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經驗教訓必須要總結
抗戰:大部隊先走,我來斷後 作者:小蘇打摻了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回到指揮部,李福生立即下令,開會。
現在津海軍區、薊遼軍區、薊遼支隊、薊遼獨立旅的指揮部都在一起。
不是不想分,暫時還沒有辦法分。
津海軍區就四個領導,副司令員、代司令員李福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趙傑、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孫俊明、政治部副主任邸玉棟。
薊遼軍區、支隊司令員王先臣、政委趙寶森、副司令員李慶、政治部主任劉何、參謀長陳明義。
獨立旅旅長陳宗堯、政委劉子奇、副旅長高誌遠、參謀長蘇鼇。
再加上剛剛給獨立旅配的政治部主任王仲華,獨立旅領導也齊了。
王仲華的身份跟高誌遠差不多,都是冀東本地人。
作為組織精心挑選的地方幹部,在地方工作上,他是一把好手。
高誌遠到了獨立旅後,李福生又給軍區發報,把王仲華也調了過來。
軍區首長也被李福生纏怕了,從工作的角度,做了重新部署。
第二天一大早,十幾個人還跟原先一樣,坐在了院子裏。
一張大地圖懸掛在牆上,陳明義站在地圖前,介紹戰況。
總結肯定要做,各部隊這次打的都很艱難,經驗、教訓一大堆。
都是自己人,也沒有什麽可隱晦的,實打實的來。
特別是守城部隊,王先臣、李慶,都做了深度分析。
雖然李福生明確表示,這不是檢討會,兩人還是做了自我批評。
不過,到了後半部分,李福生直接打斷了他們。
情況都很清楚,這麽危急的時候,戰士們都拚命了,實力不如人,就要承認。
簡單說,不是指揮的問題,也不是戰士們的問題。
一個多小時,十幾個領導說了一個遍。
李福生一直在記錄,政委也在記。
看著時間差不多了,李福生開始講話。
“不瞞你們,我也做了總結反思,發給了軍區首長。”
“這次戰鬥,我翻來覆去想了很久,我有幾個地方錯了。”
“跟小鬼子打了幾場,有點先入為主,沒有把小鬼子的底細摸清楚,貿然決定跟小鬼子正麵對戰。”
“過於自信,沒有把兵力部署計劃好,以至於最後,仗打得如此艱難。”
“第三,我發現這段時間,我有點自傲了,以為老子天下第一,輕敵了。”
“要是之前能再仔細一點,周全一點,這一仗會打得更好。”
李福生說的這三點,有幾位領導也提到了。
看到政委想說話,李福生擺擺手。
“這不是我要把責任往身上攬,確實是仗不能這樣打,責任在我。”
“我們就是總結,沒有別的,你們也別多想。”
“司令員,我是參謀長,所有的計劃,我是參與人,談不上責任。”
孫參謀長打斷了李福生。
“打仗,兵無常勢,誰也不敢說百戰百勝,我們經常說一句話,有五成勝算,這個仗就能打。”
“總結,錯沒錯都能說,敢於承認錯誤,是為了將來更好的作戰。”
李福生點點頭,接過參謀長的話。
“參謀長,我們不扯遠了,我這兩天有個新的思路。”
“小鬼子現在實力強,我們硬碰硬肯定會吃虧。”
“不過,小鬼子也不都是精兵,柿子撿軟的,我們接下來換個方向。”
李福生站起身到了地圖前麵,指著提前標識出來的要點。
“還是以團為單位,擴展開,攻擊小鬼子兵力空虛的據點。”
“煤礦,隻要接到情報,不用請示,直接打。”
“設備運回根據地,部分人員可以留下,大部分送到根據地來。”
“還有一種,小鬼子的軍屯,特別是墾荒團。”
“記住一點,他們不是百姓,他們同樣是侵略者。”
李福生稍微停頓了一下,做了強調。
“當然,婦孺不能殺,也不能放,可以找個村落,先關押,勞動。”
這是個麻煩,李福生一下子也想不到特別好的辦法。
“司令員,我們的範圍在哪裏?”
