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五月,京城仍舊沒有下雨。


    今年京畿大旱,已是確定之事。


    此時此刻,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了皇帝的言論,認為今後十幾年,可能一直有旱災。


    也因為此,京城發生了一些恐慌,甚至連米價都漲了一些。一些頭腦靈活的商人,已經想借機發財。


    執掌戡亂救災委員會、並且兼任順天府尹的兵部尚書袁可立,麵對這種情況,很快拿出了決斷。


    仿照皇帝讓遼東實行的糧食最低收購價和最高出售價,袁可立在京城開始實行這個政策。根據當前和曆年糧價,製定價格區間。


    對超過最高出售價的糧商,袁可立授權衛尉寺予以查辦。


    並且聯合太府寺糧食總署,以最低收購價無限製收購糧食。補充京城的糧倉,確保京城不會因為旱災發生饑荒。


    甚至,他還讓工部規劃幾個工程,按照之前所說實行以工代賑。爭取讓京城的災民,能有生計活命。


    也因為此,對於皇帝在清華園附近規劃新城區,作為王公貴族的宅邸。袁可立並沒有反對,而是讓工部好好配合,作為預選的工程之一。


    他知道,那些傳承數代的藩王、郡王,大多是有家底的。大部分都能拿出錢,建造一座府邸。


    用他們拿出的錢糧建造新城,能救濟很多災民。


    可以說,雖然陝西旱災的消息還沒確定,袁可立在京城一直沒有下雨後,已經拿出了一係列動作,開始準備救災。


    這讓關注他動作的朱由檢很是滿意,不枉他給與袁可立這麽大信任,甚至讓他執掌戡亂救災委員會。


    有這位能臣幹活,他才有時間去忙其它事,關注武道大會。


    武道大會的舉辦,是朱由檢招攬民間人才的重要舉措,也是為將來發展體育行業做準備。


    他從一開始就是仿照後世的運動會辦的,因此把蹴鞠、田徑、體操、遊泳、賽船等項目都加入了進去。


    眼看各個項目的獲勝者即將決出,時間又臨近端午,朱由檢決定與民同樂,親自前去觀賽。


    這次觀賽,是他登極以來,第一次走出宮門。之前因為各方麵的擔心,朱由檢進入皇宮後一直沒走出去。甚至在沒有掀翻魏忠賢那兩個月,連西苑都不敢去——


    他對自己的安全,可謂無比重視。


    這次出宮同樣也是如此,之前納妃時被他任命為護衛的曹文詔、楊國柱、周遇吉、黃得功等將領,和錦衣衛大漢將軍一起,在禦駕旁擔任護衛。


    有這些人的保護,朱由檢無比安心。


    曹文詔等將領對於這件事情,則是極為欣喜。


    上次為皇帝納妃擔任護衛,他們並沒有見到皇帝。甚至隻站了一小會兒崗,在皇妃入宮後就結束了護衛。


    當時他們心裏還有些納悶,如今終於明白,皇帝是在為出宮的事情做準備。


    如今皇帝第一次出宮,就讓他們擔任護衛。可見皇帝心中,對他們的信任。


    曹文詔等人對此都極為欣喜,一路虎視眈眈,盯著一切可疑的人。似乎還期待有人出來鬧事,他們好博個救駕功勳。


    隻是讓他們失望的是,一路走來,都沒有發生什麽事。周圍的百姓無比順從,沒人衝擊禦駕。甚至在皇帝多次傳諭百姓免禮後,還是有許多百姓,麵對皇帝的禦駕跪拜——


    畢竟當今皇帝登極後,先是禁止采買,又讓太府寺整頓京城稅務,免去很多苛捐雜稅。


    甚至在前些日子確定京城旱災後,還下令順天府減免稅賦,讓朝堂大臣設法賑濟。


    在很多京城百姓心中,都是難得的好皇帝。


    如今皇帝出遊,在端午節與民同樂,觀看武道大會。很多百姓都隨著禦駕,一起前往城南。


    京城南郊的南海子,是皇家獵場所在。不但獵物繁多,水草也很豐美。即使在這個大旱的天氣,仍有水域存在。


    朱由檢這次出遊,當然不是去打獵。他是在南海子的水域裏,舉行龍舟比賽。


    畢竟今天是端午節,民間有賽龍舟的習俗。朱由檢把武道大會的賽船項目,定為龍舟比賽。


    此前已舉行過幾次預賽,選手都熟悉了場地。在知道皇帝率領藩王大臣親自前來觀賽後,這些人一個個摩拳擦掌,誓要奪取錦標。


    京城的百姓,也很久沒見到這種盛事。在隨著禦駕來到南海子後,一個個圍著觀看。


    朱由檢見水邊沒有什麽防護,擔心出現事故,安排楊國柱帶領京營士兵維護秩序,還讓一些人劃船,隨時準備救人。


    然後他看著水麵上蓄勢待發的龍舟,笑著向坐在旁邊的韓王道:


    “韓王的藩國在海外,需要很多水手。”


    “對這些龍舟賽的優勝者,不該出個彩頭嗎?”


    “朕可是把招攬人才的機會,放在韓王麵前了!”


    意思非常明顯,在讓韓王招人。


    韓王朱亶眘聞言,頓時也笑著道:


    “陛下如此厚愛,小王敢不承命!”


    “臣鬥膽,授予龍舟賽第一名百戶銜,可率一支船隊。”


    非常大方地開出了賞格,拿出來一個百戶銜。


    畢竟他得到皇帝允許,可以組建相當於三個衛的艦隊。如今看到機會,當然要多招人。


    朱由檢哈哈大笑,很滿意韓王的識趣,又想著龍舟賽的獲勝者不一定願意前往海外,說道:


    “百戶的賞格是可以,但是願不願接受,還要讓人家自己選。”


    “這樣,把百戶對應成中隊長,下麵的小隊長等職位,同樣拿出來讓排在前幾名的龍舟選。”


    “願意去海外的水手,韓王都要收下。而且在分地時,至少分給他們一百畝。”


    把韓王的賞格細化,惠及更多的參賽人員。


    韓王聞言大笑,認識到皇帝真的是讓他招人,甚至鼓勵他多招。對於擁有方千裏之地的他來說,一百畝地絲毫都不在意,當即答應了皇帝的賞格,派人一起傳諭。


    一眾龍舟賽的參賽者,聽到皇帝和韓王的封賞,心中更燃起了火焰。


    雖然不是所有人願意前往海外,但是這個封賞,無疑激發了他們的好勝心。


    所有人都幾乎拿出了全力,在一裏長的賽道上,揮灑自己的汗水。


    很快,龍舟賽便決出了名次。朱由檢示意韓王為他們頒發獎牌,兌現開出的賞格。


    一些原本不打算前往海外的,麵對韓王的招攬,也激動得說不出拒絕的話來。


    韓王在頒獎之後,順利招收了上百名優秀水手,充實自己的船隊。(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