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心中不舍磊兒,可晏書還是同家垚前往京口。
入了城,隻見城中戒備森嚴,家垚使人一打聽原來是平叛大軍午後即將在城外紮營,州府和軍中的文武官員將在營屬宴請童帥等人。
晏書得知消息,心中期盼著:“你說,既然已經擒獲叛軍首領,那我們是不是能早些將梁妹妹贖出來?”
家垚思索片刻:“也有可能。不如咱們先去他們落腳的地方看看。”
按照信中的地址,晏書等人一路打聽,方來到一處偏僻的街口,那宅子就坐落在街道最裏麵。
巷子窄,馬車駛不進去,家垚扶著晏書下了車,幾人步行至一座簡樸的小宅子跟前。
阿華上前叩了叩門,不一會門吱呀的打開了一條縫,一青年男子隔著門縫看著阿華,很是警惕。
“找誰?”
阿華趕緊行了一禮,問道:“這裏是風荷姑娘他們的住處嗎?”
那人越發警醒:“你是誰?為什麽找風荷?”
阿華趕緊道:“我家大奶奶姓江,這次是專程從江寧趕過來的,煩請你進去傳個話。”
那青年男子將門縫稍微打開了一些,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一旁的晏書。
他趕緊打開了門:“原來是江夫子,這位應該是張公子了吧。”家垚拱了拱手。
這青年男子正是梁小四,他也見過晏書幾麵,故而立馬就認出她來。
“幾位,快快進屋。”梁小四趕緊招呼著他們。
風荷和秋菊眼見晏書來到此處,俱是又驚又喜,可瞬間又傷心不已:“江夫子,梁家沒有了,如今隻剩下姑娘一人~”
晏書麵有悲色:“書傑在信裏將來龍去脈都告訴我了。可恨那狗官為自保竟如此卑劣,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
梁小四恨恨的:“前兩日,我在街上看到了那狗官。一路尾隨,才知曉他這次前來京口帶了重金,就是為了向上疏通請童帥幫著將他平調回京。”
家垚道:“坊間傳聞‘三千貫,直秘閣;五百貫,擢通判。’”
晏書冷笑起來:“如今這世道~”
家垚寬慰道:“若真是如此,我等將梁姑娘贖出的機會又大了些。”
“張公子說的是。隻是這營屬和別處又有些不同,贖出之事不是單有銀子就能辦成的,還需要有官身的人來辦這事。正好,這次平叛大軍中有陝軍在,我想托托關係,看有沒有人願意幫著出麵贖人。”梁小四道。
家垚點點頭:“這次我等來此處,隨身也帶了些銀兩,若是需要隨時和我說。隻是不久後,我們闔家將返回餘杭,故而這次我和晏書在此地也不能久待。若是有機會,能否安排晏書與梁姑娘見上一麵?”
“那我想辦法安排這事。”
此時,風荷才端來白水:“我們來到此地,很是匆忙。沒有什麽好東西招待,還請江夫子、張公子將就著喝吧。”
晏書端起來喝了兩口:“對了,書傑呢?”
