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四人館
長春宮小分隊穿越如懿傳 作者:長生試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四人館?
桂鐸幾乎是立刻答道:“這四人館,雖說名字帶個“館”字,但實際並非房舍,而是一座市井。據說其名取自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說,再三上再加一為四,取入此館者可取萬物之意。但此館實乃攫取入其中者一應擁有之所在。四人館中設有賭坊、酒館、妓院、當鋪、皮貨鋪子、古董鋪子、山貨鋪子,首飾鋪子,錢莊,牙行,不一而足。
想入四人館,須以十兩銀購置信物,才能憑借信物入內。隻是這四人館中美酒佳肴、千金寶物,尋常人自不能進,那有頗些家資的公子們或是來往客商便也不計較這錢。隻是一入四人館,便是入了銷金窟。四人館中閑漢,會引著那些人尋歡作樂,賭贏了錢,便去酒肆或秦樓楚館,或在酒肆中要炫耀家財,或要討好青樓女子,便又要購置山貨、皮貨、首飾等。至無錢之時,少不得要把手頭上的值錢物件當了,那些皮貨首飾便又被四人館收回,還能再賣給後來人。
若是有人真輸紅了眼,這四人館的錢莊、牙行便誘騙他借錢,抵了自家的房屋田地,甚至妻兒,將人活活逼死的都有。”
兆惠冷笑一聲:“還沒進來就是一人十兩,賭場流出去的錢又用酒肉美女賺回來,賣出去的皮貨山貨又讓人當回來,進貨都省了,直接用賭籌跟皮貨商、采山貨的換就是了,最後還能得田地奴仆,這四人館真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桂鐸道:“這四人館前幾年繳稅頗多,那典妻賣兒的文書也是過了明路,本也無有犯了王法的事情,所以之前的官員沒有管過。但此地如此行事,必然聚斂大量財帛土地,又會讓本地士紳富戶失其立身之本;皮貨、首飾等隻在四人館內部流動,便少與外界有財貨往來;
且這四人館來錢快,雇人的價錢也比別家的多,會將百姓聚攏進去,便會導致田園荒蕪,百業俱絕,糧價攀升,民生困苦。百姓乍看之下,得一時之利,但這利不過是四人館手頭漏下來的一抿子,實則四人館所得之利多未用於百姓,可其弊,卻實實在在由百姓承受。再說大興賭博,逼人賣兒賣女,未免過於有傷天和,也會使民風敗壞。”
兆惠道:“所以,您上任後,查過四人館,後來以四人館藏匿越境北族人的理由,於七月將其查封。”
桂鐸道:“是。像這樣的地方,明麵上雖不犯律例,但討債、買賣人口、還有管著酒肆、妓院,哪樣不用地頭蛇?那北族越境之人,無有路引、憑證,在此地無法落戶,就不能操正業,除了做些撐筏子,盜伐、盜采人參的營生,多是入了這些地麵幫派。這隱匿北族人,便是查封的最好理由。”
兆惠道:“可是我看府中那些案卷文書,您隻是把這四人館中的北族人,和那些遼東將軍抓到的北族人一並驅趕回北族,這四人館的掌櫃也隻是以此罪投入大獄,卻並未進一步審問、判罪。這就是我想知道的事情。”
桂鐸歎了口氣:“四人館勢力盤根錯節,我欲上報盛京,由盛京調查,但四人館能留存至今,除了繳稅多,必然也少不了上下打點。那掌櫃也隻是替人管事的,四人館真正的主人甚至至今都未浮出水麵。我欲將此案上報盛京,卻擔心盛京官員受了打點,所以隻報給了盛京刑部侍郎永福大人。
永福大人隻說不要聲張,他自會處置。可是一直沒有回音,後來八月多雨,治水乃是頭等要事,此事也隻好擱置。”
兆惠失聲道:“永福?葉赫那拉氏的永福?”
桂鐸道:“是。葉赫那拉是上三旗名門大姓,且京中的童謠,都已傳到奉天,‘天子國舅,款爾連袂,娶之淑女,納蘭姐妹’,永福大人的侄女,一位做了皇上的妃子,一位嫁給皇後娘娘的嫡親弟弟傅恒大人,他在皇上、皇後娘娘都有情麵,我想總不至於被四人館給收買吧?”
