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尹捕房三隊的人接了這個案子,馬車毀得不成樣子,屍體看不出容貌,大概是個家境不錯的老人,小廝和車夫吸入蒙汗迷藥的時間很長,直到巾帕全部幹透,也不知有沒有傷到腦子。
先把這二人送到醫倌處,醫倌又是浸冷水,又是紮針,總算把人弄醒了。
隻是兩人的目光迷離,答非所問。醫倌解釋:“應該無大礙,隻是還未醒透,最多再過幾個時辰,也就恢複了。”
這邊容若知一直未歸,車夫小廝馬車都不見,早就有人報到了宋瑛這兒。
宋瑛想這是賀掌櫃出手了麽?不是自己辦的事,心裏沒底,倒更是擔心。
接下來,管家的明黛、四小隻,就是暫居於此的容若梅都知道了,再拖下去也不行,宋瑛便讓人報官。
三隊的人正在過篩失蹤人口,南安侯府報來的容若知倒是非常符合。
於是把一隊的容懷安請來,讓他去認認屍首。又提醒他有個準備,屍首不太成樣子了。
懷安進去之後,似乎沒過多久就出來了,語氣平和:“我覺得是他……我父親。”
整個下午懷安都很沉默,父親這一塊終將是他一生的缺口……
懷安去認屍首的同時,三隊也請了南安侯府的管家去見見馬夫和小廝,兩邊都確認之後,又和管家一起報了護國夫人。
宋瑛去認屍,回來沉默地扔掉了一顆彩泥丸,空蕩蕩的瓶裏隻剩下一顆了,容越祺。
確認了死者,三隊初步的意見是:這是目標明確的尋仇,黑道手法,大概是買凶殺人,那麽誰與容若知有這麽大的仇呢?
而且,毀容、燒車、偷馬,卻留下了兩個中迷藥的活口,這就有些奇怪。
仿佛讓人在確認死者這件事上有一點難度,但又不會全然查不到,這是為什麽?
拖延時間?少則幾個時辰,多則兩三天,這些時間,殺人者能做什麽?夠黑道殺人者全身而退,坐船離開京都?
容若梅得知兄長死了,趕來京兆尹捕房“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見到那樣的屍首,更是哭得喘不過氣來,兄長死前遭受了多大的折磨……
三隊的人問容若梅:“你兄長可與什麽人結怨?”
容若梅首先想到的就是聶泉,最近鬧得這樣大。
聶泉卻是說不出的煩躁,弄了半天,殺掉的人是容若知,容若梅還活得好好的。
自己要求接活的殺手辦完事之後全都離京,幹完這一票就趕緊走,自己出銀子。
可京兆尹捕房的人這麽快就到他這來走訪了。聶泉穩穩心神,大概就是例行問一問吧。
捕房三隊的人:“我們問話,有些事兒必須得要問到,如有冒犯,海涵、海涵啊。”
聶泉:“您但問無妨。”
“前不久容若知將你的朋友一腳踹下樓梯,你朋友當場死亡,你心裏恨麽?氣麽?”
“談不上,說實話,那是我先把他的妹妹推下了樓梯,他氣不過想踹我,但是我的朋友替我擋了。
說起來是我先動手的。”
三隊的人:“如果是普通朋友,這麽說可能也說得過去。但這位死去的友人,年紀比您小了一大截,這三個多月常伴您左右。
見過的人,都道你二人既不像父子,也不像朋友。
而今滿京城都在傳您的小癖好,您放在心尖寵的人就這麽死了,這麽淡然,這麽無所謂麽。”
聶泉那張臉上看不出什麽:“花錢買個樂子的事,怎麽就成了心尖寵了?”
三隊的人:“那小子可是為您挺身而出,擋在前麵才會被踹下去。
說起來,也算因您而死,畢竟他與容若知、容若梅並不認識,也無過節。
誰知在您這就成了個樂子。”
聶泉有些不耐煩:“我花錢買樂子,那關係就如同主仆,他一個奴才,在主子有事時不衝上去表現表現?
