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工人兄弟們太踴躍了
抗戰:大部隊先走,我來斷後 作者:小蘇打摻了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裝甲旅是第一支撤退的部隊,一旅帶著新兵,第二個撤退。
因為不放心,李福生跟政委、參謀長特意到城邊上查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全都是搬運物資的新戰士、工人,拖了不下十裏地。
“不行,這樣,小鬼子飛機一來,那還得了。”
三個人都很擔心,這可不是幾千人,30000多人呢。
“告訴蘇達清,分成三路,到義縣集合,會合三旅,進山。”
這樣全部混在一起,小鬼子一上來,那還得了。
裝甲旅第一個撤退,就是因為這一點,先把道路清了,防止小鬼子真把道路堵了。
按照時間推算,小鬼子至少需要兩天的時間,大部隊剛好可以進山。
“讓一旅出一個團,協助二旅,往南進攻,盤山,吸引小鬼子兵力。”
參謀長馬上提了一個建議,隻要主力露出行蹤,小鬼子肯定急於報複。
昨天消息傳出去,按照進程,小鬼子今天肯定會派兵出來。
至於是哪些地方的部隊,多少人,暫時未知。
不過,軍區提前做好了準備,已經做了偵察,周邊的小鬼子,兵力不足。
所以最擔心的還是小鬼子飛機,都是平原,隱蔽非常困難。
“不用這麽多人,調一旅、二旅小鬼子裝備團,加上特務團,往南打,聲勢造大一點。”
“讓白乙化去,打的要猛,要果斷,撤的要快。”
“小白龍,打起仗來,神出鬼沒,這個名字真沒有起錯,名氣大著呢。”
李福生一說,兩人笑了,想想,還真是,真像,跟司令員也像。
“往南橫掃,隻要是小鬼子的地方,隻管打,打狠一點。”
要讓小鬼子知道,攻擊沈陽的部隊沒跑,南下了。
部署完,指揮部也準備撤離了,再耽誤,小鬼子真來了。
周邊雖然沒有發現小鬼子的隊伍,但越是這樣,李福生越是擔心。
二旅兩個團留在最後,也是防止小鬼子援兵突然出現。
剛出沈陽沒多久,總部再次來電,詢問撤退情況。
現在每半天,司令部就要開機,跟總部聯係,首長也不放心呐。
“我就奇怪了,沈陽雖然人多,也不至於這麽多人要參加八路軍吧。”
李福生休息的時候,還在想著這事,這一路上一直想著怎麽安頓這些人。
“忘記了,各旅出發的時候,你說了什麽?”
趙傑喝了一口水,笑了。
“什麽意思?”
“你說了,一個團出去,要是吃虧了,變成營,隻能做營長。”
“所以,這些團長,一個個,都在城裏瞎逛,說的天花亂墜。”
“你想想,組織的人本來就在做工作,這些團長,還有營長,一通大忽悠,不就出來這麽多人了。”
李福生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根在這裏呢。
“政委,你說,這個,這個二旅不會也帶一堆人出來吧?”
“那,那,我可不敢說。”
政委也是一愣,按照石龍那個性格,還真有可能。
“參謀長,你說,我們現在要這麽多兵幹嘛?”
“這不怪我,我也想不到,沈陽的百姓會有這麽高的熱情。”
“按照石龍那個性格,真有可能,提議打沈陽的就是他,結果沒有趕上趟。”
前麵確實很擔心,就這三個團,想要滅掉小鬼子七八千人,困難很大。
但沒想到暗線組織的這麽好,上萬人站出來,幫著八路軍把小鬼子滅了。
石龍緊趕慢趕,到的時候,戰鬥已經全部結束了。
也是為了安慰,就把二旅留在了最後。
“參謀長,你說,這麽多人跟出來,怎麽辦?”
“司令員,你的意思,不應該打沈陽?”
曹參謀長笑了,沈陽這裏確實是個意外。
“司令員,我們這次可是把小鬼子的兵工廠搬到了根據地。”
“沈陽軍火庫,也被我們搬空了,武器足夠。”
“至於彈藥,隻要抓緊一點,也能很快生產出來。”
李福生搖搖頭,怎麽可能,政委想簡單了,沒電呢。
“這事,邸主任比我們熟悉,交給他,你就放心吧。”
“你可能沒有注意,根據地有電了,我們搞了一個小型發電廠。”
“發電廠?”
