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 九帝城
在這個夜晚,九帝城依舊宛如一座沉睡中的巨獸,靜靜地臥伏在大地之上。
從外表看去,它依舊保持著往昔的繁華景象:燈火輝煌、人聲鼎沸,街頭巷尾彌漫著陣陣歡聲笑語;而在那寧靜的角落裏,則透露出一份安居樂業的靜謐氛圍。
然而,就在這片看似和諧的表象之下,一股暗流正在悄然湧動。
夜色漸深,城市的喧囂逐漸被黑暗吞噬,但與此同時,一種異樣的氣息開始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這種感覺若有若無,仿佛是一陣輕風拂過麵龐,讓人不禁心生警覺。
仔細聆聽,可以察覺到四周似乎有無數雙眼睛在窺視著這座人族巨城,它們隱藏在暗處,默默地觀察著一切動靜。
城內,卻又好像有著極其細微的腳步與竊竊私語在一些府邸中密謀著什麽.........
整個九帝城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舞台,而此刻正準備著一場無聲的戲劇。
在這場戲中,每個人都是戲子,他們各自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卻又渾然不覺自己已經陷入了一個精心編織的陰謀之中。
那種壓抑和幽秘的氛圍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將整座帝都緊緊籠罩其中,讓心有所感之人喘不過氣來。
........
還未見天光之時,便陸陸續續有著身影從各處府邸中出來,踏上馬車,向著帝宮而去........
晨光熹微
帝宮之內,數千各色官服已然林立,靜候上朝.........
而在帝宮之外
馬蹄輕踏而來,馬背之上,大紅色飛魚服,暗紅色的披風,林南一臉冷漠的立馬於帝宮宮門前,抬頭與城牆之上的楊千山遙遙對視一眼,隨即放平目光,將身後長刀橫放在身前
隨後而來的,是整齊的腳步聲,聲音很輕微,但是卻帶著濃重的肅殺之氣,密密麻麻的錦衣衛整齊地來到林南身後,靜靜的站立在林南身後......
.......
今日的帝宮早朝不同往日,諸多大臣仿佛不約而同的感受到了什麽,極為安靜。但這份安靜很快便被打破
隨著一身黑金帝袍的楊政坐到那九龍髹金玉椅之上,潘公公有些尖細的嗓子便傳出金鑾殿
“啟!!!”
大臣開始有序且無聲的進入金鑾殿內,但是數千名臣子,能進入金鑾殿的也隻有數百名而已,進入金鑾殿後,文武兩側而立,開始行臣子禮
“跪!!!”
“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政還是淡淡的吐出一個字
“起!”
隨著大臣們起身,楊政緩緩的掃視了一圈,今日的氛圍身為帝朝的皇帝,身為大帝境的修士,楊政自然感受到了
原因是什麽,楊政也早已知曉,冥影衛送來的情報幾乎是最快的,在李道玄以道丹境拜別時北與敖烈之時,消息就已經在傳回帝宮的路上了
在楊政收到消息之後的再幾天之後,世家才收到了消息,再有幾天,這場大戲才開始在帝都內準備,這來來回回,足足半月有餘
今日的事情,就看看那些人,要如何開口了,而今日,也會有很多人丟掉性命
隻見一位武將在楊政的注視之下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事啟奏!”
“愛卿可講”
“陛下,近些年,北疆始魔一再侵犯,如今陛下已然成就大帝,臣鬥膽!請求收費寒州!!望陛下下旨!”
楊政心中微微一笑,很直白啊,上來就說出了今日的主要問題,看來已經很著急了啊~
“眾愛卿,如何看?”
一位文臣順著話語就站了出來
“陛下,臣以為,寒州本就是我青冥人族之境,始魔卑劣,趁陛下閉關強行屠戮占據,如今,定要將我青冥之土收回!!!”
“陛下,臣複議!”
“陛下,臣複議!!”
“陛下,臣複議!!!”
“陛下,臣.......”
............
楊政看著站出來的文臣武將,百人出頭,其中文臣居多,武將較少,當然這隻是在金鑾殿之中的,在金鑾殿之外,更多.......
