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四章 入冬
我帶著抓大鵝遊戲穿越了 作者:橘木半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忙忙碌碌的秋收季終於過去了,上河沿村迎來了第一場清雪。
東北從九月末就開始降溫了,到現在,室外溫度最低已經零下了,以前光聽說東北冬天長,現在一算有六七個月零下的天氣。
不顧天氣寒冷,剛秋收結束,村裏的人就開始往山上跑去收山貨,像“紅姑娘”,榛子,鬆子,山梨,山楂,山裏紅,紅棗,栗子,都熟了。
大家忙著搶收以後,又開始忙著搶山貨。
唐立冬依然回收,定的價格是一毛一斤,大家都很積極,不少人一天就能送來三四十斤,賺上幾塊錢,幾天下來也多了幾十塊的收入。
這個秋天,全村人都收獲了一筆“巨款”心裏踏實了不少。
隨著這幾天氣溫降到零下,上山的人就少了,一是山貨少了,二是萬一凍著那就得不償失了。
女人開始在家裏忙著做針線活,男人每天忙著劈柴。
唐爺爺和唐大爺最近比較忙,要組織村裏的人去交公糧,還要忙著計算工分和後麵分糧的事。
唐大娘和唐二大爺、唐二大娘,一起去幫助那些孤寡的老人搬去公租房。
今年冬天搬進公租房的有七戶人家,劉家老兩口今年快七十了,說什麽都不願意搬離自己的小窩,勸說無果,隻能重新給修繕一下房屋。
其他幾個茅草房的老人家都搬進去了,住在一起相互有個照應。
還有一家是邵家剩下的幾個女人和孩子,他們家裏的大人被抓走,女人立不住,房子漏風也沒人修,隻能去租房住。
看見她們進去住,村裏兩家結婚後和父母擠在一個屋的小兩口也交了錢,住進了後麵一排的青瓦房。
唐爺爺帶人交糧那天,很晚才回來,天氣冷,凍得幾人臉色鐵青。
唐曉初看著心疼得不行,之前忘記了背包裏還有軍大衣的事,這會趕緊拿出來給大家夥分了。
唐大爺和二大爺看見軍大衣,一邊埋怨老三亂花錢,一邊喜滋滋的把衣服披在身上,這個時候的軍大衣貨真價實,是真的巨保暖。
幾人都很喜歡,唐奶奶剛想酸兒子幾句,唐曉初趁機獻寶似的,把之前買好的碎花棉襖拿出來給奶奶,大娘,二大娘,和小姑分了。
“還是我們小丫貼心,沒白疼你。”
“怎麽沒給孩子買一件棉的穿?”唐奶奶問。
“沒碰到合適的,碰到就給他倆買了。”唐立冬不好說在空間呢,隨口找個理由。
“說啥呢?之前太忙也沒抽出時間,這兩天我就給小丫做一身,小孩衣服好做。”
“就是,我給小四做,讓孩子在家裏玩兩天。”二大娘也接話。
之前孩子衣服都是她們給做的,小孩子長得快,一個季度就得換一身,唐大娘他們習慣衣服做大一點,能穿兩年。
她們也沒想到,高少萍走的時候,一件衣服也沒給孩子留。
第二天起大娘她們在她家屋子做針線,縫紉機在這,她就在邊上跟著看,學點是點,她現在小不會做,慢慢長大了就好了。
這天村裏的大喇叭突然響了,裏麵傳來薑支書的聲音。
“今天村裏分糧,每家至少出一人,來村部門前集合......”
聽著廣播,村裏人都往村部聚集,唐曉初到的時候,裏麵人已經滿了,沒一會,就看見背著糧食出來的人。
看見分到的糧食數量,大夥都忍不住歎氣,交了公糧,剩下的糧食寥寥無幾。
“還好有唐老三收山貨,要不這個冬天可咋過啊?”
“誰說不是呢得虧有人家......”
“過幾天看看,把夏天曬的幹菜拿去賣了換點糧食,還有不少呢。”
“我家也有,我也回家找找......”
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聲,此起彼伏,唐曉初覺得太吵了就回家了。
沒一會兒,唐二大娘回來,就把他家的糧食背回來了。
“二大娘,我家就這麽點糧食嗎?”這也太少了,能吃一個月嗎?
“這是你和曉晨的人頭糧,工分分的還沒拿回來,等你二大爺去就拿回來了。”
“哦!”原來每個人都能分基礎糧啊。
晚上一家人吃飯的時候,都有些壓抑,今年分到的糧食,根本不夠吃一年的。
“爺爺,咱們糧食不夠你有沒有跟公社領導說啊?”
