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
“陛下,陳相已經在外麵候著了。”
楊政放下手中的奏折,讓潘公公將陳相請進來,而陳相進殿行李後便站在一旁
“給陳相賜座”
“謝陛下”
皇帝站起身,走到陳鍔麵前,手中的奏折緩緩敲擊在掌心,似是隨意的問道
“陳相,朝中太尉之位多年空懸,如今陳相可有推薦的人選?”
陳相坐直了身子,目光望向前方
“陛下,陛下閉關這些年,太尉之位無人可任,一些軍中事宜都是老臣與禦史大夫和兵部諸位共同商議,最後再交於太子殿下決斷。
至於推薦的人選,太尉之職是我青冥代陛下統禦兵將的職位,職責之重不需言說,所以老臣並沒有推薦的人選,老臣也相信,太尉之職該由誰來擔任,陛下心中早有決斷。”
楊政目光微沉,便在殿內踱步
“嗯,那陳相,李家之事,你可有想法?”
看似輕飄飄的一句疑問,但卻讓此時殿內的空氣都仿佛凝固,可是陳鍔卻依舊淡然
“李家之事事發之後,老臣著實痛心,但已然無法挽回”
“陳相覺得此事,幕後之人是誰?又或者李家真的已經叛國?”
“老臣身為一朝宰相,此等事關我青冥安危的大事,自然是需要調查一番。”
“可有收獲?”
“收獲談不上,可是依老臣之見,李家之事確有疑點”
“說”
“那請陛下恕老臣鬥膽”
“但說無妨”
“李家連任太尉之職,且多年赫赫戰功,邊疆因此並無大的戰事,況且李家已然位極人臣,若是叛國造反,也不可能隻是致使我青冥丟失一州之地這麽簡單
以李家的底蘊,長年征戰沙場,族中甚至是軍中效忠李家的謀士不乏妖孽之輩,雖然困難,但是在陛下出關之前攻至帝都,也隻是時間問題。”
陳鍔輕咳了兩聲,繼續說道
“所以,老臣以為,李家叛國之事為假,有宵小之輩想要動搖我青冥國體才是真”
楊政走會龍椅,緩緩坐下,沉默片刻
“那陳相覺得宵小之輩,是何人呢?”
陳鍔微眯的眼睛中閃過一抹精光
“陛下,我青冥自立國起就有外患,所以此事就算有外族參與,關係也不大,而老臣懷疑的重點,就是世家,世家不希望人族一統,他們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即使太祖皇帝融合了一部分,剩下的那一部分依舊頑固不化,而他們可是說是除了外族以外最希望我人族分崩離析的了”
隨著殿內帝威逐漸四溢,陳鍔明白皇帝接下來就該讓自己回去了,而今日太尉之事,隻是個引子而已.........
楊政看向陳鍔
“天色已晚,陳相早些回去歇息吧,明日早朝,給朕一份奏折。”
“遵旨,老臣告退”
而後潘公公便將陳鍔送出宮去,待潘公公回來之時,隻見皇帝依舊在禦案上看著奏折,頭也不抬對潘公公說到
“去,傳林南進宮一趟,另外,傳旨,讓阿紫回朝任太尉,派於沉接任南疆節度使,明日早朝後,朕要在樞密院議事”
“是,遵旨”
潘公公急忙退出禦書房,向著宮外離去,而隨著潘公公離去的,還有奔向南疆的加急聖旨.....
..........
帝都 錦衣衛指揮司
大門突然打開,潘公公走入錦衣衛指揮司,站在堂中
“錦衣衛指揮使林南何在?”
隻見後堂走出一位男子,馬蜂腰螳螂腿,一身大紅飛魚服,紅冠束發,腰別一長一短兩把雲紋刀,英挺劍眉,丹鳳眼中氤氳狠厲煞氣
大步流星走到潘公公麵前跪下接旨
“錦衣衛指揮使林南,接旨!”
“青冥,陛下口諭!錦衣衛指揮使林南,即刻入宮覲見!”
“臣!接旨!”