楊政手指輕扣,一股帝威散開,有些雜亂聲音的金鑾殿瞬間安靜下來
“既然如此,眾愛卿,可有合適的將帥人選?”
楊政這句話一出,大殿之中更加安靜
其實鎮守在北疆長城的主帥就可以作為此次收複寒州的將帥之選,但是有些人的目的並不在此。此時已經在朝堂之上任太尉的凝霜公主站了出來
“父皇,穆嶽已經是北疆長城主帥,自然可以擔任收複寒州的主帥!”
“太尉大人!穆嶽需要鎮守北疆長城,收複寒州的主帥,需另選!”
此時一直一言不發的陳鍔緩緩的從禦賜的椅子上站了起來,走出了文臣的隊伍,看到陳鍔走了出來,文臣武將皆是安靜下來
陳鍔雖然沒什麽戰力,但是權力是極大的,並且資質輩分擺在那裏,他要說話,自然沒有大臣敢出來打岔
“陛下,臣以為,衛無病,可以擔此大任”
“衛無病?可在?”
隻見武將隊伍之中一位略顯年輕的將軍走了出來,跪禮
“陛下,臣衛無病在!”
“起~”
“謝陛下”
而就在陳鍔剛要再次開口的時候,一道聲音從其身後傳了出來
“陛下!衛無病確實青年才俊,在西疆立下不少的戰功,但是畢竟年歲不大,對於北疆也不盡熟悉,臣以為,衛無病為副帥可,但主帥人選,還需斟酌!”
陳鍔心中微微驚訝,但是語氣之上還是平緩沉穩
“哦?徐少傅,可有推薦人選?”
“陛下,陳相,臣推薦太子少保,沈宏!沈宏原是北疆鎮守大將之一,因其任期已滿,戰功累累,所以召回任太子少保,如今帝都將領皆肩擔重任,唯有沈宏可以勝任!”
“哦?沈宏可在?”
隻見一位隱在角落的大臣走了出來,長髯,此時不再特意彎腰屈身,直立走出,虎背熊腰,臉上有著三道猙獰的疤痕
“陛下,臣在!”
“沈宏,你可願再赴北疆,收複寒州?”
“臣,萬死不辭!!!”
“好!!”
“沈宏!衛無病!聽旨!”
“臣聽旨!”
“朕命沈宏為收複寒州之主帥,衛無病為副帥,領兵三萬萬,半年之內,到達北疆長城,與穆嶽,商議收複寒州之事!除魔務盡!”
“臣(臣)!領旨!!”
可就在二人領旨起身之後,一道突兀的聲音傳了出來
“陛下!還有一人,臣.........”
“說!”
“不知陛下可還記得,李、道、玄?”
終究還是來了,這可太磨嘰了,楊政已經等這句話等了很久了,這些人自始至終就是奔著李道玄去的,磨磨唧唧了這麽久,終於把刀露出來了
“愛卿想說什麽?”
那大臣抬起頭看著楊政,麵容之上語氣之中慷慨激昂,正義無比
“陛下,寒州本就是在李家手中丟失的!如今李家叛國已被肅清,那李道玄承蒙陛下大赦天下得了自由,此時已在北疆長城之中,臣以為,李道玄應當為收複寒州的先鋒!來恕他李家叛國之罪!”
這番看似正義的話語卻讓在場的很多大臣都皺了皺眉頭,李家的事情,其實複雜的很,這裏麵牽扯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即使明知道是怎麽回事,也很少有人願意去提及
但是這位仁兄,很勇,或者說,在他之後蹦出來的一些大臣,不管是殿外還是殿內的,都很勇
這一段慷慨激昂之後,金鑾殿內安靜了一會,但隨即很跳出來很多人,去附和這位大臣的話語,言語之中,言外之意,都是說這李道玄一定要打頭陣
“陛下,這李家的罪,本不該在這大赦之行列中,但是陛下仁慈,放了李道玄,臣以為,收複寒州,李道玄定要是首當其衝之人!”
