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京西的棱堡緊鑼密鼓地修建時,去年朱由檢把年長宮女放出宮、讓皇後籌備的相親會,也終於在元宵節開始。


    因為是第一次舉行,而且有很多年長的宮女,年輕未婚的軍官對此興致寥寥,隻有年長未婚或喪偶的軍官,對此比較熱心。


    但是隻有這些人,數量明顯不夠。所以世襲軍士,同樣被允許參加相親。


    錢武這個一級世襲軍士、又曾經立下年功的未婚之人,就這樣被允許參加,讓他高興不已——


    畢竟那可是宮裏的宮女,對於以前的他來說就是天上人。


    若非加入巡捕營新軍立了功,他怎麽有這個機會?


    這讓他的心裏對參軍更加慶幸、對皇帝也更加感激,下決心隻要自己有了兒子,以後就上戰場奮力廝殺,報效當今皇帝。


    到了正月十五,他和很多軍官、軍士一起,梳洗打扮之後,參加上元節的燈會。


    相親的地點就放在了燈市旁邊的戎政府,也就是京營衙門所在。


    在這裏,錢武看到了很多名揚軍中的將領,還有打扮得如花似玉的宮女——


    她們都是從不遠處的教坊司過來的,由教坊司的樂戶,幫她們梳妝打扮。


    場地裏還有一些太監和女官維持秩序,按照職位高低,請軍官、軍士登上一個高台介紹自己。


    如果有宮女覺得滿意,那就可以站出來走到高台旁邊的紗帳裏。軍官和軍士可以和她們見麵,如果有多個人站出來他們還可以挑選,都不滿意則可以拒絕。


    可以說,這是一場比較平等的相親會,每個人都有選擇權,不選擇同樣也允許。


    甚至在開始相親後,隻要不交換定情信物,他們就還有反悔機會。


    錢武就拿到了所謂的定情信物,是一個特製的木牌,寫上了他的名字和職位。


    如果他對女方滿意,就可以和對方交換木牌,在登記後被皇帝賜婚。


    第一個登上台的軍官錢武等人都認識,那就是年前擊破京西賊寇的虎大威。


    在用一百人擊潰賊寇、解了清華園的危局後,虎大威被越級擢升為參將,並且被授與世襲百戶一職,被賜下十六方裏土地。


    更讓人羨慕的是,他被皇帝賜姓為朱,如今大名是朱威。


    錢武在年前舉辦的軍中表彰大會上見過他,當時心中就很是羨慕。


    如今見他能第一個挑選女人,自然更羨慕了。


    作為參加相親會的將領中,身份最顯赫的人,虎大威不用主動介紹,就有很多熱情主動的宮女站出來,想要做虎大威的妻子,成為誥命夫人。


    看著這麽多的女子,虎大威一時花了眼,迷迷糊糊選了一個看得最順眼的,和對方一起去看燈會。


    虎大威之後是艾萬年,和虎大威一起立下功勞的人。


    雖然沒有虎大威得到的封賞那麽多,但是他的武學生出身、以及曾經的秀才身份,也得到很多宮女青睞,成功抱得美人歸。


    再之後還有很多軍官,和虎大威齊名的猛如虎就在其列。兩人都是從塞外歸附的蒙古人,來到大明還沒有成婚。


    猛如虎以實力而論,並不弱於虎大威,甚至更強一些,以“猛虎二將”並稱。


    隻是他的運氣比較差,去年武道大會的比賽上受傷,無緣最終八強。


    也因此在勇士營的職位不如虎大威,錯失了立功機會。


    現在他的身份還不夠高,但是和虎大威齊名的稱號報出來後,也得到一些宮女青睞,選擇了這個有潛力的人。


    眼看場中的宮女越來越少,錢武等低級軍士開始急了起來。因為適齡的宮女就那麽多,很可能輪不到他們。


    而且一些人也看出,有些宮女就沒打算成婚,隻是被女官處拉來,湊數參加相親會。


    這讓同樣來湊數的錢武等人心中一陣冰涼,因為他們很可能會沒有宮女選。


    不過組織相親的女官,很顯然考慮過這種情況。


    就在軍官都相親完畢,軍士開始登台時,一位女官引著一群看起來更靚麗的女子,加入了相親之列。向著眾人介紹道:


