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一前一後,穿過遊廊,來到老太太的屋外。
此時距離辰時還差一刻鍾,屋外站立的小丫鬟見家垚和晏書過來了,趕緊傳話道,“大少爺和大少奶奶過來了。”
不一會,李嬤嬤迎了出來欲行禮道,“大少爺、大少奶奶。”
晏書趕緊扶住她,“李嬤嬤客氣了。”
李嬤嬤笑道,“兩位怎的來的如此早,老太太剛梳洗完畢,正準備吃早膳呢。”
家垚麵上笑吟吟的,“就是想著早些過來,蹭老太太屋裏好吃的。”
晏書作為新媳婦,自是想要和李嬤嬤打好交道:“李嬤嬤若是無事的時候去院子裏坐坐,我還有許多事情還要向您請教呢。”
李嬤嬤笑道,“大少奶奶言重了,這兩日家裏事情有些多,過幾日我再去拜見您。”
此時一個小丫頭走了過來,“大少爺,大少奶奶,老太太請你們進去。”
家垚點點頭,直接就進去了。
李嬤嬤側身低頭屈禮讓出路來,晏書略一思索就朝前多邁了半步來,隨後對著嬤嬤笑道:“嬤嬤,咱們一起進去吧。”
進了內屋,老太太正坐在桌前準備用飯,桌上熬了白粥,還有四樣精致的小菜,分別是炒鹹豇豆,涼拌萵苣,醋拌麻油幹子,泡嫩薑,以及蒸的暄軟白胖的炊餅。
家垚和晏書先給老太太行了禮。
林老太太笑著打趣自己的乖孫,“今日怎的來的這麽早?家垚你原來可是個貪睡的,基本都會遲個兩刻鍾才過來的。是陪你的媳婦過來的?”
晏書臉上飛起紅霞,羞澀地低下了頭。
家垚道:“祖母,我以後每日都過來給您請安,您看可行。”
林老太太笑嗬嗬的:“你若是能夠每日一早都來,我自是歡迎的。你們吃早飯了嗎?”
家垚道:“還沒呢,就想著過來陪您吃早飯。”
老太太開心的很,連忙讓人再添些飯菜和碗筷來。
晏書趕緊走到林老太太身邊幫著盛了粥,又用公筷夾了些小菜放在菜碟裏;然後再幫著家垚盛粥,布菜。
等忙活了一會,就站在老太太身邊伺候著。
老太太享受著孫媳婦的服侍,心裏那個美啊。
“好了好了,孫媳婦,你也別站著了,坐下一起吃。”
晏書有些猶豫,家垚道:“祖母讓你坐,你就坐吧。”
眼見老太太和氣的衝著她笑了笑,晏書方才坐下用起飯來。
片刻後,老太太拿起帕子擦了擦唇角,示意已經吃好了。
小丫頭們送了熱帕子來,晏書趕緊取了幫著老太太擦了手。
幾人走到前廳,自是有那丫鬟端上茶水,晏書將茶端到老太太麵前。
老太太笑著看了她一眼,“好了,大家快坐下吧。晏書,你也坐下。”說著用茶盞蓋撇了撇茶葉,輕抿了一口,隻覺得茶香四溢。
家垚也是個促狹的,故意說道:“今日太太怎的沒來請安?”
林老太太白了家垚一眼:“怎的?今日你來請安,太太沒來,就開始招搖起來了?”