對他而言,這戲要好,那就是一本萬利,隻不過這次失手,反丟了性命。
他在我這兒,不是就成了樂子,而是就隻是個樂子。”
三隊的人從聶家出來:“看上去冷心冷麵的,倒真不像為了小倌殺人放火的人。”
“如果不是他,那還得重新排一遍容若知的仇人。”
“咱們回去先查查銀錢的動向再說。”
賀掌櫃得知容若知死了,鬆了口氣。為了推動事情向預想的方向前進,他可是下了好大的功夫。
雖然死了一個小倌,聶泉變“太監”都是意外情況,但好在最終的結果是自己要的。
捕房三隊的人真還在銀錢動向上查到些與眾不同之處。
最近聶泉通過各種方式換取現銀,通常數目越大不是越希望走銀票嗎,更安全,要這麽多現銀做什麽?
於是三隊的人一記回馬槍又到了聶泉家中,詢問他為何換取了大量現銀?用在了何處?
聶泉對此顯然沒有準備,不知該如何應對,就隻是沉默。
果然隻要是做過的事,不管用了多少辦法來遮掩,也總會在你意想不到地方露出破綻。
什麽地方合情合理合法地要大量使用現銀?他的腦子轉得飛快,也沒能馬上想到一個可以圓過去的答案。
三隊的人:“是用來支付黑道殺人和逃亡的費用?”
聶泉內心大駭,立馬否認:“哪有這樣的事?”又道:“我不說自然是有個緣故。”
三隊的人:“行,我們明日再來,您今晚好好想想,您那個緣故是不是比買凶殺人的罪名還重要。”
公差走後,聶泉忽然有些後悔,這也太快了,為什麽?不該走這一步的。
這一切是怎麽開始的?自己好像被各種情緒支配著,沒有一刻的喘息,那些最直擊他痛腳的言論總能很快到他耳邊。
每當自己邪念叢生的時候,那些想要的訊息又恰到好處的遞了過來,比如可以找黑道買凶殺人。比如去哪裏換銀子可以換得又快又多。
自己有一個晚上,這一個晚上是該絞盡腦汁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以應對京兆尹捕房的人呢?
還是該一不做二不休?
若是逃不過去了,總得夠本。
五十歲的聶泉內心焦燥的想了一夜,也沒琢磨出個萬全的說法,天快蒙蒙亮的時候,他帶著火折子、明油、彎刀準備出門,去南安侯府,想辦法騙出容若梅,就說自己有了容若知被殺的內情消息,然後砍死她、燒死她!
他剛出了自己院子,卻見兩個丫頭扶著自己六十六歲高齡的母親走了進來。
身後還有個粗壯的婆子抱著個盒子。
母親吩咐她們都去院子外守著,對聶泉道:“不論你想出去幹什麽,你十有八九都是做不成的。
你不想想京兆尹的人為什麽要巴巴的留一個晚上給你?
他們算準了,你這個晚上一定會有所行動,打草驚蛇,就是為了讓你動起來,才好人贓俱獲。”
聶泉不知道母親什麽時候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的,有些震驚,他自以為無人知曉的事情,原來是這樣四麵透風嗎?
“你也別這樣看著我,你辦的事兒我原本是不知道的,但京兆尹的人來了兩回,容若知慘死的消息也傳開了……
你是我兒子,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你什麽心性我能不知道嗎?”
她歎口氣:“聽說京兆尹的人問你銀子的去處?
我也不問你那些銀子去哪兒了,但我這裏倒有一個去處。
你把那盒子打開。”
聶泉打開盒子,裏麵還是個盒子,卻是金絲楠木的,把這盒子再打開,裏麵是一尊銀佛像。
“這尊菩薩像是純銀的,你看著大概合得上你那個數嗎?”