    “她們是抬升為良民的樂戶,感念陛下的恩德,想嫁給為國效力的將士。”


    “你們選擇之後,同樣要娶為正妻。成婚後會轉入軍籍,免去服役責任。”


    這讓一些軍士欣喜,一些軍士不屑。


    畢竟樂戶抬升為良民沒多久,一些人對樂籍女子還有歧視。


    再加上樂戶有為朝廷服役的責任,不想服役就得繳納免役錢。這讓一些平民,更不願和樂戶通婚。


    所以樂戶之間,普遍還是內部婚嫁。


    但是也有一些樂籍女子想改變,在教坊司打聽到這次相親的事情後,主動參加了相親會——


    即使她們能選擇的隻有軍士,也是個改變命運的好機會。


    這些人的樣貌,不說比宮女更好看,但是年紀要小很多,普遍不到二十歲。


    所以她們看起來,要更青春靚麗。


    同樣年輕的錢武,看得幾乎花了眼,覺得能選個漂亮的樂戶也不錯——


    反正他老爹不在這裏,相親成婚後皇帝會賜婚。到時生米煮成熟飯,老爹反對也拆不散。


    這樣想著,錢武的心情平靜下來,在上台介紹自己時,也顯得從容得體。


    尤其是年前立下功勞這件事,讓他成功獲得了一位宮女青睞,想要和他相親。


    雖然這位宮女的年齡比較大,足足比他大了八歲,樣貌也稱不上好,似乎曾經在宮裏做雜役。


    但是錢武仍舊毫不猶豫選擇了這個人,出發前請教過張永安和顧炎武的他,知道自己一個大頭兵、娶到宮女的機會有多寶貴——


    那可是能夠寫入族譜的,後代看到後也覺得神氣。


    至於相貌和年齡,隻要他將來能發家,有的是機會納小妾。


    在娶妻的選擇上,當然是要娶賢。


    不歧視樂戶的錢武都這麽想,其他軍士的選擇那就更不用說了。


    除了幾個特別漂亮的樂戶被看上眼的世襲軍士選擇,其他樂籍女子大多沒能成功相親。


    反倒是宮女,除了特別不想嫁的,幾乎都嫁了出去。甚至有宮女的年齡,比軍士大了十幾歲。


    那些樂籍女子,對此自然很是失望。不過她們這次主動報名也不是沒有好處,那就是女官處會從她們中招一些人——


    當今皇後打算開辦女子學堂,會從她們中挑選一些有特長的教授學生技藝。


    這讓她們的心裏,稍稍感到安慰。如果有了女子學堂教師的身份,她們以後會更容易嫁出去。


    ——


    錢武對那些幕後的事情自然是不知的,他和相親的宮女,高興地參加燈會。


    這次燈會的場景,他後來大多都忘了。但是他的記憶中,卻一直感覺非常美。


    而且後來顧炎武教他的一首詞,讓他感到很是貼切: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他感覺自己在這次燈會上,找到了相伴一生的人。


    成功交換了定情信物後,錢武在次日就得到消息,皇帝選擇在二月二日賜婚、為他們主持集體婚禮。


    到時他們都會被邀請去南苑,參加皇室組織的宴會。


    如果有家屬能過來,就盡快通知人趕過來。


    趕不來也沒什麽關係,因為皇帝會在春耕儀式完成後,禦駕親臨這次婚禮。


    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為一些宮女找不到家人,也不願意回家。為了避免她們因為沒有家人在婚禮上尷尬,朱由檢就選擇集體婚禮的形式,讓她們集體成婚——