潘公公見此間事了,轉身離去,林南起身,看著離去的潘公公,也不轉身,背對著身旁錦衣衛都指揮使說道
“去,讓所有錦衣衛,待命!”
“帝都內?”
林南轉頭,看向副指揮使者的眼神凜冽
“我說的是,所有!”
而隨著林南架馬向著帝宮行去,此時的潘公公也來到樞密使府中
宣讀旨意後,也回到帝宮禦書房之外侯著,錦衣衛指揮使正三品,直屬皇帝,在禦書房是不允許別人在場的...
“錦衣衛指揮使林南,參見陛下”
“林南,即刻朕命你秘密徹查青冥境內,無論何人,無論官職,凡是參與當年李家之事者,皆記錄在案,直接呈給朕”
“臣領旨”
“陛下,如遇意外,反抗者?”
“問出結果,斬!閉口不言者,押送詔獄,頑固不化,斬!”
“臣領旨”
“去吧,今夜開始,五年內,給朕結果”
“臣!領旨!”
楊政轉過身,看向窗外星河,林南退出禦書房,潘公公進入。而隨著林南出宮,眼中狠厲煞氣更重,而且多了絲絲殺意與血氣!
錦衣衛指揮司
林南坐於主堂,堂下錦衣衛副指揮使,同知、僉事、諸多鎮撫使千戶都在等林南下達任務
“秘密任務,全境錦衣衛秘密徹查當年李家之事,如遇意外,反抗者,斬!
閉口不言,就地審問後押會帝都詔獄再審,頑固不化者,斬!
情報無分大小,無分真假,每七天送至當地錦衣衛分司,由當地錦衣衛分司嚴格辨別真偽,後將真偽情報全部送至帝都錦衣衛指揮司,再做鑒別!”
林南掃視堂下諸人,語氣鄭重嚴肅道
“諸位,我錦衣衛直屬哪位,想必都知道,秘密任務是什麽重要程度,我也無需多說,切記!眼睛亮一點,腦子轉快一點!出了差錯,可不是一個人掉腦袋這麽簡單的事情了!”
說完,林南站起身,緩緩吐出一口濁氣
“錦衣衛同知、僉事,斬!”
話音未落站在同知、僉事身邊的兩位錦衣衛副指揮使橫刀一斬,就見同知、僉事人頭落地,臉上還殘留著驚懼與疑問!
“兩個暗子,在這之前倒是無礙,現如今便留不得了”
隨即,林南丟給副指揮使一張名單
“名單之上南指揮司與鎮撫司之人,你們二人到了江南後,直接斬了”
“是!”
看著地上的人頭,林南神情淡漠
“秦青、常玄任同知,程旭,黃玉任僉事,即刻上任,分出一位同知與僉事,跟隨兩位副指揮使去往江南”
之間堂下眾人中其中四人齊聲道
“遵命!”
“任務時長五年,今夜開始!”
眾人即刻齊聲
“遵命!”
隨即在之見眾人離開主堂消失不見,而林南則是緩緩坐在椅子上,似是在思考著什麽.............
..........
帝宮 金鑾殿
“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
楊政坐於九龍髹金玉椅之上,頭頂金絲蟠龍翼善冠,一身黑金帝袍,星辰日月於龍身周圍映照,周身帝威與道韻環繞。
青冥自立國以來,便定下規矩,早朝,無論有沒有事無論大事小事,都要啟奏,不能提早退朝
所以,潘公公自然無需擔任殿頭官一職。待眾臣起身後,皇帝看了一眼陳鍔,陳鍔隨即來到中央
“陛下,老臣有事啟奏”
“準”
“陛下,太尉之職一直空懸,老臣懇請陛下將太尉之職定下。”
“朕已詔凝霜公主速回帝都任職太尉,另外,於沉!朕命你為新一任南疆節度使,早朝後即刻出發上任!”
隻見一位武將跨步而出,身軀魁梧,橫眉怒目,正是新一任南疆節度使——於沉
“臣!領旨謝恩!”
百官見此情況當即喊道
“陛下聖明!”
陳鍔繼續言道
“陛下,陛下閉關之時,世家愈發猖狂,不遵國法,野心日漸龐大,老臣懇請陛下下旨肅清世家!”