聶泉:“應是隻多不少。”
“那也無妨,但有多點就說是以前攢下的現銀和這次的摻在一起用了。
盒子裏麵有票證,這是京城有名的金銀器鋪子開出來的,日子也是最近的。他們收了我的現銀,驗貨稱重之後,為我打造的純銀佛像。
本是家中最近事兒多,咱家的名聲也受損,我想請尊佛像在家中鎮宅,用的銀子是嫁妝箱裏壓箱底的現銀。
行了,天也快大亮了,母親走了。你若是還能睡會兒就睡會兒。”
聶泉跪下給母親磕了個頭:“兒子不孝,讓母親擔憂了。”
“快起來,你也五十歲的人了。你好好的,你們這些兒孫都好好的,我就心安了。”
等京兆尹捕房的人再來時,聶泉給出了一個幾乎完美的答案,這尊銀佛像的來處,不僅有人證、物證,銀子本身還就在這呢。
等了一晚上不見聶泉有什麽行動,今兒上門又見到了這樣的憑據,捕房的人隻得問:“這樣清清楚楚的去處,昨日裏為什麽扭扭捏捏遮遮掩掩的,這有什麽不能說的緣故?”
聶泉平心靜氣:“自然是怕衝撞了菩薩。信這個的,各種各樣的規矩總是多的。”
捕房三隊的人無功而返,這條線索斷了,就得另找線索,三個捕頭都有點垂頭喪氣。
一直盯著事情進展的賀掌櫃大概猜到,銀子這條線被聶泉堵住了。
沒關係。
前一陣聽聶泉的差遣,負責盯著南安侯府的小廝忽然去了京兆尹捕房:“小的在聶家當差。
前一陣我家老爺,派我盯著南安侯府,隻要住在侯府的容若梅出來了,就立刻報給他知道。
結果小得睡著了,太累了,盯錯了人,我報給我家老爺,那位容若梅出來了上了馬車,原以為不會是什麽大事。
第二天就聽說那馬車上的人不是容若梅,可是那人死了。
小的想著這事兒,日夜難安,還是到官爺這來說清楚的好。”
“你家老爺,是聶家的哪一位?”
“我家老爺的名諱單名一個泉字。”
先把這二人送到醫倌處,醫倌又是浸冷水,又是紮針,總算把人弄醒了。
隻是兩人的目光迷離,答非所問。醫倌解釋:“應該無大礙,隻是還未醒透,最多再過幾個時辰,也就恢複了。”
這邊容若知一直未歸,車夫小廝馬車都不見,早就有人報到了宋瑛這兒。
宋瑛想這是賀掌櫃出手了麽?不是自己辦的事,心裏沒底,倒更是擔心。
接下來,管家的明黛、四小隻,就是暫居於此的容若梅都知道了,再拖下去也不行,宋瑛便讓人報官。
三隊的人正在過篩失蹤人口,南安侯府報來的容若知倒是非常符合。
於是把一隊的容懷安請來,讓他去認認屍首。又提醒他有個準備,屍首不太成樣子了。
懷安進去之後,似乎沒過多久就出來了,語氣平和:“我覺得是他……我父親。”
整個下午懷安都很沉默,父親這一塊終將是他一生的缺口……
懷安去認屍首的同時,三隊也請了南安侯府的管家去見見馬夫和小廝,兩邊都確認之後,又和管家一起報了護國夫人。
宋瑛去認屍,回來沉默地扔掉了一顆彩泥丸,空蕩蕩的瓶裏隻剩下一顆了,容越祺。
確認了死者,三隊初步的意見是:這是目標明確的尋仇,黑道手法,大概是買凶殺人,那麽誰與容若知有這麽大的仇呢?
而且,毀容、燒車、偷馬,卻留下了兩個中迷藥的活口,這就有些奇怪。
仿佛讓人在確認死者這件事上有一點難度,但又不會全然查不到,這是為什麽?
拖延時間?少則幾個時辰,多則兩三天,這些時間,殺人者能做什麽?夠黑道殺人者全身而退,坐船離開京都?
