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兵行險著
驚呆了!退婚後皇叔要和我假成親 作者:南宮凝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來在營帳內休整的逍遙宗弟子聽到動靜,紛紛跑出來看。
因為他們剛剛到大營,沒有上過戰場,沒有經過統一的訓練,是沒有人會要求他們立馬就去應敵的。
見到自家師父走了過來,紛紛湧了過來,一個個抱拳行禮,喊師父。
一個看起來年紀還小,長相憨厚的弟子問道,“師父,弟子們何時能上陣殺敵?”
燕大夫已經調整好了情緒,這些日子見到戰場的殘酷,此刻麵對自己這麽多年輕的弟子,他突然有些後悔把人都叫來……
上了戰場,都是九死一生。
若是他們……
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人已經到了這裏,若是臨陣脫逃,豈是大丈夫所為?
“軍營裏,一切以軍令為準。你們趕了這麽久的路,需得好好休息,養精蓄銳,等待軍中安排。先回營去吧……”
弟子們滿腔熱血,正蓄勢待發。
但也知軍令如山。
此刻看著營中的將士們訓練有素,整齊劃一的集合完畢,已經列陣出營,準備迎戰了。
前方已經傳來了萬馬奔騰的聲音,以及震耳欲聾的衝鋒聲。
每一聲咚咚敲響的戰鼓,都仿佛重重的打擊在每個人的心中。
逍遙宗的弟子們這才知道了自己即將要麵對的,是怎樣殘酷的場景。
士兵們的屍體堆了一層又一層,分不清是敵是我,噴灑的血液在鬆散的沙質土地上淌出一條條小小的蜿蜒的血路。還有許多士兵倒下之後,身體被身後不斷奔騰而來的馬蹄踐踏成泥……
他們都知道,這是一條死路。
但軍令一下,衝鋒的號角一響,他們就得往前衝,一批接著一批,前仆後繼。
直到敵人自知勝利無望,鳴金收兵,一切才歸於暫時的平靜。
但士兵們還不能停下來……
他們還要處理以身殉國的同伴的遺體。
還要將受傷的同伴抬回軍營處理傷勢。
計算死傷人數,回收還能用的武器……
即使回到了軍營,也不敢有絲毫鬆懈,因為怕大氣還沒喘勻,敵軍就再次來犯。
這一次,北歧的攻勢並不迅猛,沒有夷國大軍的身影。而且收兵及時,好像不是為了攻城,隻是為了試探虛實。
而這樣的試探,日日都可能發生,而且有時候一日有兩三回。
每一回雖說不上死傷慘重,但對於軍需緊缺的遲陵關將士來說,每一次的試探,都讓他們痛苦不堪。
他們餓著肚子上戰場,卻得裝作精力充沛的模樣,不能露怯。
“將軍,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咱們糧草本就不足,北歧連番騷擾,讓我們的將士消耗的更快。若是北歧和夷國趁我們腹空力殆時一起來攻城,那遲陵關就危險了!”
戰後商議對策時,有其他的副將在場,所以顧青榮對顧老將軍的稱呼也從父親改成了將軍。
戰場無父子,隻有上令下從。
顧老將軍看著沙盤上連綿起伏的地勢,陷入沉思。
遲陵關易守難攻,是大安最緊要的一道關隘。除此之外,方圓百裏無險可守。遲陵關一旦被攻破,北歧與夷國大軍便可直接揮師北上,直奔皇都!
“遲陵關經過這麽多年消耗,兵力僅剩十二萬。而光夷國大軍就有二十萬,何況如今他們還與北歧聯盟了。遲陵關地勢遼闊,正好發揮了北歧騎兵的優勢。而我們不僅在人數上相距甚遠,還有軍備,糧草都不足……這仗不好打啊……”
顧青茂道,“咱們送回京都的八百裏加急被人截下。但由於燕宗主的到來,利用飛鴿傳書傳信回京,相信朝廷的援軍很快就會到。眼下逍遙宗的弟子有三千,後麵會來多少還未可知,他們正在籌集軍糧,母親和嫂嫂們也在四處奔走籌集軍糧。眼下我們就是要拖延時間,等援軍和軍糧一到,我們就有勝算了。”
顧青蘇也道,“如今士氣低迷,我們急需一場勝仗來穩定軍心。將軍,遲陵關西麵,有一處比較薄弱的缺口,咱們何不利用這處缺口,請君入甕?”
