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給老丈人送禮
為名利分手,我成巨星你哭什麽? 作者:三月的救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哪有你這麽背後說自己朋友的!”陳嘉琪白了方源一眼,“不過他沒有生存壓力也是事實,人又長得好,還沒有富家子的一身臭毛病,咱們公司的人都很看好他!”
方源點頭,看著楊雨彤:“不用等這家夥混成了綜藝大咖,想要通過他幫你找些綜藝通告也完全沒有問題。前兩天他給我打電話,還說他老爸打算買下一家視頻網站呢,以後說不定他們家的公司都能自己製作綜藝了!”
三個人火熱的聊天氛圍一直持續到來到央台的錄音棚。
由於不止是他們倆要錄製,還有好幾位春晚的演員也有類似的任務。
說是任務可不誇張,央台在這方麵一向強勢。
甭管再大的腕兒,參加春晚也隻會拿幾千塊錢的通告費,由他們指派的格外工作,也不敢有人借此說事或者討說法。
這就是國家喉舌的威懾力。
你可以找各種托詞不接受春晚的邀請,但既然來了就得懂得遵守他們的規矩。
方源並不認為這種強權行為有什麽不對,娛樂業本就混亂不堪,再沒有類似這樣的單位能夠施以威懾,這一行真的會發展成純資本的市場。
所以,針對某一件事的央台官方發聲,幾乎就等同於國家的態度,往往會針對於那些負麵的人或事,有蓋棺定論般的權威評價。
正因為了解這些,麵對這家平台的邀請,但凡對內地市場有依賴的藝人公司,都會表現出很積極的態度來。
排在方源前麵的,其中就有鬥笑社的小嶽,他那段相聲裏的新歌就是方源的“創作”。
以此類推,春晚舞台很有可能要他演唱這首歌是對口型的,也就是人們嘴裏常說的“假唱”。
方源卻不擔心自己被這麽安排,因為演出合同裏早就注明了必須真唱,還是他自己要求的。
當然能否真唱是基於歌手本身實力的,他出道以來雖然作品稱不上太多,可他的演唱功底之深厚也是眾所周知。
小嶽遠遠望見他就跑上來迎接,他那胖胖的身子,憨厚的笑容,在圈子裏很容易博得好感。
“一直沒當麵感謝呢,強哥,你幫我寫的相聲在三排的時候,幾乎全票通過!”
其實他比方源還要大上十多歲,今年已經35歲了。
楊雨彤笑著問道:“嶽哥,你竟然也叫他強哥?看來《征服》的後勁兒不小啊!”
她還是頭一次見到小嶽本人,不過聽他給方源打過電話。
小嶽的搭檔孫鑫,是相聲圈裏最胖的人,但表演功底比小嶽更紮實更有韻味。
他還是謙兒哥馬主組團裏的一員,隻是那天並沒有出現在馬場。
他一邊跟方源握手,一邊笑著解釋:“《征服》在播的時候,我們剛好在冀省巡演,當地人都誇那部劇拍的很真實,強哥的演出也很出彩,在當地收視率奇高!”
楊雨彤捂嘴笑道:“難怪我們家親戚見了他也喊強哥,我覺得吧,是演得不錯,可那幾步走在我的眼裏很做作,有點太刻意了,平時他可不那麽走路!”
一句話,就暴露了她跟方源之間特殊的關係,其實因為是在央台,她已經有所收斂了。
平時的私下場合,她向來是會挽著他胳膊的。
方源笑著為自己辯解:“角色需要,少了那股子囂張勁兒,劉華強這個人物就是失敗的。”
小嶽的評價就是頗高:“確實是這樣,我們單位裏的小劇場後台,就由好些人打算模仿他的那幾步走,可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學得像!”
相聲演員的模仿功底可是超強的,連他們都學不出來,方源的表演的確很有特點。
“你寫的相聲太適合春晚的舞台了,”小嶽語風一轉,馬上繼續了之前的話題,“第三次彩排是我們第一次說,當時台底下坐著的評委們氣氛都炸了,不敢說是因為我們的表演,而是作品的本身跟舞台太貼合了!”