兆惠道:“如此,我就明白了。請大人好好歇息。本欽差,會重查此案,一定給大人一個交代。”
十天後,兆惠看著呈上的案卷,陷入沉思。
他之前懷疑桂鐸的判斷有一個錯誤,四人館中的北族人,恐怕並非是先入地方幫派後為四人館做事,而是一開始就是四人館的人,且和那些祭拜老虎神像的人有關。
可他也沒想到最終會查出這樣一個驚人的結果。
整個四人館,竟然都是北族的產業!
而那祭拜老虎神像的組織,據抓到的人供稱,號稱山虎會,前身是逃往大清的張禧嬪餘黨,在關東已經隱秘經營數十年,蓄養了多名北族武人,如今坐鎮四人館,少部分成員遊離在外,聽四人館命令行事。
可是北族從前明開始,素來與宗主國一般,重農抑商,直到肅宗時才改了政令,根據兩地客商的說法,北族目前鄉市雖逐漸蓬勃,可連規模稍大些的藥材交易,都隻能依靠春秋兩季的藥令市,尋常商人,就算有奉天北族人的支持,也不會有這樣的財力物力,在異國他鄉建起這樣一座街市,更不可能號令一個由沒落貴族組成的幫會。
除非,這個人也是北族的貴族,甚至,還有更高的地位。
再加上北族和張禧嬪後人的勾結,兆惠突然有了一個猜想。
他起草了一份密折,令人加急送入京城。一麵又讓人去給永福遞拜帖。
此外,重查四人館案,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意外收獲。
這幾日查訪四人館線索,鬧得沸沸揚揚,有一日就見著一對母子,鬼鬼祟祟,藏頭遮臉的要出城。
遼河出事後,無論是官差還是百姓,都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立刻便將兩人扣下。那兒子兀自嚷著什麽自己是上三旗包衣出身,自家姐姐是宮裏當差的,誰人敢對她無禮等語,便被堵了嘴扔進牢房。
然而這小潑皮剛上公堂就嚇軟了,竹筒倒豆子般什麽都說了。
原來這小潑皮叫魏佐祿,母魏楊氏,本是內務府官員之子,其父獲罪早死,家道敗落,可這小子還是整日遊手好閑,吃酒賭錢,本來有位姐姐在宮中當差,時不時接濟一番,可這陣子他姐姐不知道調到哪兒去了,一點消息都沒有,更別說托人送錢回來了。
他在京城賭輸了錢又無錢償還賭債,隻好與母親一同逃回盛京郊外的祖宅暫避風頭。可他本性難移,在奉天聽說有四人館這麽一處好去處,磨著魏楊氏要了壓箱底的十兩銀子,買了信物進去,自然又是欠了一筆賭債,魏楊氏當了祖屋裏的家具才還上錢。
後來四人館被查封,他偃旗息鼓了一陣,這回聽說重查四人館案,抓了不少人,他在四人館賭過錢,十分心虛,所以才想著逃走。
鬧了這一場烏龍,眾人隻覺得又可氣又可笑。
在門外和其他百姓圍觀了公堂的德其布把這事當成笑話說給桂鐸,道:“堂堂男兒,不思頂門立戶,整天靠著自家長姐在宮裏辛苦當差才得的一點俸祿過活,還如此不知愛惜物力,出手就是十兩,實在是個混蛋!
他額娘也是,那天來公堂鬧了不說,還滿嘴罵著那姐姐不給家裏錢,才讓娘倆如此,半點不想想兒子的錯處,也是糊塗的!
要我說啊,這種人,就該關起來,起了賭的念頭就大耳刮子扇下去,扇到他聽見賭字就發抖,摸到籌碼就手軟!”
桂鐸道:“對百姓要以教化為主,怎麽能隨意打人呢。”
一旁來送了銀子後坐著喝茶的進保卻突然被茶水嗆住,咳了幾聲才道:“這佐祿姓魏是吧?出身鑲黃旗包衣是吧?他還有個姐姐在宮裏當差是吧?”
德其布點點頭。
進保立刻道:“對這種朽木不可雕的人,還是打吧!”
他見桂鐸有些意外之色,清了清嗓子道:“咳咳,本公公的意思是,宮女,是內務府選進皇家當差的人,倘若其家人如此不堪,也是丟了皇家的體麵,若是總是要錢,難免這宮女不會因催逼過甚,起了什麽不好的心思,所以必得處置!隻是也別鬧得人盡皆知,你悄悄地教訓便是了。”
進保暗想,這魏嬿婉已經是庶妃的身份,且皇上似乎對她頗為中意,像她弟弟這種寒門紈絝,若是不趁現在年紀還小好生修理,日後鬧出什麽事情來,豈不是使皇上添了煩惱,失了臉麵!