顧老將軍沒說話,看著顧青蘇手指的方向,似乎在考慮此計的可行性有多大。
但最後,他搖了搖頭,“我們並無把握敵人一定能上鉤,但這處缺口一旦打開,是請君入甕還是引狼入室,卻是不好下定論啊……眼下我們力量懸殊,不可冒險。”
副將嚴渙道,“將軍,兵行險著,未嚐不可一試。北歧與夷國是多年的死對頭,眼下突然結盟,大有可能是收到了我們軍糧不足,不會有援兵的消息。他們想合力先將遲陵關打下來,入關後能瓜分到多少地盤再各憑本事。北歧幾次三番來犯,也許就是試探消息是否有誤,消耗完我們的精力再大舉進攻。”
此言一出,得到了在場眾將的一致肯定。
大家都認為應該兵行險著,賭這一把。
顧老將軍何嚐不知道軍中士氣低迷,急需一場勝利來穩固軍心。但他作為遲陵關主將,每一個決策都關乎遲陵關十數萬將士,以及整個遲陵關百姓,甚至是大安的存亡,他不得不慎之又慎,思慮再三。
最後,他令眾將先下去休整。
自己去找了燕大夫。
“燕宗主,以我軍如今的境況,幾乎算是彈盡糧絕了。眼下有一計,需要逍遙宗弟子絕對服從軍令並且配合作戰,不知可否?”
燕大夫拱手,“顧老將軍,守護家國,匹夫有責,不論是誰,入了軍營便是您的手下,您盡管調配就是,如有違背,一律軍法處置。”
顧老將軍點點頭,十分欣慰,“燕宗主大義。我知道逍遙宗弟子涉獵甚廣,不僅精通騎射,就連機關之術也有研究,不知這些後生們,可否在短時間內,做出一批機關在指定的位置布置好,以做戰時之用?”
燕大夫堅定地道,“自然是沒有問題的。要說機關騎射,無人能比得上煦臨這孩子啊!”
於是,得了命令的煦臨,開始組織弟子們去勘察地勢,準備合適的機關。
這邊的防守也一刻沒有鬆懈。
可到了埋鍋造飯時,負責整個軍營夥食的火頭軍卻看著那個沒有幾顆米的大鍋犯起了難。
黝黑滄桑的臉上滿是溝壑。
因為他們剛剛到大營,沒有上過戰場,沒有經過統一的訓練,是沒有人會要求他們立馬就去應敵的。
見到自家師父走了過來,紛紛湧了過來,一個個抱拳行禮,喊師父。
一個看起來年紀還小,長相憨厚的弟子問道,“師父,弟子們何時能上陣殺敵?”
燕大夫已經調整好了情緒,這些日子見到戰場的殘酷,此刻麵對自己這麽多年輕的弟子,他突然有些後悔把人都叫來……
上了戰場,都是九死一生。
若是他們……
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人已經到了這裏,若是臨陣脫逃,豈是大丈夫所為?
“軍營裏,一切以軍令為準。你們趕了這麽久的路,需得好好休息,養精蓄銳,等待軍中安排。先回營去吧……”
弟子們滿腔熱血,正蓄勢待發。
但也知軍令如山。
此刻看著營中的將士們訓練有素,整齊劃一的集合完畢,已經列陣出營,準備迎戰了。
前方已經傳來了萬馬奔騰的聲音,以及震耳欲聾的衝鋒聲。
每一聲咚咚敲響的戰鼓,都仿佛重重的打擊在每個人的心中。
逍遙宗的弟子們這才知道了自己即將要麵對的,是怎樣殘酷的場景。
士兵們的屍體堆了一層又一層,分不清是敵是我,噴灑的血液在鬆散的沙質土地上淌出一條條小小的蜿蜒的血路。還有許多士兵倒下之後,身體被身後不斷奔騰而來的馬蹄踐踏成泥……
他們都知道,這是一條死路。
但軍令一下,衝鋒的號角一響,他們就得往前衝,一批接著一批,前仆後繼。
直到敵人自知勝利無望,鳴金收兵,一切才歸於暫時的平靜。
但士兵們還不能停下來……
他們還要處理以身殉國的同伴的遺體。
還要將受傷的同伴抬回軍營處理傷勢。
計算死傷人數,回收還能用的武器……
即使回到了軍營,也不敢有絲毫鬆懈,因為怕大氣還沒喘勻,敵軍就再次來犯。
這一次,北歧的攻勢並不迅猛,沒有夷國大軍的身影。而且收兵及時,好像不是為了攻城,隻是為了試探虛實。
而這樣的試探,日日都可能發生,而且有時候一日有兩三回。
每一回雖說不上死傷慘重,但對於軍需緊缺的遲陵關將士來說,每一次的試探,都讓他們痛苦不堪。
他們餓著肚子上戰場,卻得裝作精力充沛的模樣,不能露怯。
“將軍,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咱們糧草本就不足,北歧連番騷擾,讓我們的將士消耗的更快。若是北歧和夷國趁我們腹空力殆時一起來攻城,那遲陵關就危險了!”