這個相聲段子叫做《年三十的歌》,若放在小劇場演出,絕對不可能會有太強的舞台效果。
在鬥笑社那些常用的段子裏,這個作品其實並沒有什麽優勢,甚至還略顯平庸。
但春晚的舞台麽,就不能用正常相聲的標準去評價晚會相聲。
在整台晚會都比較尬的背景下,能做到不尬撩,不強撩,自然的聊聊天,唱唱歌,下來串串場,已經很對得起這個舞台了。
再加上小嶽身上極高的觀眾緣,老郭曾說過,論表演成熟度,作品的底蘊與內涵,小嶽都比不過德雲社裏的很多演員。
但是,若論觀眾緣,絕大部分鬥笑社的人卻大不如他。
這就是所謂的觀眾緣,這本身也是一種實力,這種實力對藝術從業者來說太重要。
所以這節目代表不了這對搭檔的真實相聲水平,但卻能很好的完成晚會的任務,是一段很好的晚會作品,談不上是段相聲。
方源拿出這個作品來,也不是沒有考慮。
小嶽的相聲在春晚上曆來都出場很早,也就明白了這個舞台對他的定位。
那就是用來給晚會現場暖場的,作為開始暖場的節目,要把觀眾情緒帶動起來很不容易。
特別是這裏麵需要讓現場跟唱,沒有一定名氣號召力是做不到的。
另外它又不算“重量級”作品,你讓老郭和謙兒哥演不合適,讓稍顯嚴肅的其他演員演風格不太搭。
小嶽身上的那種觀眾緣才是關鍵,除了他,別人也都很難有這樣的號召力。
方源笑著淡化了自己的原因:“還是分誰來演這段相聲,包括你師父在內都不適合,主要原因還是你的表演風格最適合它!鑫哥,那一次在馬場,怎麽沒見到你?”
孫鑫由於身子沉,很不耐熱,在一個勁兒的給自己扇扇子:“這事我都沒跟小嶽說,那一天我是去醫院了,你也知道,就我這體格,一身的毛病,又沒有正常的作息時間,才四十歲就添了很多的老年病!”
這家夥的體重在圈子裏一直是個謎,正像老郭在相聲裏說的那樣,260斤的說法是基於尋常的體重秤就到這個數字到頭了。
以方源的估計,再多一百斤也是有可能的,但他不好說什麽,畢竟人家從小就是這樣的體型。
“經常檢查一下身體是好事,防患於未然嘛!不過你以後真的得注意點兒了,你看現在我們所有人都沒有你更怕熱!這種扇子據說你收藏不少,有沒有富裕的轉我一把,好當做給未來嶽父的禮物。我買,現在我可有錢了!”
方源半開玩笑道。
方源點頭,看著楊雨彤:“不用等這家夥混成了綜藝大咖,想要通過他幫你找些綜藝通告也完全沒有問題。前兩天他給我打電話,還說他老爸打算買下一家視頻網站呢,以後說不定他們家的公司都能自己製作綜藝了!”
三個人火熱的聊天氛圍一直持續到來到央台的錄音棚。
由於不止是他們倆要錄製,還有好幾位春晚的演員也有類似的任務。
說是任務可不誇張,央台在這方麵一向強勢。
甭管再大的腕兒,參加春晚也隻會拿幾千塊錢的通告費,由他們指派的格外工作,也不敢有人借此說事或者討說法。
這就是國家喉舌的威懾力。
你可以找各種托詞不接受春晚的邀請,但既然來了就得懂得遵守他們的規矩。
方源並不認為這種強權行為有什麽不對,娛樂業本就混亂不堪,再沒有類似這樣的單位能夠施以威懾,這一行真的會發展成純資本的市場。
所以,針對某一件事的央台官方發聲,幾乎就等同於國家的態度,往往會針對於那些負麵的人或事,有蓋棺定論般的權威評價。
正因為了解這些,麵對這家平台的邀請,但凡對內地市場有依賴的藝人公司,都會表現出很積極的態度來。
排在方源前麵的,其中就有鬥笑社的小嶽,他那段相聲裏的新歌就是方源的“創作”。
以此類推,春晚舞台很有可能要他演唱這首歌是對口型的,也就是人們嘴裏常說的“假唱”。
方源卻不擔心自己被這麽安排,因為演出合同裏早就注明了必須真唱,還是他自己要求的。
當然能否真唱是基於歌手本身實力的,他出道以來雖然作品稱不上太多,可他的演唱功底之深厚也是眾所周知。
小嶽遠遠望見他就跑上來迎接,他那胖胖的身子,憨厚的笑容,在圈子裏很容易博得好感。
“一直沒當麵感謝呢,強哥,你幫我寫的相聲在三排的時候,幾乎全票通過!”