楊政看著這些跳出來要求李道玄任先鋒將軍的大臣們,嘴角有一絲若有若無的冷笑,真是迫不及待啊,先鋒將軍,最容易死的位置
其實對於楊政來說,讓李道玄去北疆,本就是為了讓世家提出來收複寒州的想法,這樣才好去走下一步棋,但是李道玄,楊政並不想讓他這個外甥這麽快就結束生命
在一切都沒有走上無法更改的正軌之前,玄甲狼騎和李家舊部,依舊是一個隱患,他們如果被引導,所爆發出的動亂不亞於現在關在天牢裏的那幾位
就在楊政思考之時,隻聽一道道雙膝跪地之聲
“陛下,若是這李道玄不編入收複寒州的大軍之中,那豈不是寒了天下之心?罪臣之子,不恕罪,卻還自由的活著,豈不荒謬可笑?”
“陛下!臣複議!”
“陛下!.....”
.........
..............
楊政臉有些黑了,帝威開始緩緩四溢,那跪地的諸多大臣頭抵著地,殊不知他們衣衫已經被冷汗打濕了
楊政登基以來,不是沒有這種情況發生過,但是也僅僅是發生過而已,沒有下文了,敢幹這種事情,領著諸多臣子半勸半逼的,全都剁碎了
但是這些大臣本就是抱著必死之心來說這些話的,所以即使是怕死,也沒辦法
“你們,是在逼朕?”
“砰砰砰砰砰砰...........”
磕頭聲響起
“陛下!臣等不敢,但臣等為了青冥,為了陛下聖名,臣等死諫!”
“臣等死諫!”
“臣等死諫!”
“臣等死諫!”
“臣.........”
楊政看著這些大臣,微微翹了翹小拇指,在一旁的潘公公看到楊政的動作之後,緩緩退到陰影之中,消失不見
潘公公再次出現,是在金鑾殿外,接過一名小宦官手中的書卷,掃了一眼跟金鑾殿內同樣在跪著磕頭,但是數量卻更多的臣子,便再次消失
而帝宮之外,立馬橫刀的林南,則是接過了潘公公手中的書卷,掃了一眼上麵的密密麻麻的近千名字之後,便向著潘公公點頭示意
隨著潘公公的再次出現,楊政的臉色有所緩解
“都給朕住嘴!”
“無論如何!那都是朕的外甥!輪不到你們置喙!!”
“但是朕也不會偏袒他!”
“擬旨!命李道玄為右騎先鋒將軍,賜任命權五道,衛無病帳下調遣!”
“臣衛無病,領旨!”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
收複寒州之事過後,便是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了,今日這戲,唱的其實並不好,但是隻有幾個人能看的出來,但這幾個人之中,自然不包括那些跳出來的暗子
若是世家的一些老家夥在場,心中定然會升起極大的疑慮,楊政答應的過程太奇怪了,就仿佛,就仿佛,早就在等著這一切一樣
若是楊政在一開始剛提出來的時候就答應,那是沒事的,因為那說明楊政並不在乎李道玄,也就不可能在他身上做什麽事情
若是楊政反對,就是不答應,那就說明楊政在李道玄身上埋下了什麽隱棋
但這今日這般不上不下,不前不後,讓人摸不到頭腦,有幾位有些腦子的暗子也是有些疑惑的,本來今天已經做好了磕死在金鑾殿裏的打算,但是沒想到僅僅是聲淚俱下就成事了
.........
在經過三個時辰的朝會之後,退朝之時已經是正午,但是今日的天,是陰沉的,隨著大臣們陸陸續續的走出帝宮,迎接他們的,是林南
之間林南一臉蔑視的坐在馬背上,未出鞘的長刀總會隔空點到幾個大臣,而隨著林南的點到,身後的錦衣衛便會上前將人帶走
有的,先是一臉疑惑,然後是憤怒,指著林南大罵不止,有的則是一臉死氣的被帶走,頗為安靜,而有的則是反抗
結果,自然是人頭落地.......
一直到最後一位大臣,也就是陳鍔走出帝宮,這場抓捕才結束
陳鍔沒有絲毫意外的看了一眼林南,便走上了相府的馬車
而林南,在看著帝宮大門緩緩關上之後,又與城牆之上的楊千山對視了一眼後,便提拉了一下韁繩,在眾多錦衣衛讓出的一條路中,緩緩離去.......