戰後商議對策時,有其他的副將在場,所以顧青榮對顧老將軍的稱呼也從父親改成了將軍。
戰場無父子,隻有上令下從。
顧老將軍看著沙盤上連綿起伏的地勢,陷入沉思。
遲陵關易守難攻,是大安最緊要的一道關隘。除此之外,方圓百裏無險可守。遲陵關一旦被攻破,北歧與夷國大軍便可直接揮師北上,直奔皇都!
“遲陵關經過這麽多年消耗,兵力僅剩十二萬。而光夷國大軍就有二十萬,何況如今他們還與北歧聯盟了。遲陵關地勢遼闊,正好發揮了北歧騎兵的優勢。而我們不僅在人數上相距甚遠,還有軍備,糧草都不足……這仗不好打啊……”
顧青茂道,“咱們送回京都的八百裏加急被人截下。但由於燕宗主的到來,利用飛鴿傳書傳信回京,相信朝廷的援軍很快就會到。眼下逍遙宗的弟子有三千,後麵會來多少還未可知,他們正在籌集軍糧,母親和嫂嫂們也在四處奔走籌集軍糧。眼下我們就是要拖延時間,等援軍和軍糧一到,我們就有勝算了。”
顧青蘇也道,“如今士氣低迷,我們急需一場勝仗來穩定軍心。將軍,遲陵關西麵,有一處比較薄弱的缺口,咱們何不利用這處缺口,請君入甕?”
顧老將軍沒說話,看著顧青蘇手指的方向,似乎在考慮此計的可行性有多大。
但最後,他搖了搖頭,“我們並無把握敵人一定能上鉤,但這處缺口一旦打開,是請君入甕還是引狼入室,卻是不好下定論啊……眼下我們力量懸殊,不可冒險。”
副將嚴渙道,“將軍,兵行險著,未嚐不可一試。北歧與夷國是多年的死對頭,眼下突然結盟,大有可能是收到了我們軍糧不足,不會有援兵的消息。他們想合力先將遲陵關打下來,入關後能瓜分到多少地盤再各憑本事。北歧幾次三番來犯,也許就是試探消息是否有誤,消耗完我們的精力再大舉進攻。”
此言一出,得到了在場眾將的一致肯定。
大家都認為應該兵行險著,賭這一把。
顧老將軍何嚐不知道軍中士氣低迷,急需一場勝利來穩固軍心。但他作為遲陵關主將,每一個決策都關乎遲陵關十數萬將士,以及整個遲陵關百姓,甚至是大安的存亡,他不得不慎之又慎,思慮再三。
最後,他令眾將先下去休整。
自己去找了燕大夫。
“燕宗主,以我軍如今的境況,幾乎算是彈盡糧絕了。眼下有一計,需要逍遙宗弟子絕對服從軍令並且配合作戰,不知可否?”
燕大夫拱手,“顧老將軍,守護家國,匹夫有責,不論是誰,入了軍營便是您的手下,您盡管調配就是,如有違背,一律軍法處置。”
顧老將軍點點頭,十分欣慰,“燕宗主大義。我知道逍遙宗弟子涉獵甚廣,不僅精通騎射,就連機關之術也有研究,不知這些後生們,可否在短時間內,做出一批機關在指定的位置布置好,以做戰時之用?”
燕大夫堅定地道,“自然是沒有問題的。要說機關騎射,無人能比得上煦臨這孩子啊!”
於是,得了命令的煦臨,開始組織弟子們去勘察地勢,準備合適的機關。
這邊的防守也一刻沒有鬆懈。
可到了埋鍋造飯時,負責整個軍營夥食的火頭軍卻看著那個沒有幾顆米的大鍋犯起了難。
黝黑滄桑的臉上滿是溝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