風荷道:“江公子不好將張太太一人丟在家裏,每月都會來一趟,估摸著過兩日就到了。”
晏書留下客棧的地址:“等安排好了,就來告訴我。若是有什麽其他拿不準的事情,也可來客棧尋我們,大家一起商量著辦。”
梁小四出去一趟後,就去客棧找了晏書:“江夫子,我托的人說,這兩日營屬戒備森嚴,恐要等大軍開拔後,才能安排您和姑娘見麵了。”
晏書道:“大軍是要回京複命的,在此地也不會待多長時間。那我們就在此地多等兩日。”
營屬內,到處都是人,有灑掃庭院的,有張燈結彩的。
早上的時候,教習們又帶著眾位藝伎排演了好幾遍舞樂。
最後楊管事怒目巡視了一遍底下站著的藝伎,訓話道:“今晚,大人們要在此處宴請童帥等將領,為他們慶功。你們可要好好給我表現,若是有人出了紕漏,可不要怪我手下無情。外院服侍的最近正好缺人,你們可聽見了……”
眾藝伎哆嗦了一下,小聲道:“聽見了。”
楊管事惡狠狠的道:“給我大點聲。”
眾藝伎趕緊大聲回複:“聽見了。”
楊管事方才滿意的走了。
眾藝伎午膳隻是簡單的吃了幾口就不敢多吃,免得穿上華服後顯得腰粗不好看。
歇了會子午覺,眾藝伎就開始穿衣打扮,為晚上的獻藝做準備。
梁玉此時有些心緒難寧,按照風荷信中所言,那防禦使或許今日也會來參加宴會,隻是不知那人長的什麽樣?看來還是要等到晚上才能打探一二。
夜幕降臨,前廳傳來陣陣絲竹之聲,那些個好菜好酒如流水般送往宴席。
酒過三巡,營屬長官招舞伎們前去獻劍器舞,隻見十餘位身姿輕盈的妙齡女子手持未開刃的長劍入席跳起舞來。
旋轉,騰跳,下腰,梁玉經過多日的練習,已將劍器舞練得是剛柔並濟,動作也是舒展有力。
就連坐在主位的童帥也點頭稱讚:“這女子跳到不錯,真是翩若驚鴻宛若蛟龍。”
那營屬長官得了稱讚,連忙私下吩咐道:“一會讓那女子過來侍酒。”
原本,因梁玉長得不夠嬌媚還有些英氣,營屬並未安排她侍酒;可如今童帥讚了她,可不就得趕緊讓她繼續露露臉。
一曲舞畢,立馬有人前來找梁玉,讓其換身衣裳進去侍酒。
梁玉趕緊應了,正愁沒有門路打探那防禦使的下落,如今這機會不就來了?
梁玉換好衣裳,進了宴會廳,隻見一小廝先是將她引到主位。
營屬長官道:“還不快給大人倒酒,剛才童帥可是讚你舞跳的好呢?”
梁玉先是屈膝謝了童帥,隨後倒了杯酒,恭敬的雙手進獻。
童帥左右之人立馬接過,轉盛給童帥。
童帥一飲而盡,揮揮手就讓她給旁人侍酒去了。
梁玉低頭退至一旁,方才借機環顧四周,隻見諸位官員身邊似是均有人侍酒。
而那些身著文職官服的人也不少,究竟哪位是陷害我父兄的防禦使?
此時,在靠近門口的角落裏,一男子正自斟自飲,顯得悶悶不樂,與其他大吹大擂的將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入了城,隻見城中戒備森嚴,家垚使人一打聽原來是平叛大軍午後即將在城外紮營,州府和軍中的文武官員將在營屬宴請童帥等人。
晏書得知消息,心中期盼著:“你說,既然已經擒獲叛軍首領,那我們是不是能早些將梁妹妹贖出來?”
家垚思索片刻:“也有可能。不如咱們先去他們落腳的地方看看。”
按照信中的地址,晏書等人一路打聽,方來到一處偏僻的街口,那宅子就坐落在街道最裏麵。
巷子窄,馬車駛不進去,家垚扶著晏書下了車,幾人步行至一座簡樸的小宅子跟前。
阿華上前叩了叩門,不一會門吱呀的打開了一條縫,一青年男子隔著門縫看著阿華,很是警惕。
“找誰?”
阿華趕緊行了一禮,問道:“這裏是風荷姑娘他們的住處嗎?”
那人越發警醒:“你是誰?為什麽找風荷?”
阿華趕緊道:“我家大奶奶姓江,這次是專程從江寧趕過來的,煩請你進去傳個話。”
那青年男子將門縫稍微打開了一些,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一旁的晏書。
他趕緊打開了門:“原來是江夫子,這位應該是張公子了吧。”家垚拱了拱手。
這青年男子正是梁小四,他也見過晏書幾麵,故而立馬就認出她來。
“幾位,快快進屋。”梁小四趕緊招呼著他們。
風荷和秋菊眼見晏書來到此處,俱是又驚又喜,可瞬間又傷心不已:“江夫子,梁家沒有了,如今隻剩下姑娘一人~”
晏書麵有悲色:“書傑在信裏將來龍去脈都告訴我了。可恨那狗官為自保竟如此卑劣,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
梁小四恨恨的:“前兩日,我在街上看到了那狗官。一路尾隨,才知曉他這次前來京口帶了重金,就是為了向上疏通請童帥幫著將他平調回京。”
家垚道:“坊間傳聞‘三千貫,直秘閣;五百貫,擢通判。’”
晏書冷笑起來:“如今這世道~”
家垚寬慰道:“若真是如此,我等將梁姑娘贖出的機會又大了些。”
“張公子說的是。隻是這營屬和別處又有些不同,贖出之事不是單有銀子就能辦成的,還需要有官身的人來辦這事。正好,這次平叛大軍中有陝軍在,我想托托關係,看有沒有人願意幫著出麵贖人。”梁小四道。
家垚點點頭:“這次我等來此處,隨身也帶了些銀兩,若是需要隨時和我說。隻是不久後,我們闔家將返回餘杭,故而這次我和晏書在此地也不能久待。若是有機會,能否安排晏書與梁姑娘見上一麵?”
