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還有一個用意,難道你們沒看出來嗎?”


    “這次給黃首輔加輔政大臣銜,下個首輔若是不加了呢?還能稱為首輔嗎?”


    “以前成為首輔是靠資曆,陛下也默認這一點,但是今天以後,怕是不一樣了!”


    繼續晃著腦袋,那位官員說道。


    旁邊官員聽到,同樣也想起了這一點。以前的首輔是由約定俗成的規矩確定,皇帝也默認這一點。但是有了輔政大臣加銜後,以後得不到這個加銜的,怕是不好自稱首輔了。


    畢竟弼政大臣、議政大臣、承政大臣雖然屬於四輔大臣,卻到底不如輔政大臣明確帶個“輔”字。一旦皇帝給某位內閣大學士加輔政大臣銜,這些人就得退居次席。


    如此一來,皇帝就實際掌握了內閣首輔任命權。隻需要在首輔空缺時,給某位閣臣加輔政大臣,就能讓他成為內閣首輔。首輔的任命權力,被皇帝牢牢掌握。


    這種局麵,讓一些人眉頭緊皺,出於維護文官權力的本能,當即就有人道:


    “如此重要的職位,該由大臣廷推。”


    “下次朝會之時,我要上書陛下!”


    在場官員多有這個想法,但是那位搖頭晃腦的官員,卻打擊道:


    “廷推什麽?你們什麽時候見過廷推三公三孤?”


    “這些加銜都是君恩,怎麽可能討要?”


    一番話說得眾人啞然,想到了之前有關四輔大臣是實是虛的討論。實職他們還有理由爭取廷推,虛銜完全是出自皇帝恩典。他們難道還能不知足,主動向皇帝討要?


    這個認識,讓一些人心中沮喪。甚至還有一些人想到專督加銜推升的楊景辰,知道皇帝已派人掌握廷推大權。即使他們把四輔大臣的任命爭取為廷推,權力也落在楊景辰這個專督侍郎那裏,到頭來還在皇帝手中。


    可以說這次的常參會議,皇帝的目的就是奪權。如果還有人不識趣,被勒令閉門思過的周家椿,就是他們的下場。


    在場的能在閹黨手下當官,自然能屈能伸。知道事不可為,當然不會頭鐵。


    就這樣,朱由檢在閹黨掌權的局麵下,從文官集團手中奪回一點權力。以後閹黨倒台,事情可能就不會這麽容易了。


    不過,朱由檢肯定是不會感謝閹黨的。每次看到旨意上的“朕與廠臣”,他都覺得受到冒犯。對閹黨無休止的試探,也感到有些厭煩:


    “李永貞又來請辭,這是怎麽回事?”


    “朕不是讓他負責先帝陵寢了嗎?難道他還不滿?”


    徐應元也不明白怎麽回事,不知道李永貞為何先前說好支持自己,卻在查看先帝陵寢回來之後再次請辭。眼見皇帝發怒,他也隻能解釋道:


    “或許是李永貞心裏還有不安,想知道陛下心意。”


    “不如陛下見他一次,好好安他的心。”


    朱由檢心中厭煩,卻知道這時不是處置魏忠賢心腹的時候,隻能勉強說道:


    “帶他過來吧!”


    “讓他好好說說是怎麽回事。”


    徐應元急忙去帶李永貞,路上不斷埋怨。怪他說好的支持自己,卻不打招呼就又請辭,讓自己在皇帝麵前丟臉。


    李永貞心中無奈,卻不好對徐應元明言。他自己根本沒想著請辭,甚至打算在徐應元上位後更進一步。隻是這次去看陵寢回來,魏忠賢就把他喚過去,話裏話外詢問“請加九錫”的事情。


    這讓李永貞嚇了一跳,知道魏忠賢是讓自己封口,如果不主動辭職,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在宮中病逝。慌得他急忙寫了辭呈,再次向皇帝請辭。


    這種事讓他如何與徐應元解釋,隻能一再保證自己還是支持他,隻是廠公吩咐,自己不得不退。等他上台之後,可以把自己召回來。


    這讓徐應元更加疑惑,不知發生了什麽事情,讓魏忠賢吩咐李永貞辭職。想來想去,他也隻能想到李永貞支持自己的事情或許被魏忠賢察覺,所以命他退下。


    自以為明白了原因,徐應元心中惱怒,怪魏忠賢不識好歹:


    好你個魏忠賢,連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都不懂,需要有人教伱。


    我是陛下的身邊人,陛下登極以後就該由我掌權,你一個先帝舊臣,還在戀棧什麽?


    若是你不識趣,我就想辦法讓你識趣!


    心中有些發狠,徐應元對權傾天下的老朋友沒有多少懼怕,下決心給他個教訓,讓他主動去職。


    帶著李永貞拜見皇帝,朱由檢言語勉勵了一番,又知道他貪財,賞賜赤金二十兩。李永貞心中感動,卻知道自己現在需要的不是這個,隻能灑淚固辭。


    朱由檢頗為不悅,以為他看不上自己賞賜。李永貞隻能勉強領受,不好再提辭職。


    送出李永貞後,徐應元向皇帝道:


    “陛下,李永貞辭職是魏忠賢逼迫的。”


    “這次沒能辭成,過幾日還會再辭。”


    朱由檢聽得納悶,不知道這是怎麽一回事兒。徐應元把李永貞傾向自己的事情說出,言語中詆毀魏忠賢戀棧權位,不想主動交權。


    對此不置可否,徐應元討了個沒趣,為了引起皇帝重視,隻能把自己找到的撒手鐧,在皇帝麵前道來:


    “陛下,太監王永祚托我求見陛下。”


    “他曾在東廠任職,可以接管東廠。”


    這個消息,讓朱由檢豁然變色。此時他明確認識到,鏟除魏忠賢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


    東廠是魏忠賢的核心部門,有人能接管它,就不擔心魏忠賢鬧出亂子。


    司禮監掌印太監找個秉筆太監就能接任,禦馬監掌印太監塗文輔早已投靠。


    現在鏟除魏忠賢,不會讓宮中大亂。


    心中想到這裏,朱由檢有一瞬間,想要命人立刻處置魏忠賢。但是想到外朝的事情,他覺得還是要穩一穩,要讓新的加銜體係確立,從文官那裏奪回高級官員任命權力。再替換閹黨大臣,找有能力的人接任。


    鏟除魏忠賢是為了掌握權力,而不是最終目的。如今自己還能借著閹黨壓製從文官那裏奪權,等到閹黨倒台,像二周那樣為人正直、卻又固執己見的清正之臣回來,就沒有那麽容易改變了。


    自己要先拿依附閹黨的文官練練手,完善新立下的規矩,積攢和文官爭鬥的經驗,讓他們按自己立下的規矩鬥,而非拿約定俗成的文官規矩壓製自己。


    認識到這點之後,朱由檢當即借著改變的臉色,嗬斥徐應元道:


    “在這胡說什麽!”


    “皇兄彌留之際,還告訴朕魏忠賢和王體乾忠貞,可計大事。”


    “讓王永祚好好當差,不要胡思亂想。”


    徐應元連連應是,心中卻知道有了王永祚後,魏忠賢在皇帝心中沒有任何地方無法替代。自己早晚有一天,能夠取代魏忠賢。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