..........
...............
.........................
在這個夜晚,九帝城依舊宛如一座沉睡中的巨獸,靜靜地臥伏在大地之上。
從外表看去,它依舊保持著往昔的繁華景象:燈火輝煌、人聲鼎沸,街頭巷尾彌漫著陣陣歡聲笑語;而在那寧靜的角落裏,則透露出一份安居樂業的靜謐氛圍。
然而,就在這片看似和諧的表象之下,一股暗流正在悄然湧動。
夜色漸深,城市的喧囂逐漸被黑暗吞噬,但與此同時,一種異樣的氣息開始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這種感覺若有若無,仿佛是一陣輕風拂過麵龐,讓人不禁心生警覺。
仔細聆聽,可以察覺到四周似乎有無數雙眼睛在窺視著這座人族巨城,它們隱藏在暗處,默默地觀察著一切動靜。
城內,卻又好像有著極其細微的腳步與竊竊私語在一些府邸中密謀著什麽.........
整個九帝城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舞台,而此刻正準備著一場無聲的戲劇。
在這場戲中,每個人都是戲子,他們各自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卻又渾然不覺自己已經陷入了一個精心編織的陰謀之中。
那種壓抑和幽秘的氛圍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將整座帝都緊緊籠罩其中,讓心有所感之人喘不過氣來。
........
還未見天光之時,便陸陸續續有著身影從各處府邸中出來,踏上馬車,向著帝宮而去........
晨光熹微
帝宮之內,數千各色官服已然林立,靜候上朝.........
而在帝宮之外
馬蹄輕踏而來,馬背之上,大紅色飛魚服,暗紅色的披風,林南一臉冷漠的立馬於帝宮宮門前,抬頭與城牆之上的楊千山遙遙對視一眼,隨即放平目光,將身後長刀橫放在身前
隨後而來的,是整齊的腳步聲,聲音很輕微,但是卻帶著濃重的肅殺之氣,密密麻麻的錦衣衛整齊地來到林南身後,靜靜的站立在林南身後......
.......
今日的帝宮早朝不同往日,諸多大臣仿佛不約而同的感受到了什麽,極為安靜。但這份安靜很快便被打破
隨著一身黑金帝袍的楊政坐到那九龍髹金玉椅之上,潘公公有些尖細的嗓子便傳出金鑾殿
“啟!!!”
大臣開始有序且無聲的進入金鑾殿內,但是數千名臣子,能進入金鑾殿的也隻有數百名而已,進入金鑾殿後,文武兩側而立,開始行臣子禮
“跪!!!”
“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政還是淡淡的吐出一個字
“起!”
隨著大臣們起身,楊政緩緩的掃視了一圈,今日的氛圍身為帝朝的皇帝,身為大帝境的修士,楊政自然感受到了
原因是什麽,楊政也早已知曉,冥影衛送來的情報幾乎是最快的,在李道玄以道丹境拜別時北與敖烈之時,消息就已經在傳回帝宮的路上了
在楊政收到消息之後的再幾天之後,世家才收到了消息,再有幾天,這場大戲才開始在帝都內準備,這來來回回,足足半月有餘
今日的事情,就看看那些人,要如何開口了,而今日,也會有很多人丟掉性命
隻見一位武將在楊政的注視之下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事啟奏!”
“愛卿可講”
“陛下,近些年,北疆始魔一再侵犯,如今陛下已然成就大帝,臣鬥膽!請求收費寒州!!望陛下下旨!”
楊政心中微微一笑,很直白啊,上來就說出了今日的主要問題,看來已經很著急了啊~
“眾愛卿,如何看?”
一位文臣順著話語就站了出來
“陛下,臣以為,寒州本就是我青冥人族之境,始魔卑劣,趁陛下閉關強行屠戮占據,如今,定要將我青冥之土收回!!!”
“陛下,臣複議!”
“陛下,臣複議!!”
“陛下,臣複議!!!”
“陛下,臣.......”
............
楊政看著站出來的文臣武將,百人出頭,其中文臣居多,武將較少,當然這隻是在金鑾殿之中的,在金鑾殿之外,更多.......
