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酒店,我坐在桌前,開始讀今天買到的書。
當我輕輕翻開書頁,那股淡淡的墨香撲鼻而來,仿佛在引領我踏入一個充滿知識奧秘的世界。而其中關於投資相關的內容,尤其是企業財務狀況的關鍵知識 —— 商譽減值,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我對投資領域更深入思考的大門。
我仔細翻閱著,思緒也隨著文字不斷起伏。
書中提到的商譽減值問題,讓我深感震撼。2018 年真的可以說是商譽減值的一個關鍵年份呢。這一切源於商譽減值政策的影響,2019 年 1 月 4 日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還討論了商譽減值改攤銷的相關事宜。
大部分委員都認為攤銷比減值更具優勢,能更好地實現商譽減記至零的目標,而且成本低、便於操作,還利於投資者理解,更能增強企業之間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此時,我不禁想到,政策的變動對於企業的影響是如此巨大,就像一場無形的風暴,席卷著整個市場。
在商譽攤銷政策還未落地之際,上市公司們紛紛選擇集中大額計提,就好像要趕緊來一個一筆勾銷,免得夜長夢多。
從這一點也能看出,商譽減值在某種程度上真的顯得有些隨意呢。這種隨意性讓我意識到,市場並非總是按照我們所期望的那樣有序運行,其中隱藏著諸多不確定性和風險。
想想看,商譽的產生是源於企業收購其他公司時,用高於被收購公司淨資產的價格進行交易,那些溢價部分就成為了上市公司的商譽。
這也就意味著商譽越多,企業在收購過程中支付的溢價就越高。但我們不能僅僅因為上市公司支付了過高的溢價就斷言一定要減值呀。
畢竟也不乏一些增長潛力非常高的企業,在被收購後能為上市公司帶來巨大的盈利,隻是這樣的例子比例太少了。尤其是過高的商譽,就像如果收購十家企業,可能隻有一家能有很好的盈利,那麽這樣的盈利也很難阻擋其他公司導致的商譽減值。
當看到書上拿宋城演藝來舉例時,我仿佛置身於那場商業交易之中。
2016 年它主要因為收購網上直播平台 “六間房”,使得公司當期的商譽餘額一下子達到了 24.17 億元,而當時的六間房淨資產僅為 0.38 億元,這溢價真的是相當高了。不過在 2017 年的時候,六間房還貢獻了近 27% 的利潤呢。但要知道,六間房這個直播平台和鬥魚、yy 直播等其他直播平台存在著十分激烈的競爭關係。
我在心中暗自感慨,企業的每一個決策都像是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入深淵。
好在到了 2018 年 8 月 31 日的那份重組方案,宋城演藝成功地將六間房的風險轉移了出去。這真的是企業在麵對商譽減值問題時做得比較好的一次範例呢,也避免了投資者出現大的損失。
按照那份方案的細則:一是六間房作價 34 億,密鏡和風作價 51 億,組成一個 85 億的集團公司;二是重組後六間房本應占股 40%,但是會轉讓不低於 10%(也就是 8.5 億)的股份給第三方;三是完成前兩步後,宋城 2015 年在六間房上 25.67 億的投資可以拿回不低於 22.18 億現金(轉讓 25% 股權獲得 8.5 億,加上 4 年利潤 13.68 億),商譽被移除,轉成了 25.5 億的對外投資。
經過這樣一番操作,六間房的投資風險完全得到了化解。
我由衷地敬佩宋城演藝的決策智慧,同時也深刻地認識到,在投資中,我們不僅要關注企業的當前業績,更要洞察其潛在的風險和應對風險的能力。
再看看過度資本化導致無形資產減值的問題,就像樂視網。
2017 年報顯示公司虧損 138.78 億,會計事務所都提出了非標意見呢。主要原因就是對 2017 年的各大資產計提了減值。其中樂視網的無形資產,主要是影視版權類資產,減值損失高達 32.8 億,這可是資產減值損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啊。為什麽會出現這樣大比例的無形資產減值損失呢?主要是因為樂視網過分地將研發投入進行了資本化處理,導致無形資產增長太快。
把那些沒有成熟的技術或者專利計入到無形資產裏,後期一旦出現競爭力下降,那麽無形資產減值就不可避免了。
看看這些年樂視網的研發投入,那麽高比例的資本化真的讓人驚訝。我在研究財務數據的時候,還真沒見過幾家像樂視網這樣高比例資本化的。這就意味著樂視網的研發 70% 都能取得好成果,這真的太讓人難以置信了。如果研發的成功率真有這麽高,企業怎麽會出現退市和造假的危機呢?高比例資本化理論上或許可行,但在實踐過程中真的問題重重啊。
企業的研發總體上應該是摸著石頭過河,可樂視網這樣的研發,相當於踩著石頭過河,成功的概率太高了,基本上研究一個項目成功一個。這樣長久下去,其他同行還怎麽競爭呢?研發支出資本化真的是一個風險點,因為誰也不知道這些計入無形資產、開發支出的資產負債表科目什麽時候會轉入利潤表,再來一次業績大洗澡。
此時,我深感企業財務操作的複雜性和風險性。