這邊佐祿被關進了小黑屋,那邊永福卻說是暫時外出,不能相見。
兆惠立刻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一麵命人急送消息回京,一麵親自前往盛京,直接闖進永福宅邸。
永福正妻早亡,兆惠到的時候幾房妾室正滿府裏搜羅值錢物事準備逃走。
兆惠立刻將府中所有人扣下,一問才知永福看了拜帖,清晨就帶著管家上了馬車跑了。
兆惠問清方向和馬車樣子,立刻和粘杆處一道去追。
追上永福的馬車時,已經是在郊外一處山穀,兆惠遠遠看見馬車與馬分開,斜斜地栽倒一旁,一人上了馬,很快衝入山穀。
緊接著轟隆一聲,山穀兩邊密林中滾下落石。
兆惠勒住馬,陰沉著臉讓人去檢視馬車和山穀中那一騎的情況。
馬車中有個山羊胡老頭,腹部中了一刀,奄奄一息。山穀中那一騎已經連人帶馬都被砸死,屍體麵目不辨,但懷中有幾千兩的銀票。
兆惠讓人將老頭和屍體都運走,著大夫診治,好在那老頭中刀處並非要害,倒是留得一條性命,被兆惠一審,便什麽都招了。那具屍體,也讓永福的小妾來認了,通過胎記等特征,確認了就是永福。
原來這永福乃揆敘之侄,又娶了八爺黨的賽斯黑之女為正妻,因此在當年九子奪嫡後為先帝所厭棄,罷官賦閑。他眼睜睜看著弟弟永綬在兵部如魚得水,心生妒忌,心道憑什麽你這個名義上的揆敘之子,仕途比我還好!
後來三阿哥倒台,原本不被看好的四阿哥被封為寶親王,他便通過買通太監,打探寶親王詩文,了解皇帝喜好,著意討好,總算寶親王登基後偶然想起來他,給他一個盛京刑部侍郎的位子。
後來他侄女入宮,他更是通過侄女宮中太監,和另幾名太監,將侄女所抄錄皇帝的詩詞帶出宮,再研究皇帝喜好。隻是這過程花費甚巨,單單之前做一份茶餅,就要斥巨資,他的俸祿加養廉銀都不夠,這一向都是靠四人館的孝敬過活,後來桂鐸將此事報上來,他自然是隱瞞了下來,同時將消息告知了四人館。
現下事情敗露,他便想逃亡,見追兵已到,便想將管家拋下,又擔心管家供出自己,所以想一刀將管家殺了,隻是沒捅到要害。
兆惠沉吟道:“這供詞有漏洞。宮中管理甚嚴,就算是收了賄賂,哪個太監有膽子夾帶信件?還有,桂鐸大人出事,是因為擋了四人館的道,所以被四人館謀害,他出事後,永福應當知道事情不好,為何直到今日才逃走?”
這時一旁的進保道:“大人,請讓奴才問一句。”
得到兆惠首肯,進保問道:“那受賄的太監是不是叫做張念祖或是姓張?還有,北族人有和永福說過什麽消息嗎?”
管家抖如篩糠,道:“小人不知,隻知道從雍正年間到現在都是把錢給同一位太監,他確實姓張。這一向,是有北族人進過府裏,不過,一直是私人密談。隻是,桂鐸大人出事後,小人也勸過永福,但他隻說……說……”
兆惠拍案:“說什麽?”
那管家戰戰兢兢道:“永福說桂鐸大人的女兒慎嬪,在宮中本來已經漸漸被冷落,如今又失了子嗣,往後就更要失寵了,所以桂鐸大人出事,皇上也……也不會在意,且,桂鐸大人留下治水之策,皇上無後顧之憂,更不會對慎嬪假以辭色,這桂鐸大人是高斌大人舉薦,他死了,高斌便失了臂膀,皇上連帶著也不必寵著貴妃娘娘了。而他還有侄女依靠,所以,所以不必擔憂。想法子討好著嘉貴人要緊。”
兆惠心道這年頭胡言亂語的人怎麽這麽多!先是一個納爾布,又是一個永福!
他耐下性子問道:“這永福的小侄女是宮裏的娘娘,二侄女是皇後娘娘的弟媳,他還不足?怎麽又有嘉貴人的事情?還有他一個外官,怎麽能討好到後宮中的嘉貴人?”