楊政手指輕扣,一股帝威散開,有些雜亂聲音的金鑾殿瞬間安靜下來
“既然如此,眾愛卿,可有合適的將帥人選?”
楊政這句話一出,大殿之中更加安靜
其實鎮守在北疆長城的主帥就可以作為此次收複寒州的將帥之選,但是有些人的目的並不在此。此時已經在朝堂之上任太尉的凝霜公主站了出來
“父皇,穆嶽已經是北疆長城主帥,自然可以擔任收複寒州的主帥!”
“太尉大人!穆嶽需要鎮守北疆長城,收複寒州的主帥,需另選!”
此時一直一言不發的陳鍔緩緩的從禦賜的椅子上站了起來,走出了文臣的隊伍,看到陳鍔走了出來,文臣武將皆是安靜下來
陳鍔雖然沒什麽戰力,但是權力是極大的,並且資質輩分擺在那裏,他要說話,自然沒有大臣敢出來打岔
“陛下,臣以為,衛無病,可以擔此大任”
“衛無病?可在?”
隻見武將隊伍之中一位略顯年輕的將軍走了出來,跪禮
“陛下,臣衛無病在!”
“起~”
“謝陛下”
而就在陳鍔剛要再次開口的時候,一道聲音從其身後傳了出來
“陛下!衛無病確實青年才俊,在西疆立下不少的戰功,但是畢竟年歲不大,對於北疆也不盡熟悉,臣以為,衛無病為副帥可,但主帥人選,還需斟酌!”
陳鍔心中微微驚訝,但是語氣之上還是平緩沉穩
“哦?徐少傅,可有推薦人選?”
“陛下,陳相,臣推薦太子少保,沈宏!沈宏原是北疆鎮守大將之一,因其任期已滿,戰功累累,所以召回任太子少保,如今帝都將領皆肩擔重任,唯有沈宏可以勝任!”
“哦?沈宏可在?”
隻見一位隱在角落的大臣走了出來,長髯,此時不再特意彎腰屈身,直立走出,虎背熊腰,臉上有著三道猙獰的疤痕
“陛下,臣在!”
“沈宏,你可願再赴北疆,收複寒州?”
“臣,萬死不辭!!!”
“好!!”
“沈宏!衛無病!聽旨!”
“臣聽旨!”
“朕命沈宏為收複寒州之主帥,衛無病為副帥,領兵三萬萬,半年之內,到達北疆長城,與穆嶽,商議收複寒州之事!除魔務盡!”
“臣(臣)!領旨!!”
可就在二人領旨起身之後,一道突兀的聲音傳了出來
“陛下!還有一人,臣.........”
“說!”
“不知陛下可還記得,李、道、玄?”
終究還是來了,這可太磨嘰了,楊政已經等這句話等了很久了,這些人自始至終就是奔著李道玄去的,磨磨唧唧了這麽久,終於把刀露出來了
“愛卿想說什麽?”
那大臣抬起頭看著楊政,麵容之上語氣之中慷慨激昂,正義無比
“陛下,寒州本就是在李家手中丟失的!如今李家叛國已被肅清,那李道玄承蒙陛下大赦天下得了自由,此時已在北疆長城之中,臣以為,李道玄應當為收複寒州的先鋒!來恕他李家叛國之罪!”
這番看似正義的話語卻讓在場的很多大臣都皺了皺眉頭,李家的事情,其實複雜的很,這裏麵牽扯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即使明知道是怎麽回事,也很少有人願意去提及
但是這位仁兄,很勇,或者說,在他之後蹦出來的一些大臣,不管是殿外還是殿內的,都很勇
這一段慷慨激昂之後,金鑾殿內安靜了一會,但隨即很跳出來很多人,去附和這位大臣的話語,言語之中,言外之意,都是說這李道玄一定要打頭陣
“陛下,這李家的罪,本不該在這大赦之行列中,但是陛下仁慈,放了李道玄,臣以為,收複寒州,李道玄定要是首當其衝之人!”