“津北支隊已經北上,薊遼支隊在關外,獨立旅在關內。”
“不能太遠,要不然有突發情況來不及支援。”
“200公裏為限,我們八個團兩條線,間隔30裏。”
參謀長看著地圖,思量了一下,布局很關鍵。
“就按照參謀長說的,薊遼支隊、獨立旅自行部署。”
津北支隊北上後,同樣會把四個團展開。
這下,整個軍區的兵力全都分散出去了。
想起一句經典的話,李福生也借用了。
“最後說一句不好聽的,你們這些領導傳達下去。”
“一個團出去了,要是打成一個營,就隻能做營長,要是隻剩一個連,那就不是連長了。”
幾位領導哪裏不明白李福生的意思,馬上笑眯眯的走了。
“司令員,你,你這樣,以後挨批了,我不會替你說話。”
政委很無奈,連連搖頭。
“政委,你這是什麽話,我說什麽了,不對嗎?”
李福生有點莫名其妙,自己不就是借了一句話。
參謀長也笑了,不過,笑得有點詭異。
李福生懶得跟這兩個老狐狸猜謎,還有很多事要做呢。
軍區回電了,沒有批評,也沒有表彰。
不過,首長提了一句,已經將相關情況匯報給了總部和陝北,等候命令。
對於犧牲的指戰員,軍區給予表彰和記功。
從打小鬼子這點上來說,沒有錯,戰士們的犧牲有價值。
一次大戰,幾乎把小鬼子一個旅團全滅,太難得了。
圍攻小鬼子的主力是薊遼獨立旅,所以這個功勞又落在了獨立旅頭上。
軍區首長的意思,就用獨立旅的名義對外發布通告。
李福生哪裏不明白,首長這是給八路軍樹立榜樣。
渝都某人整天叫囂說八路軍不抗戰,這就是最響亮的回擊。
雖然沒有明確上報,軍區還是把擊斃小鬼子少將旅團長的戰果上報了。
戰刀有,還有一些散落的證據,比如軍銜、文件等。
但是,人,真的沒有了,那些殘肢都被堆在一起燒了。
就為了這事,盧燕秋被李福生踢了兩腳,說他不聽命令。
盧燕秋也不傻,哪裏不明白,肯定是把小鬼子少將炸沒了這事。
可是他也沒辦法,黑燈瞎火,誰知道那是小鬼子少將。
後來清理戰利品的時候,才知道有一把將官刀,寫著長岡的名字。
再去那個地方找,隻剩下零散幾樣東西了。
總部的首長看到報告,也是一臉的驚詫。
又幹掉了一個少將?
也太不值錢了吧!
現在津海軍區、薊遼軍區、薊遼支隊、薊遼獨立旅的指揮部都在一起。
不是不想分,暫時還沒有辦法分。
津海軍區就四個領導,副司令員、代司令員李福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趙傑、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孫俊明、政治部副主任邸玉棟。
薊遼軍區、支隊司令員王先臣、政委趙寶森、副司令員李慶、政治部主任劉何、參謀長陳明義。
獨立旅旅長陳宗堯、政委劉子奇、副旅長高誌遠、參謀長蘇鼇。
再加上剛剛給獨立旅配的政治部主任王仲華,獨立旅領導也齊了。
王仲華的身份跟高誌遠差不多,都是冀東本地人。
作為組織精心挑選的地方幹部,在地方工作上,他是一把好手。
高誌遠到了獨立旅後,李福生又給軍區發報,把王仲華也調了過來。
軍區首長也被李福生纏怕了,從工作的角度,做了重新部署。
第二天一大早,十幾個人還跟原先一樣,坐在了院子裏。
一張大地圖懸掛在牆上,陳明義站在地圖前,介紹戰況。
總結肯定要做,各部隊這次打的都很艱難,經驗、教訓一大堆。
都是自己人,也沒有什麽可隱晦的,實打實的來。
特別是守城部隊,王先臣、李慶,都做了深度分析。
雖然李福生明確表示,這不是檢討會,兩人還是做了自我批評。
不過,到了後半部分,李福生直接打斷了他們。
情況都很清楚,這麽危急的時候,戰士們都拚命了,實力不如人,就要承認。
簡單說,不是指揮的問題,也不是戰士們的問題。
一個多小時,十幾個領導說了一個遍。
李福生一直在記錄,政委也在記。
看著時間差不多了,李福生開始講話。
“不瞞你們,我也做了總結反思,發給了軍區首長。”
“這次戰鬥,我翻來覆去想了很久,我有幾個地方錯了。”
