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半天,蔣氏想著此事隻得請縣令夫人幫忙了。


    她思索片刻,讓管事的寫了個帖子,送往縣令宅中。


    自古文、武官員很少私下單獨交往,故而女眷間也很少單獨拜訪。


    這次,蔣氏想要前來拜訪,李氏原本也是有些詫異,後來也是稟報了李縣令:“夫君,不知何故?副尉夫人寫了拜帖說要來訪,您看我該如何回複?”


    李縣令思索片刻:“最近沒有聽說有什麽特別的事情?應該無妨,到時候你隨機應變即可。”


    午後,縣令夫人李氏方才派人回了話,說是明日上午都在家中,歡迎副尉家夫人前來。


    翌日辰時,蔣氏帶了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寶前往李宅。


    進了二門,李氏已經在候著了,“蔣夫人,大駕光臨,我這宅子可是蓬蓽生輝。”


    蔣氏客氣一二,兩人相攜前往花廳就坐。


    蔣氏一示意,風荷將文房四寶捧了出來,“前些日子,家裏的親戚送了這一套文房四寶過來。可您也知道,我家裏都是粗人,這好東西放在我們手裏也是糟蹋了。我家老爺想著不如借花獻佛。”


    李氏連忙道謝:“您這可是太客氣了。”


    此時小丫頭陸續端上茶水和四樣果子。


    李氏笑道:“家裏也沒有什麽好招待的,這些都是從街上有名的糕點鋪子買的,還請您品嚐一二。”


    兩人寒暄了片刻,蔣氏也是個性子直的,直接就點明了來意:“此次登門,也是有事相求。”


    李氏心中忐忑起來,有事相求,求得什麽事情?


    蔣氏開門見山說了起來:“我家那女兒,您也見過,您覺得她如何?”


    李氏這就更忐忑了,梁家女兒今年也有十三歲,到了開始說親的年紀,難道想要和我家結親?這也太直白了,不過武將人家多是直率的性子,可能也沒有那麽多講究。此等大事,我該怎麽答呢?


    糾結之間,隻聽道蔣氏繼續說道:“我知道,讓您回答,也是在難為你。我家這女兒性子不夠溫婉,有些跳脫。我就想著能不能請位女夫子教導她,壓壓她的性子,讓她沉穩些。您也知道,我初來乍到的,平日裏交往的不過是縣裏的夫人、閨秀們,也不認得其他人,您能不能幫我推薦一位?”


    李氏聽了蔣氏的話,方才鬆了口氣,原來是讓我幫著找女先生,這事好辦。


    李氏連忙應承著:“您家小姐活潑爽朗,哪像您說的什麽不夠溫婉。您啊,真是過慮了。找夫子這事,您放心好了,我定會安排妥當的。”


    蔣氏大喜:“那就勞煩您了。我看時辰也差不多了,快到午膳時分,我就不打擾了。”


    李氏趕緊挽留:“不如,在家吃過午膳再回去。”


    蔣氏道:“家裏還有事,就不多待了。”


    臨走前,李氏給拿了一包花茶給了蔣氏,“秋天多燥,這是菊花茶,聽說能降火。”


    蔣氏連忙道了謝,就歸家去了。


    按往年時令推算,莊子裏的稻穀也要開始成熟了,晏書在家閑的無聊,就在休沐這日領著書傑去莊子轉轉,順便安排秋收事宜。


    走在田埂上,看著穀穗,晏書心裏那個開心啊,又到了收獲的時節了。


    到了莊子上,李叔反倒沒有太多喜色。


    晏書不解,隻得問道:“李叔,您這是怎麽了?”


    李叔道:“我剛去了地裏,今年的莊稼可能較去年的產出要低些。個別田裏出現了癟穀。”


    晏書連忙問道:“那是什麽原因?”


    李叔道:“前一段時間,天熱的很,恐是影響了一二。不過好在癟穀的不多。隻是,今年的產出會比去年的少個一成左右。”說罷歎了口氣。


    晏書見李叔有些自責,連忙安慰道:“種田都是靠天吃飯,隻少了一成問題不大。”


    李叔點點頭:“好在今年咱們縣沒有水患,否則少的就不是一成,說不定都要減半了。”


    李叔這話一下提醒了晏書,她連忙問道:“李叔,你說今明兩年的糧食是不是會緊張?”


    李叔想了想:“我聽說,洪水退去後,許多災民都回鄉準備補種些糧食和瓜蔬。可再怎麽補種,都過了節氣了,瓜蔬倒還好,可那糧食恐怕收成不會很多。咱們還是要早做打算。”


    晏書想了想:“您老人家經曆的事情多,您覺得今年咱家打下來的糧食要不要賣?”


    “還是和往年一樣先賣一半。咱們縣裏沒有發生水患,隻是這糧價可能會漲。到時候咱們留下個十來石的,盡夠咱們吃的了。”


    晏書道:“那行吧,我看這兩日天氣還好,若是可以的話,能早日收到糧倉裏方才穩當。”


    李叔笑道:“大姑娘放心,若是有雨,我這老寒腿立馬就能感覺到。這幾日天晴的很呢,收割完,在曬好稻穀完全來的及。”


    “那就好。”臨走前,晏書又叮囑給雇的短工要吃好,喝好,特別是那肥肥的五花肉,隔個一兩日就要燉上。


    李叔笑道:“秋收就那幾日忙活,自是要讓他們吃飽,方才舍得出力氣。您放心,咱家的好飯食四裏八鄉的都知道,那些個短工都願來咱家做活。”


    晏書笑道:“那就好。”


    回程的路上,晏書叮囑書傑:“等糧食都打好了,這次你就一個人過來結賬,我就不陪你了。”


    書傑有些怯怯的:“我一個人能行嗎?”


    晏書鼓勵道:“怎麽不行?去年你做的就很好,我覺得今年你肯定行。”


    回到家中,張氏和晏書說道:“剛才族長家派了個小丫頭過來,說是有事找你,恰好你和書傑去莊子上了。來人就帶了話,說是你大伯母讓你明日辰時去族裏一趟,特地叮囑要你穿的體麵些。”


    晏書趕緊問道:“母親,來人有說是什麽事情嗎?”


    張氏道:“那倒沒說。”


    “行,那我知曉了。”


    翌日,晏書特地畫了個淡淡的妝容,梳了個百合髻,簪了支蘭花樣的銀花釵,身著天青色的絹衣,衣裳上繡了精美的竹葉樣紋樣,左腕上帶著一隻銀鐲,整個人顯得清雅又端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閨秀奮鬥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湖邊一尾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湖邊一尾魚並收藏寒門閨秀奮鬥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