“你呀,不知道的事情多著呢,根據地的建設,什麽時候要你管過?”
還真是,李福生這麽長時間,一直想著作戰,把後勤這一塊都交給了政委、邸主任。
“這,我還真不知道,有點失職。”
“什麽就失職,你有你的戰場,我們也有我們的職責。”
“打仗,我們還真不如你,所以,大家配合來正好。”
政委擺擺手,現在這個情形,他也有點不知怎麽辦了。
想了好一會,可以先吸收幾千工人到根據地幫助生產。
至於一大部分百姓,組織做工作,能留下的盡量留下。
軍區可以從中間挑選一部分人到新兵支隊。
“司令員,根據地的6個團已經到了津南,我看幹脆就留在那邊。”
“至於根據地這裏,我們可以再征收兩個旅新兵。”
“你的意思,津南支隊擴編成兩個旅?”
“要我說,三個旅都行,有這麽大兵力,更穩。”
參謀長是不嫌事大,擴軍,哪個將領怕兵多。
政委和參謀長一說,李福生立即明白了他們的意思。
看來不單是自己不安分,這兩個老夥計也差不多。
津南加上新兵,可是有11個團,整編成三個旅,足夠。
但話說回來,太多了,沒兵愁,這有兵更愁。
“津南整編成幾個旅,都沒關係,關鍵是冀熱遼這邊。”
“我們的地盤雖然很大,但都是山區,百姓本來就沒有多少。”
“這樣說吧,我們就算能整編出10萬人,養不起,也打不起。”
說起來,李福生就頭疼,連連擺手。
“不說了,不說了,回去討論。”
指揮部的速度要快很多,傍晚的時候,已經追上南路的部隊了。
看到行軍的情形,李福生有點暈。
不但有主動參軍的青壯年,還有很多工人兄弟,甚至一部分工人家屬也跟來了。
看到這些百姓,李福生好像被觸動了。
要是有一條活路,誰願意提心吊膽待在小鬼子眼皮底下。
因為不放心,李福生跟政委、參謀長特意到城邊上查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全都是搬運物資的新戰士、工人,拖了不下十裏地。
“不行,這樣,小鬼子飛機一來,那還得了。”
三個人都很擔心,這可不是幾千人,30000多人呢。
“告訴蘇達清,分成三路,到義縣集合,會合三旅,進山。”
這樣全部混在一起,小鬼子一上來,那還得了。
裝甲旅第一個撤退,就是因為這一點,先把道路清了,防止小鬼子真把道路堵了。
按照時間推算,小鬼子至少需要兩天的時間,大部隊剛好可以進山。
“讓一旅出一個團,協助二旅,往南進攻,盤山,吸引小鬼子兵力。”
參謀長馬上提了一個建議,隻要主力露出行蹤,小鬼子肯定急於報複。
昨天消息傳出去,按照進程,小鬼子今天肯定會派兵出來。
至於是哪些地方的部隊,多少人,暫時未知。
不過,軍區提前做好了準備,已經做了偵察,周邊的小鬼子,兵力不足。
所以最擔心的還是小鬼子飛機,都是平原,隱蔽非常困難。
“不用這麽多人,調一旅、二旅小鬼子裝備團,加上特務團,往南打,聲勢造大一點。”
“讓白乙化去,打的要猛,要果斷,撤的要快。”
“小白龍,打起仗來,神出鬼沒,這個名字真沒有起錯,名氣大著呢。”
李福生一說,兩人笑了,想想,還真是,真像,跟司令員也像。
“往南橫掃,隻要是小鬼子的地方,隻管打,打狠一點。”
要讓小鬼子知道,攻擊沈陽的部隊沒跑,南下了。
部署完,指揮部也準備撤離了,再耽誤,小鬼子真來了。
周邊雖然沒有發現小鬼子的隊伍,但越是這樣,李福生越是擔心。
二旅兩個團留在最後,也是防止小鬼子援兵突然出現。
剛出沈陽沒多久,總部再次來電,詢問撤退情況。
現在每半天,司令部就要開機,跟總部聯係,首長也不放心呐。
“我就奇怪了,沈陽雖然人多,也不至於這麽多人要參加八路軍吧。”
李福生休息的時候,還在想著這事,這一路上一直想著怎麽安頓這些人。
“忘記了,各旅出發的時候,你說了什麽?”