朝堂嘩然,世家之事青冥帝國一直極為重視,但很少如此公然的批判世家,一位官員站出
“陛下,青冥此時戰事正緊,不易招惹時間,臣以為還是懷柔逐步蠶食為上策”
陳鍔眉頭一皺,深惡痛絕的說道
“胡言亂語,世家猖狂,依然危害我青冥國體,懷柔蠶食之策已然試行多少歲月,可有顯著進展?世家之頑固,不是逐步蠶食能解決的!”
楊政聽完,手伸向前按了按示意安靜
“此事,朕心中自有決斷”
隨即眾臣便開始逐一啟奏其他事宜,待到三個時辰後,啟奏之聲開始減少,逐漸消失,見已經無事,楊政便宣布退朝,在退朝之前,楊政開口
“蕭信!帶著你樞密院所屬來禦書房,兵部尚書紀黎和戶部尚書季商也過來!”
隻見幾位官員當即跪下
“臣,領旨!”
.............
禦書房
楊政坐在龍椅上看著在底下圍坐的官員,緩緩開口
“蕭信,朕命你樞密院開始增設東海與北海的邊境防禦事宜,待太尉楊紫玉到達帝都後與其一同商議”
蕭信與樞密院所屬跪地
“臣等,領旨!”
皇帝看向兵部尚書紀黎
“紀黎,朕命你開始為青冥所有邊疆增設武將,同時選拔預留部分武將與士兵於雲夢江兩岸練兵且聽候調遣,士兵人數為五百萬”
“臣!領旨!”
再次轉頭看向戶部尚書季商
“季商,朕命你協助太尉、樞密院以及兵部,支持並提供物資調度,並且,報名兵武祭者與自願參軍者,物資供給提高三成,以上二者不可以是世家,聖地,宗門之人!”
“臣!領旨!”
“退下吧!”
“遵旨!”
隨著眾臣緩緩退出禦書房,楊政看禦書房中的山海古陸的地圖,輕輕盤摸著墨玉扳指,帝眸之中華光閃過........
...........
“陛下,陳相已經在外麵候著了。”
楊政放下手中的奏折,讓潘公公將陳相請進來,而陳相進殿行李後便站在一旁
“給陳相賜座”
“謝陛下”
皇帝站起身,走到陳鍔麵前,手中的奏折緩緩敲擊在掌心,似是隨意的問道
“陳相,朝中太尉之位多年空懸,如今陳相可有推薦的人選?”
陳相坐直了身子,目光望向前方
“陛下,陛下閉關這些年,太尉之位無人可任,一些軍中事宜都是老臣與禦史大夫和兵部諸位共同商議,最後再交於太子殿下決斷。
至於推薦的人選,太尉之職是我青冥代陛下統禦兵將的職位,職責之重不需言說,所以老臣並沒有推薦的人選,老臣也相信,太尉之職該由誰來擔任,陛下心中早有決斷。”
楊政目光微沉,便在殿內踱步
“嗯,那陳相,李家之事,你可有想法?”
看似輕飄飄的一句疑問,但卻讓此時殿內的空氣都仿佛凝固,可是陳鍔卻依舊淡然
“李家之事事發之後,老臣著實痛心,但已然無法挽回”
“陳相覺得此事,幕後之人是誰?又或者李家真的已經叛國?”
“老臣身為一朝宰相,此等事關我青冥安危的大事,自然是需要調查一番。”
“可有收獲?”
“收獲談不上,可是依老臣之見,李家之事確有疑點”
“說”
“那請陛下恕老臣鬥膽”
“但說無妨”
“李家連任太尉之職,且多年赫赫戰功,邊疆因此並無大的戰事,況且李家已然位極人臣,若是叛國造反,也不可能隻是致使我青冥丟失一州之地這麽簡單
以李家的底蘊,長年征戰沙場,族中甚至是軍中效忠李家的謀士不乏妖孽之輩,雖然困難,但是在陛下出關之前攻至帝都,也隻是時間問題。”
陳鍔輕咳了兩聲,繼續說道
“所以,老臣以為,李家叛國之事為假,有宵小之輩想要動搖我青冥國體才是真”
楊政走會龍椅,緩緩坐下,沉默片刻
“那陳相覺得宵小之輩,是何人呢?”