管家道:“永福說,他們葉赫那拉氏,當年就是把雞蛋都放一個籃子裏,才會八爺黨一倒便壞了事,如今也不能隻靠著和富察氏的聯姻和四小姐。
尤其是,烏拉那拉氏雖然獲罪,但他們家出過兩代皇後,才是後族,富察氏不一定就是穩穩當當的外戚,至於這四小姐,素來性子孤傲,何況葉赫那拉氏在雍正時就分家了,侍郎大人又早早出繼,這一向也沒什麽來往,四小姐也不一定聽永福的話。
四人館還有山虎會,是嘉貴人母族的產業,他多行方便,自有消息遞進宮裏,便是討好嘉貴人了。嘉貴人生了貴子,本就得臉,到時候貴妃、慎嬪都失寵,自然是嘉娘娘得寵,到時候枕邊風一吹,便能有助益了。至於現在,是因為四人館的人都被抓了,他看事情不好,所以才跑的。”
兆惠又聽了一遍這荒唐言語,不禁大怒:“什麽兩代皇後,什麽後族!先帝生母孝恭仁皇後和本官同出烏雅氏,本官都不敢說自己是什麽外戚後族!他烏拉那拉氏一個烏雅氏不知道哪門子的表親,倒是以後族自居,連帶著旁人都滿嘴妖言!
這也罷了,身為朝廷命官,不思好生辦差,倒是一門心思阿諛奉承,勾結妃嬪,還幫著外藩之人對付自家的官員!”
管家伏地道:“大人息怒!這都是,這都是永福所為呀!小人隻是聽命行事啊!”
進保冷笑道:“這遞進去的消息,想必也是經過張念祖手下的太監。這幫人倒是兩頭都拿!”
兆惠的密折傳入圓明園,皇帝看了密折,又聽了進保的回報,大發雷霆,將桌上的東西全掃到地上:“這北族流亡之人,三十多年前就潛伏關東,三代人經營,都成了幫派了!
這山虎會,除了打手,或是送人入宮伺候,或是預備考取功名進入我大清官場,現下又有人牽頭搞什麽四人館,在大清賺得盆滿缽滿,再拿從大清賺的錢給大清繳納錢糧,如今都鬧出勾結後宮妃嬪、謀殺朝廷命官的事情,簡直其心可誅!”
跪在地上的粘杆處衛士一震,還是硬著頭皮接著報:“還有,奴才在嘉貴人的櫃子裏,搜出來一根銀針,雖看著與試毒銀針無異,實則頂端花苞中含有毒藥,可以借試毒的機會神不知鬼不覺下到飯菜裏。另外,還有幾張避免有孕的藥方和促孕的藥方,和一些不知道是什麽的藥。
奴才拿去給太醫看了,說有一樣是,是人參、鹿茸、五石散加上致幻之物所成的暖情之藥,還有一樣是促孕的藥丸……另外,奴才也秘密扣了許太醫,他也招了,他收了貞淑的錢,給庶人珂裏葉特氏送了消息……”
皇帝氣得把香薰踹倒,進忠、進保、毓瑚嚇得跪下道:“皇上息怒!”
皇帝耳邊忽又響起一絲尖銳怨毒的聲音:“你該知道我冤枉了!你該知道所有人,除了我,都在算計你了!是時候迎我出來,還你的債了!”
皇帝一驚,隨後又是一陣頭疼。
進忠見皇帝臉色不好,急忙命人換了寧神香料上來,取出一個鼻煙壺給皇帝道:“皇上通通關竅醒醒神吧。”又取出一貼頭疼的西洋膏藥為皇帝貼上。
皇帝陷入沉思。難道,真的要把如懿從冷宮裏放出來?