“跟小鬼子打了幾場,有點先入為主,沒有把小鬼子的底細摸清楚,貿然決定跟小鬼子正麵對戰。”
“過於自信,沒有把兵力部署計劃好,以至於最後,仗打得如此艱難。”
“第三,我發現這段時間,我有點自傲了,以為老子天下第一,輕敵了。”
“要是之前能再仔細一點,周全一點,這一仗會打得更好。”
李福生說的這三點,有幾位領導也提到了。
看到政委想說話,李福生擺擺手。
“這不是我要把責任往身上攬,確實是仗不能這樣打,責任在我。”
“我們就是總結,沒有別的,你們也別多想。”
“司令員,我是參謀長,所有的計劃,我是參與人,談不上責任。”
孫參謀長打斷了李福生。
“打仗,兵無常勢,誰也不敢說百戰百勝,我們經常說一句話,有五成勝算,這個仗就能打。”
“總結,錯沒錯都能說,敢於承認錯誤,是為了將來更好的作戰。”
李福生點點頭,接過參謀長的話。
“參謀長,我們不扯遠了,我這兩天有個新的思路。”
“小鬼子現在實力強,我們硬碰硬肯定會吃虧。”
“不過,小鬼子也不都是精兵,柿子撿軟的,我們接下來換個方向。”
李福生站起身到了地圖前麵,指著提前標識出來的要點。
“還是以團為單位,擴展開,攻擊小鬼子兵力空虛的據點。”
“煤礦,隻要接到情報,不用請示,直接打。”
“設備運回根據地,部分人員可以留下,大部分送到根據地來。”
“還有一種,小鬼子的軍屯,特別是墾荒團。”
“記住一點,他們不是百姓,他們同樣是侵略者。”
李福生稍微停頓了一下,做了強調。
“當然,婦孺不能殺,也不能放,可以找個村落,先關押,勞動。”
這是個麻煩,李福生一下子也想不到特別好的辦法。
“司令員,我們的範圍在哪裏?”
“津北支隊已經北上,薊遼支隊在關外,獨立旅在關內。”
“不能太遠,要不然有突發情況來不及支援。”
“200公裏為限,我們八個團兩條線,間隔30裏。”
參謀長看著地圖,思量了一下,布局很關鍵。
“就按照參謀長說的,薊遼支隊、獨立旅自行部署。”
津北支隊北上後,同樣會把四個團展開。
這下,整個軍區的兵力全都分散出去了。
想起一句經典的話,李福生也借用了。
“最後說一句不好聽的,你們這些領導傳達下去。”
“一個團出去了,要是打成一個營,就隻能做營長,要是隻剩一個連,那就不是連長了。”
幾位領導哪裏不明白李福生的意思,馬上笑眯眯的走了。
“司令員,你,你這樣,以後挨批了,我不會替你說話。”
政委很無奈,連連搖頭。
“政委,你這是什麽話,我說什麽了,不對嗎?”
李福生有點莫名其妙,自己不就是借了一句話。
參謀長也笑了,不過,笑得有點詭異。
李福生懶得跟這兩個老狐狸猜謎,還有很多事要做呢。
軍區回電了,沒有批評,也沒有表彰。
不過,首長提了一句,已經將相關情況匯報給了總部和陝北,等候命令。
對於犧牲的指戰員,軍區給予表彰和記功。
從打小鬼子這點上來說,沒有錯,戰士們的犧牲有價值。
一次大戰,幾乎把小鬼子一個旅團全滅,太難得了。
圍攻小鬼子的主力是薊遼獨立旅,所以這個功勞又落在了獨立旅頭上。
軍區首長的意思,就用獨立旅的名義對外發布通告。
李福生哪裏不明白,首長這是給八路軍樹立榜樣。
渝都某人整天叫囂說八路軍不抗戰,這就是最響亮的回擊。
雖然沒有明確上報,軍區還是把擊斃小鬼子少將旅團長的戰果上報了。
戰刀有,還有一些散落的證據,比如軍銜、文件等。
但是,人,真的沒有了,那些殘肢都被堆在一起燒了。
就為了這事,盧燕秋被李福生踢了兩腳,說他不聽命令。
盧燕秋也不傻,哪裏不明白,肯定是把小鬼子少將炸沒了這事。
可是他也沒辦法,黑燈瞎火,誰知道那是小鬼子少將。
後來清理戰利品的時候,才知道有一把將官刀,寫著長岡的名字。
再去那個地方找,隻剩下零散幾樣東西了。
總部的首長看到報告,也是一臉的驚詫。
又幹掉了一個少將?
也太不值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