陳鍔微眯的眼睛中閃過一抹精光
“陛下,我青冥自立國起就有外患,所以此事就算有外族參與,關係也不大,而老臣懷疑的重點,就是世家,世家不希望人族一統,他們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即使太祖皇帝融合了一部分,剩下的那一部分依舊頑固不化,而他們可是說是除了外族以外最希望我人族分崩離析的了”
隨著殿內帝威逐漸四溢,陳鍔明白皇帝接下來就該讓自己回去了,而今日太尉之事,隻是個引子而已.........
楊政看向陳鍔
“天色已晚,陳相早些回去歇息吧,明日早朝,給朕一份奏折。”
“遵旨,老臣告退”
而後潘公公便將陳鍔送出宮去,待潘公公回來之時,隻見皇帝依舊在禦案上看著奏折,頭也不抬對潘公公說到
“去,傳林南進宮一趟,另外,傳旨,讓阿紫回朝任太尉,派於沉接任南疆節度使,明日早朝後,朕要在樞密院議事”
“是,遵旨”
潘公公急忙退出禦書房,向著宮外離去,而隨著潘公公離去的,還有奔向南疆的加急聖旨.....
..........
帝都 錦衣衛指揮司
大門突然打開,潘公公走入錦衣衛指揮司,站在堂中
“錦衣衛指揮使林南何在?”
隻見後堂走出一位男子,馬蜂腰螳螂腿,一身大紅飛魚服,紅冠束發,腰別一長一短兩把雲紋刀,英挺劍眉,丹鳳眼中氤氳狠厲煞氣
大步流星走到潘公公麵前跪下接旨
“錦衣衛指揮使林南,接旨!”
“青冥,陛下口諭!錦衣衛指揮使林南,即刻入宮覲見!”
“臣!接旨!”
潘公公見此間事了,轉身離去,林南起身,看著離去的潘公公,也不轉身,背對著身旁錦衣衛都指揮使說道
“去,讓所有錦衣衛,待命!”
“帝都內?”
林南轉頭,看向副指揮使者的眼神凜冽
“我說的是,所有!”
而隨著林南架馬向著帝宮行去,此時的潘公公也來到樞密使府中
宣讀旨意後,也回到帝宮禦書房之外侯著,錦衣衛指揮使正三品,直屬皇帝,在禦書房是不允許別人在場的...
“錦衣衛指揮使林南,參見陛下”
“林南,即刻朕命你秘密徹查青冥境內,無論何人,無論官職,凡是參與當年李家之事者,皆記錄在案,直接呈給朕”
“臣領旨”
“陛下,如遇意外,反抗者?”
“問出結果,斬!閉口不言者,押送詔獄,頑固不化,斬!”
“臣領旨”
“去吧,今夜開始,五年內,給朕結果”
“臣!領旨!”
楊政轉過身,看向窗外星河,林南退出禦書房,潘公公進入。而隨著林南出宮,眼中狠厲煞氣更重,而且多了絲絲殺意與血氣!
錦衣衛指揮司
林南坐於主堂,堂下錦衣衛副指揮使,同知、僉事、諸多鎮撫使千戶都在等林南下達任務
“秘密任務,全境錦衣衛秘密徹查當年李家之事,如遇意外,反抗者,斬!
閉口不言,就地審問後押會帝都詔獄再審,頑固不化者,斬!
情報無分大小,無分真假,每七天送至當地錦衣衛分司,由當地錦衣衛分司嚴格辨別真偽,後將真偽情報全部送至帝都錦衣衛指揮司,再做鑒別!”
林南掃視堂下諸人,語氣鄭重嚴肅道
“諸位,我錦衣衛直屬哪位,想必都知道,秘密任務是什麽重要程度,我也無需多說,切記!眼睛亮一點,腦子轉快一點!出了差錯,可不是一個人掉腦袋這麽簡單的事情了!”
說完,林南站起身,緩緩吐出一口濁氣
“錦衣衛同知、僉事,斬!”
