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愉快的拜訪後。
張秋曉就被張叔關進了房,李景和則被不留情麵地趕出了裏弄,許多鄰裏對著張家指指點點,窸窸窣窣地討論,第一次見書香氣、見人有禮有節的張家,竟然會鬧出那麽大動靜來,紛紛探頭看。
李景和拍拍大衣上的碎雪,他也沒撿被扔的東西,從弄堂裏出來,繞到了另一側的大馬路上。
站在樓下,他煩躁地點了支煙抽著,聽著樓上據以力爭的聲音。
張家父女倆為了他而吵了起來,張叔更是將他數條劣行一一數出,張秋曉本來還在反駁著,說著民國可以自由婚配,讓張叔不要當封建大家長,可是麵對著那些蓋棺定論的罪行,她卻也無法駁倒事實,隻能哭了起來。
哭泣的聲音透著木窗而出,也不是高樓,在馬路上聽得一清二楚。
李景和低了頭,又習慣性地用拇指指尖掐著食指指腹,掐到不知痛,直到出了血,目光暗了下去。
以前他有光明的前途,一切好說。
而如今,陷害如同親生的妹妹白舒童,做黑色生意買賣,做詐騙,害自己父親去吸大煙......等等,都將他釘在了恥辱柱上,同他的右手一樣,一輩子要遭人恥笑,瞧不起。
終究還是太弱了。
太弱了。
劣質的散裝煙草卷味道不好,他嗆了一口,聽著樓上的哭泣聲漸漸消停,他將煙扔在了牆角,抬腳用力地踢了牆麵,絲毫無法卸掉心中怨。
被鋼筋鐵牆彈了回來,他隻能將手抄在了口袋裏,迎著風雪回了徽幫給他備的公寓。
夜晚,張秋曉趁著張叔去了夜校,不在,就收拾了簡單的行李來投奔他。
在公寓的樓下,雪紛飛著。
“我不管我爸怎麽說,我想和你一起。我相信你會將過往都洗淨,一切都會過去的,肯定會好的。”
循規蹈矩的姑娘,家裏說一她就是一,從來都沒有過叛逆的時候,就這麽拋棄掉家庭,為他而來,以前的李景和或許覺得有些負擔,但是現在的他,一無所有,能不感動嗎?
隨即,他也將來投奔的張秋曉抱在了懷裏,埋頭承諾著會給她幸福,一定會闖出一片天地給她看,也會讓現在所有瞧不起他的人刮目。
為了不讓張秋曉受到徽幫的點點幹擾。
李景和就帶著她在福州路租了間小閣樓,兩人住了下來。
也為了不讓她擔心,他不提自己現在正在做的“生意”。
兩人在年關前,牽著手到新新百貨裏逛,過年買新衣服裁做新服是習俗,百貨裏樓上樓下也滿滿都是人,張秋曉被推銷著買一件藍色燈芯絨外套,售貨的店員勸說著她穿上,甜言好幾句,強行套上,又掰過她,給隨行的李景和看。
“先生,你說,小姐穿著這件外套,是不是很好看。”
李景和點了點頭,看著張秋曉,彎了笑,問,“多少錢。”
“不貴的,這麽好的麵料,穿著厚實典雅,與小姐斯斯文文的氣質很相配,也就二十塊。”
張秋曉聽了咋舌,趕緊將外套脫了下來,笑笑說,“我家裏也有一件差不多的,謝謝了,我們再去別處看看其他款式吧。”
就趕緊拉著李景和往別處去。
李景和從那件衣物上斂回了目光,問,“家裏什麽時候有一件,最近天冷怎麽不見你穿?”