我們不能僅僅看到表麵的數據,而要深入挖掘背後的真相。在投資中,我們必須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維,不能被虛假的繁榮所迷惑。
還有大量關聯交易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呢。就像樂視網,其控股子公司與關聯方之間發生的交易就是關聯交易。既然是關聯方,那之間的交易就很可能存在很大的貓膩。如果關聯交易占比過高,企業出現危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再看看神霧環保,它是一家向高汙染高能耗企業提供工業爐窯節能減排係統解決方案的企業,在 2016 年還成為了市場的牛股呢。但仔細研究 2016 年公司的年報就會發現,前五大客戶占了當年銷售總額的 94.38%,而神霧環保自己就在年報上承認當年前五大客戶銷售額中關聯交易占年度銷售總額的比例為 57.93%。
第一大客戶為烏海神霧煤化科技有限公司,一聽名字就知道是關聯方,經工商信息查詢,該客戶由神霧集團間接持股 25%,屬於母公司神霧集團關聯方。2016 年第二大客戶新疆勝沃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銷售金額高達 10.36 億元,占銷售總額的 33.14%。第五大客戶,前稱為 “包頭神霧煤化科技有限公司”,也跟神霧環保有著密切的關係,關聯交易毫無爭議。
這就相當於企業業績是靠著集團的兄弟在支撐,是在挖空集團其他企業的資產來支撐神霧環保的高增長。這樣的高增長顯然是虛的,沒有將東西真正賣給獨立的客戶。公司受到質疑後,短短一年時間左右就下跌了 80% 以上。
我深刻地認識到,關聯交易就像一個隱藏在企業背後的陷阱,一不小心就會讓投資者深陷其中。我們必須仔細審查企業的客戶結構和交易關係,以避免被虛假的業績所誤導。
在減值方麵,我深刻地認識到,除了企業的貨幣資金外,隻要是資產都存在減值的可能。其中應收賬款、存貨和商譽的減值尤其嚴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在建工程以及其他一些資產的減值也有一定的風險,但確實沒有前麵這三個科目這麽突出。
我始終要記住的是,不管任何資產都有可能出現大幅度減值的風險。
想到這裏,我突然覺得自己在投資領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些知識和案例真的太重要了,也讓我更加明白了在分析企業財務狀況時需要關注的關鍵要點。
當我輕輕翻開書頁,那股淡淡的墨香撲鼻而來,仿佛在引領我踏入一個充滿知識奧秘的世界。而其中關於投資相關的內容,尤其是企業財務狀況的關鍵知識 —— 商譽減值,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我對投資領域更深入思考的大門。
我仔細翻閱著,思緒也隨著文字不斷起伏。
書中提到的商譽減值問題,讓我深感震撼。2018 年真的可以說是商譽減值的一個關鍵年份呢。這一切源於商譽減值政策的影響,2019 年 1 月 4 日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還討論了商譽減值改攤銷的相關事宜。
大部分委員都認為攤銷比減值更具優勢,能更好地實現商譽減記至零的目標,而且成本低、便於操作,還利於投資者理解,更能增強企業之間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此時,我不禁想到,政策的變動對於企業的影響是如此巨大,就像一場無形的風暴,席卷著整個市場。
在商譽攤銷政策還未落地之際,上市公司們紛紛選擇集中大額計提,就好像要趕緊來一個一筆勾銷,免得夜長夢多。
從這一點也能看出,商譽減值在某種程度上真的顯得有些隨意呢。這種隨意性讓我意識到,市場並非總是按照我們所期望的那樣有序運行,其中隱藏著諸多不確定性和風險。
想想看,商譽的產生是源於企業收購其他公司時,用高於被收購公司淨資產的價格進行交易,那些溢價部分就成為了上市公司的商譽。
這也就意味著商譽越多,企業在收購過程中支付的溢價就越高。但我們不能僅僅因為上市公司支付了過高的溢價就斷言一定要減值呀。
畢竟也不乏一些增長潛力非常高的企業,在被收購後能為上市公司帶來巨大的盈利,隻是這樣的例子比例太少了。尤其是過高的商譽,就像如果收購十家企業,可能隻有一家能有很好的盈利,那麽這樣的盈利也很難阻擋其他公司導致的商譽減值。
當看到書上拿宋城演藝來舉例時,我仿佛置身於那場商業交易之中。
2016 年它主要因為收購網上直播平台 “六間房”,使得公司當期的商譽餘額一下子達到了 24.17 億元,而當時的六間房淨資產僅為 0.38 億元,這溢價真的是相當高了。不過在 2017 年的時候,六間房還貢獻了近 27% 的利潤呢。但要知道,六間房這個直播平台和鬥魚、yy 直播等其他直播平台存在著十分激烈的競爭關係。
我在心中暗自感慨,企業的每一個決策都像是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入深淵。