話音未落站在同知、僉事身邊的兩位錦衣衛副指揮使橫刀一斬,就見同知、僉事人頭落地,臉上還殘留著驚懼與疑問!
“兩個暗子,在這之前倒是無礙,現如今便留不得了”
隨即,林南丟給副指揮使一張名單
“名單之上南指揮司與鎮撫司之人,你們二人到了江南後,直接斬了”
“是!”
看著地上的人頭,林南神情淡漠
“秦青、常玄任同知,程旭,黃玉任僉事,即刻上任,分出一位同知與僉事,跟隨兩位副指揮使去往江南”
之間堂下眾人中其中四人齊聲道
“遵命!”
“任務時長五年,今夜開始!”
眾人即刻齊聲
“遵命!”
隨即在之見眾人離開主堂消失不見,而林南則是緩緩坐在椅子上,似是在思考著什麽.............
..........
帝宮 金鑾殿
“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
楊政坐於九龍髹金玉椅之上,頭頂金絲蟠龍翼善冠,一身黑金帝袍,星辰日月於龍身周圍映照,周身帝威與道韻環繞。
青冥自立國以來,便定下規矩,早朝,無論有沒有事無論大事小事,都要啟奏,不能提早退朝
所以,潘公公自然無需擔任殿頭官一職。待眾臣起身後,皇帝看了一眼陳鍔,陳鍔隨即來到中央
“陛下,老臣有事啟奏”
“準”
“陛下,太尉之職一直空懸,老臣懇請陛下將太尉之職定下。”
“朕已詔凝霜公主速回帝都任職太尉,另外,於沉!朕命你為新一任南疆節度使,早朝後即刻出發上任!”
隻見一位武將跨步而出,身軀魁梧,橫眉怒目,正是新一任南疆節度使——於沉
“臣!領旨謝恩!”
百官見此情況當即喊道
“陛下聖明!”
陳鍔繼續言道
“陛下,陛下閉關之時,世家愈發猖狂,不遵國法,野心日漸龐大,老臣懇請陛下下旨肅清世家!”
朝堂嘩然,世家之事青冥帝國一直極為重視,但很少如此公然的批判世家,一位官員站出
“陛下,青冥此時戰事正緊,不易招惹時間,臣以為還是懷柔逐步蠶食為上策”
陳鍔眉頭一皺,深惡痛絕的說道
“胡言亂語,世家猖狂,依然危害我青冥國體,懷柔蠶食之策已然試行多少歲月,可有顯著進展?世家之頑固,不是逐步蠶食能解決的!”
楊政聽完,手伸向前按了按示意安靜
“此事,朕心中自有決斷”
隨即眾臣便開始逐一啟奏其他事宜,待到三個時辰後,啟奏之聲開始減少,逐漸消失,見已經無事,楊政便宣布退朝,在退朝之前,楊政開口
“蕭信!帶著你樞密院所屬來禦書房,兵部尚書紀黎和戶部尚書季商也過來!”
隻見幾位官員當即跪下
“臣,領旨!”
.............
禦書房
楊政坐在龍椅上看著在底下圍坐的官員,緩緩開口
“蕭信,朕命你樞密院開始增設東海與北海的邊境防禦事宜,待太尉楊紫玉到達帝都後與其一同商議”
蕭信與樞密院所屬跪地
“臣等,領旨!”
皇帝看向兵部尚書紀黎
“紀黎,朕命你開始為青冥所有邊疆增設武將,同時選拔預留部分武將與士兵於雲夢江兩岸練兵且聽候調遣,士兵人數為五百萬”
“臣!領旨!”
再次轉頭看向戶部尚書季商
“季商,朕命你協助太尉、樞密院以及兵部,支持並提供物資調度,並且,報名兵武祭者與自願參軍者,物資供給提高三成,以上二者不可以是世家,聖地,宗門之人!”
“臣!領旨!”
“退下吧!”
“遵旨!”
隨著眾臣緩緩退出禦書房,楊政看禦書房中的山海古陸的地圖,輕輕盤摸著墨玉扳指,帝眸之中華光閃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