等走遠了,這個心善的姑娘才說,“找個借口打發她而已,我們今天就是來百貨裏感受感受過年氣氛的,不買東西。”
他們租住的小閣樓每個月光是房租、水電費都不少錢了,張秋曉也還是學生,李景和剛出來,也沒工作,他們的菜錢也額外地省,每天煮清粥,配腐乳,隻吃一個菜。
這也就算了,到了晚上電燈也不舍得開,隻點菜油籽燈。
張秋曉就著這微弱的光寫作業,都不得不揉眼,不舒服。
本來她帶出來的積蓄是可以支撐一段時間的,但是幾天前,一幫凶神惡煞的人闖了進屋,說李景和之前欠了他們地下錢莊的本錢還沒有還,連本帶利一共兩萬多。
她鐵盒裏的錢為了應急,也為了護著李景和不被打,就全部給了出去。
家裏現在拮據。
花不起一件二十塊的外套大衣。
李景和看著身側跟著他過苦日子的人,心裏不太好受,也就告訴了她,他其實在徽幫裏做著買賣,等年後回款了,兩個人肯定會過得好。
但是張秋曉一聽是徽幫,就打顫,不讓他碰。
“如果你是同徽幫的人做活,無論好壞,這錢,我都不會用。”
張秋曉覺得話不夠重,怕他重蹈覆轍,同他強調,“而且,我更不會和你在一起,我以後想當個老師,我不和徽幫的人有關係。”
可眼下,見著大冷天都不舍得燒柴火用熱水,好好的一雙拿筆寫字的纖纖手,竟然都生了凍瘡。
李景和在百貨裏抱住了張秋曉,“傻姑娘,不要跟我過這樣的日子,要不,你先回家,或者回學校去,先和張叔認個錯,我把房子退了,我想想辦法。等年後我找徽幫要了那筆錢......”
張秋曉卻是很怕聽到他要回徽幫這樣的話,執拗地說,“不,你不許去。你不能跟他們牽扯上,我們做點小本買賣,我這裏有一筆錢,我們想辦法做買賣。你不要回去。”
姑娘緊張得,牢牢抓住了她,都快哭了。
李景和隻好應允。
可......
錢莊的人凶狠,討債時候見他們隻有零頭,轉頭要李景和另外兩隻手指,說一萬抵一指。
張秋曉那時候也是說她有錢還,隻要過了年,她就還。
李景和不由得問,“你哪裏來的錢?”
張秋曉老實說,“其實,錢是童年給童童存的,或者不應該這麽說,而是這本來就是童童的錢,童年連本帶利還給她的。隻是暫放在了我這裏。”
李景和皺了眉,聽了數額,詫異,“童童的?她哪裏來那麽多錢?”
張秋曉隻說了一半,“白家人給她的,讓她辦事,我找找她借來用急,我們先還錢莊一半,另一半我們緩緩,等我們小生意賺到了,就按著市麵上的最高息,還給她。也還給錢莊。”
“她會借給我嗎?我同她......”李景和暗下眼眸,想起了在虹口巡捕房裏,她冷漠得無邊的恨意。
白舒童許多的磨難幾乎是因他而起。
張秋曉就被張叔關進了房,李景和則被不留情麵地趕出了裏弄,許多鄰裏對著張家指指點點,窸窸窣窣地討論,第一次見書香氣、見人有禮有節的張家,竟然會鬧出那麽大動靜來,紛紛探頭看。
李景和拍拍大衣上的碎雪,他也沒撿被扔的東西,從弄堂裏出來,繞到了另一側的大馬路上。
站在樓下,他煩躁地點了支煙抽著,聽著樓上據以力爭的聲音。
張家父女倆為了他而吵了起來,張叔更是將他數條劣行一一數出,張秋曉本來還在反駁著,說著民國可以自由婚配,讓張叔不要當封建大家長,可是麵對著那些蓋棺定論的罪行,她卻也無法駁倒事實,隻能哭了起來。
哭泣的聲音透著木窗而出,也不是高樓,在馬路上聽得一清二楚。
李景和低了頭,又習慣性地用拇指指尖掐著食指指腹,掐到不知痛,直到出了血,目光暗了下去。
以前他有光明的前途,一切好說。
而如今,陷害如同親生的妹妹白舒童,做黑色生意買賣,做詐騙,害自己父親去吸大煙......等等,都將他釘在了恥辱柱上,同他的右手一樣,一輩子要遭人恥笑,瞧不起。
終究還是太弱了。
太弱了。
劣質的散裝煙草卷味道不好,他嗆了一口,聽著樓上的哭泣聲漸漸消停,他將煙扔在了牆角,抬腳用力地踢了牆麵,絲毫無法卸掉心中怨。
被鋼筋鐵牆彈了回來,他隻能將手抄在了口袋裏,迎著風雪回了徽幫給他備的公寓。
夜晚,張秋曉趁著張叔去了夜校,不在,就收拾了簡單的行李來投奔他。
在公寓的樓下,雪紛飛著。
“我不管我爸怎麽說,我想和你一起。我相信你會將過往都洗淨,一切都會過去的,肯定會好的。”
循規蹈矩的姑娘,家裏說一她就是一,從來都沒有過叛逆的時候,就這麽拋棄掉家庭,為他而來,以前的李景和或許覺得有些負擔,但是現在的他,一無所有,能不感動嗎?
