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軍司令部一直到5天後才得到確切消息,第10師團完了。


    第10師團最終跑回去的小鬼子有2000多人,真的不少了。


    要是在冀熱遼,或者津南這種根據地,肯定不會這麽順利逃走。


    遼東這裏,基層政權還沒有建立起來,更沒有遊擊隊、民兵,沒人殺小鬼子。


    再說,這麽大的雨,哪裏有人出來。


    三天大雨,確實耽誤了很多事,梅金人都有點傻。


    怎麽可能,一個師團,悄無聲息的就被八路軍滅了?


    回來的第39聯隊青山大佐被扣押審查,交代詳細情況。


    還有很多中下級軍官也被抓了起來,同樣在交代問題。


    再就是參謀部派人詢問了很多潰逃回來的士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


    很快,梅金就看到了報告,相關細節逐漸清晰。


    事情真相擺在了麵前,梅金不得不承認,失敗了,八路軍打了一次非常漂亮的伏擊。


    但,梅金這個小鬼子,為了逃避自己的責任,上報的時候,竟然耍了一個花招。


    第10師團在剿匪中因為大雨不幸遇到洪災,被大水衝潰。


    這個時候,八路軍又趁虛而入,造成第10師團傷亡3000多人。


    目前已經救治出5000多人,其他相關支援正在進行中。


    預計本次水災,第10師團傷亡會在10000人左右。


    小鬼子大本營一貫如此,嘴硬,從來不敢承認自己的失敗。


    還有一點關鍵,梅金是典型的北進派,跟大本營某些人是有矛盾的。


    他不敢把實際情況暴露出來,也有這個因素。


    大本營對他的要求就是兩點,防住老毛子,提供資源。


    目前老毛子那邊已經沒有什麽動靜了,有些兵力可以調到南滿來。


    梅金立即下令,從第四軍抽調第25師團,南下沈陽,接替第10師團防務。


    新成立的第10到16獨立守備隊接替蘇滿邊界師團的防務。


    小鬼子關東軍南下,實際上東北的兵力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


    為什麽,因為小鬼子還是不放心老毛子,所以用了替換的戰術。


    用新兵防守東北,用老兵去打東南亞,橫掃英法美,小鬼子很詭。


    別看損失這麽大,可是梅金一點都不擔心。


    相比較下來,這點損失在關東軍真不算什麽。


    隻要大本營那邊不責難,什麽事都沒有。


    況且梅金已經提前做好了鋪墊,因為洪災,皇軍損失了很多人。


    這可跟皇軍被八路軍殲滅有本質區別,至少不是指揮的責任。


    而且,梅金做了部署,已經悄悄調了兩個師團,三個守備隊,準備圍攻南滿的八路軍。


    隻要到時有了戰績,怎麽說都沒關係。


    第4師團正在從敦化緊急調往通化,堵住南滿八路軍向東的道路。


    第28師團從沈陽再次南下,直奔營口方向。


    獨立第3、5、7守備隊安東、鳳城、本溪三個方向向南逐步推進。


    同時關東軍把第10、12兩個飛行團調到了沈陽,隨時支援前線。


    炮兵也是小鬼子關東軍的王牌,獨立第一炮兵聯隊。


    這次難得沒有派坦克聯隊,一是小鬼子確實不多了,還有就是關東軍很清楚,坦克聯隊來了,也沒有什麽用。


    按照小鬼子這個部署,就是要把南滿的八路軍趕回冀熱遼。


    梅金自己也清楚,想要一下子把八路軍完全消滅,是不可能的。


    目前的局麵,先穩住最重要。


    所以錦州方向的第11師團依然沒有行動,留下了一個缺口。


    不過,也可以理解為這是小鬼子留下的一個陷阱。


    一旦八路軍傷亡很大,西撤的時候,第11師團就能起到攔截的作用。


    第8師團調走後,第11師團被臨時調到了錦州,防守出關要道。


    應該說,梅金確實更厲害一點,按照這樣的部署,八路軍除了硬碰硬,還真沒什麽好辦法。


    李福生對手下的部隊有非常清晰的認知,打硬仗,真還差點。


    軍區上報總部,確實做了詳細的解釋。


    這一仗不能代表真實水平,應該說還是天氣原因占據了主導。


    李福生也不認為這一仗是冀熱遼軍區精心布局的結果,就是個意外。


    當然,八路軍戰士的奮勇拚殺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所以,在給總部和陝北的報告中,特別強調了這一點。


    冀熱遼的原本計劃就是擊潰小鬼子,說是全殲,哪裏可能。


    事實證明,八路軍想要圍殲小鬼子一個師團,仍然是困難重重。


    這麽強大的兵力部署,又有這麽好的天氣配合,竟然還是讓小鬼子跑了這麽多。


    可想而知,要是沒有大雨相助,小鬼子這麽多小鬼子,會傷亡多少戰士。


    原來指揮部是想用裝甲和騎兵把小鬼子衝散,再分割包圍,損失肯定會小一點。


    仗打勝了,但是小鬼子肯定不會罷休。


    小鬼子南下報複,是必然,後麵應對要非常慎重。


    還是一個思路,李福生準備先下手為強了。


    把小鬼子全部趕到海上去,是一個最好的辦法。


    隻要沒有士兵上岸,八路軍就敢跟小鬼子打到底。


    至於沈陽方向的小鬼子,能出動的最多兩個師團,慢慢拖著打。


    回到冀熱遼,李福生肯定不願意,打成這樣,非常不容易,哪裏能輕易放棄。


    再有,遼東是冀熱遼跟南滿的連接線,要是被再次割裂,抗聯部隊又會跟原先一樣,那怎麽行。


    按照軍區的計劃,未來東滿、南滿發展了,還要成立更多部隊。


    真正到了最後關頭,冀熱遼、南滿、東滿、北滿形成幾十萬大軍,然後從四個方向進攻,消滅小鬼子。


    不能再像以前,讓關東軍葬身在老毛子手裏。


    看上去減少了傷亡,可是也正是因為遠東蘇軍南下,到了後期,雙方沒辦法再談遠東歸屬問題,造成了最大的遺憾。


    甚至,李福生有個小心思,把小鬼子逐漸向北驅趕,讓小鬼子往遠東去。


    逼著小鬼子去搶老毛子的地盤,然後再想辦法幹掉小鬼子,搶回遠東。


    這步棋要是下好了,可就不是東北問題解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大部隊先走,我來斷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蘇打摻了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蘇打摻了水並收藏抗戰:大部隊先走,我來斷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