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傑聽到梁忠的話後,連忙依言端坐下來。
梁忠上次去餘杭拜訪張家,多是與張敬敘話,與書傑也就簡單的聊了聊;如今突然將他當做準女婿對待,一下子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為緩解尷尬,梁忠輕咳一聲,接著說道:“我看你較上次似是長高了些?”
書傑麵色微紅,趕忙起身低頭小聲答道:“是的,我母親也如此說。”
梁忠不知該問些什麽,隻得向兒子梁勇使了個眼色。
梁勇收到父親的暗示,連忙道:“快坐下,說來你我也認識這麽多年了,不用這麽拘謹。”
書傑聽了梁勇的話先是坐下了,後又似想起什似得,指著禮物道:“這是我姐夫讓我帶過來的,說是多謝您幫著引薦衙門裏的人,那商鋪方才置辦的如此順利。”
梁勇連忙笑嘻嘻的道:“很快都是一家人了,何需如此客氣。”
書傑又羞紅了,趕緊行了一禮坐下了,然後緊張的喝了口茶。他不經意間瞥見梁忠放在桌上的手。那雙手骨節分明,掌心有著厚厚的老繭,一看便是常年握刀持槍之人。
書傑忽然想起之前聽到的一些關於梁忠的傳聞,據說他在戰場上英勇無比,殺敵無數,令敵人聞風喪膽。
麵對如此值得敬佩的長輩,書傑不由的慢慢挺直了背。
書傑再怎麽佯裝鎮定,在梁忠眼裏,都覺得他有些畏畏縮縮的。看著書傑那文弱模樣,心裏直嘀咕,這性子以後能照顧好我家玉兒嗎?
其實梁忠不知道,他多年征戰,身上自帶殺伐之氣。雖說今日他換了常服,可對於書傑這種每日裏與文弱書生打交道的人來說,還是感到壓力山大。
梁忠繼續問道:“如今你在書院裏讀了些什麽書啊?先生們對你評價如何啊?”
書傑一一答了,說如今讀的是四書五經之類的,先生們教學嚴謹,學裏每月都要考核,隻有通過的才能在學裏繼續學習,否則就要被請出去等雲雲。
梁忠年少時雖也讀了幾年書,可奈何不是那塊料,學的並不好;故而如今聽書傑說那些個四書五經等高深的學問,聽得也是雲裏霧裏,可還得繃著個臉擺個長輩樣。
好不容易等書傑說完了,梁忠隻得滿意的點了點頭。
梁勇道:“當初你考書院的時候,不是還學了騎射嗎?那你們學裏教導兵法什麽的嗎?”
書傑道:“教過策論和兵法,隻是教學的課時不長。學裏還是以四書五經,做學問為主,我也是對它感興趣才學了。”
梁忠一聽,覺得這些他還懂些,就與書傑談了談兵法什麽的。
隻可惜書傑僅學了些皮毛,不像梁忠實戰經驗豐富。
梁忠有些惋惜:“想當年我父親跟著章諄大帥打西夏兵時多麽的暢快。說來章大帥也是進士出身,他既熟讀兵法又善用兵法,還懂武藝。如今你們這些讀書人,嘖嘖……”說罷上下打量了書傑一番,還直搖頭。
書傑被梁伯父說的有些羞紅了臉。
梁勇趕緊咳了兩聲,“父親,我看時辰不早了,不知母親那邊後麵是如何安排的?不如讓小廝去問問?”
內宅這邊,梁玉端坐一旁,陪著母親和張氏說話。
談到晏書的時候,張氏將她有孕的事情說了:“如今她已經有了三個多月的身孕了。”
蔣氏趕緊恭喜,梁玉也為晏書高興。
蔣氏看了看梁玉一眼:“張太太,不知道江公子還要在書院讀幾年書啊?”
張氏道:“原本暫定的是兩年,具體還要看他自己是如何考慮的?”
蔣氏笑了笑:“大丈夫當立業成家,江公子學識淵博,將來必有所成。我也準備將我家玉兒在留個一兩年,咱們兩家的婚事,不妨先定下來,如此江公子也好專心攻讀。”
梁玉一聽這話,有些害羞,連忙躲了出去。
張氏笑眯眯的:“蔣夫人說的是,我家書傑如今還未到成家的年紀,過個一兩年的時間正好。我想著不如先請媒人上門如何?”