家垚嘿嘿一笑。
林老太太對晏書道:“你婆婆每月是初一、十五的才過來給我請安。她平日裏既要掌管中饋,又要照顧你大妹和小弟,辛苦的很。你也不用日日過來,你們年輕人正是貪睡的年紀。”
此時秦氏正在屋裏督促兩個小的吃早飯,莫名的打了個噴嚏,“這又是誰在說我呢?定是大少爺~”
晏書連忙站起身來:“太太平日裏忙,那我就得多來祖母這裏請安,也好替太太盡盡孝。”
林老太太趕緊讚道:“真是孝順的好孩子,隻是別苦了自己。”
家垚和晏書陪著說了會子話,就聊到明日家垚拜門的事情來。所謂拜門就是新女婿去嶽家參拜。
“明日是三日拜門的時候,一會讓李嬤嬤幫著備好禮物,到時候一起帶過去。”
這事,按理說也該是秦氏準備的,不知為何老太太這邊給安排好了。
晏書暗想,可見家裏也是不平和的,以後做事都得多思索一番。
晏書隻得起身再次謝了祖母。
閑談了一會,家垚等人就告辭了。回去的路上,晏書問道:“相公,今日給祖母請安的時候,未見到太太。按禮,我是要去給她請個安的。”
家垚道:“不去也行,免的她為難你。”
晏書笑道:“我畢竟是個新媳婦,若是不去拜見婆婆,被外人知曉了,恐會說我等不孝。”
家垚想了想:“既然如此,那就去吧。是否需要我陪著?”
晏書道:“你先回去歇著,我去去就回。”
秦氏聽聞晏書來給她請安,也是吃了一驚,“張嬤嬤,請她進來吧。”
秦氏搞不清楚晏書過來所為何事?心裏警醒的很。
晏書先是給秦氏行了禮,又站著禮節性的問候了秦氏一番。秦氏也禮節性的回複了:“若是院裏有什麽需要的就和我說。”
本是隨意的一問,結果晏書直接就稟報起來:“稟報太太,正好我這裏有一件事情要向您請教?”
秦氏:“何事?”
“太太,我見各院裏都有三兩個丫鬟婆子服侍,可是少爺屋裏隻有阿華和小山子兩個小廝。以前夫君隻是秀才,一切以學業為主。可如今已經中了舉人,那些個交際應酬以後慢慢都會多了起來,這院裏的事情若還僅靠阿華和小山子兩人恐是不夠,我就想著能不能增添些人手?”
秦氏一愣,原本大少爺將院子圍的像個水桶一般,如今竟然向我要人手?這人不是個傻的吧。
秦氏一想,心中有些得意,那就趁機塞幾個人過去?
她心中如此想,也就如此說了:“既然如此,張嬤嬤一會你挑幾個丫鬟送過去伺候著~”
晏書笑了笑:“那就多謝太太。”
等回到院裏,家垚貼心的讓小蘭端上茶點,“一大早上的伺候老太太,你定沒吃好;快過來,再吃些點心填一填肚子。”
晏書心中甜甜的,接過點心就著茶水吃了起來。
家垚眼見她吃的香甜,心裏也喜得很。
“對了,剛才你去請安沒有被她為難吧?”
晏書喝了口茶水,方才道:“我對她恭敬有禮,她若為難我,可就是她的不是了。我剛向太太稟報了咱們院裏人手不足,讓她送些丫鬟婆子過來。”
家垚心中一驚:“你讓她送人過來,那不是給了她可乘之機?”