“領導每天那麽忙,哪有時間聽這些,乖你快吃飯。”唐立冬想哄孩子安靜點。
“不對,領導就是為人民服務的,現在人民要吃不飽飯了,這不就是最大的事?”
“領導咋知道我們啥樣?”這次是唐爺爺問的。
“所以要爺爺去說啊,明天你就帶著村裏最苦最難的兩個人去找領導,讓他看看我們的困難。”
“這......”唐爺爺遲疑不決。
“爺爺,你要脫下孔乙己的長衫,你作為大隊長要事事衝在前麵,村民的溫飽還比不上一點麵子嗎?”唐曉初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把唐爺爺逗得不行,還衝唐奶奶說。
“你少教她這些,皮的她。”
唐奶奶也樂得不行,一個勁的喊乖孫~
但是唐爺爺也把這個話聽進去了,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道理,他小時候就明白了。
就是一把年紀反被孫女說教,真的是,哈哈......
第二天一早他就帶著兩個過得最困難的村民去了公社,找到公社主任後,就介紹了倆人的情況。
“主任,這樣條件的在村裏還不是最差的,哎......”
“還有比這條件更差的?”主任也吃驚了,這倆人衣衫襤褸,都遮不嚴實,不知道是餓得還是凍得,渾身打擺子了都。
其實大半是嚇的。
“有,還有那家裏條件差,沒有衣服穿,不能出門的。”
“這......不是剛建了一批新房麽?”主任知道唐爺爺不是無的放矢的人,一時間也是心情沉重。
“很多村民家裏困難,沒有能力蓋房子,那茅草屋實在扛不住大雪天,這才蓋的公租房。
這不沒辦法了,才來找您給想想辦法。”
主任點點頭,在辦公室裏轉了兩圈,一咬牙。
“我做主,先支援你們大隊一千斤粗糧,兩千斤紅薯,你們的情況我會上報,等待組織的決定。”
“謝謝領導體諒,我代表我們上河沿村的百姓感謝組織關懷。”
旁邊的倆人也跟著一起千恩萬謝。
“也別高興太早了,上麵可是會來人實地考察的。”
“來看看也好,我們村就是這個情況,來了正好給我解決一下吃飯的問題。”
東北從九月末就開始降溫了,到現在,室外溫度最低已經零下了,以前光聽說東北冬天長,現在一算有六七個月零下的天氣。
不顧天氣寒冷,剛秋收結束,村裏的人就開始往山上跑去收山貨,像“紅姑娘”,榛子,鬆子,山梨,山楂,山裏紅,紅棗,栗子,都熟了。
大家忙著搶收以後,又開始忙著搶山貨。
唐立冬依然回收,定的價格是一毛一斤,大家都很積極,不少人一天就能送來三四十斤,賺上幾塊錢,幾天下來也多了幾十塊的收入。
這個秋天,全村人都收獲了一筆“巨款”心裏踏實了不少。
隨著這幾天氣溫降到零下,上山的人就少了,一是山貨少了,二是萬一凍著那就得不償失了。
女人開始在家裏忙著做針線活,男人每天忙著劈柴。
唐爺爺和唐大爺最近比較忙,要組織村裏的人去交公糧,還要忙著計算工分和後麵分糧的事。
唐大娘和唐二大爺、唐二大娘,一起去幫助那些孤寡的老人搬去公租房。
今年冬天搬進公租房的有七戶人家,劉家老兩口今年快七十了,說什麽都不願意搬離自己的小窩,勸說無果,隻能重新給修繕一下房屋。
其他幾個茅草房的老人家都搬進去了,住在一起相互有個照應。
還有一家是邵家剩下的幾個女人和孩子,他們家裏的大人被抓走,女人立不住,房子漏風也沒人修,隻能去租房住。
看見她們進去住,村裏兩家結婚後和父母擠在一個屋的小兩口也交了錢,住進了後麵一排的青瓦房。
唐爺爺帶人交糧那天,很晚才回來,天氣冷,凍得幾人臉色鐵青。
唐曉初看著心疼得不行,之前忘記了背包裏還有軍大衣的事,這會趕緊拿出來給大家夥分了。
唐大爺和二大爺看見軍大衣,一邊埋怨老三亂花錢,一邊喜滋滋的把衣服披在身上,這個時候的軍大衣貨真價實,是真的巨保暖。
幾人都很喜歡,唐奶奶剛想酸兒子幾句,唐曉初趁機獻寶似的,把之前買好的碎花棉襖拿出來給奶奶,大娘,二大娘,和小姑分了。
“還是我們小丫貼心,沒白疼你。”
“怎麽沒給孩子買一件棉的穿?”唐奶奶問。
“沒碰到合適的,碰到就給他倆買了。”唐立冬不好說在空間呢,隨口找個理由。
“說啥呢?之前太忙也沒抽出時間,這兩天我就給小丫做一身,小孩衣服好做。”
“就是,我給小四做,讓孩子在家裏玩兩天。”二大娘也接話。
之前孩子衣服都是她們給做的,小孩子長得快,一個季度就得換一身,唐大娘他們習慣衣服做大一點,能穿兩年。
她們也沒想到,高少萍走的時候,一件衣服也沒給孩子留。
第二天起大娘她們在她家屋子做針線,縫紉機在這,她就在邊上跟著看,學點是點,她現在小不會做,慢慢長大了就好了。
這天村裏的大喇叭突然響了,裏麵傳來薑支書的聲音。
“今天村裏分糧,每家至少出一人,來村部門前集合......”