“那我想辦法安排這事。”
此時,風荷才端來白水:“我們來到此地,很是匆忙。沒有什麽好東西招待,還請江夫子、張公子將就著喝吧。”
晏書端起來喝了兩口:“對了,書傑呢?”
風荷道:“江公子不好將張太太一人丟在家裏,每月都會來一趟,估摸著過兩日就到了。”
晏書留下客棧的地址:“等安排好了,就來告訴我。若是有什麽其他拿不準的事情,也可來客棧尋我們,大家一起商量著辦。”
梁小四出去一趟後,就去客棧找了晏書:“江夫子,我托的人說,這兩日營屬戒備森嚴,恐要等大軍開拔後,才能安排您和姑娘見麵了。”
晏書道:“大軍是要回京複命的,在此地也不會待多長時間。那我們就在此地多等兩日。”
營屬內,到處都是人,有灑掃庭院的,有張燈結彩的。
早上的時候,教習們又帶著眾位藝伎排演了好幾遍舞樂。
最後楊管事怒目巡視了一遍底下站著的藝伎,訓話道:“今晚,大人們要在此處宴請童帥等將領,為他們慶功。你們可要好好給我表現,若是有人出了紕漏,可不要怪我手下無情。外院服侍的最近正好缺人,你們可聽見了……”
眾藝伎哆嗦了一下,小聲道:“聽見了。”
楊管事惡狠狠的道:“給我大點聲。”
眾藝伎趕緊大聲回複:“聽見了。”
楊管事方才滿意的走了。
眾藝伎午膳隻是簡單的吃了幾口就不敢多吃,免得穿上華服後顯得腰粗不好看。
歇了會子午覺,眾藝伎就開始穿衣打扮,為晚上的獻藝做準備。
梁玉此時有些心緒難寧,按照風荷信中所言,那防禦使或許今日也會來參加宴會,隻是不知那人長的什麽樣?看來還是要等到晚上才能打探一二。
夜幕降臨,前廳傳來陣陣絲竹之聲,那些個好菜好酒如流水般送往宴席。
酒過三巡,營屬長官招舞伎們前去獻劍器舞,隻見十餘位身姿輕盈的妙齡女子手持未開刃的長劍入席跳起舞來。
旋轉,騰跳,下腰,梁玉經過多日的練習,已將劍器舞練得是剛柔並濟,動作也是舒展有力。
就連坐在主位的童帥也點頭稱讚:“這女子跳到不錯,真是翩若驚鴻宛若蛟龍。”
那營屬長官得了稱讚,連忙私下吩咐道:“一會讓那女子過來侍酒。”
原本,因梁玉長得不夠嬌媚還有些英氣,營屬並未安排她侍酒;可如今童帥讚了她,可不就得趕緊讓她繼續露露臉。
一曲舞畢,立馬有人前來找梁玉,讓其換身衣裳進去侍酒。
梁玉趕緊應了,正愁沒有門路打探那防禦使的下落,如今這機會不就來了?
梁玉換好衣裳,進了宴會廳,隻見一小廝先是將她引到主位。
營屬長官道:“還不快給大人倒酒,剛才童帥可是讚你舞跳的好呢?”
梁玉先是屈膝謝了童帥,隨後倒了杯酒,恭敬的雙手進獻。
童帥左右之人立馬接過,轉盛給童帥。
童帥一飲而盡,揮揮手就讓她給旁人侍酒去了。
梁玉低頭退至一旁,方才借機環顧四周,隻見諸位官員身邊似是均有人侍酒。
而那些身著文職官服的人也不少,究竟哪位是陷害我父兄的防禦使?
此時,在靠近門口的角落裏,一男子正自斟自飲,顯得悶悶不樂,與其他大吹大擂的將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