他深吸一口氣才道:“兆惠的密折,已經說了他的猜想。所謂四人館,真正的含義,是北族親貴結成的朋黨東人黨、西人黨,以及東人黨後來分出的南人黨、北人黨。取四人,是一統四黨,盡為其用之意。
既然這幕後之人,和北族王室有千絲萬縷的聯係,找個日子,好好審一審嘉貴人吧。還有,舒嬪的坐胎藥,就不要侍寢後再賞了,從今天起日日都賞下去。
既然永福已死,兆惠即刻接替永福職務,以欽差調盛京刑部侍郎,好好把這個案子處置清楚。進忠,你去皇後那兒通報一聲,讓她準備接駕。”
桂鐸幾乎是立刻答道:“這四人館,雖說名字帶個“館”字,但實際並非房舍,而是一座市井。據說其名取自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說,再三上再加一為四,取入此館者可取萬物之意。但此館實乃攫取入其中者一應擁有之所在。四人館中設有賭坊、酒館、妓院、當鋪、皮貨鋪子、古董鋪子、山貨鋪子,首飾鋪子,錢莊,牙行,不一而足。
想入四人館,須以十兩銀購置信物,才能憑借信物入內。隻是這四人館中美酒佳肴、千金寶物,尋常人自不能進,那有頗些家資的公子們或是來往客商便也不計較這錢。隻是一入四人館,便是入了銷金窟。四人館中閑漢,會引著那些人尋歡作樂,賭贏了錢,便去酒肆或秦樓楚館,或在酒肆中要炫耀家財,或要討好青樓女子,便又要購置山貨、皮貨、首飾等。至無錢之時,少不得要把手頭上的值錢物件當了,那些皮貨首飾便又被四人館收回,還能再賣給後來人。
若是有人真輸紅了眼,這四人館的錢莊、牙行便誘騙他借錢,抵了自家的房屋田地,甚至妻兒,將人活活逼死的都有。”
兆惠冷笑一聲:“還沒進來就是一人十兩,賭場流出去的錢又用酒肉美女賺回來,賣出去的皮貨山貨又讓人當回來,進貨都省了,直接用賭籌跟皮貨商、采山貨的換就是了,最後還能得田地奴仆,這四人館真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桂鐸道:“這四人館前幾年繳稅頗多,那典妻賣兒的文書也是過了明路,本也無有犯了王法的事情,所以之前的官員沒有管過。但此地如此行事,必然聚斂大量財帛土地,又會讓本地士紳富戶失其立身之本;皮貨、首飾等隻在四人館內部流動,便少與外界有財貨往來;
且這四人館來錢快,雇人的價錢也比別家的多,會將百姓聚攏進去,便會導致田園荒蕪,百業俱絕,糧價攀升,民生困苦。百姓乍看之下,得一時之利,但這利不過是四人館手頭漏下來的一抿子,實則四人館所得之利多未用於百姓,可其弊,卻實實在在由百姓承受。再說大興賭博,逼人賣兒賣女,未免過於有傷天和,也會使民風敗壞。”
兆惠道:“所以,您上任後,查過四人館,後來以四人館藏匿越境北族人的理由,於七月將其查封。”
桂鐸道:“是。像這樣的地方,明麵上雖不犯律例,但討債、買賣人口、還有管著酒肆、妓院,哪樣不用地頭蛇?那北族越境之人,無有路引、憑證,在此地無法落戶,就不能操正業,除了做些撐筏子,盜伐、盜采人參的營生,多是入了這些地麵幫派。這隱匿北族人,便是查封的最好理由。”
兆惠道:“可是我看府中那些案卷文書,您隻是把這四人館中的北族人,和那些遼東將軍抓到的北族人一並驅趕回北族,這四人館的掌櫃也隻是以此罪投入大獄,卻並未進一步審問、判罪。這就是我想知道的事情。”
桂鐸歎了口氣:“四人館勢力盤根錯節,我欲上報盛京,由盛京調查,但四人館能留存至今,除了繳稅多,必然也少不了上下打點。那掌櫃也隻是替人管事的,四人館真正的主人甚至至今都未浮出水麵。我欲將此案上報盛京,卻擔心盛京官員受了打點,所以隻報給了盛京刑部侍郎永福大人。
永福大人隻說不要聲張,他自會處置。可是一直沒有回音,後來八月多雨,治水乃是頭等要事,此事也隻好擱置。”
兆惠失聲道:“永福?葉赫那拉氏的永福?”
桂鐸道:“是。葉赫那拉是上三旗名門大姓,且京中的童謠,都已傳到奉天,‘天子國舅,款爾連袂,娶之淑女,納蘭姐妹’,永福大人的侄女,一位做了皇上的妃子,一位嫁給皇後娘娘的嫡親弟弟傅恒大人,他在皇上、皇後娘娘都有情麵,我想總不至於被四人館給收買吧?”