楊政看著這些跳出來要求李道玄任先鋒將軍的大臣們,嘴角有一絲若有若無的冷笑,真是迫不及待啊,先鋒將軍,最容易死的位置
其實對於楊政來說,讓李道玄去北疆,本就是為了讓世家提出來收複寒州的想法,這樣才好去走下一步棋,但是李道玄,楊政並不想讓他這個外甥這麽快就結束生命
在一切都沒有走上無法更改的正軌之前,玄甲狼騎和李家舊部,依舊是一個隱患,他們如果被引導,所爆發出的動亂不亞於現在關在天牢裏的那幾位
就在楊政思考之時,隻聽一道道雙膝跪地之聲
“陛下,若是這李道玄不編入收複寒州的大軍之中,那豈不是寒了天下之心?罪臣之子,不恕罪,卻還自由的活著,豈不荒謬可笑?”
“陛下!臣複議!”
“陛下!.....”
.........
..............
楊政臉有些黑了,帝威開始緩緩四溢,那跪地的諸多大臣頭抵著地,殊不知他們衣衫已經被冷汗打濕了
楊政登基以來,不是沒有這種情況發生過,但是也僅僅是發生過而已,沒有下文了,敢幹這種事情,領著諸多臣子半勸半逼的,全都剁碎了
但是這些大臣本就是抱著必死之心來說這些話的,所以即使是怕死,也沒辦法
“你們,是在逼朕?”
“砰砰砰砰砰砰...........”
磕頭聲響起
“陛下!臣等不敢,但臣等為了青冥,為了陛下聖名,臣等死諫!”
“臣等死諫!”
“臣等死諫!”
“臣等死諫!”
“臣.........”
楊政看著這些大臣,微微翹了翹小拇指,在一旁的潘公公看到楊政的動作之後,緩緩退到陰影之中,消失不見
潘公公再次出現,是在金鑾殿外,接過一名小宦官手中的書卷,掃了一眼跟金鑾殿內同樣在跪著磕頭,但是數量卻更多的臣子,便再次消失
而帝宮之外,立馬橫刀的林南,則是接過了潘公公手中的書卷,掃了一眼上麵的密密麻麻的近千名字之後,便向著潘公公點頭示意
隨著潘公公的再次出現,楊政的臉色有所緩解
“都給朕住嘴!”
“無論如何!那都是朕的外甥!輪不到你們置喙!!”
“但是朕也不會偏袒他!”
“擬旨!命李道玄為右騎先鋒將軍,賜任命權五道,衛無病帳下調遣!”
“臣衛無病,領旨!”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
收複寒州之事過後,便是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了,今日這戲,唱的其實並不好,但是隻有幾個人能看的出來,但這幾個人之中,自然不包括那些跳出來的暗子
若是世家的一些老家夥在場,心中定然會升起極大的疑慮,楊政答應的過程太奇怪了,就仿佛,就仿佛,早就在等著這一切一樣
若是楊政在一開始剛提出來的時候就答應,那是沒事的,因為那說明楊政並不在乎李道玄,也就不可能在他身上做什麽事情
若是楊政反對,就是不答應,那就說明楊政在李道玄身上埋下了什麽隱棋
但這今日這般不上不下,不前不後,讓人摸不到頭腦,有幾位有些腦子的暗子也是有些疑惑的,本來今天已經做好了磕死在金鑾殿裏的打算,但是沒想到僅僅是聲淚俱下就成事了
.........
在經過三個時辰的朝會之後,退朝之時已經是正午,但是今日的天,是陰沉的,隨著大臣們陸陸續續的走出帝宮,迎接他們的,是林南
之間林南一臉蔑視的坐在馬背上,未出鞘的長刀總會隔空點到幾個大臣,而隨著林南的點到,身後的錦衣衛便會上前將人帶走
有的,先是一臉疑惑,然後是憤怒,指著林南大罵不止,有的則是一臉死氣的被帶走,頗為安靜,而有的則是反抗
結果,自然是人頭落地.......
一直到最後一位大臣,也就是陳鍔走出帝宮,這場抓捕才結束
陳鍔沒有絲毫意外的看了一眼林南,便走上了相府的馬車
而林南,在看著帝宮大門緩緩關上之後,又與城牆之上的楊千山對視了一眼後,便提拉了一下韁繩,在眾多錦衣衛讓出的一條路中,緩緩離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