晏書笑道:“夫君,以前你不過是一介布衣,年紀又小,有些事情自是可以和她鑼對鑼鼓對鼓的明著來。可如今您已經有了功名,名聲不能有瑕。她雖是繼母可也是母親,另外還掌著家裏的中饋,有些事情你不願做,就讓我來吧。你就安心讀書,鑽研學問為下科的會試做準備。”
家垚握住她的手道:“不論如何,你隻要知道我在你身邊支持你就好了。”
隨後,家垚又說起明日拜門的事情,“老太太已經讓李嬤嬤備好了禮物送了過來,還說明日不用給她老人家請安。”
晏書道:“安排妥當就好。”
兩人閑談了一會,家垚就去屋裏讀書去了,晏書手裏也捧著本書看著,可不一會就發起呆了,不知道母親現在家裏做什麽了?這一日很快就過去了。
次日一早,車夫備好馬車,在家垚陪著晏書一起去拜見嶽家。
按照家鄉的風俗,新女婿上門,家裏是要做雞湯麵給他吃的。五更天不到,張氏就將雞給燉上了。
眼見時辰差不多了,書傑就讓石頭在門口不斷的張望著,隻要看到張女婿到了,就得趕緊來報。
辰時一刻,晏書他們終於到了門口,石頭趕緊跑進去喊著:“太太,少爺,姑娘和姑爺到門口了。”
家垚扶著晏書下了馬車,阿華將禮物從馬車上搬了下來,此時書傑已經迎出門來。
“姐姐,姐夫,你們可來了,母親正等著你們呢。”書傑大聲的喊著。
家垚突然聽到被喊了一聲姐夫還很是不好意思呢。
眾人說說笑笑的進了屋,晏書夫婦先是給張氏請了安,張氏樂嗬嗬的,“好好好,早上還沒吃罷,我早早的就熬了雞湯,我這就去廚下下麵給你們吃。”
晏書趕忙起身:“母親,這事情就讓廚娘去做吧。”
“這怎麽行?你們不是最愛吃我做的麵條!書傑,快陪你姐姐和姐夫說說話。”
“母親,那我幫你。”
張氏趕忙將晏書按在椅子上:“還不快坐下,有廚娘幫著打下手,不用你做這些。”說罷,就趕忙出去了。
晏書看著張氏的背影,心中不由的有些酸酸的。
不一會雞湯麵就做好了,廚娘幫著端了過來。麵碗裏放了雞腿,還有幾顆碧綠的油菜,看起來很有食欲。
家垚接過麵條大口吃著,“嶽母,這麵條真好吃。”
張氏聽了女婿的稱讚,欣慰的很。
吃過早膳,家垚和書傑兩人去書房說話去了,張氏則和晏書回到屋裏。
一進屋裏,晏書就撲到了張氏的懷裏,“母親,我想你了。”
張氏聽了,也跟著抽泣起來,母女二人抱著哭了有一會,方才漸漸平複下來。
張氏難得見到晏書這樣的小女兒狀:“好了,哭的這妝都花了,一會我打盆水來,給你擦擦。匣子裏有水粉,一會你描補一二。”
此時距離辰時還差一刻鍾,屋外站立的小丫鬟見家垚和晏書過來了,趕緊傳話道,“大少爺和大少奶奶過來了。”
不一會,李嬤嬤迎了出來欲行禮道,“大少爺、大少奶奶。”
晏書趕緊扶住她,“李嬤嬤客氣了。”
李嬤嬤笑道,“兩位怎的來的如此早,老太太剛梳洗完畢,正準備吃早膳呢。”
家垚麵上笑吟吟的,“就是想著早些過來,蹭老太太屋裏好吃的。”
晏書作為新媳婦,自是想要和李嬤嬤打好交道:“李嬤嬤若是無事的時候去院子裏坐坐,我還有許多事情還要向您請教呢。”
李嬤嬤笑道,“大少奶奶言重了,這兩日家裏事情有些多,過幾日我再去拜見您。”
此時一個小丫頭走了過來,“大少爺,大少奶奶,老太太請你們進去。”
家垚點點頭,直接就進去了。
李嬤嬤側身低頭屈禮讓出路來,晏書略一思索就朝前多邁了半步來,隨後對著嬤嬤笑道:“嬤嬤,咱們一起進去吧。”
進了內屋,老太太正坐在桌前準備用飯,桌上熬了白粥,還有四樣精致的小菜,分別是炒鹹豇豆,涼拌萵苣,醋拌麻油幹子,泡嫩薑,以及蒸的暄軟白胖的炊餅。
家垚和晏書先給老太太行了禮。
林老太太笑著打趣自己的乖孫,“今日怎的來的這麽早?家垚你原來可是個貪睡的,基本都會遲個兩刻鍾才過來的。是陪你的媳婦過來的?”
晏書臉上飛起紅霞,羞澀地低下了頭。
家垚道:“祖母,我以後每日都過來給您請安,您看可行。”
林老太太笑嗬嗬的:“你若是能夠每日一早都來,我自是歡迎的。你們吃早飯了嗎?”
