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勇見晏書獨自一人,想著這樓裏人員複雜,就讓秋菊留下來陪著晏書。
秋菊是個老實的,晏書是個不愛與陌生人說話的,兩人就這麽尷尬的坐在一處,相對無言。
此時有一書生模樣的男子走了過來,“這不是晏書姑娘嗎?上次七夕大比,您那字寫的不錯。”
晏書趕緊起身謙虛起來:“不過是班門弄斧罷了。”
那書生又道:“江姑娘怎的一人在此?”
晏書隻得答道:“我家弟弟去猜燈謎去了,我不喜熱鬧,就在此等他。”
這書生倒也還好,打了招呼,點點頭,就走了。
過了一會,又來了一位男子:“晏書,你怎麽來了?”
原來是那鄭經,晏書不想回答,轉過臉去,默不作聲。
那“假正經”往前湊了湊,“晏書妹妹~”那聲音有些膩味,晏書直打了個冷戰。
“鄭秀才,請自重。”
“假正經”沒有後退,反而又想上前來。
坐在一旁的秋菊突然站立起來,護在晏書身前,雙手叉腰,眼睛瞪著那鄭經:“你要幹嘛?”
那鄭經還想說些什麽?直接被秋菊給打斷了,“你趕緊離開,否則就如此物一般~”她雙手一用力,將擺在桌上的兩雙筷子給折斷了。
鄭經見了,隻得訕訕的走了。
晏書見那秋菊露了那麽一手,立馬輕輕的鼓起掌來,“秋菊姑娘,沒想道您還有這能耐呢?”
秋菊聽到誇獎有些害羞:“您就叫我秋菊行了,不用喊姑娘。我自小跟著小姐練武,這不過是小技罷了。剛才聽那書生說,您還會寫字那?”
晏書謙虛起來:“不過是些許認得些字罷了。”
就這麽你一言,我一語的,兩人漸漸就熟悉了起來,聊得正歡時,書傑他們從樓上下來了。
書傑提著花燈快步走了過來,“姐姐,你看?”她舉了舉手上的兔兒燈,“我剛贏得了兩盞花燈,一盞已經給了梁姑娘,這是給你的,好不好看?”
晏書見了,“這花燈確實不錯,你先提著吧。”
梁玉得了想要的兔兒燈也就不再吵嚷了,眾人出了酒樓,梁玉道:“我都有些餓了。”
梁勇問道,“那你想吃什麽?”
梁玉想了想道,“我想吃些甜食。”
晏書姐弟正準備告辭,梁玉連忙挽留:“晏書姐姐,先別忙著走,今日江公子幫我得了這花燈,我還沒有謝過呢,不如一起去吃些宵夜。”
晏書本想婉拒,可實在拗不過梁玉,隻得一起去往街邊的茶攤,那茶攤倒也幹淨整潔,於是尋了個空桌坐下,
梁玉熟門熟路:“這家攤子大哥帶我來過幾次,他家的雪花酥和粟糕味道尚可不若嚐嚐,他家的茶有那七寶擂茶也有清茶,隻是那清茶茶葉一般,隻能將就著吃了。”
晏書沒想到官家小姐也吃路邊攤,而且還來過好幾次?
晏書忙道:“真沒想到,梁姑娘竟然比我這個當地人還了解哪裏的東西好吃。觀兩位衣著,也算是富貴人家,隻是沒想到梁公子和梁姑娘也吃這路邊攤。”
梁勇歎了口氣,“以前在邊關時有的吃就不錯了,哪有那麽多講究。”
晏書一施禮道:“聽聞縣裏新來的梁大人曾在西北戍邊,難道你們就是那梁大人的家眷?”
其實晏書早就猜到了他們的身份,隻是不好揭穿。此時,梁勇說起邊關的事情,她就直接問起來。
梁勇笑道:“江姑娘果然聰慧,從我們的姓氏和過往經曆就能猜出一二來。”
晏書微微一笑:“原本也猜不出,隻是前些日子縣裏的治安突然變好了,那三班也經常巡街,聽說就是因為有那小偷偷東西偷到梁家女眷頭上,我才猜測出一二。今日見兩位衣著不凡,就連身邊的丫頭都是練家子,方才又聽梁公子說起邊關來,方才能完全確定。”
聽了晏書的分析,梁勇哈哈笑起來。
梁玉眼睛亮亮的:“晏書姐姐,您不僅勇敢還很聰明呢。”
眾人坐下侃侃而談,也不點餐,攤主也不敢趕他們走,隻得大著膽子走到跟前:“貴客,你們要吃些什麽?”