    以後,皇室就是她們的娘家。如果成親後受了欺負,可以向女官處求助。


    但是如果她們行為不檢點,女官處得知之後也會奏請皇後懲罰她們,避免敗壞皇家聲譽。


    錢武的家就在涿鹿區,自然是能趕來的。


    他在得知消息後,急忙把自己父親、哥哥的名字寫上邀請函,還寫了一封信送回家裏。


    錢武的父親錢大力得知兒子要和宮女成婚後,高興地連放了三天鞭炮,請了戲班唱戲。


    就連涿鹿衛的軍官,在得知此事後都上門道賀,很多人送上了禮錢。


    這些禮錢屬於人情往來,以後大部分是要還回去的,所以錢家也稱不上以此斂財,而且他們收到的禮金也夠不上納稅。


    錢家人高興的是,他們通過此事,和很多世襲軍官建立了聯係。以後說不定就有機會落在他們頭上,將來錢武如果成為世襲軍官,也能更好地融入他們。


    可以說,因為娶了一個宮女,錢家的地位就隱隱高了半層,和普通的世襲軍士不一樣。


    錢大力高興之下,讓兩個兒子也都請了假,拖家帶口地去南苑參加皇帝主持的婚禮。


    或許就是因為預料到這種情況,這次婚禮的舉辦地點,被放在了剛剛開始整修的南苑。


    這裏雖然比較簡陋,地方卻足夠大,能夠容納許多人。


    錢大力作為曾經的軍戶,又帶著邀請函前來,因此被視為可靠之人,能帶著家屬進去。


    他在南苑的門口,還看到了一些被攔下的人。據說是某些宮女的家屬,得知集體婚禮的事情後趕了過來,想要看看是否有自家女兒在內。


    但是他們沒有邀請函,也沒有宮女出來作證,所以被攔在了外麵。


    錢大力最初還有些同情他們,但是聽到一些人的言語後,就再也不同情了。


    因為他得知有些宮女就是回家後不甘被父兄賣掉,求助錦衣衛跑回來的。


    若非如此,他兒子一介軍士,也娶不到宮女。


    高興地向參加婚禮的人群招呼,錢大力看到了自己的兒子,然後又遠遠看到了皇帝。


    在激動地向皇帝朝拜後,皇帝讓鴻臚寺的官員,向眾人宣讀了旨意。


    而且還向成婚的新人發放了賜婚敕書,作為賜婚的證明。


    有些軍官的妻子,還被當場冊封為誥命夫人。


    皇後因為懷孕,這次沒有過來。但是卻派人賞賜了一些財物,和宮女積攢的錢財一起,作為她們的嫁妝。


    這讓所有的宮女,都感念皇後的恩德。許多人求神拜佛,求上天保佑皇後。


    可以說,這次的集體婚禮非常成功。每個參加的人,都是興高采烈。


    不過朱由檢在旨意頒布後就很快回宮,因為留在宮裏的皇後,已經接近臨盆。


    雖然他早就做了很多準備,但是這時還有些不放心。打算回到宮中,一直盯著此事。


    ——


    或許是知道皇帝的焦慮,皇後肚子裏的孩子,很快爬了出來。


    在二月四日上午,皇後順利誕下了男嬰,朱由檢有了皇長子——


    而且還是嫡長子,將來必然會成為皇太子。


    朱由檢高興地接受群臣朝賀,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笑容滿麵,而且還再一次封賞了內外群臣。


    皇長子的誕生,代表著他的事業有了繼承人,也表明他的生育能力沒問題。


    即使他不小心死了,按照大明的製度他的兒子也會成為繼承人,維護他的身後名。


    這會讓某些想要暗害他的人,多出很多顧忌。


    至此,他的皇位可以說完全穩固,沒人能夠動搖。


    所以,在三月戒嚴期滿,群臣請求皇帝解除戒嚴時,朱由檢爽快地答應了這件事,按照之前的約定,結束這次戒嚴——


    雖然他可以想辦法延續這次戒嚴令,但是會有損自己的信譽,讓朝堂大臣更不願接受戒嚴。


    所以他決定遵守信譽,以便下次發生事情時,能夠繼續戒嚴。


    戒嚴令解除之後,群臣都鬆了一口氣。


    他們最擔心的,就是皇帝習慣了用中旨處理朝政,以後繼續下去。


    不過當今皇帝顯然是懂得克製的,到期就解除了戒嚴,而且在朝會上讓他們商議戒嚴期間頒布的臨時政策,是否需要延續。


    這讓他們感覺受到皇帝尊重,把皇帝頒布的許多臨時政策,都轉為正式決議。隻是在一些無傷大雅的地方選擇反對,以表示他們能推翻戒嚴期間的臨時決議。


    戒嚴製度在經過這次實踐後,也完善了許多。劉宗周等人正在緊鑼密鼓地製定和修改相關法令,以便在下次實行戒嚴時,能夠有法可依。(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