兆惠道:“如此,我就明白了。請大人好好歇息。本欽差,會重查此案,一定給大人一個交代。”
十天後,兆惠看著呈上的案卷,陷入沉思。
他之前懷疑桂鐸的判斷有一個錯誤,四人館中的北族人,恐怕並非是先入地方幫派後為四人館做事,而是一開始就是四人館的人,且和那些祭拜老虎神像的人有關。
可他也沒想到最終會查出這樣一個驚人的結果。
整個四人館,竟然都是北族的產業!
而那祭拜老虎神像的組織,據抓到的人供稱,號稱山虎會,前身是逃往大清的張禧嬪餘黨,在關東已經隱秘經營數十年,蓄養了多名北族武人,如今坐鎮四人館,少部分成員遊離在外,聽四人館命令行事。
可是北族從前明開始,素來與宗主國一般,重農抑商,直到肅宗時才改了政令,根據兩地客商的說法,北族目前鄉市雖逐漸蓬勃,可連規模稍大些的藥材交易,都隻能依靠春秋兩季的藥令市,尋常商人,就算有奉天北族人的支持,也不會有這樣的財力物力,在異國他鄉建起這樣一座街市,更不可能號令一個由沒落貴族組成的幫會。
除非,這個人也是北族的貴族,甚至,還有更高的地位。
再加上北族和張禧嬪後人的勾結,兆惠突然有了一個猜想。
他起草了一份密折,令人加急送入京城。一麵又讓人去給永福遞拜帖。
此外,重查四人館案,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意外收獲。
這幾日查訪四人館線索,鬧得沸沸揚揚,有一日就見著一對母子,鬼鬼祟祟,藏頭遮臉的要出城。
遼河出事後,無論是官差還是百姓,都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立刻便將兩人扣下。那兒子兀自嚷著什麽自己是上三旗包衣出身,自家姐姐是宮裏當差的,誰人敢對她無禮等語,便被堵了嘴扔進牢房。
然而這小潑皮剛上公堂就嚇軟了,竹筒倒豆子般什麽都說了。
原來這小潑皮叫魏佐祿,母魏楊氏,本是內務府官員之子,其父獲罪早死,家道敗落,可這小子還是整日遊手好閑,吃酒賭錢,本來有位姐姐在宮中當差,時不時接濟一番,可這陣子他姐姐不知道調到哪兒去了,一點消息都沒有,更別說托人送錢回來了。
他在京城賭輸了錢又無錢償還賭債,隻好與母親一同逃回盛京郊外的祖宅暫避風頭。可他本性難移,在奉天聽說有四人館這麽一處好去處,磨著魏楊氏要了壓箱底的十兩銀子,買了信物進去,自然又是欠了一筆賭債,魏楊氏當了祖屋裏的家具才還上錢。
後來四人館被查封,他偃旗息鼓了一陣,這回聽說重查四人館案,抓了不少人,他在四人館賭過錢,十分心虛,所以才想著逃走。
鬧了這一場烏龍,眾人隻覺得又可氣又可笑。
在門外和其他百姓圍觀了公堂的德其布把這事當成笑話說給桂鐸,道:“堂堂男兒,不思頂門立戶,整天靠著自家長姐在宮裏辛苦當差才得的一點俸祿過活,還如此不知愛惜物力,出手就是十兩,實在是個混蛋!
他額娘也是,那天來公堂鬧了不說,還滿嘴罵著那姐姐不給家裏錢,才讓娘倆如此,半點不想想兒子的錯處,也是糊塗的!
要我說啊,這種人,就該關起來,起了賭的念頭就大耳刮子扇下去,扇到他聽見賭字就發抖,摸到籌碼就手軟!”
桂鐸道:“對百姓要以教化為主,怎麽能隨意打人呢。”
一旁來送了銀子後坐著喝茶的進保卻突然被茶水嗆住,咳了幾聲才道:“這佐祿姓魏是吧?出身鑲黃旗包衣是吧?他還有個姐姐在宮裏當差是吧?”
德其布點點頭。
進保立刻道:“對這種朽木不可雕的人,還是打吧!”
他見桂鐸有些意外之色,清了清嗓子道:“咳咳,本公公的意思是,宮女,是內務府選進皇家當差的人,倘若其家人如此不堪,也是丟了皇家的體麵,若是總是要錢,難免這宮女不會因催逼過甚,起了什麽不好的心思,所以必得處置!隻是也別鬧得人盡皆知,你悄悄地教訓便是了。”
進保暗想,這魏嬿婉已經是庶妃的身份,且皇上似乎對她頗為中意,像她弟弟這種寒門紈絝,若是不趁現在年紀還小好生修理,日後鬧出什麽事情來,豈不是使皇上添了煩惱,失了臉麵!
