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蜀川道總管王謙進宮。


    送來了三隻黑白相間的萌寶——大熊貓。


    說是給兩位小公主和皇子弘當寵物玩。


    這個曆史上響應尉遲迥起兵,被楊堅滿門誅殺的益州總管。


    竟然想到用萌萌噠的熊貓給皇帝送禮。


    不過,還真讓他給送對了。


    宇文芊芊,宇文玥,宇文弘對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喜歡得不得了。


    宇文衍接受了他的這份心意。


    正好禦花園有一片竹林,可以試著飼養一下。


    就是不知道嬌貴的萌寶能不能適應關中的水土氣候。


    ……


    王謙離開後。


    漢王宇文讚,秦王宇文贄聯袂而至。


    “參見陛下!”


    “免禮!”


    “兩位皇叔,對於新王府還滿意否?”


    宇文衍擺擺手,招呼兩人入座。


    “當然,氣派得很呐。”


    “何止是滿意,簡直太滿意了啊。”


    兩位王爺笑容滿麵。


    “臣謝陛下!”


    漢王拱手躬身。


    宇文衍知道他指的是什麽。


    “河南道,自古皆是中原核心腹地。”


    “讓二皇叔接任皇叔公,朕才放心!”


    宇文讚和宣帝宇文贇一奶同胞,都是李娥姿所生。


    從血緣上來講。


    是和宇文衍最為親近的皇室成員。


    “臣一定不讓陛下失望!”


    侄兒皇帝說到這份上,宇文讚也是當即表決心。


    “三皇叔,這些年巡視山東,江北諸地,辛苦你了!”


    “全賴陛下成全。”


    “這幾年,臣巡視在外,也是長見識了……”


    秦王宇文贄所言非虛。


    親身體驗大好河山的壯美,愈加感受到江山來之不易。


    見過民間真實境況,方知百姓之艱難。


    接觸過眾多地方官員才明白,原來要做好一縣父母官也是需要大智慧的。


    宇文衍點頭。


    對於一眾王爺巡視各道時的表現,他是滿意的。


    “三皇叔,年後回山東,你去北海水師看看。”


    “若是感興趣,便去給周羅睺將軍做個副手吧!”


    “謝陛下聖恩!”


    秦王聞言大喜,當即起身謝恩。


    終於。


    他也等到了這一天。


    而且,還是陛下看重的水師海軍。


    雖說暫時還沒有讓他獨當一麵。


    但他相信,隻要自己做出點成績來。


    那一天遲早會來的。


    宇文衍見一眾王爺都表現出想做些實事的勁頭。


    這也正是他所想要看到的。


    隻要他們全心全意為國為民。


    宇文衍絕對願意為每個人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


    人逢喜事精神爽。


    宇文贄情緒高漲,講起自己的一些見聞來。


    漢王看向年紀輕輕,卻老恃深重,皇氣騰騰的侄兒皇帝。


    眸中也顯露出幾分欽佩之色。


    “陛下,臣在山東曆城遇到一個少年天才。”


    “十六歲年紀,為人孝順仗義,武藝非凡。”


    “結交了一批江湖豪傑,平時讀書習武,做些除暴安良,救濟貧弱的義舉。”


    宇文贄說起他巡視至曆城時,提起這麽一個少年。


    “哦,姓甚名啥,你可打聽過他的家世?”


    宇文衍一聽,當即來了興趣。


    隋唐時期,英雄輩出。


    能被秦王稱之為少年天才,肯定有其過人之處。


    “回陛下,查過了。”


    “此子姓秦名瓊。”


    “其父秦愛,曾在偽齊鹹陽王斛律金麾下任錄參軍。”


    “齊覆滅後,秦愛攜妻兒回到曆城老家安居……”


    秦王說完。


    隻見宇文衍驀地站起身來,有些急切地說道:


    “秦瓊?”


    “曆城?”


    “秦愛?”


    有了這三個消息。


    幾乎可以確認,他就是曆史上“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秦叔寶了。


    史書對於他的出年份沒有明確記載。


    沒想到。


    他隻比宇文衍小五歲。


    秦叔寶為人熟知大多是演義裏的形象。


    比如父親秦彝,姨父羅藝,表弟羅成,李淵一家救命恩人等。


    這些都是演義裏虛構的,不是真實曆史。


    “陛下,您也聽說過他?”


    秦王看到侄兒皇帝的反應,不禁問道。


    “不太記得了,或許是聽某個官員提過一嘴。”


    宇文衍心下歡喜。


    重新坐下來,隨口胡謅一句。


    “既然是個天才,那便不要埋沒了。”


    “此人朕要了,你先帶在身邊好好培養一番。”


    “是,陛下!”


    宇文贄拱手應答。


    遠在曆城的秦瓊無論如何也想不到。


    潑天富貴就這麽悄然降臨在自己頭上。


    不過。


    目前年紀尚小,讓其進軍中鍛煉幾年再說。


    漢王和秦王退下後。


    遼寧道總管賀若弼和曹王宇文允來了。


    “三皇叔,輔伯,讓兩位久駐東北苦寒之地,辛苦了。”


    君臣見禮後。


    宇文衍笑嗬嗬地說道。


    “回陛下,如今遼寧道可不是苦寒之地,都快成魚米之鄉了……”


    賀若弼哈哈大笑,一點也沒覺得自己委屈。


    “相比一開始,遼寧確實已經是另一番景象。”


    曹王和道王宇文充同年,當下二十八歲。


    作為一名記事,已經隱姓埋名長駐東北十一年了。


    “這都是你們的功勞,千百年後,子孫都會銘記的。”


    “還是陛下高瞻遠矚,謀劃無雙。”


    “沒有您的成全,就沒有弼的今天……”


    賀若弼還是沒有改掉嚼舌根的毛病。


    不過。


    說的全是當朝皇帝的英明神武,佩服有加之言。


    “聽說庫莫奚和契丹起衝突了?”


    宇文衍笑著擺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問道。


    “是的。”


    “契丹搶了奚族的一個草場,雙方為此打了起來。”


    “讓他們往死裏鬥,最好是兩敗俱傷!”


    “嘿嘿,陛下,我懂……”


    朝廷徹底掌控遼西和科爾沁兩郡之地後。


    庫莫奚和契丹生存空間被壓縮。


    雙方難免出現利益上的衝突。


    往北發展的話,又會和室韋產生糾葛。


    雖然四部暫時歸附朝廷。


    但任其獨立存在,野蠻生長的話,定然給子孫後代留下禍患。


    宇文衍的措施就是武力威懾下的民族同化。


    在貿易往來的過程中,大力實行文化輸出。


    並輔以小範圍的物理清除。


    對於那些桀驁不馴,天生反骨的部落“翹楚”施以鐵血手腕。


    “回去後,和崔刺史說一聲。”


    “聯合靺鞨各部,修整從遼東城前往海參崴和廟街驛道。”


    “三地互為犄角,彼此聯通,靺鞨所部大事可成矣!”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落的記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落的記憶並收藏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最新章節