蔣氏點點頭:“我正有此意。”
這時,風荷來到蔣氏跟前,附耳道:“剛才公子打發人來問,後麵是如何安排的。”
蔣氏點頭表示知曉了,然後邀請張氏道:“張太太難得來一次,不如午膳就在家裏吃罷。”
張氏也想讓書傑多與梁家父子多聯絡聯絡感情,於是就答允了。
梁家父子和書傑在外院吃的午膳;蔣氏、張氏和梁玉在內院吃的午膳。
席間,梁忠還試了試書傑的酒量,難得的是他的酒量尚可。
吃罷午膳,梁家人將張氏和書傑送出門。
此時,書傑方才偷看了梁玉幾眼;幾個月不見,梁玉的眉眼似乎也張開了。
陽光照在她白皙的臉上,隻見一雙丹鳳眼明亮清澈,鼻子嬌小而秀氣,朱唇不點而紅,一雙劍眉掃入鬢間,為她那俊俏的容顏中增添了一絲英氣。
梁玉感覺到有人在看她,眼光也掃了過來;兩人目光一對上,俱都有些羞澀起來,連忙都低下了頭。
回到家中,張氏趕緊請了官媒,又去了一趟族長家,請李氏幫忙去求親。
李氏聽說書傑要與梁玉結親,也是吃了一驚。看來,張氏他們這一支真的是苦盡甘來了。
此時,張氏能想到請她和媒人一起去提親,李氏也覺得很有麵子,一口答應了下來。
兩家早有意向,小輩們也是知根知底的,後麵的事情自是順遂的很。
隻是江梁兩家的婚事,估計就要等梁勇成親後再辦了。
張氏也得抓緊時間多給書傑攢些聘禮銀子。
這幾日,書傑也沒閑著,先是去莊子上轉轉探望了李叔一家,然後又去拜訪了裏長。
回到縣裏,張氏將準備好的年禮讓書傑和石頭送給親朋。
如今書傑是秀才公了,有幾家重要人物都是他親送,此外還去了族長和一直對他不錯的李夫子家去拜了個早年。
其他的親戚都是石頭幫著去送了,多是糕點等物件,這些人家送的都不會太貴重講究的是實用,因為收到東西的人家也會回個一斤肉,二斤米糖什麽的。
梁忠上次去餘杭拜訪張家,多是與張敬敘話,與書傑也就簡單的聊了聊;如今突然將他當做準女婿對待,一下子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為緩解尷尬,梁忠輕咳一聲,接著說道:“我看你較上次似是長高了些?”
書傑麵色微紅,趕忙起身低頭小聲答道:“是的,我母親也如此說。”
梁忠不知該問些什麽,隻得向兒子梁勇使了個眼色。
梁勇收到父親的暗示,連忙道:“快坐下,說來你我也認識這麽多年了,不用這麽拘謹。”
書傑聽了梁勇的話先是坐下了,後又似想起什似得,指著禮物道:“這是我姐夫讓我帶過來的,說是多謝您幫著引薦衙門裏的人,那商鋪方才置辦的如此順利。”
梁勇連忙笑嘻嘻的道:“很快都是一家人了,何需如此客氣。”
書傑又羞紅了,趕緊行了一禮坐下了,然後緊張的喝了口茶。他不經意間瞥見梁忠放在桌上的手。那雙手骨節分明,掌心有著厚厚的老繭,一看便是常年握刀持槍之人。
書傑忽然想起之前聽到的一些關於梁忠的傳聞,據說他在戰場上英勇無比,殺敵無數,令敵人聞風喪膽。
麵對如此值得敬佩的長輩,書傑不由的慢慢挺直了背。
書傑再怎麽佯裝鎮定,在梁忠眼裏,都覺得他有些畏畏縮縮的。看著書傑那文弱模樣,心裏直嘀咕,這性子以後能照顧好我家玉兒嗎?
其實梁忠不知道,他多年征戰,身上自帶殺伐之氣。雖說今日他換了常服,可對於書傑這種每日裏與文弱書生打交道的人來說,還是感到壓力山大。
梁忠繼續問道:“如今你在書院裏讀了些什麽書啊?先生們對你評價如何啊?”