好在到了 2018 年 8 月 31 日的那份重組方案,宋城演藝成功地將六間房的風險轉移了出去。這真的是企業在麵對商譽減值問題時做得比較好的一次範例呢,也避免了投資者出現大的損失。
按照那份方案的細則:一是六間房作價 34 億,密鏡和風作價 51 億,組成一個 85 億的集團公司;二是重組後六間房本應占股 40%,但是會轉讓不低於 10%(也就是 8.5 億)的股份給第三方;三是完成前兩步後,宋城 2015 年在六間房上 25.67 億的投資可以拿回不低於 22.18 億現金(轉讓 25% 股權獲得 8.5 億,加上 4 年利潤 13.68 億),商譽被移除,轉成了 25.5 億的對外投資。
經過這樣一番操作,六間房的投資風險完全得到了化解。
我由衷地敬佩宋城演藝的決策智慧,同時也深刻地認識到,在投資中,我們不僅要關注企業的當前業績,更要洞察其潛在的風險和應對風險的能力。
再看看過度資本化導致無形資產減值的問題,就像樂視網。
2017 年報顯示公司虧損 138.78 億,會計事務所都提出了非標意見呢。主要原因就是對 2017 年的各大資產計提了減值。其中樂視網的無形資產,主要是影視版權類資產,減值損失高達 32.8 億,這可是資產減值損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啊。為什麽會出現這樣大比例的無形資產減值損失呢?主要是因為樂視網過分地將研發投入進行了資本化處理,導致無形資產增長太快。
把那些沒有成熟的技術或者專利計入到無形資產裏,後期一旦出現競爭力下降,那麽無形資產減值就不可避免了。
看看這些年樂視網的研發投入,那麽高比例的資本化真的讓人驚訝。我在研究財務數據的時候,還真沒見過幾家像樂視網這樣高比例資本化的。這就意味著樂視網的研發 70% 都能取得好成果,這真的太讓人難以置信了。如果研發的成功率真有這麽高,企業怎麽會出現退市和造假的危機呢?高比例資本化理論上或許可行,但在實踐過程中真的問題重重啊。
企業的研發總體上應該是摸著石頭過河,可樂視網這樣的研發,相當於踩著石頭過河,成功的概率太高了,基本上研究一個項目成功一個。這樣長久下去,其他同行還怎麽競爭呢?研發支出資本化真的是一個風險點,因為誰也不知道這些計入無形資產、開發支出的資產負債表科目什麽時候會轉入利潤表,再來一次業績大洗澡。
此時,我深感企業財務操作的複雜性和風險性。
我們不能僅僅看到表麵的數據,而要深入挖掘背後的真相。在投資中,我們必須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維,不能被虛假的繁榮所迷惑。
還有大量關聯交易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呢。就像樂視網,其控股子公司與關聯方之間發生的交易就是關聯交易。既然是關聯方,那之間的交易就很可能存在很大的貓膩。如果關聯交易占比過高,企業出現危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再看看神霧環保,它是一家向高汙染高能耗企業提供工業爐窯節能減排係統解決方案的企業,在 2016 年還成為了市場的牛股呢。但仔細研究 2016 年公司的年報就會發現,前五大客戶占了當年銷售總額的 94.38%,而神霧環保自己就在年報上承認當年前五大客戶銷售額中關聯交易占年度銷售總額的比例為 57.93%。
第一大客戶為烏海神霧煤化科技有限公司,一聽名字就知道是關聯方,經工商信息查詢,該客戶由神霧集團間接持股 25%,屬於母公司神霧集團關聯方。2016 年第二大客戶新疆勝沃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銷售金額高達 10.36 億元,占銷售總額的 33.14%。第五大客戶,前稱為 “包頭神霧煤化科技有限公司”,也跟神霧環保有著密切的關係,關聯交易毫無爭議。
這就相當於企業業績是靠著集團的兄弟在支撐,是在挖空集團其他企業的資產來支撐神霧環保的高增長。這樣的高增長顯然是虛的,沒有將東西真正賣給獨立的客戶。公司受到質疑後,短短一年時間左右就下跌了 80% 以上。
我深刻地認識到,關聯交易就像一個隱藏在企業背後的陷阱,一不小心就會讓投資者深陷其中。我們必須仔細審查企業的客戶結構和交易關係,以避免被虛假的業績所誤導。
在減值方麵,我深刻地認識到,除了企業的貨幣資金外,隻要是資產都存在減值的可能。其中應收賬款、存貨和商譽的減值尤其嚴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在建工程以及其他一些資產的減值也有一定的風險,但確實沒有前麵這三個科目這麽突出。
我始終要記住的是,不管任何資產都有可能出現大幅度減值的風險。
想到這裏,我突然覺得自己在投資領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些知識和案例真的太重要了,也讓我更加明白了在分析企業財務狀況時需要關注的關鍵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