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叫小青的女子用那有些幽怨的眼神看著張嬤嬤,心想:原本不是說這大少奶奶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好糊弄的很?今日讓我先進了大少爺的院子,然後想辦法做通房,再由太太出麵將我抬做姨娘的嗎?害得我還許了銀錢給了這張嬤嬤,結果事情沒辦成~
張嬤嬤帶著丫頭們出來,臉色並不好看。她原本想著抬出太太的名頭,讓那兩個略有姿色又有些不安分的丫頭進了大少爺的院子;誰知老太太跟前的李嬤嬤竟然也在,讓太太的計謀泡了湯。看來這位大奶奶也不是個好相與的。
院子裏,李嬤嬤眼看事情已經辦完了,趕緊起身道:“時辰不早了,我得回去了,順便將此事稟報與老太太聽。”
晏書道,“那我就不耽誤您了,小蘭將東西拿來。”
隻見小蘭拿出一個布包來,晏書道,“我聽說您家裏添了一位小孫女,這裏麵有兩塊細布柔然的很,給小孩子做裏衣特別好,還有一件用銀子打的長命鎖,請嬤嬤收下。”
李嬤嬤推脫不得方才收了,晏書又親將李嬤嬤送出院子。
送走李嬤嬤後,晏書回到內室清點著自己的私房銀子。
李嬤嬤回到老太太院裏,老太太正躺在榻上眯著眼打著盹,一個小丫鬟打著扇在一旁伺候著。聽到動靜,老太太緩緩的睜開眼睛。
李嬤嬤見老太太醒了,趕緊上前請安。
老太太見李嬤嬤拿著個小布包進來,打趣道,“你這又是去哪裏發財了?”
李嬤嬤趕緊笑道,“還不是托老太太的福,否則哪裏有這麽多的好東西。”
她當著老太太的麵將那布包打開,“剛才不是去大少奶奶那裏幫她挑人去了嗎?臨走前,又給了我這兩塊細布和長命鎖說是賀我添了個小孫女。”
林老太太道,“孫媳婦給你的,你就收著,以後多幫襯著些。”
李嬤嬤又將選人的事情一一稟報給老太太聽,“我看大少奶奶是個心裏有成算的。這次挑的兩個貼身服侍的看著倒還是老實的,她們的老子、娘在咱家裏也待了多年,沒聽說什麽不好的。”
林老太太歎道:“兩個都是苦命的孩子,一個自幼沒有娘,一個前幾年喪了父~”
李嬤嬤端了杯溫茶,“老太太,您也別想太多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您多提點提點大少奶奶,未來的日子好著呢。”
林老太太呼出一口氣,“家和萬事興,希望秦氏少做點妖。”
這邊張嬤嬤回到秦氏院子,“張嬤嬤,如何了?咱們的人安進去了?”
張嬤嬤趕忙跪下道:“那江氏蔫壞的,請了老太太屋裏的李嬤嬤來幫忙,那兩個貼身服侍的都沒能進去。李嬤嬤幫著挑了兩個,父母都是家裏經年老仆,咱們不好下手。如今,隻能從灑掃的小丫頭那裏想點辦法了,到時候咱們許點利,讓她幫我們做事。”
秦氏氣惱道:“這個丫頭,前兩日是我小看了她。也怪我們大意,她那弟弟都鬼精鬼精的,她又怎會真的那麽容易被我們拿捏?隻是沒想到不過兩三日的功夫就哄得老太太偏向了她。”
其實,哪裏是老太太偏向了晏書,歸根結底還不是為了自己長孫。
張嬤嬤道:“太太,那如今咱們該怎麽辦?”
秦氏哼了一聲:“那我就拿出婆婆款來,讓她每日都來我院裏晨昏定省,我看她能堅持到幾時?”
張嬤嬤想了一會,弱弱的說了句話:“可是,太太,若是您這麽要求江氏,那老太太那裏?”
“什麽老太太那裏?”
張嬤嬤小聲道:“太太,您也就是初一、十五的去給老太太請安的。”
秦氏愣了一愣,隨後小火苗騰的就起來了:“我可是六品官員的女兒,老太太出身商賈,江氏不過是秀才之姐,我們的身份能一樣嗎?明日你將人和身契送過去後,就告訴她,每日卯時初、戌時末就得到我這裏立規矩。”
張嬤嬤眼見秦氏的態度強硬也不好說什麽,隻得應了。
有時候人就是這麽奇怪,秦氏原來在娘家不過是個庶女,自小也是謹小慎微的過著日子。可自從嫁到張家來,林老太太待人寬厚,她的膽子漸漸就大了起來。一開始倒也還謹慎,可等她為張敬生了一子後,又掌了中饋後,腰杆子突然就直了起來。處處以官家女兒自居,骨子裏漸漸對林老太太輕慢起來。
說是掌了中饋,其實秦氏真正能掌控在手的也就是自己的院子。老太太有自己的體己不用處處朝她要錢,又是長輩,表麵上她還得敬著。
挑撥家垚與張敬的關係也不好太明目張膽,隻能暗戳戳的來。家垚私產豐厚,也不在乎那些個公中的東西,她也拿捏不了。
看似是當家主母風光無限,其實也是憋屈的。如今來了個晏書,如此不上道,秦氏可不就得好好的用規矩壓壓她。
家垚回到屋裏,就看見晏書呆呆的坐在桌前,盯著地麵沉思著什麽?