聽著廣播,村裏人都往村部聚集,唐曉初到的時候,裏麵人已經滿了,沒一會,就看見背著糧食出來的人。
看見分到的糧食數量,大夥都忍不住歎氣,交了公糧,剩下的糧食寥寥無幾。
“還好有唐老三收山貨,要不這個冬天可咋過啊?”
“誰說不是呢得虧有人家......”
“過幾天看看,把夏天曬的幹菜拿去賣了換點糧食,還有不少呢。”
“我家也有,我也回家找找......”
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聲,此起彼伏,唐曉初覺得太吵了就回家了。
沒一會兒,唐二大娘回來,就把他家的糧食背回來了。
“二大娘,我家就這麽點糧食嗎?”這也太少了,能吃一個月嗎?
“這是你和曉晨的人頭糧,工分分的還沒拿回來,等你二大爺去就拿回來了。”
“哦!”原來每個人都能分基礎糧啊。
晚上一家人吃飯的時候,都有些壓抑,今年分到的糧食,根本不夠吃一年的。
“爺爺,咱們糧食不夠你有沒有跟公社領導說啊?”
“領導每天那麽忙,哪有時間聽這些,乖你快吃飯。”唐立冬想哄孩子安靜點。
“不對,領導就是為人民服務的,現在人民要吃不飽飯了,這不就是最大的事?”
“領導咋知道我們啥樣?”這次是唐爺爺問的。
“所以要爺爺去說啊,明天你就帶著村裏最苦最難的兩個人去找領導,讓他看看我們的困難。”
“這......”唐爺爺遲疑不決。
“爺爺,你要脫下孔乙己的長衫,你作為大隊長要事事衝在前麵,村民的溫飽還比不上一點麵子嗎?”唐曉初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把唐爺爺逗得不行,還衝唐奶奶說。
“你少教她這些,皮的她。”
唐奶奶也樂得不行,一個勁的喊乖孫~
但是唐爺爺也把這個話聽進去了,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道理,他小時候就明白了。
就是一把年紀反被孫女說教,真的是,哈哈......
第二天一早他就帶著兩個過得最困難的村民去了公社,找到公社主任後,就介紹了倆人的情況。
“主任,這樣條件的在村裏還不是最差的,哎......”
“還有比這條件更差的?”主任也吃驚了,這倆人衣衫襤褸,都遮不嚴實,不知道是餓得還是凍得,渾身打擺子了都。
其實大半是嚇的。
“有,還有那家裏條件差,沒有衣服穿,不能出門的。”
“這......不是剛建了一批新房麽?”主任知道唐爺爺不是無的放矢的人,一時間也是心情沉重。
“很多村民家裏困難,沒有能力蓋房子,那茅草屋實在扛不住大雪天,這才蓋的公租房。
這不沒辦法了,才來找您給想想辦法。”
主任點點頭,在辦公室裏轉了兩圈,一咬牙。
“我做主,先支援你們大隊一千斤粗糧,兩千斤紅薯,你們的情況我會上報,等待組織的決定。”
“謝謝領導體諒,我代表我們上河沿村的百姓感謝組織關懷。”
旁邊的倆人也跟著一起千恩萬謝。
“也別高興太早了,上麵可是會來人實地考察的。”
“來看看也好,我們村就是這個情況,來了正好給我解決一下吃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