眾人方才點了吃食,一份雪花酥、一份粟糕、一份棗泥糕、一份紅豆糕、四盞七寶擂茶。
秋菊則點了份糖年糕,坐在一旁,吃了起來。
書傑聽那梁勇說起那邊關的事情,對他充滿了崇拜之情。
“梁大哥,你好厲害啊,竟然能上陣殺敵。”
不一會那糕點和七寶擂茶端了上來,晏書先是拿了塊雪花酥嚐了嚐,確實香甜;那棗糕、紅豆糕、粟糕味道也很正,七寶擂茶熱氣騰騰,冬日裏吃來很是暖和。
幾人悠悠的吃完了茶點,此時,突然有人喊道,“城門那裏要放煙花了,咱們趕緊去看看。”
這時街上部分人群突然湧動起來,幾人也來到街上,此時晏書差點被擠倒在地,梁勇趕緊扶了一把,“江姑娘小心。”此時煙花綻放,襯著晏書的容顏更加秀麗柔美。
晏書趕緊道了謝,梁勇也將手收了回去。
天空中那煙花不斷綻放,眾人都抬頭欣賞起來,不斷有人驚呼“好漂亮啊。”
待得煙花燃盡,時辰也不早了,幾人告辭就各自歸家了。
在回梁宅的路上,秋菊將在酒樓裏的事情與兩位主子說了:“那江家姑娘還是個讀書人呢,會寫字。隻是今天遇到了個壞人~”
梁玉好奇起來:“怎麽回事?”
秋菊哼了一聲:“今天遇到了個姓鄭的秀才,應該和江姑娘認識,隻是江姑娘不想理他,他還拚命往前湊,幸好有我在,我將他給趕走了。江姑娘還給我鼓掌呢。”
梁玉美眸一轉,姓鄭的秀才?改天讓人打聽打聽~
十七那日下午,天氣更加陰沉起來,到了傍晚那天空下起雨加雪來,好在莊子上的韭菜第一茬都收完了。不過因為這突如其來的雨雪,那春菜的生長受了影響,出苗較往年遲了兩三日。
而莊子上因李叔提前做了準備,將那損失降到了最小。等過了十來日,那二茬韭菜竟然賣的也很不錯。
這個正月裏,江家和李家就因這二畝菜地,各自都掙了有那七兩銀子;七兩銀子,這可夠普通人家兩年的嚼用了。
李叔開心的很:“姑娘,等到了冬日,咱們還種菜。”
晏書強忍著心中的激動,點點頭:“這是自然。”
秋菊是個老實的,晏書是個不愛與陌生人說話的,兩人就這麽尷尬的坐在一處,相對無言。
此時有一書生模樣的男子走了過來,“這不是晏書姑娘嗎?上次七夕大比,您那字寫的不錯。”
晏書趕緊起身謙虛起來:“不過是班門弄斧罷了。”
那書生又道:“江姑娘怎的一人在此?”
晏書隻得答道:“我家弟弟去猜燈謎去了,我不喜熱鬧,就在此等他。”
這書生倒也還好,打了招呼,點點頭,就走了。
過了一會,又來了一位男子:“晏書,你怎麽來了?”
原來是那鄭經,晏書不想回答,轉過臉去,默不作聲。
那“假正經”往前湊了湊,“晏書妹妹~”那聲音有些膩味,晏書直打了個冷戰。
“鄭秀才,請自重。”
“假正經”沒有後退,反而又想上前來。
坐在一旁的秋菊突然站立起來,護在晏書身前,雙手叉腰,眼睛瞪著那鄭經:“你要幹嘛?”
那鄭經還想說些什麽?直接被秋菊給打斷了,“你趕緊離開,否則就如此物一般~”她雙手一用力,將擺在桌上的兩雙筷子給折斷了。
鄭經見了,隻得訕訕的走了。
晏書見那秋菊露了那麽一手,立馬輕輕的鼓起掌來,“秋菊姑娘,沒想道您還有這能耐呢?”
秋菊聽到誇獎有些害羞:“您就叫我秋菊行了,不用喊姑娘。我自小跟著小姐練武,這不過是小技罷了。剛才聽那書生說,您還會寫字那?”
晏書謙虛起來:“不過是些許認得些字罷了。”
就這麽你一言,我一語的,兩人漸漸就熟悉了起來,聊得正歡時,書傑他們從樓上下來了。
書傑提著花燈快步走了過來,“姐姐,你看?”她舉了舉手上的兔兒燈,“我剛贏得了兩盞花燈,一盞已經給了梁姑娘,這是給你的,好不好看?”
晏書見了,“這花燈確實不錯,你先提著吧。”
梁玉得了想要的兔兒燈也就不再吵嚷了,眾人出了酒樓,梁玉道:“我都有些餓了。”
梁勇問道,“那你想吃什麽?”