這邊佐祿被關進了小黑屋,那邊永福卻說是暫時外出,不能相見。
兆惠立刻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一麵命人急送消息回京,一麵親自前往盛京,直接闖進永福宅邸。
永福正妻早亡,兆惠到的時候幾房妾室正滿府裏搜羅值錢物事準備逃走。
兆惠立刻將府中所有人扣下,一問才知永福看了拜帖,清晨就帶著管家上了馬車跑了。
兆惠問清方向和馬車樣子,立刻和粘杆處一道去追。
追上永福的馬車時,已經是在郊外一處山穀,兆惠遠遠看見馬車與馬分開,斜斜地栽倒一旁,一人上了馬,很快衝入山穀。
緊接著轟隆一聲,山穀兩邊密林中滾下落石。
兆惠勒住馬,陰沉著臉讓人去檢視馬車和山穀中那一騎的情況。
馬車中有個山羊胡老頭,腹部中了一刀,奄奄一息。山穀中那一騎已經連人帶馬都被砸死,屍體麵目不辨,但懷中有幾千兩的銀票。
兆惠讓人將老頭和屍體都運走,著大夫診治,好在那老頭中刀處並非要害,倒是留得一條性命,被兆惠一審,便什麽都招了。那具屍體,也讓永福的小妾來認了,通過胎記等特征,確認了就是永福。
原來這永福乃揆敘之侄,又娶了八爺黨的賽斯黑之女為正妻,因此在當年九子奪嫡後為先帝所厭棄,罷官賦閑。他眼睜睜看著弟弟永綬在兵部如魚得水,心生妒忌,心道憑什麽你這個名義上的揆敘之子,仕途比我還好!
後來三阿哥倒台,原本不被看好的四阿哥被封為寶親王,他便通過買通太監,打探寶親王詩文,了解皇帝喜好,著意討好,總算寶親王登基後偶然想起來他,給他一個盛京刑部侍郎的位子。
後來他侄女入宮,他更是通過侄女宮中太監,和另幾名太監,將侄女所抄錄皇帝的詩詞帶出宮,再研究皇帝喜好。隻是這過程花費甚巨,單單之前做一份茶餅,就要斥巨資,他的俸祿加養廉銀都不夠,這一向都是靠四人館的孝敬過活,後來桂鐸將此事報上來,他自然是隱瞞了下來,同時將消息告知了四人館。
現下事情敗露,他便想逃亡,見追兵已到,便想將管家拋下,又擔心管家供出自己,所以想一刀將管家殺了,隻是沒捅到要害。
兆惠沉吟道:“這供詞有漏洞。宮中管理甚嚴,就算是收了賄賂,哪個太監有膽子夾帶信件?還有,桂鐸大人出事,是因為擋了四人館的道,所以被四人館謀害,他出事後,永福應當知道事情不好,為何直到今日才逃走?”
這時一旁的進保道:“大人,請讓奴才問一句。”
得到兆惠首肯,進保問道:“那受賄的太監是不是叫做張念祖或是姓張?還有,北族人有和永福說過什麽消息嗎?”
管家抖如篩糠,道:“小人不知,隻知道從雍正年間到現在都是把錢給同一位太監,他確實姓張。這一向,是有北族人進過府裏,不過,一直是私人密談。隻是,桂鐸大人出事後,小人也勸過永福,但他隻說……說……”
兆惠拍案:“說什麽?”
那管家戰戰兢兢道:“永福說桂鐸大人的女兒慎嬪,在宮中本來已經漸漸被冷落,如今又失了子嗣,往後就更要失寵了,所以桂鐸大人出事,皇上也……也不會在意,且,桂鐸大人留下治水之策,皇上無後顧之憂,更不會對慎嬪假以辭色,這桂鐸大人是高斌大人舉薦,他死了,高斌便失了臂膀,皇上連帶著也不必寵著貴妃娘娘了。而他還有侄女依靠,所以,所以不必擔憂。想法子討好著嘉貴人要緊。”
兆惠心道這年頭胡言亂語的人怎麽這麽多!先是一個納爾布,又是一個永福!
他耐下性子問道:“這永福的小侄女是宮裏的娘娘,二侄女是皇後娘娘的弟媳,他還不足?怎麽又有嘉貴人的事情?還有他一個外官,怎麽能討好到後宮中的嘉貴人?”