家垚悄悄的走到晏書跟前,大聲的“嗨”了一聲,然後將一束花送到她跟前。
晏書被嚇了一跳,先是嬌嗔的捶了他一下,“你這悄咪咪的,是想要嚇死個人啊?”然後方才開心的接過花來,“就你樣子多。”
家垚被晏書用那美目一瞪,心裏癢癢的,可這白日裏還都守禮。他先是笑了笑,然後又關心道:“怎麽了,今日人沒挑好?”
“有李嬤嬤坐鎮,自是順順當當的。隻是我想著家裏花銷大,我的月例銀子隻有二兩,恐不夠用。母親還給了我兩百兩的壓箱底銀子,我想著是不是拿出來尋些事情做?”
家垚道:“這有什麽可擔心的,我的月例銀子都給你收著,到時候你給我些許零花錢就行了。你若是要做生意,恐怕是不成的。這城裏掙錢的生意幾乎都被幾個大的家族給包了,小生意掙得都是辛苦錢,你恐沒有那麽多的閑暇去經營。倒不如置地來的方便,隻是這邊的田地要比你家裏的貴個三成左右。”
聽了家垚的話,晏書有些泄氣,“那就等我田裏的出息賣了銀子,在看看做些什麽營生。”
家垚道:“我母親留給我不少私產,你又何須為這些個銀錢煩惱。”
晏書嬌嗔道:“用自己的銀子,就是舒坦。”
家垚笑道:“你這小財迷。對了,明日若無事,我們去舅舅家,這事我已經和祖母、父親稟報過了。”
第二日,張嬤嬤昂首挺胸的帶著三個丫頭和她們的身契準備送到家垚院裏,順便鄭重的將秦氏要給江氏立規矩的事情告知。
結果等她到了院子一看,隻剩小蘭一人在院裏看家,家垚和江氏都去舅父家走親戚去了。
找不到正主,張嬤嬤隻得讓小蘭帶話給晏書。
沒有耍成威風,張嬤嬤還有些懨懨的呢。
張嬤嬤帶著丫頭們出來,臉色並不好看。她原本想著抬出太太的名頭,讓那兩個略有姿色又有些不安分的丫頭進了大少爺的院子;誰知老太太跟前的李嬤嬤竟然也在,讓太太的計謀泡了湯。看來這位大奶奶也不是個好相與的。
院子裏,李嬤嬤眼看事情已經辦完了,趕緊起身道:“時辰不早了,我得回去了,順便將此事稟報與老太太聽。”
晏書道,“那我就不耽誤您了,小蘭將東西拿來。”
隻見小蘭拿出一個布包來,晏書道,“我聽說您家裏添了一位小孫女,這裏麵有兩塊細布柔然的很,給小孩子做裏衣特別好,還有一件用銀子打的長命鎖,請嬤嬤收下。”
李嬤嬤推脫不得方才收了,晏書又親將李嬤嬤送出院子。
送走李嬤嬤後,晏書回到內室清點著自己的私房銀子。
李嬤嬤回到老太太院裏,老太太正躺在榻上眯著眼打著盹,一個小丫鬟打著扇在一旁伺候著。聽到動靜,老太太緩緩的睜開眼睛。
李嬤嬤見老太太醒了,趕緊上前請安。
老太太見李嬤嬤拿著個小布包進來,打趣道,“你這又是去哪裏發財了?”
李嬤嬤趕緊笑道,“還不是托老太太的福,否則哪裏有這麽多的好東西。”
她當著老太太的麵將那布包打開,“剛才不是去大少奶奶那裏幫她挑人去了嗎?臨走前,又給了我這兩塊細布和長命鎖說是賀我添了個小孫女。”
林老太太道,“孫媳婦給你的,你就收著,以後多幫襯著些。”
李嬤嬤又將選人的事情一一稟報給老太太聽,“我看大少奶奶是個心裏有成算的。這次挑的兩個貼身服侍的看著倒還是老實的,她們的老子、娘在咱家裏也待了多年,沒聽說什麽不好的。”
林老太太歎道:“兩個都是苦命的孩子,一個自幼沒有娘,一個前幾年喪了父~”
李嬤嬤端了杯溫茶,“老太太,您也別想太多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您多提點提點大少奶奶,未來的日子好著呢。”
林老太太呼出一口氣,“家和萬事興,希望秦氏少做點妖。”
這邊張嬤嬤回到秦氏院子,“張嬤嬤,如何了?咱們的人安進去了?”