梁玉想了想道,“我想吃些甜食。”
晏書姐弟正準備告辭,梁玉連忙挽留:“晏書姐姐,先別忙著走,今日江公子幫我得了這花燈,我還沒有謝過呢,不如一起去吃些宵夜。”
晏書本想婉拒,可實在拗不過梁玉,隻得一起去往街邊的茶攤,那茶攤倒也幹淨整潔,於是尋了個空桌坐下,
梁玉熟門熟路:“這家攤子大哥帶我來過幾次,他家的雪花酥和粟糕味道尚可不若嚐嚐,他家的茶有那七寶擂茶也有清茶,隻是那清茶茶葉一般,隻能將就著吃了。”
晏書沒想到官家小姐也吃路邊攤,而且還來過好幾次?
晏書忙道:“真沒想到,梁姑娘竟然比我這個當地人還了解哪裏的東西好吃。觀兩位衣著,也算是富貴人家,隻是沒想到梁公子和梁姑娘也吃這路邊攤。”
梁勇歎了口氣,“以前在邊關時有的吃就不錯了,哪有那麽多講究。”
晏書一施禮道:“聽聞縣裏新來的梁大人曾在西北戍邊,難道你們就是那梁大人的家眷?”
其實晏書早就猜到了他們的身份,隻是不好揭穿。此時,梁勇說起邊關的事情,她就直接問起來。
梁勇笑道:“江姑娘果然聰慧,從我們的姓氏和過往經曆就能猜出一二來。”
晏書微微一笑:“原本也猜不出,隻是前些日子縣裏的治安突然變好了,那三班也經常巡街,聽說就是因為有那小偷偷東西偷到梁家女眷頭上,我才猜測出一二。今日見兩位衣著不凡,就連身邊的丫頭都是練家子,方才又聽梁公子說起邊關來,方才能完全確定。”
聽了晏書的分析,梁勇哈哈笑起來。
梁玉眼睛亮亮的:“晏書姐姐,您不僅勇敢還很聰明呢。”
眾人坐下侃侃而談,也不點餐,攤主也不敢趕他們走,隻得大著膽子走到跟前:“貴客,你們要吃些什麽?”
眾人方才點了吃食,一份雪花酥、一份粟糕、一份棗泥糕、一份紅豆糕、四盞七寶擂茶。
秋菊則點了份糖年糕,坐在一旁,吃了起來。
書傑聽那梁勇說起那邊關的事情,對他充滿了崇拜之情。
“梁大哥,你好厲害啊,竟然能上陣殺敵。”
不一會那糕點和七寶擂茶端了上來,晏書先是拿了塊雪花酥嚐了嚐,確實香甜;那棗糕、紅豆糕、粟糕味道也很正,七寶擂茶熱氣騰騰,冬日裏吃來很是暖和。
幾人悠悠的吃完了茶點,此時,突然有人喊道,“城門那裏要放煙花了,咱們趕緊去看看。”
這時街上部分人群突然湧動起來,幾人也來到街上,此時晏書差點被擠倒在地,梁勇趕緊扶了一把,“江姑娘小心。”此時煙花綻放,襯著晏書的容顏更加秀麗柔美。
晏書趕緊道了謝,梁勇也將手收了回去。
天空中那煙花不斷綻放,眾人都抬頭欣賞起來,不斷有人驚呼“好漂亮啊。”
待得煙花燃盡,時辰也不早了,幾人告辭就各自歸家了。
在回梁宅的路上,秋菊將在酒樓裏的事情與兩位主子說了:“那江家姑娘還是個讀書人呢,會寫字。隻是今天遇到了個壞人~”
梁玉好奇起來:“怎麽回事?”
秋菊哼了一聲:“今天遇到了個姓鄭的秀才,應該和江姑娘認識,隻是江姑娘不想理他,他還拚命往前湊,幸好有我在,我將他給趕走了。江姑娘還給我鼓掌呢。”
梁玉美眸一轉,姓鄭的秀才?改天讓人打聽打聽~
十七那日下午,天氣更加陰沉起來,到了傍晚那天空下起雨加雪來,好在莊子上的韭菜第一茬都收完了。不過因為這突如其來的雨雪,那春菜的生長受了影響,出苗較往年遲了兩三日。
而莊子上因李叔提前做了準備,將那損失降到了最小。等過了十來日,那二茬韭菜竟然賣的也很不錯。
這個正月裏,江家和李家就因這二畝菜地,各自都掙了有那七兩銀子;七兩銀子,這可夠普通人家兩年的嚼用了。
李叔開心的很:“姑娘,等到了冬日,咱們還種菜。”
晏書強忍著心中的激動,點點頭:“這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