趙傑喝了一口水,笑了。
“什麽意思?”
“你說了,一個團出去,要是吃虧了,變成營,隻能做營長。”
“所以,這些團長,一個個,都在城裏瞎逛,說的天花亂墜。”
“你想想,組織的人本來就在做工作,這些團長,還有營長,一通大忽悠,不就出來這麽多人了。”
李福生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根在這裏呢。
“政委,你說,這個,這個二旅不會也帶一堆人出來吧?”
“那,那,我可不敢說。”
政委也是一愣,按照石龍那個性格,還真有可能。
“參謀長,你說,我們現在要這麽多兵幹嘛?”
“這不怪我,我也想不到,沈陽的百姓會有這麽高的熱情。”
“按照石龍那個性格,真有可能,提議打沈陽的就是他,結果沒有趕上趟。”
前麵確實很擔心,就這三個團,想要滅掉小鬼子七八千人,困難很大。
但沒想到暗線組織的這麽好,上萬人站出來,幫著八路軍把小鬼子滅了。
石龍緊趕慢趕,到的時候,戰鬥已經全部結束了。
也是為了安慰,就把二旅留在了最後。
“參謀長,你說,這麽多人跟出來,怎麽辦?”
“司令員,你的意思,不應該打沈陽?”
曹參謀長笑了,沈陽這裏確實是個意外。
“司令員,我們這次可是把小鬼子的兵工廠搬到了根據地。”
“沈陽軍火庫,也被我們搬空了,武器足夠。”
“至於彈藥,隻要抓緊一點,也能很快生產出來。”
李福生搖搖頭,怎麽可能,政委想簡單了,沒電呢。
“這事,邸主任比我們熟悉,交給他,你就放心吧。”
“你可能沒有注意,根據地有電了,我們搞了一個小型發電廠。”
“發電廠?”
“你呀,不知道的事情多著呢,根據地的建設,什麽時候要你管過?”
還真是,李福生這麽長時間,一直想著作戰,把後勤這一塊都交給了政委、邸主任。
“這,我還真不知道,有點失職。”
“什麽就失職,你有你的戰場,我們也有我們的職責。”
“打仗,我們還真不如你,所以,大家配合來正好。”
政委擺擺手,現在這個情形,他也有點不知怎麽辦了。
想了好一會,可以先吸收幾千工人到根據地幫助生產。
至於一大部分百姓,組織做工作,能留下的盡量留下。
軍區可以從中間挑選一部分人到新兵支隊。
“司令員,根據地的6個團已經到了津南,我看幹脆就留在那邊。”
“至於根據地這裏,我們可以再征收兩個旅新兵。”
“你的意思,津南支隊擴編成兩個旅?”
“要我說,三個旅都行,有這麽大兵力,更穩。”
參謀長是不嫌事大,擴軍,哪個將領怕兵多。
政委和參謀長一說,李福生立即明白了他們的意思。
看來不單是自己不安分,這兩個老夥計也差不多。
津南加上新兵,可是有11個團,整編成三個旅,足夠。
但話說回來,太多了,沒兵愁,這有兵更愁。
“津南整編成幾個旅,都沒關係,關鍵是冀熱遼這邊。”
“我們的地盤雖然很大,但都是山區,百姓本來就沒有多少。”
“這樣說吧,我們就算能整編出10萬人,養不起,也打不起。”
說起來,李福生就頭疼,連連擺手。
“不說了,不說了,回去討論。”
指揮部的速度要快很多,傍晚的時候,已經追上南路的部隊了。
看到行軍的情形,李福生有點暈。
不但有主動參軍的青壯年,還有很多工人兄弟,甚至一部分工人家屬也跟來了。
看到這些百姓,李福生好像被觸動了。
要是有一條活路,誰願意提心吊膽待在小鬼子眼皮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