家垚道:“還沒呢,就想著過來陪您吃早飯。”
老太太開心的很,連忙讓人再添些飯菜和碗筷來。
晏書趕緊走到林老太太身邊幫著盛了粥,又用公筷夾了些小菜放在菜碟裏;然後再幫著家垚盛粥,布菜。
等忙活了一會,就站在老太太身邊伺候著。
老太太享受著孫媳婦的服侍,心裏那個美啊。
“好了好了,孫媳婦,你也別站著了,坐下一起吃。”
晏書有些猶豫,家垚道:“祖母讓你坐,你就坐吧。”
眼見老太太和氣的衝著她笑了笑,晏書方才坐下用起飯來。
片刻後,老太太拿起帕子擦了擦唇角,示意已經吃好了。
小丫頭們送了熱帕子來,晏書趕緊取了幫著老太太擦了手。
幾人走到前廳,自是有那丫鬟端上茶水,晏書將茶端到老太太麵前。
老太太笑著看了她一眼,“好了,大家快坐下吧。晏書,你也坐下。”說著用茶盞蓋撇了撇茶葉,輕抿了一口,隻覺得茶香四溢。
家垚也是個促狹的,故意說道:“今日太太怎的沒來請安?”
林老太太白了家垚一眼:“怎的?今日你來請安,太太沒來,就開始招搖起來了?”
家垚嘿嘿一笑。
林老太太對晏書道:“你婆婆每月是初一、十五的才過來給我請安。她平日裏既要掌管中饋,又要照顧你大妹和小弟,辛苦的很。你也不用日日過來,你們年輕人正是貪睡的年紀。”
此時秦氏正在屋裏督促兩個小的吃早飯,莫名的打了個噴嚏,“這又是誰在說我呢?定是大少爺~”
晏書連忙站起身來:“太太平日裏忙,那我就得多來祖母這裏請安,也好替太太盡盡孝。”
林老太太趕緊讚道:“真是孝順的好孩子,隻是別苦了自己。”
家垚和晏書陪著說了會子話,就聊到明日家垚拜門的事情來。所謂拜門就是新女婿去嶽家參拜。
“明日是三日拜門的時候,一會讓李嬤嬤幫著備好禮物,到時候一起帶過去。”
這事,按理說也該是秦氏準備的,不知為何老太太這邊給安排好了。
晏書暗想,可見家裏也是不平和的,以後做事都得多思索一番。
晏書隻得起身再次謝了祖母。
閑談了一會,家垚等人就告辭了。回去的路上,晏書問道:“相公,今日給祖母請安的時候,未見到太太。按禮,我是要去給她請個安的。”
家垚道:“不去也行,免的她為難你。”
晏書笑道:“我畢竟是個新媳婦,若是不去拜見婆婆,被外人知曉了,恐會說我等不孝。”
家垚想了想:“既然如此,那就去吧。是否需要我陪著?”
晏書道:“你先回去歇著,我去去就回。”
秦氏聽聞晏書來給她請安,也是吃了一驚,“張嬤嬤,請她進來吧。”
秦氏搞不清楚晏書過來所為何事?心裏警醒的很。
晏書先是給秦氏行了禮,又站著禮節性的問候了秦氏一番。秦氏也禮節性的回複了:“若是院裏有什麽需要的就和我說。”
本是隨意的一問,結果晏書直接就稟報起來:“稟報太太,正好我這裏有一件事情要向您請教?”
秦氏:“何事?”
“太太,我見各院裏都有三兩個丫鬟婆子服侍,可是少爺屋裏隻有阿華和小山子兩個小廝。以前夫君隻是秀才,一切以學業為主。可如今已經中了舉人,那些個交際應酬以後慢慢都會多了起來,這院裏的事情若還僅靠阿華和小山子兩人恐是不夠,我就想著能不能增添些人手?”
秦氏一愣,原本大少爺將院子圍的像個水桶一般,如今竟然向我要人手?這人不是個傻的吧。
秦氏一想,心中有些得意,那就趁機塞幾個人過去?