容若梅得知兄長死了,趕來京兆尹捕房“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見到那樣的屍首,更是哭得喘不過氣來,兄長死前遭受了多大的折磨……
三隊的人問容若梅:“你兄長可與什麽人結怨?”
容若梅首先想到的就是聶泉,最近鬧得這樣大。
聶泉卻是說不出的煩躁,弄了半天,殺掉的人是容若知,容若梅還活得好好的。
自己要求接活的殺手辦完事之後全都離京,幹完這一票就趕緊走,自己出銀子。
可京兆尹捕房的人這麽快就到他這來走訪了。聶泉穩穩心神,大概就是例行問一問吧。
捕房三隊的人:“我們問話,有些事兒必須得要問到,如有冒犯,海涵、海涵啊。”
聶泉:“您但問無妨。”
“前不久容若知將你的朋友一腳踹下樓梯,你朋友當場死亡,你心裏恨麽?氣麽?”
“談不上,說實話,那是我先把他的妹妹推下了樓梯,他氣不過想踹我,但是我的朋友替我擋了。
說起來是我先動手的。”
三隊的人:“如果是普通朋友,這麽說可能也說得過去。但這位死去的友人,年紀比您小了一大截,這三個多月常伴您左右。
見過的人,都道你二人既不像父子,也不像朋友。
而今滿京城都在傳您的小癖好,您放在心尖寵的人就這麽死了,這麽淡然,這麽無所謂麽。”
聶泉那張臉上看不出什麽:“花錢買個樂子的事,怎麽就成了心尖寵了?”
三隊的人:“那小子可是為您挺身而出,擋在前麵才會被踹下去。
說起來,也算因您而死,畢竟他與容若知、容若梅並不認識,也無過節。
誰知在您這就成了個樂子。”
聶泉有些不耐煩:“我花錢買樂子,那關係就如同主仆,他一個奴才,在主子有事時不衝上去表現表現?
對他而言,這戲要好,那就是一本萬利,隻不過這次失手,反丟了性命。
他在我這兒,不是就成了樂子,而是就隻是個樂子。”
三隊的人從聶家出來:“看上去冷心冷麵的,倒真不像為了小倌殺人放火的人。”
“如果不是他,那還得重新排一遍容若知的仇人。”
“咱們回去先查查銀錢的動向再說。”
賀掌櫃得知容若知死了,鬆了口氣。為了推動事情向預想的方向前進,他可是下了好大的功夫。
雖然死了一個小倌,聶泉變“太監”都是意外情況,但好在最終的結果是自己要的。
捕房三隊的人真還在銀錢動向上查到些與眾不同之處。
最近聶泉通過各種方式換取現銀,通常數目越大不是越希望走銀票嗎,更安全,要這麽多現銀做什麽?
於是三隊的人一記回馬槍又到了聶泉家中,詢問他為何換取了大量現銀?用在了何處?
聶泉對此顯然沒有準備,不知該如何應對,就隻是沉默。
果然隻要是做過的事,不管用了多少辦法來遮掩,也總會在你意想不到地方露出破綻。
什麽地方合情合理合法地要大量使用現銀?他的腦子轉得飛快,也沒能馬上想到一個可以圓過去的答案。
三隊的人:“是用來支付黑道殺人和逃亡的費用?”
聶泉內心大駭,立馬否認:“哪有這樣的事?”又道:“我不說自然是有個緣故。”
三隊的人:“行,我們明日再來,您今晚好好想想,您那個緣故是不是比買凶殺人的罪名還重要。”
公差走後,聶泉忽然有些後悔,這也太快了,為什麽?不該走這一步的。
這一切是怎麽開始的?自己好像被各種情緒支配著,沒有一刻的喘息,那些最直擊他痛腳的言論總能很快到他耳邊。
每當自己邪念叢生的時候,那些想要的訊息又恰到好處的遞了過來,比如可以找黑道買凶殺人。比如去哪裏換銀子可以換得又快又多。
自己有一個晚上,這一個晚上是該絞盡腦汁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以應對京兆尹捕房的人呢?