張嬤嬤趕忙跪下道:“那江氏蔫壞的,請了老太太屋裏的李嬤嬤來幫忙,那兩個貼身服侍的都沒能進去。李嬤嬤幫著挑了兩個,父母都是家裏經年老仆,咱們不好下手。如今,隻能從灑掃的小丫頭那裏想點辦法了,到時候咱們許點利,讓她幫我們做事。”
秦氏氣惱道:“這個丫頭,前兩日是我小看了她。也怪我們大意,她那弟弟都鬼精鬼精的,她又怎會真的那麽容易被我們拿捏?隻是沒想到不過兩三日的功夫就哄得老太太偏向了她。”
其實,哪裏是老太太偏向了晏書,歸根結底還不是為了自己長孫。
張嬤嬤道:“太太,那如今咱們該怎麽辦?”
秦氏哼了一聲:“那我就拿出婆婆款來,讓她每日都來我院裏晨昏定省,我看她能堅持到幾時?”
張嬤嬤想了一會,弱弱的說了句話:“可是,太太,若是您這麽要求江氏,那老太太那裏?”
“什麽老太太那裏?”
張嬤嬤小聲道:“太太,您也就是初一、十五的去給老太太請安的。”
秦氏愣了一愣,隨後小火苗騰的就起來了:“我可是六品官員的女兒,老太太出身商賈,江氏不過是秀才之姐,我們的身份能一樣嗎?明日你將人和身契送過去後,就告訴她,每日卯時初、戌時末就得到我這裏立規矩。”
張嬤嬤眼見秦氏的態度強硬也不好說什麽,隻得應了。
有時候人就是這麽奇怪,秦氏原來在娘家不過是個庶女,自小也是謹小慎微的過著日子。可自從嫁到張家來,林老太太待人寬厚,她的膽子漸漸就大了起來。一開始倒也還謹慎,可等她為張敬生了一子後,又掌了中饋後,腰杆子突然就直了起來。處處以官家女兒自居,骨子裏漸漸對林老太太輕慢起來。
說是掌了中饋,其實秦氏真正能掌控在手的也就是自己的院子。老太太有自己的體己不用處處朝她要錢,又是長輩,表麵上她還得敬著。
挑撥家垚與張敬的關係也不好太明目張膽,隻能暗戳戳的來。家垚私產豐厚,也不在乎那些個公中的東西,她也拿捏不了。
看似是當家主母風光無限,其實也是憋屈的。如今來了個晏書,如此不上道,秦氏可不就得好好的用規矩壓壓她。
家垚回到屋裏,就看見晏書呆呆的坐在桌前,盯著地麵沉思著什麽?
家垚悄悄的走到晏書跟前,大聲的“嗨”了一聲,然後將一束花送到她跟前。
晏書被嚇了一跳,先是嬌嗔的捶了他一下,“你這悄咪咪的,是想要嚇死個人啊?”然後方才開心的接過花來,“就你樣子多。”
家垚被晏書用那美目一瞪,心裏癢癢的,可這白日裏還都守禮。他先是笑了笑,然後又關心道:“怎麽了,今日人沒挑好?”
“有李嬤嬤坐鎮,自是順順當當的。隻是我想著家裏花銷大,我的月例銀子隻有二兩,恐不夠用。母親還給了我兩百兩的壓箱底銀子,我想著是不是拿出來尋些事情做?”
家垚道:“這有什麽可擔心的,我的月例銀子都給你收著,到時候你給我些許零花錢就行了。你若是要做生意,恐怕是不成的。這城裏掙錢的生意幾乎都被幾個大的家族給包了,小生意掙得都是辛苦錢,你恐沒有那麽多的閑暇去經營。倒不如置地來的方便,隻是這邊的田地要比你家裏的貴個三成左右。”
聽了家垚的話,晏書有些泄氣,“那就等我田裏的出息賣了銀子,在看看做些什麽營生。”
家垚道:“我母親留給我不少私產,你又何須為這些個銀錢煩惱。”
晏書嬌嗔道:“用自己的銀子,就是舒坦。”
家垚笑道:“你這小財迷。對了,明日若無事,我們去舅舅家,這事我已經和祖母、父親稟報過了。”
第二日,張嬤嬤昂首挺胸的帶著三個丫頭和她們的身契準備送到家垚院裏,順便鄭重的將秦氏要給江氏立規矩的事情告知。
結果等她到了院子一看,隻剩小蘭一人在院裏看家,家垚和江氏都去舅父家走親戚去了。
找不到正主,張嬤嬤隻得讓小蘭帶話給晏書。
沒有耍成威風,張嬤嬤還有些懨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