其實他比方源還要大上十多歲,今年已經35歲了。
楊雨彤笑著問道:“嶽哥,你竟然也叫他強哥?看來《征服》的後勁兒不小啊!”
她還是頭一次見到小嶽本人,不過聽他給方源打過電話。
小嶽的搭檔孫鑫,是相聲圈裏最胖的人,但表演功底比小嶽更紮實更有韻味。
他還是謙兒哥馬主組團裏的一員,隻是那天並沒有出現在馬場。
他一邊跟方源握手,一邊笑著解釋:“《征服》在播的時候,我們剛好在冀省巡演,當地人都誇那部劇拍的很真實,強哥的演出也很出彩,在當地收視率奇高!”
楊雨彤捂嘴笑道:“難怪我們家親戚見了他也喊強哥,我覺得吧,是演得不錯,可那幾步走在我的眼裏很做作,有點太刻意了,平時他可不那麽走路!”
一句話,就暴露了她跟方源之間特殊的關係,其實因為是在央台,她已經有所收斂了。
平時的私下場合,她向來是會挽著他胳膊的。
方源笑著為自己辯解:“角色需要,少了那股子囂張勁兒,劉華強這個人物就是失敗的。”
小嶽的評價就是頗高:“確實是這樣,我們單位裏的小劇場後台,就由好些人打算模仿他的那幾步走,可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學得像!”
相聲演員的模仿功底可是超強的,連他們都學不出來,方源的表演的確很有特點。
“你寫的相聲太適合春晚的舞台了,”小嶽語風一轉,馬上繼續了之前的話題,“第三次彩排是我們第一次說,當時台底下坐著的評委們氣氛都炸了,不敢說是因為我們的表演,而是作品的本身跟舞台太貼合了!”
這個相聲段子叫做《年三十的歌》,若放在小劇場演出,絕對不可能會有太強的舞台效果。
在鬥笑社那些常用的段子裏,這個作品其實並沒有什麽優勢,甚至還略顯平庸。
但春晚的舞台麽,就不能用正常相聲的標準去評價晚會相聲。
在整台晚會都比較尬的背景下,能做到不尬撩,不強撩,自然的聊聊天,唱唱歌,下來串串場,已經很對得起這個舞台了。
再加上小嶽身上極高的觀眾緣,老郭曾說過,論表演成熟度,作品的底蘊與內涵,小嶽都比不過德雲社裏的很多演員。
但是,若論觀眾緣,絕大部分鬥笑社的人卻大不如他。
這就是所謂的觀眾緣,這本身也是一種實力,這種實力對藝術從業者來說太重要。
所以這節目代表不了這對搭檔的真實相聲水平,但卻能很好的完成晚會的任務,是一段很好的晚會作品,談不上是段相聲。
方源拿出這個作品來,也不是沒有考慮。
小嶽的相聲在春晚上曆來都出場很早,也就明白了這個舞台對他的定位。
那就是用來給晚會現場暖場的,作為開始暖場的節目,要把觀眾情緒帶動起來很不容易。
特別是這裏麵需要讓現場跟唱,沒有一定名氣號召力是做不到的。
另外它又不算“重量級”作品,你讓老郭和謙兒哥演不合適,讓稍顯嚴肅的其他演員演風格不太搭。
小嶽身上的那種觀眾緣才是關鍵,除了他,別人也都很難有這樣的號召力。
方源笑著淡化了自己的原因:“還是分誰來演這段相聲,包括你師父在內都不適合,主要原因還是你的表演風格最適合它!鑫哥,那一次在馬場,怎麽沒見到你?”
孫鑫由於身子沉,很不耐熱,在一個勁兒的給自己扇扇子:“這事我都沒跟小嶽說,那一天我是去醫院了,你也知道,就我這體格,一身的毛病,又沒有正常的作息時間,才四十歲就添了很多的老年病!”
這家夥的體重在圈子裏一直是個謎,正像老郭在相聲裏說的那樣,260斤的說法是基於尋常的體重秤就到這個數字到頭了。
以方源的估計,再多一百斤也是有可能的,但他不好說什麽,畢竟人家從小就是這樣的體型。
“經常檢查一下身體是好事,防患於未然嘛!不過你以後真的得注意點兒了,你看現在我們所有人都沒有你更怕熱!這種扇子據說你收藏不少,有沒有富裕的轉我一把,好當做給未來嶽父的禮物。我買,現在我可有錢了!”
方源半開玩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