管家道:“永福說,他們葉赫那拉氏,當年就是把雞蛋都放一個籃子裏,才會八爺黨一倒便壞了事,如今也不能隻靠著和富察氏的聯姻和四小姐。
尤其是,烏拉那拉氏雖然獲罪,但他們家出過兩代皇後,才是後族,富察氏不一定就是穩穩當當的外戚,至於這四小姐,素來性子孤傲,何況葉赫那拉氏在雍正時就分家了,侍郎大人又早早出繼,這一向也沒什麽來往,四小姐也不一定聽永福的話。
四人館還有山虎會,是嘉貴人母族的產業,他多行方便,自有消息遞進宮裏,便是討好嘉貴人了。嘉貴人生了貴子,本就得臉,到時候貴妃、慎嬪都失寵,自然是嘉娘娘得寵,到時候枕邊風一吹,便能有助益了。至於現在,是因為四人館的人都被抓了,他看事情不好,所以才跑的。”
兆惠又聽了一遍這荒唐言語,不禁大怒:“什麽兩代皇後,什麽後族!先帝生母孝恭仁皇後和本官同出烏雅氏,本官都不敢說自己是什麽外戚後族!他烏拉那拉氏一個烏雅氏不知道哪門子的表親,倒是以後族自居,連帶著旁人都滿嘴妖言!
這也罷了,身為朝廷命官,不思好生辦差,倒是一門心思阿諛奉承,勾結妃嬪,還幫著外藩之人對付自家的官員!”
管家伏地道:“大人息怒!這都是,這都是永福所為呀!小人隻是聽命行事啊!”
進保冷笑道:“這遞進去的消息,想必也是經過張念祖手下的太監。這幫人倒是兩頭都拿!”
兆惠的密折傳入圓明園,皇帝看了密折,又聽了進保的回報,大發雷霆,將桌上的東西全掃到地上:“這北族流亡之人,三十多年前就潛伏關東,三代人經營,都成了幫派了!
這山虎會,除了打手,或是送人入宮伺候,或是預備考取功名進入我大清官場,現下又有人牽頭搞什麽四人館,在大清賺得盆滿缽滿,再拿從大清賺的錢給大清繳納錢糧,如今都鬧出勾結後宮妃嬪、謀殺朝廷命官的事情,簡直其心可誅!”
跪在地上的粘杆處衛士一震,還是硬著頭皮接著報:“還有,奴才在嘉貴人的櫃子裏,搜出來一根銀針,雖看著與試毒銀針無異,實則頂端花苞中含有毒藥,可以借試毒的機會神不知鬼不覺下到飯菜裏。另外,還有幾張避免有孕的藥方和促孕的藥方,和一些不知道是什麽的藥。
奴才拿去給太醫看了,說有一樣是,是人參、鹿茸、五石散加上致幻之物所成的暖情之藥,還有一樣是促孕的藥丸……另外,奴才也秘密扣了許太醫,他也招了,他收了貞淑的錢,給庶人珂裏葉特氏送了消息……”
皇帝氣得把香薰踹倒,進忠、進保、毓瑚嚇得跪下道:“皇上息怒!”
皇帝耳邊忽又響起一絲尖銳怨毒的聲音:“你該知道我冤枉了!你該知道所有人,除了我,都在算計你了!是時候迎我出來,還你的債了!”
皇帝一驚,隨後又是一陣頭疼。
進忠見皇帝臉色不好,急忙命人換了寧神香料上來,取出一個鼻煙壺給皇帝道:“皇上通通關竅醒醒神吧。”又取出一貼頭疼的西洋膏藥為皇帝貼上。
皇帝陷入沉思。難道,真的要把如懿從冷宮裏放出來?
他深吸一口氣才道:“兆惠的密折,已經說了他的猜想。所謂四人館,真正的含義,是北族親貴結成的朋黨東人黨、西人黨,以及東人黨後來分出的南人黨、北人黨。取四人,是一統四黨,盡為其用之意。
既然這幕後之人,和北族王室有千絲萬縷的聯係,找個日子,好好審一審嘉貴人吧。還有,舒嬪的坐胎藥,就不要侍寢後再賞了,從今天起日日都賞下去。
既然永福已死,兆惠即刻接替永福職務,以欽差調盛京刑部侍郎,好好把這個案子處置清楚。進忠,你去皇後那兒通報一聲,讓她準備接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