還是該一不做二不休?
若是逃不過去了,總得夠本。
五十歲的聶泉內心焦燥的想了一夜,也沒琢磨出個萬全的說法,天快蒙蒙亮的時候,他帶著火折子、明油、彎刀準備出門,去南安侯府,想辦法騙出容若梅,就說自己有了容若知被殺的內情消息,然後砍死她、燒死她!
他剛出了自己院子,卻見兩個丫頭扶著自己六十六歲高齡的母親走了進來。
身後還有個粗壯的婆子抱著個盒子。
母親吩咐她們都去院子外守著,對聶泉道:“不論你想出去幹什麽,你十有八九都是做不成的。
你不想想京兆尹的人為什麽要巴巴的留一個晚上給你?
他們算準了,你這個晚上一定會有所行動,打草驚蛇,就是為了讓你動起來,才好人贓俱獲。”
聶泉不知道母親什麽時候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的,有些震驚,他自以為無人知曉的事情,原來是這樣四麵透風嗎?
“你也別這樣看著我,你辦的事兒我原本是不知道的,但京兆尹的人來了兩回,容若知慘死的消息也傳開了……
你是我兒子,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你什麽心性我能不知道嗎?”
她歎口氣:“聽說京兆尹的人問你銀子的去處?
我也不問你那些銀子去哪兒了,但我這裏倒有一個去處。
你把那盒子打開。”
聶泉打開盒子,裏麵還是個盒子,卻是金絲楠木的,把這盒子再打開,裏麵是一尊銀佛像。
“這尊菩薩像是純銀的,你看著大概合得上你那個數嗎?”
聶泉:“應是隻多不少。”
“那也無妨,但有多點就說是以前攢下的現銀和這次的摻在一起用了。
盒子裏麵有票證,這是京城有名的金銀器鋪子開出來的,日子也是最近的。他們收了我的現銀,驗貨稱重之後,為我打造的純銀佛像。
本是家中最近事兒多,咱家的名聲也受損,我想請尊佛像在家中鎮宅,用的銀子是嫁妝箱裏壓箱底的現銀。
行了,天也快大亮了,母親走了。你若是還能睡會兒就睡會兒。”
聶泉跪下給母親磕了個頭:“兒子不孝,讓母親擔憂了。”
“快起來,你也五十歲的人了。你好好的,你們這些兒孫都好好的,我就心安了。”
等京兆尹捕房的人再來時,聶泉給出了一個幾乎完美的答案,這尊銀佛像的來處,不僅有人證、物證,銀子本身還就在這呢。
等了一晚上不見聶泉有什麽行動,今兒上門又見到了這樣的憑據,捕房的人隻得問:“這樣清清楚楚的去處,昨日裏為什麽扭扭捏捏遮遮掩掩的,這有什麽不能說的緣故?”
聶泉平心靜氣:“自然是怕衝撞了菩薩。信這個的,各種各樣的規矩總是多的。”
捕房三隊的人無功而返,這條線索斷了,就得另找線索,三個捕頭都有點垂頭喪氣。
一直盯著事情進展的賀掌櫃大概猜到,銀子這條線被聶泉堵住了。
沒關係。
前一陣聽聶泉的差遣,負責盯著南安侯府的小廝忽然去了京兆尹捕房:“小的在聶家當差。
前一陣我家老爺,派我盯著南安侯府,隻要住在侯府的容若梅出來了,就立刻報給他知道。
結果小得睡著了,太累了,盯錯了人,我報給我家老爺,那位容若梅出來了上了馬車,原以為不會是什麽大事。
第二天就聽說那馬車上的人不是容若梅,可是那人死了。
小的想著這事兒,日夜難安,還是到官爺這來說清楚的好。”
“你家老爺,是聶家的哪一位?”
“我家老爺的名諱單名一個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