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才知道,毛文龍為何抓著遼民不放了。”


    “他是把這些人看成自己的子民,想要自己開國啊!”


    和毛雲龍交流之後,洪承疇向鹿善繼感歎道。


    鹿善繼比他來得更早,同樣也有這個認識,說道:


    “若是以前,單憑這個想法,毛文龍就是死罪。”


    “但是陛下有意分封,讓朝鮮君臣分封實力派抵擋建虜。”


    “毛帥這個想法,自然也算不上什麽了。”


    “反正都是朝鮮的土地,分封給誰不是封。”


    “毛帥再怎麽說也是大明將領,還更可信一些呢!”


    洪承疇點了點頭,認同了這個說法。


    皇帝這個態度,他在應對毛文龍時就好辦了。


    他這次出使的任務之一,就是冊封光海君為光海伯,把濟州島分給他做領地。


    如果這件事能順利實行,給毛文龍索要一塊領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朝鮮君臣也擔心建虜再次入侵,想讓人頂在前麵。


    這時,鹿善繼又道:


    “去年丁卯之役,朝鮮君臣采取清北清野之計。”


    “實際就是放棄清川江以北地域,撤銷清川江以南防禦。”


    “朝鮮兵馬,麵對建虜是不堪一擊。”


    “朝鮮君臣,隻會逃往江華島。”


    表達著對朝鮮君臣的鄙視,鹿善繼道:


    “但是朝鮮民眾,在建虜劫掠和強製剃發之下,卻是奮起反抗。”


    “有崔孝一、鄭鳳壽等義兵首領,聯絡毛帥牽製建虜。”


    “陛下正是覺得民心可用,所以讓毛帥選取地方實力派分封,用他們把建虜和朝鮮隔開。”


    洪承疇聞言點頭,說道:


    “民心可用!”


    “確實民心可用!”


    “如果分封出去,這些人在守土時,自然更加盡力。”


    這些義兵首領,單個看實力不強,但是每個帶幾百人,合起來能有效騷擾建虜。


    唯一可慮的是,沒有一個中堅,單靠他們騷擾,可擋不住建虜。


    所以洪承疇想到了毛文龍的東江鎮,說道:


    “若要抵禦建虜,分封得太散可不行。”


    “必須有毛帥的東江鎮這樣的兵力,才能抵擋建虜。”


    鹿善繼聞言苦笑,說道:


    “話是如此,但是如今的朝鮮君臣,和毛帥並不和睦。”


    “當今朝鮮國王曾說:我國之憂在於毛而不在於奴也。奴之憂緩,毛之憂急矣!”


    “他們怕毛帥奪權,更甚於建虜入侵。”


    “陛下讓我們擔任駐朝大臣和駐朝參讚,除了為毛帥籌集糧餉之外,還要解決這問題。”


    “要讓朝鮮君臣真正服從大明,而不是表麵臣服、其實內心忌憚。”


    “洪總督可要知道,現在建虜軍中,還有朝鮮火銃手。”


    洪承疇聽到這些,感受到朝鮮事務的複雜性。


    朝鮮如今表麵上臣服大明,很多人對萬曆年間的援朝抗倭也是心懷感激。


    但是當今朝鮮國王和他推翻的光海君一樣,對大明其實是中立態度。隻是因為他打著反對光海君私通後金的旗號上台,所以表麵上對大明更親近。


    但他所謂的癸亥反正,在大明爭議不小。有關他是否篡位的爭議,在大明爭論很激烈。


    後來出於聯鮮製奴的戰略,大明才在毛文龍的建議下,承認了朝鮮國王的王位。


    因此毛文龍和朝鮮國王之間,其實有一段蜜月期。


    但是好景不長,當今朝鮮國王的地位穩固後,對毛文龍的忌憚,要更高於建虜。


    所以在丁卯之役時,建虜一提出講和,朝鮮君臣就立即答應。雙方結為兄弟之國,朝鮮向後金輸歲幣。


    可以說,如今的朝鮮,其實是首鼠兩端,一方麵臣服大明,一方麵臣服後金。


    洪承疇等人的任務,就是把朝鮮徹底拉回大明這一邊,斷絕他們和後金的聯係。


    想著丁卯之役中毛文龍的表現,洪承疇道:


    “若要朝鮮君臣斷絕和建虜的關係,必須向他們證明大明能保護朝鮮。”


    “但是去年建虜入侵時,毛帥的表現並不好。”


    “以抵禦建虜的名義把清川江以北分封給毛帥,難以讓朝鮮君臣信任啊!”


    丁卯之役中毛文龍的表現,可是稱不上好。打了敗仗就逃往皮島,讓朝鮮君臣如何相信?


    甚至,朝鮮國王還在罪己詔中,把援助毛文龍而壓榨百姓列為四大失政之一。


    這是把丁卯之役的責任,推到毛文龍身上。


    想讓他把清川江以北封給毛文龍,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鹿善繼聞言苦笑,說道:


    “這件事有點複雜,還和袁崇煥議和有關。”


    “當時遼東督師是王之臣,他和遼東巡撫袁崇煥因為議和的事情爭論激烈,去年二月初二被解任回部。”


    “丁卯之役就是一月開始的,當時王之臣和袁崇煥的督撫之爭鬧得正凶,哪裏顧得上援助朝鮮?”


    “袁崇煥早就收到了建虜要攻朝鮮的消息,但他推脫說認為毛帥能像他在寧遠一樣擊退建虜,隻派了一千多水兵支援。”


    “後來掌握遼東大權後,也因為想要和建虜議和,拒不執行朝廷支援毛文龍的命令,隻派了紙上之兵佯裝增援。”


    “還辯稱‘奴兵十萬掠鮮、十萬居守’,難以搗巢,拒絕派遣兵馬逼迫建虜回援。”


    說著這些事情,鹿善繼看著已經聽呆了的洪承疇,又說道:


    “單單這樣也就罷了,袁崇煥為了議和,甚至派徐敷奏等人,趁著東江鎮糧餉斷絕、人心不穩之時,招募走兩萬壯丁。”


    “毛帥也因為此,在丁卯之役中表現很差。”


    “去年毛帥進京,向陛下哭訴此事後。陛下說八旗兵力連十萬都不可能達到,認為袁崇煥誇大其詞、為了議和不顧朝廷命令、故意破壞對建虜的作戰,判定此人不可用。”


    “並且命令孫督師,清理遼東議和派。”


    這件事情,鹿善繼作為孫承宗曾經的左右手,從孫承宗那裏盡知。


    洪承疇聽到之後,一時目瞪口呆。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袁崇煥為了和建虜議和,竟然做過這麽多事情。難怪寧錦大捷後,他反而被認為暮氣難鼓撤職。


    先前被他頂走的遼東督師王之臣,又回到了遼東,還兼任遼東巡撫,直接督撫一把抓。


    甚至,洪承疇還想到了去年看過的朝廷邸報上,袁崇煥在寧錦之戰中的詭異表現。


    如果以議和為出發點,那就一切都能解釋了——


    袁崇煥就是為了議和,故意阻攔滿桂等人增援。


    也難怪皇帝不敢在遼東啟用這個人,甚至要在遼東軍中,全麵清理議和派。


    旁的不說,袁崇煥為了議和做出這樣的事,還關聯到建虜和朝鮮的丁卯之役。


    這讓大明如何指責朝鮮:說他們不該和後金議和、向建虜輸送歲幣?


    洪承疇第一次覺得,說服朝鮮君臣有困難。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