隨即,他也將來投奔的張秋曉抱在了懷裏,埋頭承諾著會給她幸福,一定會闖出一片天地給她看,也會讓現在所有瞧不起他的人刮目。
為了不讓張秋曉受到徽幫的點點幹擾。
李景和就帶著她在福州路租了間小閣樓,兩人住了下來。
也為了不讓她擔心,他不提自己現在正在做的“生意”。
兩人在年關前,牽著手到新新百貨裏逛,過年買新衣服裁做新服是習俗,百貨裏樓上樓下也滿滿都是人,張秋曉被推銷著買一件藍色燈芯絨外套,售貨的店員勸說著她穿上,甜言好幾句,強行套上,又掰過她,給隨行的李景和看。
“先生,你說,小姐穿著這件外套,是不是很好看。”
李景和點了點頭,看著張秋曉,彎了笑,問,“多少錢。”
“不貴的,這麽好的麵料,穿著厚實典雅,與小姐斯斯文文的氣質很相配,也就二十塊。”
張秋曉聽了咋舌,趕緊將外套脫了下來,笑笑說,“我家裏也有一件差不多的,謝謝了,我們再去別處看看其他款式吧。”
就趕緊拉著李景和往別處去。
李景和從那件衣物上斂回了目光,問,“家裏什麽時候有一件,最近天冷怎麽不見你穿?”
等走遠了,這個心善的姑娘才說,“找個借口打發她而已,我們今天就是來百貨裏感受感受過年氣氛的,不買東西。”
他們租住的小閣樓每個月光是房租、水電費都不少錢了,張秋曉也還是學生,李景和剛出來,也沒工作,他們的菜錢也額外地省,每天煮清粥,配腐乳,隻吃一個菜。
這也就算了,到了晚上電燈也不舍得開,隻點菜油籽燈。
張秋曉就著這微弱的光寫作業,都不得不揉眼,不舒服。
本來她帶出來的積蓄是可以支撐一段時間的,但是幾天前,一幫凶神惡煞的人闖了進屋,說李景和之前欠了他們地下錢莊的本錢還沒有還,連本帶利一共兩萬多。
她鐵盒裏的錢為了應急,也為了護著李景和不被打,就全部給了出去。
家裏現在拮據。
花不起一件二十塊的外套大衣。
李景和看著身側跟著他過苦日子的人,心裏不太好受,也就告訴了她,他其實在徽幫裏做著買賣,等年後回款了,兩個人肯定會過得好。
但是張秋曉一聽是徽幫,就打顫,不讓他碰。
“如果你是同徽幫的人做活,無論好壞,這錢,我都不會用。”
張秋曉覺得話不夠重,怕他重蹈覆轍,同他強調,“而且,我更不會和你在一起,我以後想當個老師,我不和徽幫的人有關係。”
可眼下,見著大冷天都不舍得燒柴火用熱水,好好的一雙拿筆寫字的纖纖手,竟然都生了凍瘡。
李景和在百貨裏抱住了張秋曉,“傻姑娘,不要跟我過這樣的日子,要不,你先回家,或者回學校去,先和張叔認個錯,我把房子退了,我想想辦法。等年後我找徽幫要了那筆錢......”
張秋曉卻是很怕聽到他要回徽幫這樣的話,執拗地說,“不,你不許去。你不能跟他們牽扯上,我們做點小本買賣,我這裏有一筆錢,我們想辦法做買賣。你不要回去。”
姑娘緊張得,牢牢抓住了她,都快哭了。
李景和隻好應允。
可......
錢莊的人凶狠,討債時候見他們隻有零頭,轉頭要李景和另外兩隻手指,說一萬抵一指。
張秋曉那時候也是說她有錢還,隻要過了年,她就還。
李景和不由得問,“你哪裏來的錢?”
張秋曉老實說,“其實,錢是童年給童童存的,或者不應該這麽說,而是這本來就是童童的錢,童年連本帶利還給她的。隻是暫放在了我這裏。”
李景和皺了眉,聽了數額,詫異,“童童的?她哪裏來那麽多錢?”
張秋曉隻說了一半,“白家人給她的,讓她辦事,我找找她借來用急,我們先還錢莊一半,另一半我們緩緩,等我們小生意賺到了,就按著市麵上的最高息,還給她。也還給錢莊。”
“她會借給我嗎?我同她......”李景和暗下眼眸,想起了在虹口巡捕房裏,她冷漠得無邊的恨意。
白舒童許多的磨難幾乎是因他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