書傑一一答了,說如今讀的是四書五經之類的,先生們教學嚴謹,學裏每月都要考核,隻有通過的才能在學裏繼續學習,否則就要被請出去等雲雲。
梁忠年少時雖也讀了幾年書,可奈何不是那塊料,學的並不好;故而如今聽書傑說那些個四書五經等高深的學問,聽得也是雲裏霧裏,可還得繃著個臉擺個長輩樣。
好不容易等書傑說完了,梁忠隻得滿意的點了點頭。
梁勇道:“當初你考書院的時候,不是還學了騎射嗎?那你們學裏教導兵法什麽的嗎?”
書傑道:“教過策論和兵法,隻是教學的課時不長。學裏還是以四書五經,做學問為主,我也是對它感興趣才學了。”
梁忠一聽,覺得這些他還懂些,就與書傑談了談兵法什麽的。
隻可惜書傑僅學了些皮毛,不像梁忠實戰經驗豐富。
梁忠有些惋惜:“想當年我父親跟著章諄大帥打西夏兵時多麽的暢快。說來章大帥也是進士出身,他既熟讀兵法又善用兵法,還懂武藝。如今你們這些讀書人,嘖嘖……”說罷上下打量了書傑一番,還直搖頭。
書傑被梁伯父說的有些羞紅了臉。
梁勇趕緊咳了兩聲,“父親,我看時辰不早了,不知母親那邊後麵是如何安排的?不如讓小廝去問問?”
內宅這邊,梁玉端坐一旁,陪著母親和張氏說話。
談到晏書的時候,張氏將她有孕的事情說了:“如今她已經有了三個多月的身孕了。”
蔣氏趕緊恭喜,梁玉也為晏書高興。
蔣氏看了看梁玉一眼:“張太太,不知道江公子還要在書院讀幾年書啊?”
張氏道:“原本暫定的是兩年,具體還要看他自己是如何考慮的?”
蔣氏笑了笑:“大丈夫當立業成家,江公子學識淵博,將來必有所成。我也準備將我家玉兒在留個一兩年,咱們兩家的婚事,不妨先定下來,如此江公子也好專心攻讀。”
梁玉一聽這話,有些害羞,連忙躲了出去。
張氏笑眯眯的:“蔣夫人說的是,我家書傑如今還未到成家的年紀,過個一兩年的時間正好。我想著不如先請媒人上門如何?”
蔣氏點點頭:“我正有此意。”
這時,風荷來到蔣氏跟前,附耳道:“剛才公子打發人來問,後麵是如何安排的。”
蔣氏點頭表示知曉了,然後邀請張氏道:“張太太難得來一次,不如午膳就在家裏吃罷。”
張氏也想讓書傑多與梁家父子多聯絡聯絡感情,於是就答允了。
梁家父子和書傑在外院吃的午膳;蔣氏、張氏和梁玉在內院吃的午膳。
席間,梁忠還試了試書傑的酒量,難得的是他的酒量尚可。
吃罷午膳,梁家人將張氏和書傑送出門。
此時,書傑方才偷看了梁玉幾眼;幾個月不見,梁玉的眉眼似乎也張開了。
陽光照在她白皙的臉上,隻見一雙丹鳳眼明亮清澈,鼻子嬌小而秀氣,朱唇不點而紅,一雙劍眉掃入鬢間,為她那俊俏的容顏中增添了一絲英氣。
梁玉感覺到有人在看她,眼光也掃了過來;兩人目光一對上,俱都有些羞澀起來,連忙都低下了頭。
回到家中,張氏趕緊請了官媒,又去了一趟族長家,請李氏幫忙去求親。
李氏聽說書傑要與梁玉結親,也是吃了一驚。看來,張氏他們這一支真的是苦盡甘來了。
此時,張氏能想到請她和媒人一起去提親,李氏也覺得很有麵子,一口答應了下來。
兩家早有意向,小輩們也是知根知底的,後麵的事情自是順遂的很。
隻是江梁兩家的婚事,估計就要等梁勇成親後再辦了。
張氏也得抓緊時間多給書傑攢些聘禮銀子。
這幾日,書傑也沒閑著,先是去莊子上轉轉探望了李叔一家,然後又去拜訪了裏長。
回到縣裏,張氏將準備好的年禮讓書傑和石頭送給親朋。
如今書傑是秀才公了,有幾家重要人物都是他親送,此外還去了族長和一直對他不錯的李夫子家去拜了個早年。
其他的親戚都是石頭幫著去送了,多是糕點等物件,這些人家送的都不會太貴重講究的是實用,因為收到東西的人家也會回個一斤肉,二斤米糖什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