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聰明能幹,兒子勤奮好學,在族人和街坊的眼中,張氏是個有福之人。


    可自從除服禮後,誰又知曉張氏為了女兒的親事而日日發愁?今年晏書虛歲已經十六歲了,算的上是大齡未婚少女。


    這日午後,晏書正在院子裏做女紅,暖暖的陽光照在她的側臉上,很是柔和嫻靜。


    張氏躊躇再三,終於開了口:“晏書,你在李家教書的差事還要做多久?”


    晏書忙著給書傑縫製新衣,頭都未抬:“李家舅舅五月結束後就要準備搬去金陵了。”


    張氏小心翼翼的說道:“晏書,這兩年為了這個家,你辛苦了。”


    晏書笑了笑:“母親,您這是怎麽了?突然說這些?”


    張氏沉吟片刻直接說道:“書傑是男孩子,又是那懂事的,讀書上也有些天分,遲早都能得中秀才,就是後麵考中舉人也是有可能的。我現在就想將你的事情給辦了~”


    晏書奇道:“我什麽事情啊?”


    張氏道:“前兩年,你父親去世了,你的親事也耽誤了。現在孝期已滿,你年齡也不小了,那終身大事就要提上日程了。”


    哪怕晏書再是能幹,麵對自己的親事也是有些不好意思,羞澀的低下了頭。


    張氏笑道:“婚姻是人生大事,遲早都要麵對的,有什麽好害羞的!”


    張母看著女兒那瘦削的肩膀心疼不已:“上次是你父親做主給許了鄭家那親事,誰知那家人都不是什麽好東西。咱們這次定要選那身家清白、家風正的,隻是不知道你是想找個什麽樣的?”


    晏書聽到母親提到鄭家的事情,心中不由又竄出了點小火苗,不過很快將那怒火壓了下去,“隻要為人正派,家風清正即可。說到底那日子都是自己過出來的。”


    張母思考片刻:“這兩年我閉門不出,外麵的人與事都不大了解。過兩日我去見見你大伯母,看有沒有什麽合適的人家。不過你放心,最終還要你點頭同意才行。你的嫁妝在你父親生前就已經備好了,本想是讓你帶到那鄭家去的~不過也好,早日認清他家的真麵目也不是件壞事。”


    晏書笑笑低頭不語,自從父親故去後,母親守寡閉門不出,家裏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都是她在張羅。以前是人人稱讚的舉人之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縣中才女,有人捧著讚著。可一夜之間身份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得不挑起家中重擔,照顧母親,教養幼弟。為了生計,隻得多方思索那掙錢之道,雖說世上還是好人多,可那“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也體會了多少。


    晏書勉強說道,“一切但憑母親安排。”


    張氏點點頭,拿起針線做起繡帕來。


    翌日一早,張氏將自己收拾的妥妥貼貼的,又買了四色點心就往族長家去了。


    李氏聽聞張氏前來拜訪,趕緊讓人將她請了進來。


    兩人相互行了禮,李氏趕緊請張氏坐下。


    “書傑母親,今日您倒是難得前來拜訪。”


    張氏略顯緊張:“前些日子也不好外出,現在孝期已過,自是要過來拜訪下族裏。”


    李氏笑了笑:“您難得來一趟,定是有什麽事情,但說無妨。”


    張氏終於開了口:“她大伯母,您知道的,這幾年我很少外出,有些人和事現在也不方便張羅。現在,我隻憂心晏書的親事,這不考慮再三,想著您認識的人多,看是否有那合適的人選,幫著相看相看?”


    李氏道:“晏書從小是我看著她長大的,為人孝順,能幹,聰慧,我也希望她能尋個好人家。既然您過來說道這事,我就幫著打聽打聽,隻是?”


    張氏心裏忐忑:“隻是什麽?”


    李氏緩緩道:“我說這話,您不要多心。您家條件在這縣裏不算頂尖也是那中等的,晏書在縣裏薄有才名,隻是女子還是以相夫教子為主。她今年虛歲已經有十六了,條件再好,年齡也擺在這裏,就算有那願意的可能也不會那麽十分如意……”


    其實張氏對女兒的親事早有預判,與晏書同齡的閨秀基本都已經成了親,有的孩子都一歲多了,晏書也算是大齡了,想找合意的確實不容易。


    隻是親口聽人說起,張氏心裏難免還是有些難過。


    張氏強顏歡笑,“她大伯母,這些我都知道。隻要那人家風好,為人正派,其他的都可以考慮考慮。”


    李氏遂放下心來,“晏書母親,你放心,到時候定會將那人家的情況私下打聽清楚,到時候也請你把把關。”


    張氏走後,李氏也不由得歎了口氣,晏書這年齡、這才情真的不大容易尋那合適的~


    這了幾日,李氏拿了個議親的人選來到家裏,張母一看,那人是商賈之家且年齡也不小還是個鰥夫,家中都有一子一女。


    張母性情溫和,本就是請李氏幫忙,這人選雖有些不大如意但也未完全拒絕,隻是說要和晏書商議下。


    李氏也知曉,張氏柔弱,這親事還要晏書點頭方才能成。


    “那好,過兩日給我個結果,我也好回複別人。不過這人雖年紀大些,但為人還算方正,家境也殷實。”


    張氏連忙道謝:“麻煩她大伯母了,回頭我征詢下家裏人的意見。”


    等晏書他們回到家裏,張氏將準備相看的人的情況告訴晏書。


    晏書聽了心中不喜,還未開口,書傑立馬就不樂意了: “母親,我倒不是看不起那行商之人,而是那人年紀大了姐姐好多歲,還是個帶著孩子的鰥夫,這怎麽在一起生活呢?這是讓姐姐一進門就做那填房?世人對繼母天然就有偏見,我可不希望姐姐受苦~明年我就要考秀才了,若是中了,姐姐的親事也有了底氣~不若在等一等,說不得也有那不錯的人家。”


    張氏見家人反對,隻得婉拒了。


    “她大伯母,哪怕那年紀比晏書年長個五歲左右的也行。隻是這鰥夫~”


    李氏也知道這差距有些大,隻是這算是條件還不錯的人選:“晏書母親,這人家境富足,為人也還不錯,我才拿來給您相看。若是真的不成,我就給回了。”


    張氏擔心李氏不高興:“我知她大伯母為了晏書的婚事操碎了心,我們都是感激的。”


    李氏笑了:“都是族人,若是有那合適的我再與您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閨秀奮鬥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湖邊一尾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湖邊一尾魚並收藏寒門閨秀奮鬥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