老太婆居然如此不講理,直接就否認了劉子恒的存在。
“自然是子翁兒時佩戴的首飾,給你就是想讓你給子翁生個像他一樣乖巧懂事的孩子。”劉老夫人平靜道,看著激動的宋玉靈眼中閃過幾分嘲諷。
“那拜堂時候劉子翁手中的靈牌又算怎麽回事?”宋玉靈緊握著雙拳,充滿恨意的目光直勾勾盯著劉老夫人。
劉老夫人閉了閉眼,無奈笑道:“你是誤會了,那隻是一塊木牌,是子翁十分珍愛之物,他才想帶著一起拜堂成親。”
“好了,玉靈,別鬧了。”劉老夫人繼續道,保養較好的臉上掛上了和藹的笑容。
”我答應你不給子翁納妾了,快跟我們回去,別再繼續打擾於大人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