她心中如此想,也就如此說了:“既然如此,張嬤嬤一會你挑幾個丫鬟送過去伺候著~”
晏書笑了笑:“那就多謝太太。”
等回到院裏,家垚貼心的讓小蘭端上茶點,“一大早上的伺候老太太,你定沒吃好;快過來,再吃些點心填一填肚子。”
晏書心中甜甜的,接過點心就著茶水吃了起來。
家垚眼見她吃的香甜,心裏也喜得很。
“對了,剛才你去請安沒有被她為難吧?”
晏書喝了口茶水,方才道:“我對她恭敬有禮,她若為難我,可就是她的不是了。我剛向太太稟報了咱們院裏人手不足,讓她送些丫鬟婆子過來。”
家垚心中一驚:“你讓她送人過來,那不是給了她可乘之機?”
晏書笑道:“夫君,以前你不過是一介布衣,年紀又小,有些事情自是可以和她鑼對鑼鼓對鼓的明著來。可如今您已經有了功名,名聲不能有瑕。她雖是繼母可也是母親,另外還掌著家裏的中饋,有些事情你不願做,就讓我來吧。你就安心讀書,鑽研學問為下科的會試做準備。”
家垚握住她的手道:“不論如何,你隻要知道我在你身邊支持你就好了。”
隨後,家垚又說起明日拜門的事情,“老太太已經讓李嬤嬤備好了禮物送了過來,還說明日不用給她老人家請安。”
晏書道:“安排妥當就好。”
兩人閑談了一會,家垚就去屋裏讀書去了,晏書手裏也捧著本書看著,可不一會就發起呆了,不知道母親現在家裏做什麽了?這一日很快就過去了。
次日一早,車夫備好馬車,在家垚陪著晏書一起去拜見嶽家。
按照家鄉的風俗,新女婿上門,家裏是要做雞湯麵給他吃的。五更天不到,張氏就將雞給燉上了。
眼見時辰差不多了,書傑就讓石頭在門口不斷的張望著,隻要看到張女婿到了,就得趕緊來報。
辰時一刻,晏書他們終於到了門口,石頭趕緊跑進去喊著:“太太,少爺,姑娘和姑爺到門口了。”
家垚扶著晏書下了馬車,阿華將禮物從馬車上搬了下來,此時書傑已經迎出門來。
“姐姐,姐夫,你們可來了,母親正等著你們呢。”書傑大聲的喊著。
家垚突然聽到被喊了一聲姐夫還很是不好意思呢。
眾人說說笑笑的進了屋,晏書夫婦先是給張氏請了安,張氏樂嗬嗬的,“好好好,早上還沒吃罷,我早早的就熬了雞湯,我這就去廚下下麵給你們吃。”
晏書趕忙起身:“母親,這事情就讓廚娘去做吧。”
“這怎麽行?你們不是最愛吃我做的麵條!書傑,快陪你姐姐和姐夫說說話。”
“母親,那我幫你。”
張氏趕忙將晏書按在椅子上:“還不快坐下,有廚娘幫著打下手,不用你做這些。”說罷,就趕忙出去了。
晏書看著張氏的背影,心中不由的有些酸酸的。
不一會雞湯麵就做好了,廚娘幫著端了過來。麵碗裏放了雞腿,還有幾顆碧綠的油菜,看起來很有食欲。
家垚接過麵條大口吃著,“嶽母,這麵條真好吃。”
張氏聽了女婿的稱讚,欣慰的很。
吃過早膳,家垚和書傑兩人去書房說話去了,張氏則和晏書回到屋裏。
一進屋裏,晏書就撲到了張氏的懷裏,“母親,我想你了。”
張氏聽了,也跟著抽泣起來,母女二人抱著哭了有一會,方才漸漸平複下來。
張氏難得見到晏書這樣的小女兒狀:“好了,哭的這妝都花了,一會我打盆水來,給你擦擦。匣子裏有水粉,一會你描補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